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脑梗死和脑脊液的影像组学预测急性脑卒中机械取栓术后恶性脑水肿发生的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徐敬敬 王志楠 +4 位作者 徐翔 马跃虎 彭明洋 陈国中 谢光辉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1期7-10,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急性脑卒中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核心梗死区及脑脊液的影像组学特征,通过机器学习构建急性脑卒中机械取栓术后恶性脑水肿发生的预测模型。方法选取155例急性脑卒中患者的MRI图像,基于软件自动分割... 目的探讨基于急性脑卒中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核心梗死区及脑脊液的影像组学特征,通过机器学习构建急性脑卒中机械取栓术后恶性脑水肿发生的预测模型。方法选取155例急性脑卒中患者的MRI图像,基于软件自动分割DWI高信号梗死区及脑脊液区,应用AK软件进行影像组学特征提取和降维,采用最小冗余最大相关特征选择方法筛选最佳影像组学特征,通过支持向量机分类器构建恶性水肿发生的预测模型。结果经筛选后具有10个特征的子集(包含7个DWI脑梗死特征和3个脑脊液特征)获得了最高的平均AUC值,并被指定为最终的特征子集纳入模型分析。ROC分析显示训练集患者预测恶性脑水肿的AUC为0.975,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90.3%、69.8%、93.5%;测试集患者预测恶性脑水肿的AUC为0.893,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86.8%、90.3%、87.1%。结论基于DWI脑梗死和脑脊液影像组学特征的机器学习,能够较为准确地预测急性脑卒中机械取栓术后恶性脑水肿的发生,为临床早期干预治疗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磁共振成像 脊液 恶性脑水肿 机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CCL5、P2X7R水平与大血管闭塞性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并发恶性脑水肿的关系
2
作者 王菲 张娟利 +1 位作者 苏航 赵毅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25期11-15,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C-C基序趋化因子配体5(CCL5)、嘌呤能2X7受体(P2X7R)水平与大血管闭塞性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LVO)并发恶性脑水肿(MBE)的关系。方法选择AIS-LVO患者162例(观察组),接受静脉溶栓联合机械取栓治疗后72 h并发MBE 43例、未并发... 目的探讨血清C-C基序趋化因子配体5(CCL5)、嘌呤能2X7受体(P2X7R)水平与大血管闭塞性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LVO)并发恶性脑水肿(MBE)的关系。方法选择AIS-LVO患者162例(观察组),接受静脉溶栓联合机械取栓治疗后72 h并发MBE 43例、未并发MBE 119例,同期另选体检健康的志愿者60例作为对照组。采集所有研究对象外周静脉血,离心留取血清,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CCL5、P2X7R。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AIS-LVO并发MBE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CCL5、P2X7R水平对AIS-LVO并发MBE的预测价值。结果观察组血清CCL5、P2X7R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单因素分析发现,AIS-LVO患者并发MBE者NIHSS评分、ASPECTS评分及血清CCL5、P2X7R水平均高于其未并发MBE者(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NIHSS评分增加及血清CCL5、P2X7R水平升高为AIS-LVO并发MBE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ROC曲线分析发现,血清CCL5、P2X7R水平单独和联合预测AIS-LVO并发MBE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80、0.790、0.880,血清CCL5、P2X7R水平联合预测AIS-LVO并发MBE的AUC大于二者单独(P均<0.05)。结论血清CCL5、P2X7R水平升高是AIS-LVO并发MBE的独立危险因素;血清CCL5、P2X7R水平对AIS-LVO并发MBE均有一定预测价值,二者联合预测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血管闭塞性急性缺血性卒中 恶性脑水肿 C-C基序趋化因子配体5 嘌呤能2X7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谱CT在超急性期预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恶性脑水肿发生的价值
3
作者 王英凯 侯红军 +2 位作者 崔林阳 于永泉 陈亚楠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2期14-17,共4页
