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γ-突触核蛋白是一种反应性滤泡树突状细胞、滤泡树突状细胞肉瘤、卡波西肉瘤、良性和恶性血管源性肿瘤的新标记物 被引量:1
1
作者 田智丹 黄文斌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16-116,共1页
突触核蛋白组成了一个仅存在于脊椎动物的小的可溶性神经蛋白质家族,其作用是促使突触前神经终端的囊泡快速释放神经递质。生物化学研究结果显示α-Synuclein表达于骨髓的正常巨核细胞和红系幼稚细胞以及血液循环中的血小板和红细胞中。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肉瘤 突触核蛋白 血管源肿瘤 卡波西肉瘤 α-Synuclein 反应 标记物 恶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脏原发性甲状腺样滤泡癌
2
作者 Amin M B Gupta R +1 位作者 Ondrej H 黄文斌(摘译)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10-210,共1页
关键词 原发恶性肿瘤 甲状腺组织 肾脏 腺样 终末期肾疾病 肿瘤 肾盂肾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交界性肿瘤诊断和预后相关分子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吴越 杨帅 +3 位作者 周晶晶 李真胜男 孟宪瑛 臧晓军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802-810,共9页
甲状腺交界性肿瘤概念的提出对于减少甲状腺肿瘤的过度诊疗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利用超声和组织病理检查等传统甲状腺肿瘤诊断方法诊断甲状腺交界性肿瘤具有一定局限性。近年来,分子标志物在临床工作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中细胞角蛋白19(C... 甲状腺交界性肿瘤概念的提出对于减少甲状腺肿瘤的过度诊疗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利用超声和组织病理检查等传统甲状腺肿瘤诊断方法诊断甲状腺交界性肿瘤具有一定局限性。近年来,分子标志物在临床工作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中细胞角蛋白19(CK19)、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骨髓内皮细胞标记物1(HBME-1)和甲状腺过氧化物酶(TPO)等免疫组织化学标志物以及v-raf鼠类肉瘤滤过性病毒致癌基因同源体B1(BRAF)、鼠肉瘤病毒致癌基因同源物基因(RAS)、端粒酶逆转录酶基因(TERT)和微小RNA(miRNA)等遗传学标志物被证实与甲状腺交界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其在甲状腺交界性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有别于传统的甲状腺良恶性肿瘤,因此其不仅可以作为诊断的特异性标志物,还可以用于肿瘤危险度分层、治疗方案的决定、复发监测以及基因治疗等。现从免疫组织化学标志物和遗传学标志物2个方面,介绍包括透明变梁状肿瘤、恶性潜能未定的滤泡性肿瘤、恶性潜能未定的高分化肿瘤和具有乳头状核特点的非浸润性甲状腺滤泡性肿瘤在内的4种甲状腺交界性肿瘤的诊断及预后相关分子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交界肿瘤 非浸润甲状腺肿瘤 恶性潜能未定的高分化肿瘤 恶性潜能未定的滤泡性肿瘤 透明变梁状肿瘤 分子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交界性肿瘤的再认识与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雷园园 潘毅 +4 位作者 杨天敬 吴江华 唐瑞骏 陈舒 孟斌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968-971,共4页
目的探讨WHO(2017)内分泌分册甲状腺交界性肿瘤新分类诊断标准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价值及存在问题。方法在3 715例病理报告中筛选出191例描述性诊断报告进行重新评价分类,对结果进行统计学比较并分析。结果在191例描述性诊断病变中筛选... 目的探讨WHO(2017)内分泌分册甲状腺交界性肿瘤新分类诊断标准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价值及存在问题。方法在3 715例病理报告中筛选出191例描述性诊断报告进行重新评价分类,对结果进行统计学比较并分析。结果在191例描述性诊断病变中筛选出甲状腺交界性肿瘤39例,占1.05%;经χ^2检验分析,入组诊断与原诊断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Kendall W检验对一致性进行分析,侵袭性评判的Kendall W系数为0.683(P<0.001),提示中等一致性,核评分评判的Kendall W系数为0.742(P<0.001),提示较强一致性。结论新分类甲状腺交界性肿瘤诊断标准的提出,对于统一交界性病变诊断的标准和术语具有实际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及深入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交界肿瘤 非浸润肿瘤 乳头状癌 恶性潜能未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