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胶质母细胞瘤中LY86-AS1和KHDRBS2低表达与免疫细胞浸润及预后相关性分析
1
作者 王莎莎 赵文浩 +2 位作者 何锡宁 张杨杨 常文丽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45-253,共9页
目的 探究淋巴细胞抗原86反义RNA 1(LY86-AS1)和含KH结构域的RNA信号转导相关分子2(KHDRBS2)在胶质母细胞瘤(GBM)中的表达、相关性及其对患者预后和免疫细胞浸润的影响。方法 基于基因表达综合(GEO)数据库中GSE50161数据集,采用加权基... 目的 探究淋巴细胞抗原86反义RNA 1(LY86-AS1)和含KH结构域的RNA信号转导相关分子2(KHDRBS2)在胶质母细胞瘤(GBM)中的表达、相关性及其对患者预后和免疫细胞浸润的影响。方法 基于基因表达综合(GEO)数据库中GSE50161数据集,采用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GCNA)和基因差异表达分析鉴定与GBM发生密切相关的LY86-AS1和KHDRBS2。采用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和中国胶质瘤基因组图谱(CGGA)数据库分析LY86-AS1和KHDRBS2表达与GBM患者预后的关系。采用多个数据集分析LY86-AS1和KHDRBS2表达的相关性及其与免疫细胞浸润的关系。采用实时定量PCR验证LY86-AS1和KHDRBS2在GBM和正常脑组织中的表达,人类蛋白质图谱(HPA)数据库获取KHDRBS2的蛋白表达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验证KHDRBS2的蛋白表达。结果 LY86-AS1和KHDRBS2在GBM组织中低表达,且与GBM发生密切相关,两者呈显著正相关关系。LY86-AS1和KHDRBS2低表达组的患者总体生存率低于高表达组。LY86-AS1与初始B细胞、浆细胞、活化自然杀伤(NK)细胞、M1型巨噬细胞、活化肥大细胞和单核细胞呈显著正相关关系;KHDRBS2与初始B细胞、浆细胞、辅助T细胞、活化NK细胞和单核细胞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结论 LY86-AS1和KHDRBS2在GBM中低表达,且与预后不良相关,影响肿瘤免疫微环境并可能作为GBM诊断和判断患者预后新的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母细胞(gbm) 长链非编码RNA LY86-AS1 KHDRBS2 免疫细胞浸润 预后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I571对恶性多发性神经胶质母细胞瘤(GBM)的体外抑瘤作用 被引量:3
2
作者 任欢 李殿俊 Rainov NG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5期856-859,共4页
目的:研究酪氨酸激酶抑制剂(STI571)对恶性胶质瘤细胞的肿瘤生物学调节作用。方法:用免疫组化法探查血小板源生长因子(PDGF)及其受体在T98G,U87MG,LNZ308,RG四种胶质瘤细胞的表达;MTT法用于检查STI571/TMZ单独或联合应用对胶质瘤细胞的... 目的:研究酪氨酸激酶抑制剂(STI571)对恶性胶质瘤细胞的肿瘤生物学调节作用。方法:用免疫组化法探查血小板源生长因子(PDGF)及其受体在T98G,U87MG,LNZ308,RG四种胶质瘤细胞的表达;MTT法用于检查STI571/TMZ单独或联合应用对胶质瘤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STI571诱导的细胞凋亡途径由流式细胞仪检测,免疫印迹杂交法用来探查STI571抵抗细胞的蛋白激酶网络变化。结果:所用胶质瘤细胞均不同程度的表达PDGF及受体。STI571与TMZ相互协同作用于胶质瘤细胞株T98G;10滋mol/LSTI571可部分抑制所测胶质瘤细胞增殖、可完全抑制其形成集落;高于10滋mol/L浓度的STI571可快速诱导胶质瘤细胞凋亡或坏死;胶质瘤细胞株T98G与STI571长期共培养后,瘤细胞蛋白激酶网络有较大改变。结论:研究表明,PDGF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STI571有较强的抑制恶性胶质瘤细胞(GBM)增殖的作用并可能与其他化疗药物协同抗肿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1571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恶性胶质母细胞(gb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豆甾醇治疗胶质母细胞瘤靶基因预测及相关预后模型的建立
3
作者 朱强 李瑞春 +1 位作者 郭世文 梁晨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09-917,共9页
