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乳腺巨大恶性叶状肿瘤1例
1
作者 张幸 朱迪 +3 位作者 廖玥 朱燕雯 曹漫明 张普生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431-432,共2页
患者女性,51岁。因“发现左侧乳腺肿物进行性增大9个月”于2022年7月28日就诊于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左侧胸壁肿物,见图1。胸部CT平扫及增强示:左侧乳腺见巨大软组织密度肿块影,大小约为16.0 cm×12.0 cm,增强可见肿块内有轻度不... 患者女性,51岁。因“发现左侧乳腺肿物进行性增大9个月”于2022年7月28日就诊于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左侧胸壁肿物,见图1。胸部CT平扫及增强示:左侧乳腺见巨大软组织密度肿块影,大小约为16.0 cm×12.0 cm,增强可见肿块内有轻度不规则囊状增强,双侧腋窝多发小淋巴结影,见图2。PETCT示:左乳见巨大不规则软组织密度肿块影,边界欠清,大小约为17.8 cm×11.0 cm×20.8 cm,密度不均匀,内见低密度坏死区,局部皮肤破溃凹陷,有不均匀FDG摄取,见图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恶性叶状肿瘤 外科治疗 药物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发性乳腺恶性叶状肿瘤临床病理和分子特征分析
2
作者 吴庆 罗文 +4 位作者 洪克勤 眭怡群 张永胜 万东 戴晓晓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44-547,共4页
目的探讨复发性乳腺恶性叶状肿瘤(malignant phyllodes tumor,MPT)临床病理及分子遗传学特征。方法收集3例复发性MPT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染色,检测CK(AE1/AE3)、p63、CK5/6、vimentin、H-Caldesmon、desmin、CD34、ER... 目的探讨复发性乳腺恶性叶状肿瘤(malignant phyllodes tumor,MPT)临床病理及分子遗传学特征。方法收集3例复发性MPT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染色,检测CK(AE1/AE3)、p63、CK5/6、vimentin、H-Caldesmon、desmin、CD34、ER、PR、S-100、CD68、SATB2的表达。运用NGS检测MPT 638个基因的突变情况。FISH检测CDKN2A/2B基因拷贝数改变。复习相关文献并分析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等。结果3例复发性MPT均为女性,年龄分别为50、46和59岁。镜检:肿瘤呈浸润性生长,间质丰富,细胞显著异型,核分裂活跃(≥10个/10 HPF),其中1例伴有骨肉瘤成分和坏死。免疫表型:CK(AE1/AE3)、p63和CK5/6均阴性,vimentin均阳性。NGS结果显示,3例复发性MPT均有TERT启动子突变,突变位点为c.-124C>T;2例发生CDKN2A/2B纯合缺失,1例发生CDKN2A/2B杂合缺失。FISH结果显示3例复发性MPT均发生CDKN2A/2B纯合/杂合缺失。3例患者随访6~18个月,2例暂无复发,1例死亡。结论复发性MPT临床罕见、预后不良,TERT启动子突变及CDKN2A/2B缺失改变可能与MPT复发相关,二者有可能成为MPT复发的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恶性叶状肿瘤 TERT CDKN2A/2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年龄≤40岁的乳腺恶性叶状肿瘤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 被引量:2
3
作者 李洋 宋艺璇 刘红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3期675-680,共6页
目的:探讨年龄≤40岁的乳腺恶性叶状肿瘤(malignant phyllodes tumors,MPTs)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20年10月188例于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收治的乳腺MPTs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年龄≤40岁和年龄>40岁分... 目的:探讨年龄≤40岁的乳腺恶性叶状肿瘤(malignant phyllodes tumors,MPTs)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20年10月188例于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收治的乳腺MPTs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年龄≤40岁和年龄>40岁分为年轻组54例和年长组134例。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Kaplan–Meier法、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年轻组乳腺MPTs患者5年和10年无复发生存(recurrence-free survival,RFS)率分别为55.8%和46.6%。年轻组患者的肿瘤直径>5 cm占59.3%(32/54)、年长组的占35.8%(48/134),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1);年轻组患者的手术切缘<1 cm和术后化疗的比例分别为50.0%(27/54)和20.4%(11/54),较年长组的35.8%(48/134)和7.5%(10/134)高(P=0.048,P=0.024);年轻组中的患者行肿块切除术且保证手术切缘≥1 cm与乳腺全乳切除术相比,RF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10)。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P=0.034)和手术切缘(P<0.001)是影响术后RFS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年龄和手术切缘影响乳腺MPTs预后,年龄≤40岁患者较>40岁预后更差,对于年龄≤40岁患者在保证手术切缘至少1 cm情况下行肿块切除术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恶性叶状肿瘤 年龄 无复发生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巨大恶性分叶状肿瘤1例 被引量:1
4
作者 张亚青 晏伟 惠延平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38-638,共1页
关键词 乳腺肿瘤 恶性叶状肿瘤 病例报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复发恶性分叶状肿瘤 被引量:2
5
作者 李光芬 申梦佳 徐晓丽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133-1134,共2页
患者女性,48岁。7年前发现右侧乳腺肿块,花生米大小,行肿块切除,诊断“良性分叶状肿瘤”。3年前于手术切口瘢痕旁出现肿块,如小鸡蛋大小,行肿块切除,诊断为交界性分叶状肿瘤。2年前肿块复发2次,肿块如鸡蛋大小,最终行右侧乳腺改良根治术... 患者女性,48岁。7年前发现右侧乳腺肿块,花生米大小,行肿块切除,诊断“良性分叶状肿瘤”。3年前于手术切口瘢痕旁出现肿块,如小鸡蛋大小,行肿块切除,诊断为交界性分叶状肿瘤。2年前肿块复发2次,肿块如鸡蛋大小,最终行右侧乳腺改良根治术,诊断为恶性分叶状肿瘤;术后化疗3次。2017年1月患者右侧胸壁发现复发肿块,于当地医院行肿块切除,切片送至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会诊。2017年8月患者再发胸壁肿块,大小4 cm×2 cm×1.5 cm,行手术切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恶性叶状肿瘤 读片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