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恶性血液系统疾病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动员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0
1
作者 鲍文 刘苒 +5 位作者 王飞 张静 顾岩 夏国华 高冲 陈宝安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663-668,共6页
目的:分析恶性血液系统疾病患者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动员与采集过程中的影响因素。方法:对50例血液系统恶性疾病患者在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血液科进行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动员。对患者年龄、性别、动员方案、疾病状态、采集机器等因素进行分... 目的:分析恶性血液系统疾病患者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动员与采集过程中的影响因素。方法:对50例血液系统恶性疾病患者在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血液科进行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动员。对患者年龄、性别、动员方案、疾病状态、采集机器等因素进行分析,评估以上因素对干细胞动员结果的影响,并分析了采集前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的数量与采集的CD34^+细胞计数的相关性。结果:动员方案对CD34^+细胞采集数及CD34^+细胞采集成功率的影响有显著性影响,而性别、年龄、确诊到动员间隔时间、既往化疗方案、骨髓受累与否等对干细胞采集数量影响并不显著。采集前外周血白细胞数量及血红蛋白数量与采集的CD34^+细胞数呈正相关。采集前外周血中白细胞计数及单个核细胞计数与采集成功密切相关。结论:化疗联合细胞因子的动员方案采集造血干细胞优于单用细胞因子的动员方案。通过采集前白细胞计数及单个核细胞计数确定合适的采集时机,可以提高采集的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血液系统疾病 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 干细胞动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凯西莱治疗恶性血液系统疾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2
作者 王雪梅 王雪野 +1 位作者 肖中平 苏亚文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629-629,共1页
关键词 凯西莱 治疗 恶性血液系统疾病 疗效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血缘脐血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林东军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4-16,共3页
尽管靶向药物的发展迅速,目前治愈恶性血液系统疾病仍需要依靠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首选的造血干细胞供者为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全相合同胞供者,但仅30%的患者能找到;其次,在亚洲地区,约20%患者能找到HLA相合的非血缘供者,仍有一部... 尽管靶向药物的发展迅速,目前治愈恶性血液系统疾病仍需要依靠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首选的造血干细胞供者为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全相合同胞供者,但仅30%的患者能找到;其次,在亚洲地区,约20%患者能找到HLA相合的非血缘供者,仍有一部分患者缺乏合适的供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血缘供者 恶性血液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移植治疗 恶性血液系统疾病 人类白细胞抗原 脐血 HLA相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量PCR检测在恶性血液病患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早期诊断中的意义 被引量:5
4
作者 刘淑娟 王欣 +3 位作者 王相华 周海 袁代 姜华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225-1230,共6页
为探讨定量PCR在恶性血液病患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别对40例恶性血液病患者血清中的真菌DNA进行定量PCR测定并结合半乳甘露聚糖(GM)试验及相关临床检查进行实验研究。选取烟曲霉菌高度保守的28S rRNA区段序列为目的... 为探讨定量PCR在恶性血液病患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别对40例恶性血液病患者血清中的真菌DNA进行定量PCR测定并结合半乳甘露聚糖(GM)试验及相关临床检查进行实验研究。选取烟曲霉菌高度保守的28S rRNA区段序列为目的基因设计引物和探针,提取患者血清中真菌DNA进行定量PCR检测。测定结果表明:定量PCR检测敏感性为0.89,特异性为0.85,阳性预测值为0.89,阴性预测值为0.85;GM检测敏感性为0.83,特异性为0.80,阳性预测值为0.88,阴性预测值为0.73;联合应用定量PCR和GM检测,其中1项为阳性或2项均为阳性的敏感性为0.94,特异性为0.85,阳性预测值0.89,阴性预测值0.92。结论:真菌定量PCR试验可应用于恶性血液病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诊断,与GM试验联合应用可提高诊断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袭性真菌感染 恶性血液系统疾病 定量PCR GM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捐献骨髓 关爱生命
5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221-1221,共1页
关键词 生命活力 关爱 骨髓 恶性血液系统疾病 捐献 血液来源 造血细胞 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