目的 预测豆甾醇治疗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 GBM)的潜在靶基因并构建相关预后模型,以期揭示其抗胶质瘤的作用机制,并探讨这些靶基因在GBM患者预后中的作用。方法 通过数据库获得GBM差异表达基因及豆甾醇靶基因,使用韦恩图筛选豆甾... 目的 预测豆甾醇治疗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 GBM)的潜在靶基因并构建相关预后模型,以期揭示其抗胶质瘤的作用机制,并探讨这些靶基因在GBM患者预后中的作用。方法 通过数据库获得GBM差异表达基因及豆甾醇靶基因,使用韦恩图筛选豆甾醇治疗GBM的潜在靶基因并使用R语言进行富集分析。采用单因素COX回归分析和最小绝对收缩与选择算子(least absolute shrinkage and selection operator, LASSO)分析筛选与GBM患者预后相关的豆甾醇靶基因并构建相关的预后模型。采用逆转录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quantitative 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T-qPCR)和Western blotting分析检测豆甾醇对相关靶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 共获得31个豆甾醇治疗GBM的潜在靶基因。富集分析显示,这些靶基因与G蛋白偶联受体(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 GPCR)信号通路的激活和脂质代谢的调控有关。回归分析筛选出2个与GBM预后相关的豆甾醇靶基因脂肪酸结合蛋白5(fatty acid binding protein 5,FABP5)和α-1B肾上腺素能受体(alpha-1B adrenergic receptor, ADRA1B),基于这2个基因构建的预后模型能够准确预测GBM患者的预后。豆甾醇能够抑制GBM细胞中这2种基因在转录及翻译水平的表达(FABP5:t=9.909,P=0.001;ADRA1B:t=3.319,P=0.029)。结论 豆甾醇的抗胶质瘤作用可能与GPCR信号通路及脂质代谢的调控有关。通过抑制FABP5及ADRA1B的表达,豆甾醇可能具有改善GBM患者预后的潜在作用。同时,以FABP5及ADRA1B的表达水平构建的预后模型在预测GBM患者预后及监测疗效方面可能能够发挥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甾醇 胶质母细胞(gbm) 预后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周期相关基因的胶质母细胞瘤预后模型构建及RFC2的细胞增殖效应研究
4
作者 王二静 吴伟 +4 位作者 周浩宇 王乙錩 项健阳 王佳 王茂德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48-756,共9页
目的研究复制因子C亚基2(RFC2)与胶质母细胞瘤(GBM)患者预后和肿瘤细胞增殖之间的关系,并探索其在GBM发展中的潜在分子通路。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出可作为GBM独立预后因素的细胞周期基因,结合临床指标,构建GBM患者风险评分模型... 目的研究复制因子C亚基2(RFC2)与胶质母细胞瘤(GBM)患者预后和肿瘤细胞增殖之间的关系,并探索其在GBM发展中的潜在分子通路。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出可作为GBM独立预后因素的细胞周期基因,结合临床指标,构建GBM患者风险评分模型并验证其预测能力,对目标基因RFC2进行GO、KEGG和GSEA分析。取对数生长期的U87 GBM细胞进行慢病毒转染后分组(空白对照组、shRFC2#1、shRFC2#2),通过qRT-PCR、Western blotting、Edu染色、克隆形成实验检测mRNA表达、蛋白表达和细胞增殖。结果RFC2在GBM中表达上调,并随着胶质瘤病理级别升高,呈明显上升趋势。基因功能与通路分析结果提示,RFC2在姐妹染色体分离、染色体分离、细胞器裂变、核分裂、核有丝分裂等进程中,促进细胞周期过程中G1向S期转变。qRT-PCR和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相较空白对照组,慢病毒敲低组中转录mRNA减少(P<0.0001)、翻译蛋白量减少;同样,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慢病毒敲低组Edu染色阳性率降低(P<0.0001),集落形成能力相应降低(P<0.001)。结论RFC2在GBM中高表达,且与胶质瘤分级和患者不良预后相关,促进GBM细胞增殖;RFC2有可能成为GBM潜在的生物标志物和治疗靶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母细胞(gbm) 复制因子C亚基2(RFC2) 预后 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质母细胞瘤染色体13q上肿瘤抑制基因存在的可能性