目的 探讨光谱CT定量参数在超急性期预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恶性脑水肿(MCE)发生的价值。方法 选取35例在威海市中心医院接受光谱CT检查的超急性期大面积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患者是否发生MCE,将患者分为脑水肿恶性组和非恶性组。... 目的 探讨光谱CT定量参数在超急性期预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恶性脑水肿(MCE)发生的价值。方法 选取35例在威海市中心医院接受光谱CT检查的超急性期大面积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患者是否发生MCE,将患者分为脑水肿恶性组和非恶性组。计算两组患者脑缺血区净水摄取率(NWU)、碘浓度变化率(ΔIC)及有效原子序数变化率(ΔZ_(eff))。比较各定量参数组间差异,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参数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构建logistic回归模型;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各定量参数及回归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 NWU、ΔIC及ΔZ_(eff)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ΔIC是发生MCE的独立预测因素。由NWU、ΔIC及ΔZ_(eff)建立的回归模型曲线下面积(AUC)为0.889,特异度为88.24%。结论 光谱CT定量参数ΔIC、ΔZ_(eff)与传统CT定量参数NWU建立的回归模型,对预测MCE具有较高的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面积梗死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光谱成像 恶性脑水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NT-proBNP、NLRP3水平与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恶性脑水肿的关系 被引量:4
4
作者 王丽轩 贾建普 +3 位作者 洪震 张乐国 张俊玲 李阔 《山东医药》 CAS 2022年第22期11-14,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N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LRP3)水平与急性缺血性卒中(AIS)患者恶性脑水肿(MBE)的关系。方法选取302例AIS患者,根据是否发生MBE分为MBE组和非MBE组。收集患者基线资料,采用酶联免疫吸... 目的探讨血清N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LRP3)水平与急性缺血性卒中(AIS)患者恶性脑水肿(MBE)的关系。方法选取302例AIS患者,根据是否发生MBE分为MBE组和非MBE组。收集患者基线资料,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NT-proBNP、NLRP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IS患者MBE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NT-proBNP、NLRP3水平对AIS患者MBE的预测价值。结果302例AIS患者共发生MBE 47例(15.56%)。与非MBE组比较,MBE组血清NT-proBNP、NLRP3水平更高(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OR=1.175,95%CI:1.089~1.267)、NT-proBNP(OR=1.002,95%CI:1.001~1.003)、NLRP3(OR=2.527,95%CI:1.745~3.661)为AIS患者MBE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NT-proBNP、NLRP3水平联合预测AIS患者MBE的曲线下面积大于二者单独预测(P均<0.05)。结论血清NT-proBNP、NLRP3水平升高是AIS患者MBE独立危险因素,二者可作为AIS后MBE的辅助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卒中 恶性脑水肿 N末端前体B型钠尿肽 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PCT、CRP、PTX3水平与急性前循环脑卒中患者机械取栓术后恶性脑水肿的关系 被引量:2
5
作者 靳涛 张晓雷 《山东医药》 CAS 2023年第25期76-79,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正五聚蛋白3(PTX3)水平与急性前循环脑卒中患者机械取栓术后恶性脑水肿的关系。方法选择接受机械取栓治疗的急性前循环脑卒中患者187例,术后发生恶性脑水肿(MCE)40例(MCE组)、未发生MCE 147...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正五聚蛋白3(PTX3)水平与急性前循环脑卒中患者机械取栓术后恶性脑水肿的关系。方法选择接受机械取栓治疗的急性前循环脑卒中患者187例,术后发生恶性脑水肿(MCE)40例(MCE组)、未发生MCE 147例(non-MCE组)。比较两组血清CRP、PCT、PTX3水平。收集所有研究对象人口学资料、既往史、实验室检查资料、卒中原因、闭塞部位、血管再通以及NIHSS评分、ASPECTS。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急性前循环脑卒中患者机械取栓术后发生MCE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CRP、PCT、PTX3水平对急性前循环脑卒中患者机械取栓术后MCE发生的预测效能。结果MCE组血清CRP、PCT水平均高于non-MCE组,血清PTX3水平低于non-MCE组(P均<0.01)。单因素分析显示,NIHSS评分、闭塞部位、中性粒细胞计数以及血清CRP、PCT、PTX3、BUN水平可能与急性前循环脑卒中患者机械取栓术后发生MCE有关(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IHSS评分及血清CRP、PCT水平为急性前循环脑卒中患者机械取栓术后发生MCE的独立危险因素,而血清PTX3水平则为其独立保护因素(P均<0.05)。血清PTX3、PCT、CRP水平预测急性前循环脑卒中患者机械取栓术后MCE发生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14、0.732、0.771。血清PTX3水平预测急性前循环脑卒中患者机械取栓术后MCE发生的AUC高于血清PCT、CRP水平(P均<0.05)。结论血清CRP、PCT水平为急性前循环脑卒中患者机械取栓术后发生MCE的独立危险因素,血清PTX3水平则为其独立保护因素;血清CRP、PCT、PTX3水平对急性前循环脑卒中患者机械取栓术后发生MCE均有一定预测价值,但血清PTX3水平的预测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前循环卒中 恶性脑水肿 正五聚蛋白3 降钙素原 C反应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生恶性脑水肿影响因素的meta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杨雯 李君卓 刘光维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2年第17期92-95,共4页
