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肺部恶性血管球瘤1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4
1
作者 毛荣军 李启明 房惠琼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0-92,共3页
目的探讨肺部原发性恶性血管球瘤(malignant glomus tumor,MGT)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其鉴别诊断。方法应用影像学及组织病理学技术对1例肺部原发性MGT进行研究,观察其影像学特征、病理组织学形态及免疫组化表型。结果光镜示肿瘤组织围绕... 目的探讨肺部原发性恶性血管球瘤(malignant glomus tumor,MGT)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其鉴别诊断。方法应用影像学及组织病理学技术对1例肺部原发性MGT进行研究,观察其影像学特征、病理组织学形态及免疫组化表型。结果光镜示肿瘤组织围绕在分支状小血管腔隙周围呈弥漫性生长,部分区域瘤组织侵及邻近支气管黏膜或软骨膜,可见脉管内瘤栓伴多灶性坏死及出血;瘤细胞境界清楚,紧密排列,圆形或多边形,胞质丰富,透明或嗜酸性,核居中,呈圆形或不规则形,核膜增厚,染色质粗颗粒状,可见1~3个明显的核仁,核分裂象约40个/10 HPF,可见病理性核分裂;瘤组织内散在少量异型明显的单核或多核巨细胞,部分区域瘤细胞呈梭形束状排列。结论肺内原发性MGT是一种非常罕见且具有高度侵袭性的软组织肿瘤,预后较差,影像学无特征性的表现,组织学形态表现独特,免疫组化标记有助于该病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 恶性血管球瘤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甲外恶性血管球瘤1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王红霞 陈昊 +2 位作者 闫蓉 张昶 江亚军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81-582,共2页
目的探讨儿童甲外恶性血管球瘤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儿童甲外恶性血管球瘤病例的临床资料、组织学形态及免疫表型结果。结果患者女童,13岁,以背部皮肤肿块为主要表现,镜下肿瘤组织由纤维组织或薄壁血管分隔... 目的探讨儿童甲外恶性血管球瘤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儿童甲外恶性血管球瘤病例的临床资料、组织学形态及免疫表型结果。结果患者女童,13岁,以背部皮肤肿块为主要表现,镜下肿瘤组织由纤维组织或薄壁血管分隔成器官样和结节样结构,与周边组织界限不清,结节中心无大片出血坏死,瘤细胞大小一致,圆形或卵圆形,胞膜界清,胞质丰富透亮,胞核圆形或卵圆形,核深染,核质比增大,小核仁易见,核分裂象10个/10HPF,可见非典型性核分裂。免疫表型:瘤细胞SMA和CD34均(+)、vimentin和BCL-2均(),而p53、HMB-45、S-100蛋白、Syn、CgA、CK、desmin均(-)。肿块扩大切除术后随访至今无复发和转移。结论甲外恶性血管球瘤临床罕见且缺乏特征性的临床症状体征,结合组织学形态和免疫表型有助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方案以肿瘤扩大切除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血管球瘤 免疫表型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肋缘肌间恶性血管球瘤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4
3
作者 杜雪梅 昌红 +1 位作者 沈兵 张建英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89-692,共4页
目的探讨恶性血管球瘤(malignant glomus tumor,MGT)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发生在右侧第11肋弓处的MGT进行组织学和免疫组化观察,结合文献复习。结果右侧肋缘下肿物大小6 cm×7 cm,质韧,可活动,边界清晰,无压痛... 目的探讨恶性血管球瘤(malignant glomus tumor,MGT)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发生在右侧第11肋弓处的MGT进行组织学和免疫组化观察,结合文献复习。结果右侧肋缘下肿物大小6 cm×7 cm,质韧,可活动,边界清晰,无压痛,放射痛。上腹部增强CT:右侧第11肋弓处可见一软组织肿块影,边界光滑,其内密度不均匀,中心可见斑片状低密度影,大小5.8 cm×4.17 cm,局部肋骨可见斑片状骨质破坏。光镜下肿瘤细胞围绕裂隙状血管弥漫性生长并浸润周围脂肪组织。瘤细胞大小较一致,圆形或多角形,胞质丰富,淡红染,细胞界限清晰。核圆形或卵圆形,染色质粗糙,核仁明显,有异型,核分裂9个/10HPF,可见病理性核分裂。肿瘤组织间纤维间质少,有丰富扩张的小血管,可见多灶坏死和出血。免疫表型:肿瘤细胞表达SMA、h-caldesmon、vimentin、p53、BCL-2、CD99、CollagenIV和Ki-67,p63、HMB-45、CK、EMA、desmin、S-100、CD34、TTF-1、calretinin、CD68、Lysozyme、CD3、CD20、CD30为阴性。结论 MGT是罕见的软组织恶性肿瘤。确诊必须依赖于临床特点、组织形态及免疫组化结果,且需要和具有血管周上皮样细胞分化特点的肿瘤及血管外皮细胞瘤等其他肿瘤予以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血管球瘤 免疫组织化学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拇指恶性血管球瘤1例
4
作者 李军 高胜海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705-705,共1页
关键词 X线诊断 病例报告 拇指恶性血管球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肤恶性血管球瘤 被引量:2
5
作者 朱小美 马蕾 +1 位作者 姚志远 罗杰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444-446,共3页
报告l例原发于皮肤的恶性血管球瘤。患者女,39岁。左侧腹股沟红色结节2个月余。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真皮内短梭形及卵圆形肿瘤细胞浸润,伴明显核异形性及核分裂象。皮损予以手术切除,随访至今无复发。
关键词 恶性血管球瘤 皮肤结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阴恶性血管球瘤1例 被引量:2
6
作者 张晓娟 孙晓玲 +1 位作者 王林娜 侯素平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56-357,共2页
患者女性.34岁,因发现右侧外阴肿物6个月入院。患者自诉4年前于当地医院行右侧外阴肿物剥除术,术后病理不详,6个月前自觉外阴不适,就诊于当地医院考虑外阴肿物,建议观察未治疗,近6个月肿物增大不明显,活动时偶有疼痛.
关键词 外阴肿 恶性血管球瘤 病例报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