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astrointestinal Endoscopy|胆管腔内射频消融术对裸置自膨式金属支架治疗恶性胆管梗阻患者支架通畅性和生存期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李家速 方军 +2 位作者 ALBERS D SCHMIDT A SCHIEMER M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2192-2192,共1页
胆管腔内射频消融术(RFA)通常与内镜下支架置入术联合,是一种具有提高恶性胆管梗阻(MBO)患者支架通畅性和生存期潜力的简便方法。近年来,尽管RFA作为一种姑息性内镜治疗MBO的辅助方法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认可,但RFA与自膨式金属支架(SE... 胆管腔内射频消融术(RFA)通常与内镜下支架置入术联合,是一种具有提高恶性胆管梗阻(MBO)患者支架通畅性和生存期潜力的简便方法。近年来,尽管RFA作为一种姑息性内镜治疗MBO的辅助方法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认可,但RFA与自膨式金属支架(SEMS)通畅持续时间之间的关系仍存在争议。一项随机、对照、多中心研究进一步评估了RFA对未覆膜的裸SEMS通畅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消融术 自膨式金属支架 恶性胆管梗阻 辅助方法 通畅性 姑息性 多中心研究 内镜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内镜引导下胆管引流在恶性胆管梗阻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
作者 蒋琪 周玮 +1 位作者 邹多武 李兆申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880-884,共5页
恶性胆管梗阻(MBO)因胆汁排泄障碍引起梗阻性黄疸,可能导致胆管炎、脓毒血症、肝衰竭等并发症,甚至危及患者生命,胆管引流是解除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有效手段。目前,对于无手术机会的MBO患者,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置入金属... 恶性胆管梗阻(MBO)因胆汁排泄障碍引起梗阻性黄疸,可能导致胆管炎、脓毒血症、肝衰竭等并发症,甚至危及患者生命,胆管引流是解除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有效手段。目前,对于无手术机会的MBO患者,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置入金属支架是姑息性治疗的一线方法。近年来,对ERCP失败的MBO,超声内镜引导下胆管引流(EUS-BD)技术逐渐被接受,认为是优于经皮经肝穿刺胆管引流术(PTBD)的替代方法。有证据表明,由经验丰富的术者操作,对于远端MBO患者,EUS-BD甚至可以作为一线治疗方法替代ERCP。本文就EUSBD在MBO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内镜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胆管引流术 经皮经肝穿刺胆管引流术 恶性胆管梗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膜外麻醉介入治疗恶性胆管梗阻的护理 被引量:1
3
作者 汤金荣 李建玲 李苓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4年第1期34-34,共1页
关键词 硬膜外麻醉 介入治疗 恶性胆管梗阻 护理措施 手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内肝管空肠吻合治疗恶性肝门部胆管梗阻(附14例报告)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天智 徐忠庆 +1 位作者 包丽 葛欣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2期892-893,共2页
目的:观察与评价肝内肝管空肠吻合术治疗恶性肝门部胆管梗阻的减黄效果。方法:切除部分肝左外侧叶,解剖出左外下段支肝管或切除右前叶下段部分肝组织,解剖出右前下段支肝管与空肠行Roux-y吻合。结果:有效减黄率,95.0%,肝内胆... 目的:观察与评价肝内肝管空肠吻合术治疗恶性肝门部胆管梗阻的减黄效果。方法:切除部分肝左外侧叶,解剖出左外下段支肝管或切除右前叶下段部分肝组织,解剖出右前下段支肝管与空肠行Roux-y吻合。结果:有效减黄率,95.0%,肝内胆管回缩率81.4%,早期合并发生例数,1/10例,黄疸再发率,0,平均生存期246天。结论:肝内肝管空肠吻合术对于不能切除的恶性肝门部胆管梗阻是确实可行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肝门部胆管梗阻 肝内肝管空肠吻合术 术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外胆管恶性梗阻患者超声内镜引导下胆管穿刺引流术的操作配合及护理 被引量:3
5
作者 张煜 陈萃 叶志霞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7年第23期61-64,共4页
目的总结超声内镜引导下胆管引流术(endoscopic ultrasound-guided biliary drainage,EUS-BD)治疗肝外胆管恶性梗阻的操作配合及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并总结2016年4月至2017年7月间接受EUS-BD术的6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的临... 目的总结超声内镜引导下胆管引流术(endoscopic ultrasound-guided biliary drainage,EUS-BD)治疗肝外胆管恶性梗阻的操作配合及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并总结2016年4月至2017年7月间接受EUS-BD术的6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围术期护理要点。所有患者均因内镜下逆行胆胰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失败而改行EUS-BD术。结果在EUS引导下,共3例患者行经胃经肝内胆管穿刺及顺行胆管支架置入术,2例患者行经胃经肝内胆管穿刺造瘘术,1例行经空肠经肝内胆管穿刺造瘘术;操作成功率为100%。术后患者10d内血清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与术前相比均有显著下降(均P<0.05);1例患者发生并发症,经行内镜再次干预并经积极保守治疗后顺利出院。结论 EUS-BD可有效缓解肝外胆管恶性梗阻,对操作的护理配合及对患者围术期的精细护理是保证治疗成功的重要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外胆管恶性梗阻 超声内镜 旦道引流术 配合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位胆管梗阻的双支架介入治疗 被引量:5