目的 系统评价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生恶性脑水肿的影响因素。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CNKI、维普网和万方数据库,搜集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生恶性脑水肿的影响因素相关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 目的 系统评价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生恶性脑水肿的影响因素。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CNKI、维普网和万方数据库,搜集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生恶性脑水肿的影响因素相关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1年4月。由2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文献质量,采用Stata 15.0和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8个研究,包括66 792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基线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OR=1.15,95%CI:1.15~1.16,P <0.01)、心房颤动病史(OR=2.99,95%CI:1.53~5.87,P <0.01)、累及大脑前动脉(OR=5.53,95%CI:2.48~12.34,P <0.01)、颈动脉闭塞(OR=2.12,95%CI:1.04~4.32,P=0.04)是脑梗死发生恶性脑水肿的危险因素。敏感性分析后,结果显示,血管再通成功是其保护因素(OR=0.36,95%CI:0.20~0.66,P <0.01),稳定性改变。Egger检验结果显示无发表偏倚(P> 0.05)。结论 基线NIHSS评分、心房颤动病史、累及大脑前动脉、颈动脉闭塞是脑梗死发生恶性脑水肿的危险因素,临床中应重点关注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血管再通成功与恶性脑水肿的关系仍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梗死 恶性脑水肿 影响因素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机械取栓后恶性脑水肿风险预测模型建立与验证 被引量:2
7
作者 李曦 黄鹞 +3 位作者 谭昌亚 雷蕾 熊会芬 范进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6期746-751,共6页
目的建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CIS)患者机械取栓后恶性脑水肿风险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方法选择2020年2月至2022年8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西部战区总医院行机械取栓治疗的312例CIS患者为研究对象,以7:3划分模型组(218例)和验证组(94例)。收... 目的建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CIS)患者机械取栓后恶性脑水肿风险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方法选择2020年2月至2022年8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西部战区总医院行机械取栓治疗的312例CIS患者为研究对象,以7:3划分模型组(218例)和验证组(94例)。收集可能影响CIS患者机械取栓后发生恶性脑水肿的因素。模型组再以有无恶性脑水肿分为恶性脑水肿组和非恶性脑水肿组,比较恶性脑水肿组和非恶性脑水肿组的临床治疗效果,以LASSO回归筛选变量后行多因素分析,建立列线图模型并验证。结果模型组纳入的218例CIS患者中共有50例(22.94%)患者术后出现恶性脑水肿。恶性脑水肿与非恶性脑水肿组患者吸烟史、高血压病史、发病至血流再灌注时长、术前侧支循环评分、脑梗死溶栓分级评分(TIC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LASSO筛选出潜在的影响因素后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高血压病史、发病至血流再灌注时长、术前侧支循环评分、TICI评分为CIS患者机械取栓后恶性脑水肿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校准曲线显示,模型组与验证组预测曲线与标准曲线基本拟合;受试者特征曲线(ROC)分析结果显示,模型组列线图模型预测CIS患者机械取栓后恶性脑水肿的ROC曲线下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AUC)为0.830[95%CI(0.773~0.888)];验证组AUC为0.860[95%CI(0.808~0.913)]。模型组决策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当列线图模型预测CIS患者机械取栓后恶性脑水肿风险的概率阈值为0.09~0.85时,患者的净受益率>0。结论CIS患者机械取栓后恶性脑水肿的发生主要与高血压病史、发病至血流再灌注时长、术前侧支循环评分、TICI评分有关,根据上述因素建立的列线图模型对恶性脑水肿的发生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卒中 机械取栓 恶性脑水肿 风险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