5
作者 胡杰 江澄川 +2 位作者 吴浩强 彭颂先 唐婉君 《复旦学报(医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07-109,112,共4页
目的 寻找胶质母细胞瘤 (glioblastoma ,GBM ) 13号染色体上可能存在肿瘤抑制基因的杂合性丢失(LOH)区域 ,为发现和定位肿瘤抑制基因 (TSG)提供线索和依据。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方法 ,采用荧光标记的引物和 377型DNA序列自动... 目的 寻找胶质母细胞瘤 (glioblastoma ,GBM ) 13号染色体上可能存在肿瘤抑制基因的杂合性丢失(LOH)区域 ,为发现和定位肿瘤抑制基因 (TSG)提供线索和依据。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方法 ,采用荧光标记的引物和 377型DNA序列自动分析仪 ,分析了 2 0例GBM 13号染色体上 14个微卫星多态性标记的LOH。结果 在 6 0 %GBM的 13号染色体上观察到LOH ,在 45 .8%可提供信息位点存在LOH。其中 13q的LOH率明显高于 13p ,13q和 13p的LOH率分别为 6 0 %、2 7%。在 13q上的下列位点上检测到较高的LOH率(>5 0 % ) :13q14.1 14.3上D13S15 3,13q12 14.2上的D13S2 17 D13S2 6 3 ,13q2 1.2 32上的D13S15 6 D13S2 6 5。结论  13号染色体可能在GBM的分子发病机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 13q14.1 14.3上的D13S15 3位点、13q12 14.2上的D13S2 17 D13S2 6 3和 13q2 1.2 32上的D13S15 6 D13S2 6 5间区域可能存在多个与GBM相关的肿瘤抑制基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合性丢失 胶质母细胞 抑制基因 LOH TSG gb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质母细胞瘤4号染色体等位基因杂合性丢失的研究
6
作者 胡杰 江澄川 +3 位作者 吴浩强 陈商群 彭颂先 唐婉君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81-383,共3页
目的 寻找胶质母细胞瘤 (GBM) 4号染色体上可能存在肿瘤抑制基因的杂合性丢失 (LOH)区域 ,为发现和定位肿瘤抑制基因 (TSG)提供线索和依据。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方法 ,采用荧光标记引物和 337型DNA序列自动分析仪 ,分析了2 0... 目的 寻找胶质母细胞瘤 (GBM) 4号染色体上可能存在肿瘤抑制基因的杂合性丢失 (LOH)区域 ,为发现和定位肿瘤抑制基因 (TSG)提供线索和依据。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方法 ,采用荧光标记引物和 337型DNA序列自动分析仪 ,分析了2 0例GBM 4号染色体上 2 2个微卫星多态性标记的LOH。结果 在 2 0例GBM中 ,8例存在 4号染色体的LOH ,在 2 1 8% ( 6 1/2 80 )可提供信息位点存在LOH。其中 4q和 4p的LOH分别出现 8例和 5例。GBM中在 4q上的下列位点检测到较高的LOH率 :4q35上的D4s4 2 6 ( 55 6 % ) ,4q31 1- 33上的D4s4 13( 41 6 % )~D4s1597( 40 0 % ) ,4q2 4 - 2 8上的D4s4 0 2 ( 38 5% )~D4s1575( 33 3% )。结论  4号染色体可能在GBM的分子发病机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 4q35上的D4s4 2 6位点、4q31 1- 33上的D4s4 13~D4s1597、4q2 4 -2 8上的D4s4 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合性丢失 胶质母细胞 抑制基因 4号染色体 gb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质母细胞瘤
7
作者 韩彤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4年第12期1040-1040,共1页
