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绿色荧光蛋白标记的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瘤细胞眼前房移植模型 被引量:2
1
作者 聂莉 李永平 +3 位作者 李亮平 张文忻 林健贤 张波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52-155,共4页
目的建立绿色荧光蛋白(GFP)标记的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瘤细胞cy15在眼前房生长及浸润的模型,探讨cy15细胞在前房生长的规律及GFP标记活细胞的优势。方法将带有GFP的逆转录病毒MP71-GFP-PRE转入cy15瘤细胞,获得稳定表达GFP的cy15GFP细胞系... 目的建立绿色荧光蛋白(GFP)标记的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瘤细胞cy15在眼前房生长及浸润的模型,探讨cy15细胞在前房生长的规律及GFP标记活细胞的优势。方法将带有GFP的逆转录病毒MP71-GFP-PRE转入cy15瘤细胞,获得稳定表达GFP的cy15GFP细胞系。20只BALB/C小鼠(20只眼)每只眼前房注入2μl细胞密度为2×106个/ml的cy15GFP瘤细胞悬液,术后分别在裂隙灯和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瘤细胞在前房的生长情况,连续观察30d,分别在瘤细胞植入前房后第15d、20d、30d时处死小鼠做眼球HE病理切片。结果成功地建立了稳定表达GFP的cy15GFP细胞系。接种的20只BALB/c鼠眼前房均可见肿瘤细胞生长,借助于荧光显微镜能动态地观察到肿瘤细胞在活体小鼠眼前房的生长浸润过程。结论建立的GFP标记的肿瘤细胞眼前房接种模型为研究眼内肿瘤细胞生长与浸润的规律以及抗肿瘤药物的筛选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组织细胞增生 绿色荧光蛋白 前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瘤细胞属性及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鲁昌立 李甘地 +4 位作者 刘卫平 郭嘉 李俸媛 廖殿英 张文燕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301-305,共5页
目的:探讨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瘤细胞的属性,EB病毒感染的情况及其临床病理特点。方法:收集33例以往诊断为恶组的尸检病例及相关临床资料,并利用组织芯片技术将不同组织集成在一张切片上。免疫组化采用LsAB法。一抗选用CD4、CD8、CD20、C... 目的:探讨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瘤细胞的属性,EB病毒感染的情况及其临床病理特点。方法:收集33例以往诊断为恶组的尸检病例及相关临床资料,并利用组织芯片技术将不同组织集成在一张切片上。免疫组化采用LsAB法。一抗选用CD4、CD8、CD20、CD45RO、CD56、CD3ε、CD30、CD68、TIA-1及GranzymeB。DNA-RNA原位杂交检测EB病毒编码的小分子mRNA。结果:33例恶组中,排除不符合传统恶组诊断标准的4例,选择其中29例作为研究对象。检测结果示29例中有28例属外周T细胞淋巴瘤,其中皮下脂膜炎样T细胞淋巴瘤3例、肠道T细胞淋巴瘤1例,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1例;16/28例为EBER1/2阳性;余1例为恶组样B细胞性血管内淋巴瘤。结论: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是一组异质性淋巴细胞增生性疾病。绝大多数瘤细胞来源于细胞毒性,T细胞或NK细胞(28/29),少数来源于B淋巴细胞(1/29),未发现组织细胞源性的肿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组织细胞增生 细胞属性 EB病毒 细胞毒性外周T细胞淋巴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临床病理及免疫表型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娟红 黄高昇 +4 位作者 杨国嵘 郭英 冯骥良 王哲 梁蓉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502-505,共4页
目的:探讨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的临床病理特征和组织学分型;研究其肿瘤细胞来源及其与EB病毒感染之间的关系。方法:对以往根据临床和形态学特征诊断的13例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进行临床病理和免疫组织化学研究。结果:1)根据组织学特征13例... 目的:探讨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的临床病理特征和组织学分型;研究其肿瘤细胞来源及其与EB病毒感染之间的关系。方法:对以往根据临床和形态学特征诊断的13例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进行临床病理和免疫组织化学研究。结果:1)根据组织学特征13例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可分为三型:中-小淋巴样细胞型7例;异型组织细胞型5例;霍奇金样型1例。2)免疫组织化学研究结果13例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中,9例T细胞性淋巴瘤(CD45RO阳性),2例组织细胞性肿瘤(CD68阳性),1例杂合表达(CD45RO和CD68同时阳性),1例T细胞源性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CD45RO、EMA和CD30阳性),无一例B细胞性或NK细胞性肿瘤(CD20和CD56全部阴性)。3)13例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中,LMP-1阳性者共7例(7/13),其中T细胞源性5例(5/9),组织细胞源性1例(1/2),间变性大细胞性淋巴瘤1例(1/1)。结论:1)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的组织形态学分型对判断其细胞来源具有一定的临床病理意义。2)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实为异源性恶性肿瘤,来源于组织细胞的恶性肿瘤极少,诊断应严格掌握标准。3)部分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病例的发生与EB病毒感染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组织细胞增生 淋巴瘤 T细胞 免症组织化学 EBV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死亡1例
4
作者 张志湘 卞士中 +1 位作者 夏水秀 孙志红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4期253-254,共2页
