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4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学科协作管理联合全程营养护理在内镜下结肠息肉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1
作者 莫海娟 孙鸿翼 程梦露 《中国社区医师》 2025年第4期102-104,共3页
目的:分析多学科协作管理联合全程营养护理在内镜下结肠息肉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4年6月于泰州市中医院行内镜下结肠息肉切除术的患者79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9例)与试验组(40例)。... 目的:分析多学科协作管理联合全程营养护理在内镜下结肠息肉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4年6月于泰州市中医院行内镜下结肠息肉切除术的患者79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9例)与试验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实施多学科协作管理联合全程营养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20)。试验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38)。试验组进食时间、肛门排气排便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早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学科协作管理联合全程营养护理在内镜下结肠息肉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促进患者康复,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息肉切除术 多学科协作管理 全程营养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择期行内镜下高频电凝结直肠息肉切除术患者术后低血糖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郑德旺 胡荣 +2 位作者 王媛媛 王鑫成 姜文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24年第1期91-95,共5页
目的分析择期行内镜下高频电凝结直肠息肉切除术患者术后低血糖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200例择期行内镜下高频电凝结直肠息肉切除术患者,其中男性104例,女性96例;年龄34~77岁,平均年龄50.6岁;身体质量指数(BM... 目的分析择期行内镜下高频电凝结直肠息肉切除术患者术后低血糖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200例择期行内镜下高频电凝结直肠息肉切除术患者,其中男性104例,女性96例;年龄34~77岁,平均年龄50.6岁;身体质量指数(BMI)20.1~23.3 kg/m^(2),平均BMI 21.3 kg/m^(2);息肉数目,单发92例,多发108例;合并2型糖尿病45例;睡眠质量差59例;焦虑抑郁66例。统计术后1 d低血糖发生情况,发生低血糖者纳入低血糖组,未发生低血糖者纳入非低血糖组,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发生低血糖的影响因素。结果200例患者中,21例术后发生低血糖,总发生率为10.50%;单因素分析显示,低血糖组年龄≥60岁、合并2型糖尿病、术前禁食时间≥10 h、术前无补液、术前睡眠质量差、术前存在焦虑抑郁情绪、术后不合理补液者占比高于非低血糖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合并2型糖尿病、术前禁食时间≥10 h、术前无补液、术前睡眠质量差、术前存在焦虑抑郁情绪、术后不合理补液均为择期行内镜下高频电凝结直肠息肉切除术患者术后低血糖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择期行内镜下高频电凝结直肠息肉切除术患者术后低血糖发生率较高,与患者年龄、高血糖病史、术前禁食时间、术前术后补液情况、术前睡眠质量及焦虑抑郁情绪均有关,临床可据此制定预防措施,降低术后低血糖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息肉 内镜 高频电凝肠息肉切除术 低血糖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镜在结直肠息肉切除术后复发监测中的应用
3
作者 李阳子 朱琳 李玉玲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4年第12期2659-2661,2772,共4页
目的:探讨肠镜在结直肠息肉切除术后复发监测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3年6月期间于本院接受结直肠息肉切除术的患者112例为研究对象。术后随访5 y,1 y内复查一次肠镜、CT结肠成像检查。以病理检查为“金标准”,分析所有患者... 目的:探讨肠镜在结直肠息肉切除术后复发监测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3年6月期间于本院接受结直肠息肉切除术的患者112例为研究对象。术后随访5 y,1 y内复查一次肠镜、CT结肠成像检查。以病理检查为“金标准”,分析所有患者息肉复发情况,对比肠镜、CT在结直肠息肉切除术后复发监测中的准确性。评估肠镜、CT监测术后复发结果与金标准检查结果的一致性。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结直肠息肉切除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病理检查发现患者5 y内复发率高达73.21%(82/112)。中位复发时间为1.4 y,在术后不同时间段内复发率研究结果显示:1 y内复发率为35.71%(40/112),至第2 y时上升至56.25%(63/112),到第3 y时为66.96%(75/112),至第4 y进一步增加至71.43%(80/112),而到第5 y,复发率基本稳定在73.21%(82/112)。