胶质母细胞瘤又称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GBM),是星形细胞肿瘤中恶性程度最高的类型,属WHOⅣ级,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其亚型包括巨细胞型胶质母细胞瘤和胶质肉瘤,占神经上皮组织肿瘤的23%;可发生于任何年龄阶段,以45~65岁高发,30岁以下... 胶质母细胞瘤又称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GBM),是星形细胞肿瘤中恶性程度最高的类型,属WHOⅣ级,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其亚型包括巨细胞型胶质母细胞瘤和胶质肉瘤,占神经上皮组织肿瘤的23%;可发生于任何年龄阶段,以45~65岁高发,30岁以下者鲜见;男性明显高于女性。病变好发部位依次为额颞叶、顶叶和枕叶,小脑和基底节极为少见,可同时累及多个脑叶。肿瘤细胞分化差,常为多形性,密度高,异型性明显,核分裂活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母细胞 上皮组织肿 星形细胞 细胞分化 核分裂 恶性程度 胼胝体膝部 多形性 左侧额 间变性胶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合分析发现儿童胶质母细胞瘤与分子预后标记相关的生物学行为良好的亚型 被引量:14
8
作者 Korshunov A Ryzhova M +2 位作者 Hovestadt V 李晓玲 王行富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18-618,共1页
Korshunov A,Ryzhova M,Hovestadt V,et al. Integrated ana1-ysis of pediatric g1iob1astoma revea1s a subset of bio1ogica11y fa-vorab1e tumors with associated mo1ecu1ar prognostic markers. Acta Neuropatho1,2015,129(... Korshunov A,Ryzhova M,Hovestadt V,et al. Integrated ana1-ysis of pediatric g1iob1astoma revea1s a subset of bio1ogica11y fa-vorab1e tumors with associated mo1ecu1ar prognostic markers. Acta Neuropatho1,2015,129(5):669-78。儿童胶质母细胞瘤(GBM)是儿童最常见的大脑恶性肿瘤之一,预后极差。相对成人GBM,很少有关儿童GBM分子预后标记被确定。作者对202例具有完整临床资料的儿童胶质母细胞瘤(1~18岁)进行分子分析,探讨基因组和表观遗传学改变的预后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母细胞 分子分析 生物学行为 儿童 预后 亚型 大脑恶性 遗传学改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中NTRK1融合基因 被引量:1
9
作者 Kim J Lee Y +3 位作者 Cho H J 姜春婷 许春伟 张博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23-123,共1页
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 GBM)是脑肿瘤中最具有侵袭性肿瘤,目前仍然无任何靶向治疗后生存获益报道。最近研究表明实体肿瘤中融合基因通常扮演驱动基因的角色和药物干预的潜在靶点。在调查GBM潜在的融合基因时,该团队通过癌症基因图谱( T... 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 GBM)是脑肿瘤中最具有侵袭性肿瘤,目前仍然无任何靶向治疗后生存获益报道。最近研究表明实体肿瘤中融合基因通常扮演驱动基因的角色和药物干预的潜在靶点。在调查GBM潜在的融合基因时,该团队通过癌症基因图谱( TCGA)对162例GBM患者进行RNA测序分析发现神经营养酪氨酸激酶受体1型(NTRK1,编码Tr-kA)的3′外显子和神经组织中高表达的NFASC、BCAN的5′外显子基因融合。该基因融合后保留NTRK1框架中的跨膜和激酶结构域。 NTRK1是神经生长因子( NGF)促生存信号传导的介质,也是一种在人类癌症中发现被普遍改变的已知致癌基因。虽然 GBM 中广泛缺乏 NTRK1表达,融合阳性GBM中表达丰度较高的融合基因并提高NTRK1通路活性。在NIH3T3细胞株中通过慢病毒转染NFASC-NTRK1融合基因能够增强体外增殖,软琼脂中集落形成以及小鼠肿瘤形成表明融合促进 GBM 的启动或融合阳性 GBM 的维护,因此NTRK1融合基因可能是一个合理的药物靶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形性胶质母细胞 融合基因 酪氨酸激酶 神经生长因子 NIH3T3 基因融合 gbm 侵袭性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质母细胞瘤多模态磁共振图像自动分割 被引量:1
10
作者 赖小波 张学群 许茂盛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55-363,共9页
