-
题名恶意差评的名誉侵权规制:问题及解决
被引量:1
- 1
-
-
作者
姜川
陈琴琴
-
机构
南昌大学立法研究中心
-
出处
《宜春学院学报》
2022年第7期23-28,共6页
-
文摘
近年来,因恶意差评引发的诉讼频发,司法实践中就适用名誉侵权规制还是商誉侵权规制存在争议:从理论看,适用名誉侵权规制则更为周全;从实践看,网店经营者在名誉侵权诉讼中败诉率极高,诉讼规制的主要障碍在于“恶意”认定难,部分个人网店不具有名誉权“主体资格”以及平台的评论申诉机制救济不利。为解决这一问题,营造良好的网络营商环境,有必要在裁判中统一“恶意”认定标准,准用网络虚拟人格权保护不具有“主体资格”的个人网店,在机制上建立平台内评价仲裁制度。
-
关键词
恶意差评
名誉权
证明责任
民事主体
-
Keywords
malicious review
reputation
burden of proof
civil subject
-
分类号
D923.8
[政治法律—民商法学]
-
-
题名疫情背景下网络购物恶意差评行为的规制
被引量:2
- 2
-
-
作者
陈娟
杨银萍
-
机构
广州商学院
华南理工大学创业教育学院
-
出处
《广东经济》
2020年第8期80-89,共10页
-
文摘
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网络购物已然成为人们的主要购物方式之一,尤其是2020年新冠疫情的暴发,对传统的实体购物更是造成了严重的冲击,直播购物瞬时成为购物的一种新时尚。网络购物的快速发展,虽然极大地给市场经济注入活力,推动经济的发展,但是网络购物评价体系里的很多问题也随之浮出了水面,其中之一就是网络购物中存在的恶意差评行为,该种行为破坏了网络交易正常的秩序,危害了社会诚信的构建,破坏法治营商大环境,而目前我国并未就恶意差评进行系统的研究,在实践中许多的受害主体遭受到此类伤害时难以寻求正当途径有效地去处理他们的难题,并且长期如此非常不利于我国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笔者将在本文中对网络购物中的恶意差评行为法律属性进行研究,借助已有的资料围绕网络购物恶意差评行为所引发的相关法律问题进行分析,结合实际情况对该行为本身的主体、损害的客体、性质界定等进行探索,并对不同的主体针对性地提出若干建议。同时在大量的资料研究基础上,发现、总结出处理该类纠纷的现实困境,并尝试从技术层面、法理层面以及行政管理层面等方面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进一步细化和优化实务中常规的做法,提出了更为有效的网络购物恶意差评行为的遏制机制,努力提高司法质量,望有助于维护网络购物各个参与主体的合法权益,进而维护我国网络购物市场秩序的稳定,从而为共同营造良好的法治营商大环境献力。
-
关键词
新冠疫情
直播购物
恶意差评
法律属性
法治营商
-
分类号
D922.294
[政治法律—经济法学]
F724.6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网购差评行为的经济法规制——以商誉权保护为视角
- 3
-
-
作者
白雪鹏
-
机构
天津商业大学法学院
-
出处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1期81-84,共4页
-
文摘
购物评价系统便于消费者自主选择权及言论自由的充分行使。但是现在的评价系统存在着种种乱象不但导致经营者的商誉难以恢复或重新建立,而且其在商誉相关的开支也不得不提高。目前我国经济法对遏制不合理的恶意差评给商家带来的负面影响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例如主体范围的狭窄、责任形式的单一,商誉保护方式的粗放等。此外就消费者是否应负担评价前与经营者协商维修、换货的前置义务的问题,需要从利益平衡角度深入思考。
-
关键词
网络购物评价
恶意差评
商誉权
-
Keywords
Online Shopping Evaluation
Malicious Bad Evaluation
Goodwill Right
-
分类号
D922.29
[政治法律—经济法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