以病理检查为“金标准”,112例患者中,肠镜5 y内检出息肉复发率为70.53%(79/112),其中肠镜对息肉复发的准确性为96.34%(79/82);CT 5 y内检出息肉复发率为57.14%(64/112),其中CT对息肉复发的检出准确性为78.05%(64/82),肠镜5 y内检出息肉的准确性明显高于CT 5 y内检出息肉的检出准确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51,P<0.05)。肠镜、CT监测术后复发结果与金标准检查结果的一致性Kappa值分别为0.631、0.819。结直肠息肉是否复发设为因变量,并以患者临床资料作为自变量,通过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肠息肉≥3个、肠息肉直径≥2 cm均为影响结直肠息肉切除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肠镜在结直肠息肉切除术后复发监测中具有重要意义,可为临床医生提供有力的依据,及时发现和处理复发息肉,降低结直肠癌发生率,提高治疗成功率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镜 结直肠 结直肠息肉切除术 息肉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标准化循证护理对鼻内镜下鼻息肉切除术后患者的影响
4
作者 邴媛媛 《中国标准化》 2024年第14期301-304,共4页
目的:分析对鼻内镜下鼻息肉切除术后患者实施标准化循证护理干预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于2023年1月—2023年12月,1年内耳鼻喉科行鼻内镜下鼻息肉切除术的140例患者,将2023年1月—2023年6月设为对照组(70例,采用常规方... 目的:分析对鼻内镜下鼻息肉切除术后患者实施标准化循证护理干预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于2023年1月—2023年12月,1年内耳鼻喉科行鼻内镜下鼻息肉切除术的140例患者,将2023年1月—2023年6月设为对照组(70例,采用常规方法护理),2023年7月—2023年12月设为观察组(70例,实施标准化循证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HAMA焦虑评分、HAMD抑郁评分、SRSS睡眠状况评分、MIGILL疼痛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舒适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鼻内镜下鼻息肉切除术后患者实施标准化循证护理干预效果更佳,可显著减轻患者不良情绪,改善睡眠质量,缓解术后疼痛症状,预防并发症发生,从而提升舒适度,有较高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化循证护理 鼻内镜 息肉切除术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下大肠息肉切除术后迟发性出血危险因素分析
5
作者 郑洁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10期136-139,共4页
目的 分析内镜下大肠息肉切除术后迟发性出血(DPPB)的危险因素,为临床预防术后迟发性出血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内蒙古林业总医院内镜室行内镜下大肠息肉切除术1479例患者,根据是否术后发生迟发性出血分为D... 目的 分析内镜下大肠息肉切除术后迟发性出血(DPPB)的危险因素,为临床预防术后迟发性出血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内蒙古林业总医院内镜室行内镜下大肠息肉切除术1479例患者,根据是否术后发生迟发性出血分为DPPB组和非DPPB组,对两组患者基本情况和息肉的情况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评估DPPB的危险因素。结果 在1479例患者中发生DPPB患者31例,发生率为2.10%。合并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术中出血、右半结肠息肉、直肠息肉、息肉直径≥1.0 cm、息肉形态(有蒂)是DPPB的独立危险因素(P <0.05)。结论 对于右半结肠息肉、直肠息肉、≥1.0 cm息肉、息肉形态(有蒂)、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的患者,临床医生应予重视以避免DPPB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息肉 内镜下息肉切除术 迟发性出血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护理路径在内镜下胃息肉切除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6
作者 张艳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14期109-111,共3页
目的: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内镜下胃息肉切除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4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收治的60例胃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路径组与常规组,各30例。常规组接受常规护理,路径组接受临床护... 目的: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内镜下胃息肉切除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4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收治的60例胃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路径组与常规组,各30例。