针对大多数传统胶质母细胞瘤(GBM)多模态磁共振(MR)图像分割算法未能将整个肿瘤细分为不同子区域的问题,提出基于混合特征和先验知识的GBM多模态MR图像自动分割算法.配准GBM多模态MR图像,将头部区域方位调整到近似未旋转位置,并利用N4IT... 针对大多数传统胶质母细胞瘤(GBM)多模态磁共振(MR)图像分割算法未能将整个肿瘤细分为不同子区域的问题,提出基于混合特征和先验知识的GBM多模态MR图像自动分割算法.配准GBM多模态MR图像,将头部区域方位调整到近似未旋转位置,并利用N4ITK法进行偏置场校正.在提取GBM多模态MR图像局部位置特征、强度特征、纹理特征、对称特征和上下文特征后,应用随机森林分类器初步分割GBM多模态MR图像.考虑GBM肿瘤解剖结构先验知识,移除小区域和中值滤波后得到最终分割结果.以Dice相似性系数作为评价指标,利用所提出的算法对TCGA-GBM和CH-GBM数据库中整个肿瘤进行分割,获得的平均Dice相似性系数分别为0.871、0.882.结果表明,该算法能以较高的准确率分割GBM多模态MR图像,适用于临床GBM多模态MR图像分割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母细胞(gbm) 多模态磁共振(MR)图像 自动分割 混合特征 先验知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恶性胶质瘤化疗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熠丹 马文斌 王任直 《协和医学杂志》 2012年第3期344-349,共6页
胶质细胞瘤是中枢神经系统发病率第一位的原发性肿瘤,其中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分级Ⅲ、Ⅳ级被称为恶性胶质瘤,恶性胶质瘤的发病率约为5~8/10万,约占所有胶质细胞瘤的50%[1].在替莫唑胺等新型化疗药和其他靶... 胶质细胞瘤是中枢神经系统发病率第一位的原发性肿瘤,其中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分级Ⅲ、Ⅳ级被称为恶性胶质瘤,恶性胶质瘤的发病率约为5~8/10万,约占所有胶质细胞瘤的50%[1].在替莫唑胺等新型化疗药和其他靶向药物出现之前,即使是最积极的手术、放化疗治疗也不能使胶质母细胞瘤患者的中位生存期达到1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胶质 胶质母细胞 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恶性胶质瘤的治疗:综合方案的进展 被引量:8
12
作者 Lynn S Ashby(著) Timothy C Ryken(著) +1 位作者 刘暌(译) 只达石(校)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06年第6期453-458,共6页
第一部分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central nerous system tumors) 一、流行病学特征(epidemiological features) 中枢神经系统原发肿瘤,从高度恶性胶质瘤和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到良性脑膜瘤、神经瘤及垂体腺瘤,可表现出不同的生物学... 第一部分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central nerous system tumors) 一、流行病学特征(epidemiological features) 中枢神经系统原发肿瘤,从高度恶性胶质瘤和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到良性脑膜瘤、神经瘤及垂体腺瘤,可表现出不同的生物学行为。根据来自美国脑肿瘤注册中心(Central Brain Tumor Registry of the United States,CBTRUS)的最新报告,每年新诊断的原发脑恶性肿瘤的人数为7.30/10万人。美国脑肿瘤注册中心2005年报告新诊断的中枢神经系统原发肿瘤患者为21690例,死亡12760例。胶质瘤占神经系统原发肿瘤的42%,占恶性肿瘤的77%。胶质瘤起源于不同的组织类型,包括少突胶质细胞瘤、星形细胞瘤、混合型少突星形细胞瘤,表现为不同的恶性程度,而且均具有向高度恶性转化的趋势,其中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 mamultiforme,GBM)为成人中最常见的并具有浸润性的原发脑肿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胶质 中枢神经系统肿 原始神经外胚层肿 多形性胶质母细胞 原发脑肿 少突胶质细胞 恶性 星形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NA干扰在脑胶质瘤分子靶标研究中的进展 被引量:5
13
作者 徐涛 陈菊祥 卢亦成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443-1445,共3页
