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胞必佳治疗恶性浆膜腔积液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
作者 徐丽艳 朱允中 +5 位作者 刘喆 史鹤玲 游泳红 张新勇 孟弃逸 许军涛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0年第4期303-304,共2页
关键词 胞必佳 治疗 恶性浆膜腔积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恶性浆膜腔积液引流方法的研究
2
作者 杜文碧 徐敏 王秀华 《护理研究》 2003年第07A期775-776,共2页
关键词 恶性浆膜腔积液 引流方法 癌症 临床表现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组化标志物在鉴别浆膜腔积液恶性肿瘤细胞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6
3
作者 刘芳 何欣 李晓琴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01-204,共4页
目的探讨免疫组化标志物鉴别浆膜腔积液中恶性肿瘤来源及分类的临床价值。方法细胞学筛选恶性浆膜腔积液105例,分别采用常规细胞学涂片、薄层液基细胞技术制片、薄层液基细胞技术制片+常规细胞学涂片以及细胞蜡块切片结合免疫组化检测... 目的探讨免疫组化标志物鉴别浆膜腔积液中恶性肿瘤来源及分类的临床价值。方法细胞学筛选恶性浆膜腔积液105例,分别采用常规细胞学涂片、薄层液基细胞技术制片、薄层液基细胞技术制片+常规细胞学涂片以及细胞蜡块切片结合免疫组化检测分析。结果对105例浆膜腔积液恶性肿瘤细胞来源及类型进行鉴别:胸水60例中腺癌58例,分别来源:肺42例、乳腺10例、卵巢4例及胃肠道2例;鳞癌1例;恶性间皮瘤1例。心包积液9例,均为腺癌,分别来源:肺6例,乳腺3例。腹水36例,其中腺癌35例,22例来源于卵巢,胃肠道12例,肺来源1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1例。薄层液基细胞技术制片、薄层液基细胞技术制片+常规细胞学涂片以及细胞蜡块切片联合免疫组化检出率明显优于常规细胞学涂片(P<0.05)。细胞蜡块切片联合免疫组化检测能准确鉴别浆膜腔积液中恶性肿瘤的来源及分类。结论常规细胞学涂片、薄层液基细胞技术制片、薄层液基细胞技术制片+常规细胞学涂片以及细胞蜡块切片结合免疫组化检测分析,在疑难恶性浆膜腔积液鉴别诊断及分类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浆膜腔积液 薄层液基细胞技术制片 细胞学涂片 细胞蜡块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02例浆膜腔积液恶性细胞学检查分析 被引量:16
4
作者 吴晓芝 富艳冰 +3 位作者 张振华 黄秀霞 吴广平 周艳村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385-386,共2页
目的 :检查和分析浆膜腔积液中恶性细胞 ,探讨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临床抽取浆膜腔积液立即送检 ,行瑞氏—姬姆萨染色 ,镜检。结果 :3 6 72例浆膜腔积液中检测到恶性细胞 70 2例 ,阳性率 19.1%。最多见于胸腔积液 (393例 ,占 5 6 % ) ... 目的 :检查和分析浆膜腔积液中恶性细胞 ,探讨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临床抽取浆膜腔积液立即送检 ,行瑞氏—姬姆萨染色 ,镜检。结果 :3 6 72例浆膜腔积液中检测到恶性细胞 70 2例 ,阳性率 19.1%。最多见于胸腔积液 (393例 ,占 5 6 % ) ,其次为腹腔积液 (2 46例 ,占 35 .2 % ) ,心包积液最少 (6 3例 ,占 8.8% )。其中腺癌 5 6 3例 (占90 .2 % ) ,鳞癌 5 3例 (占 7.6 % ) ,未分化癌 2 0例 (占 2 .9% ) ,恶性淋巴瘤 31例 (占 4.4% ) ,恶性间皮瘤 10例 (占1.4% )。结论 :浆膜腔脱落细胞学的检查对于在临床上难以找到诊断依据的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浆膜腔积液 细胞学诊断 腺癌 鳞癌 未分化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赛宁Ⅲ期临床试验65例报告
5
作者 张德祥 刘淑梅 +2 位作者 郎芳 郎济艳 石梦荧 《医药导报》 CAS 1996年第4期206-208,共3页
观察到单用康赛宁皮下、瘤内注射治疗恶性肿瘤65例,缓解率23.26%;治疗恶性浆膜腔积液22例,有效率95.45%,这些病人的细胞免疫功能也得到加强。
关键词 康赛宁 恶性肿瘤 恶性浆膜腔积液 临床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