关键词 恶性组织细胞增生 死亡 尸体检验 病理学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临床和病理分析
5
作者 焦晓阳 蔡应木 黄美俊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2年第8期837-838,共2页
目的 :探讨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 (MH)的临床和病理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 3 7例疑为MH患者的骨髓涂片和实验室检查。结果 :涂片中查见异常组织细胞和多核巨组织细胞对诊断MH有很大帮助 ,可初步鉴别MH样淋巴瘤和病毒相关性噬血细胞综合... 目的 :探讨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 (MH)的临床和病理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 3 7例疑为MH患者的骨髓涂片和实验室检查。结果 :涂片中查见异常组织细胞和多核巨组织细胞对诊断MH有很大帮助 ,可初步鉴别MH样淋巴瘤和病毒相关性噬血细胞综合征。结论 :细胞形态检查是诊断MH的主要依据 ,最后确诊需结合免疫组织化学和基因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恶性组织细胞增生 MH 病理特点 临床表现 诊断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身免疫病相关噬血细胞综合征实验室检查及临床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陈战瑞 赵铖 刘博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723-1724,共2页
噬血细胞综合征(hemophagocytic syndrome,HPS)是由多种潜在病因引起淋巴细胞和组织细胞非恶性增生,产生细胞因子风暴所导致的危及生命的过度炎症反应状态。
关键词 自身免疫病 噬血细胞综合征 细胞因子风暴 基因缺陷 恶性增生 过度炎症反应 组织细胞 系统性硬化症 干燥综合征 STIL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荧光蛋白标记的CY15瘤细胞眼前房移植瘤早期转移的观察 被引量:4
7
作者 聂莉 李永平 +2 位作者 李亮平 张文忻 张波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14-418,434,共6页
【目的】观察绿色荧光蛋白(GFP)标记的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CY15细胞在Balb/c鼠眼前房生长及全身转移的规律,探讨GFP作为活细胞标记追踪肿瘤细胞生长、转移的优势并初步探讨肿瘤转移的机制。【方法】将携带绿色荧光蛋白的逆转录病毒MP71-G... 【目的】观察绿色荧光蛋白(GFP)标记的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CY15细胞在Balb/c鼠眼前房生长及全身转移的规律,探讨GFP作为活细胞标记追踪肿瘤细胞生长、转移的优势并初步探讨肿瘤转移的机制。【方法】将携带绿色荧光蛋白的逆转录病毒MP71-GFP-PRE转入CY15细胞,G418筛选阳性克隆。20只Balb/c小鼠(20只右眼),手术显微镜下每只小鼠眼前房接种2μL细胞密度为2.0×106个/mL的CY15GFP细胞悬液。术后15d、20d和30d分别处死5只小鼠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全身转移情况。采用流式细胞仪分析术后30d处死的另外4只小鼠和4只对照小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瘤细胞的比率。【结果】稳定表达绿色荧光蛋白的CY15GFP细胞基本保持了亲代细胞的特征,在前房的成瘤率为100%。术后15d处死小鼠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可见肝、肺、胃肠壁等多个脏器中有散在的单个荧光点分布,为转移的单个肿瘤细胞,这些荧光点在肝脏中分布的数量最多。术后20d、30d分别处死5只小鼠,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微小转移灶逐渐增大。流式细胞仪分析术后30d处死的小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瘤细胞的平均比率为0.048%±0.021%。【结论】绿色荧光蛋白标记瘤细胞后,利用荧光显微镜能有效地观察到肿瘤发生远距离转移在继发脏器中分布的单个瘤细胞和普通显微镜下无法分辨的微小转移灶,这些微小转移灶逐渐增大,为肿瘤转移的克隆起源学说提供了有力的证据。流式细胞仪能准确定量瘤细胞在外周血中的分布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组织细胞增生 绿色荧光蛋白 肿瘤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髓细胞瘤禽白血病的实验室诊断 被引量:2
8
作者 杨峰 方英 +4 位作者 白璧 徐春志 陈红 彭屹 袁翠霞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7-49,I0004,共4页
禽白血病是由禽白血病病毒(avian leucosis virus,ALV)引起的多种肿瘤性疾病的总称,主要以造血细胞恶性增生为特征,包括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成红细胞性白血病、成髓细胞性白血病、血管瘤病、骨髓细胞瘤病、骨化石病等。由鸡分离的ALV分... 禽白血病是由禽白血病病毒(avian leucosis virus,ALV)引起的多种肿瘤性疾病的总称,主要以造血细胞恶性增生为特征,包括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成红细胞性白血病、成髓细胞性白血病、血管瘤病、骨髓细胞瘤病、骨化石病等。由鸡分离的ALV分为A、B、C、D、E、J 6个亚群,在自然条件下,由ALV导致的肿瘤病例主要是A、B亚群引起的,J亚群则主要引起肉用型鸡髓样细胞性肿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细胞瘤 禽白血病 髓细胞性白血病 血管瘤病 细胞恶性增生 肿瘤性疾病 实验室诊断 成红细胞 avian 抗体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病例讨论——发热、抽搐、呼吸困难、肝脾肾肿大
9
作者 徐南平 陈霞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76-176,共1页
关键词 恶性组织细胞增生 诊断 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热28日伴咳嗽、黄疸和肝脾肿大
10
作者 陆敏 车大钿 陆权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2008年第3期225-227,共3页
关键词 结核病 含铁血黄素沉着症 恶性组织细胞增生 噬血细胞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