脑胶质瘤是神经外科中最常见的神经肿瘤,发病率约占颅内肿瘤的44.69%,其中恶性胶质瘤占70%[1-2],目前标准的治疗方法是最大限度地进行手术切除,并结合放、化疗和其他治疗方式。但由于胶质瘤存在恶性增殖和侵袭性强的特点,手术很难完全切... 脑胶质瘤是神经外科中最常见的神经肿瘤,发病率约占颅内肿瘤的44.69%,其中恶性胶质瘤占70%[1-2],目前标准的治疗方法是最大限度地进行手术切除,并结合放、化疗和其他治疗方式。但由于胶质瘤存在恶性增殖和侵袭性强的特点,手术很难完全切除,且术后极易复发.如何控制胶质瘤的恶性增殖和侵袭是目前研究的焦点。胶质瘤化、放疗的效果也不满意,胶质母细胞瘤患者中位生存期仅12~15个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 RNA干扰 分子靶标 胶质母细胞 手术切除 恶性增殖 中位生存期 神经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形细胞肿瘤ADC与细胞密度导航导引下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洪汛宁 王德杭 +2 位作者 陈宏 沈天真 陈星荣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2005年第3期147-151,共5页
目的:分析脑肿瘤的ADC及细胞密度,评价肿瘤组织ADC值与细胞密度的相关性及ADC值在评价肿瘤良恶性中的价值。材料和方法:10例脑肿瘤病例术前行DWI及导航序列扫描,在导航手术中切除肿瘤时,同时在导航仪图像上标记相应肿瘤组织的部位,标本... 目的:分析脑肿瘤的ADC及细胞密度,评价肿瘤组织ADC值与细胞密度的相关性及ADC值在评价肿瘤良恶性中的价值。材料和方法:10例脑肿瘤病例术前行DWI及导航序列扫描,在导航手术中切除肿瘤时,同时在导航仪图像上标记相应肿瘤组织的部位,标本送病理检查。采用NIHImage软件分析肿瘤组织细胞密度。在导航标记图的指导下测量相应部位的ADC值及T2信号强度,比较ADC值,T2信号强度与细胞密度的相关性及其在评价肿瘤良、恶性中的作用。结果:10例脑肿瘤中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1例,星形细胞瘤3例,间变性星形细胞瘤1例,胶质母细胞瘤5例。ADC值与肿瘤细胞密度呈明显负相关,r=0.74,P<0.001,T2信号强度与细胞密度仅有轻度相关,r=0.33,P<0.05。WHO1~2级肿瘤的ADC值1.30±0.16×10-3mm2/s,T2信号强度1374±336;3~4级肿瘤ADC值0.90±0.16×10-3mm2/s,T2信号强度1110±171,良、恶性肿瘤各种参数之间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ADC是评价星形细胞肿瘤细胞密度的一个有效手段。ADC值低的部位可能是肿瘤细胞密度高的部位,也就可能是恶性程度最高的部位,对于立体定向选择活检部位非常有效。良、恶性星形细胞肿瘤ADC值有明显差异,结合常规MRI,ADC值可用于推测脑肿瘤的良、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形细胞 细胞密度 导航 对照研究 细胞型星形细胞 ADC值 信号强度 导引 组织 胶质母细胞 Image 显著性差异 常规MRI 脑肿 序列扫描 病例 病理检查 软件分析 0.05 恶性 恶性程度 活检部位 立体定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T MRI在脑胶质肉瘤诊断中的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寇培思 程敬亮 +2 位作者 张勇 杨璐 白洁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4期4127-4128,共2页
胶质肉瘤是一种罕见的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恶性肿瘤,由胶质母细胞瘤与肉瘤成分混合构成。为提高对本病的影像学认识,笔者收集我院14例颅内胶质肉瘤.对其MRI特征进行分析。
关键词 胶质 MRI特征 诊断 原发恶性 胶质母细胞 颅内胶质 神经系统 影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CRIB通过激活JAK-STAT3信号通路对胶质母细胞瘤增殖、凋亡和自噬的影响
16
作者 姚晓含 王志清 +5 位作者 姚明辰 李丹阳 李赫阳 申心怡 张骞 韩滨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5年第5期852-859,共8页