6
作者 高堃 戴定可 +1 位作者 翟仁友 钱晓军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6年第12期732-734,共3页
目的探讨肝门部位胆管梗阻的双支架介入治疗技术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双支架介入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22例,采用单侧穿刺入路和双侧穿刺入路两种技术手段,置放T型支架组合和Y型支架组合。结果全部穿刺及支架均置放成功。没有严重手术... 目的探讨肝门部位胆管梗阻的双支架介入治疗技术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双支架介入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22例,采用单侧穿刺入路和双侧穿刺入路两种技术手段,置放T型支架组合和Y型支架组合。结果全部穿刺及支架均置放成功。没有严重手术相关的并发症。胆红素从术前(337.9±81.7)μmol/L下降到术后的(129.1±51.1)μmol/L。6个月以内发生支架内再狭窄8例;6个月至12个月为5例;12个月以上为2例。结论对高位梗阻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治疗,进行双支架的置放技术操作安全可行,未发生与手术相关的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门部恶性胆管梗阻 支架 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恶性胆道梗阻经皮胆道引流或支架置入术后感染的病原学特征 被引量:4
7
作者 李思茵 李智 +4 位作者 焦冰珂 洪祈源 姜小庆 邹建伟 倪才方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347-1350,共4页
目的探讨恶性胆道梗阻(MBO)患者经皮胆道引流或支架置入术后感染的病原学特征。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20年12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介入科接受介入治疗后存在或怀疑胆道感染、送检胆汁培养和/或无同期血培养的MBO患者的临床资料。从... 目的探讨恶性胆道梗阻(MBO)患者经皮胆道引流或支架置入术后感染的病原学特征。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20年12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介入科接受介入治疗后存在或怀疑胆道感染、送检胆汁培养和/或无同期血培养的MBO患者的临床资料。从病原学培养的阳性率、菌群分布、血培养与胆汁培养的一致性、主要致病菌的耐药率方面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患者219例,胆汁病原学培养阳性105例(47.95%),其中革兰氏阴性菌、革兰氏阳性菌、真菌的构成比分别为64.89%、28.24%、6.87%。同期送检血培养者69例,阳性33例(47.82%)。血培养和胆汁培养同为阳性的患者25例,一致性分析结果显示,完全一致占36%(9/25),部分一致占20%(5/25),完全不一致占44%(11/25)。常见致病的革兰氏阴性菌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阴沟肠杆菌,对其耐药率(<15%)较低的抗生素有头孢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亚胺培南。常见致病的革兰氏阳性菌为屎肠球菌、粪肠球菌,对其耐药率较低的抗生素有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替考拉宁。结论MBO患者经皮胆道引流或支架置入术后感染的常见致病菌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肠球菌、阴沟肠杆菌。血培养与胆汁培养的一致性较低,均应积极送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胆管梗阻 细菌感染 抗药性 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膜外麻醉下胆道支架植入术 被引量:6
8
作者 田伟军 徐青 谢宗贵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2年第1期59-60,共2页
关键词 恶性胆管梗阻 治疗 硬膜外麻醉 胆道支架植入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聚四氟乙烯胆道支架的研制与临床应用
9
作者 胡冰 周岱云 +5 位作者 龚彪 王震 夏莉 王书智 孟建勤 王秀平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33-535,共3页
目的 :研制适合内镜下应用的国产聚四氟乙烯 (Teflon)胆道支架 ,并验证其临床疗效。方法 :研制 9F Teflon胆道支架。选取 80例恶性肝外胆管梗阻患者 ,随机分为两组各 4 0例 :实验组应用自行研制的国产 9F Teflon支架 ,对照组采用进口8.5... 目的 :研制适合内镜下应用的国产聚四氟乙烯 (Teflon)胆道支架 ,并验证其临床疗效。方法 :研制 9F Teflon胆道支架。选取 80例恶性肝外胆管梗阻患者 ,随机分为两组各 4 0例 :实验组应用自行研制的国产 9F Teflon支架 ,对照组采用进口8.5 F Teflon支架。结果 :操作后两组发热的发生率分别为 2 2 .2 %和 2 4 .0 % ,高淀粉酶血症发生率分别为 2 7.8%和 2 7.3% ,退黄总有效率为 81.0 %和 87.0 % ,均无统计学差异。经 1.5~ 15个月随访发现 ,两组支架的平均通畅期均为 6个月 ,患者的平均存活期均为 7个月。 结论 :国产 9F胆道 Teflon支架操作性能良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四氟乙烯 胆道支架 胆道外科手术 临床应用 恶性肝外胆管梗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内镜放置金属胆道支架10例的体会
10
作者 张玉柱 梁金荣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3年第3期237-237,共1页
关键词 经内镜放置金属胆道支架 肝外胆管恶性梗阻 胆管引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