目的探讨SCRIB在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GBM)增殖、凋亡及自噬过程中的作用及其潜在机制。方法通过BEST(Biomarker Exploration of Solid Tumors)数据库分析SCRIB在GBM组织中的表达水平。采用慢病毒介导的shRNA干扰技术下调人GBM U8... 目的探讨SCRIB在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GBM)增殖、凋亡及自噬过程中的作用及其潜在机制。方法通过BEST(Biomarker Exploration of Solid Tumors)数据库分析SCRIB在GBM组织中的表达水平。采用慢病毒介导的shRNA干扰技术下调人GBM U87、U251细胞中SCRIB的表达,并将细胞分为阴性对照组(mock)和SCRIB shRNA干扰组(kd1、kd2),利用Western blotting(WB)和qPCR技术检测SCRIB的表达。通过流式细胞术(FCM)检测EdU掺入率及细胞凋亡率。利用CCK-8实验检测U87、U251细胞的增殖活力,并通过WB检测增殖相关蛋白的表达。利用细胞免疫荧光(IF)实验检测自噬相关蛋白LC3和p62的表达,并进行多视野定量分析。利用WB检测LC3、p62及JAK-STAT3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织相比,GBM组织中SCRIB 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5)。FCM结果显示,SCRIB低表达的U87、U251细胞中,EdU掺入率显著降低(P<0.001),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P<0.001)。CCK-8实验结果表明,与mock组相比,SCRIB低表达组U87、U251细胞的增殖活力显著下降(P<0.001)。IF结果显示,SCRIB低表达组LC3的荧光聚集程度显著增强(P<0.001),p62的荧光聚集程度显著降低(P<0.001)。WB结果显示,与mock组相比,SCRIB低表达组p27、LC3、p-JAK2、p-STAT3蛋白表达水平升高,而C-Myc、Cyclin D1、MCM、PCNA、p62蛋白表达水平下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CRIB的低表达可能通过抑制JAK-STAT3信号通路,促进GBM细胞自噬、凋亡,进而抑制其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母细胞(gbm) SCRIB 增殖 凋亡 自噬 JAK-STAT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外显子测序技术在脑胶质瘤精准诊疗中的作用及进展:3例报道 被引量:2
17
作者 丁骁杰 陈弟 +1 位作者 唐超 姚瑜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90-593,共4页
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GBM)是成人最常见的原发性恶性脑肿瘤,中位生存期只有15个月左右[1]。目前的标准治疗方法是最大程度手术切除,术后替莫唑胺(temozolomide,TMZ)同步放化疗以及TMZ辅助化疗。组织病理学诊断的GBM可进一步... 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GBM)是成人最常见的原发性恶性脑肿瘤,中位生存期只有15个月左右[1]。目前的标准治疗方法是最大程度手术切除,术后替莫唑胺(temozolomide,TMZ)同步放化疗以及TMZ辅助化疗。组织病理学诊断的GBM可进一步根据基因、分子特征等分组,不同分组的GBM患者预后迥异,可能对治疗的敏感性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 测序技术 外显子 组织病理学诊断 诊疗 胶质母细胞 治疗方法 恶性脑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名词解释(二)
18
作者 刘辉 杨学军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08年第5期464-464,共1页
髓母细胞瘤(medulloblastoma)髓母细胞瘤为WHOⅣ级肿瘤,是由Baily和Cushing首先命名的一种儿童颅后窝恶性胶质瘤,因细胞形态类似胚胎期的髓母细胞而得名。髓母细胞瘤在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中归属神经上皮组织肿瘤中的胚胎性肿瘤(e... 髓母细胞瘤(medulloblastoma)髓母细胞瘤为WHOⅣ级肿瘤,是由Baily和Cushing首先命名的一种儿童颅后窝恶性胶质瘤,因细胞形态类似胚胎期的髓母细胞而得名。髓母细胞瘤在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中归属神经上皮组织肿瘤中的胚胎性肿瘤(embnyonal tumor)。髓母细胞是一种很原始的无极细胞,在人胚胎中仅见于后髓帆,此与髓母细胞瘤好发于小脑蚓部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肿 名词解释 母细胞 神经上皮组织肿 CUSHING 恶性胶质 胚胎性肿 细胞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