常规组接受常规护理,路径组接受临床护理路径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两组自我感受负担、心境状态评分低于护理前,且路径组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路径组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早于常规组,住院时间短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路径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8)。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内镜下胃息肉切除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降低患者自我感受负担,改善其心境状态,促进术后恢复进程,减少术后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下胃息肉切除术 临床护理路径 自我感受负担 心境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后影响息肉复发的多因素分析:手术时机的研究 被引量:19
7
作者 郭艳 杨玲玲 +4 位作者 夏恩兰 罗伊洋 肖豫 黄晓武 刘玉环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726-730,共5页
目的 探讨在黄体期行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transcervical resection of polyp, TCRP)是否为术后子宫内膜息肉(endometrial polyp, EP)复发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2019年6月582例TCRP的育龄期EP患者资料,术后随访12... 目的 探讨在黄体期行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transcervical resection of polyp, TCRP)是否为术后子宫内膜息肉(endometrial polyp, EP)复发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2019年6月582例TCRP的育龄期EP患者资料,术后随访12~24个月。以年龄、体重、异常子宫出血、不孕症、孕次、产次、合并子宫腺肌症、合并子宫肌瘤、合并剖宫产瘢痕憩室、子宫内膜厚度、息肉数目、联合负压吸宫术、手术时机为自变量,对EP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582例中,术后EP复发45例(7.7%)(病例组),无复发537例(对照组)。255例于黄体期施术,术后16例(6.3%)复发;327例于卵泡期施术,术后29例(8.9%)复发。黄体期施术不是影响EP术后复发的因素(未校正OR=0.688,95%CI:0.365~1.296,P=0.247;校正OR=0.724,95%CI:0.372~1.411,P=0.343)。TCRP术后EP复发的预后因素有年龄(OR=1.085,P=0.008)和原发不孕(OR=3.725,P=0.000)。结论 黄体期施术不是影响TCRP术后EP复发的预后因素;年龄和原发不孕是影响TCRP术后EP复发的预后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息肉 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 复发 预后因素 卵泡期 黄体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防性蒂部结扎在大肠有蒂息肉切除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5
8
作者 杨晓强 曾海萍 +1 位作者 赵亚刚 孙大勇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90-493,共4页
目的明确预防性蒂部结扎法对大肠有蒂大息肉切除术中发生的出血及穿孔的预防作用。方法回顾分析91例术前病理证实为良性病变的大肠有蒂息肉(息肉直径≥1.0cm,蒂部直径0.5~1.0cm)进行息肉切除术,其中采用钛夹结扎息肉蒂部后进行高频电... 目的明确预防性蒂部结扎法对大肠有蒂大息肉切除术中发生的出血及穿孔的预防作用。方法回顾分析91例术前病理证实为良性病变的大肠有蒂息肉(息肉直径≥1.0cm,蒂部直径0.5~1.0cm)进行息肉切除术,其中采用钛夹结扎息肉蒂部后进行高频电切除的30例(钛夹组),采用尼龙圈结扎息肉蒂部后进行高频电切除32例(尼龙圈组);只进行高频电切除29例(对照组),比较各组的操作成功率、早期出血发生率、迟发性出血发生率及穿孔率。结果钛夹组无早期出血,有1例出现了迟发性出血(3.3%),尼龙圈组有2例操作失败(6.25%),其中1例因尼龙圈将息肉蒂部横断而出现了早期出血(3.1%),尼龙圈组无迟发性出血,对照组有4例早期出血(13.8%)及5例迟发性出血(17.2%),各组均无穿孔发生。结论对于体积大的有蒂大肠息肉,进行预防性蒂部结扎能有效地预防息肉切除术后出血等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有蒂息肉 息肉切除术 尼龙圈 钛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肠息肉切除术后的监测指南与指南执行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3
9
作者 孟捷 王林恒 谢春娥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161-1166,共6页
及时发现和切除腺瘤性息肉可以降低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结肠镜是息肉切除后随访监测的主要手段。各国在最新的循证医学证据基础上根据自身国情制定了结肠息肉切除术后的内镜监测指南,在临床工作中遵循指南可以提高监测的效率,合... 及时发现和切除腺瘤性息肉可以降低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结肠镜是息肉切除后随访监测的主要手段。各国在最新的循证医学证据基础上根据自身国情制定了结肠息肉切除术后的内镜监测指南,在临床工作中遵循指南可以提高监测的效率,合理利用医疗资源,缩短预约等候时间,减少频繁复查给患者带来的风险和不必要的经济负担。但是,在对息肉切除术后肠镜监测的调查中发现,各国对指南的执行和依循情况不尽理想,既有对高危病变的监测不足,也有对低危病变和普通增生性息肉的过度监测,造成该种状况的因素有指南本身、医生对指南的知晓和认识等。我国目前应当参考国外指南制定和临床执行的经验,制定出符合我国国情,同时便于临床执行的结肠息肉切除术后的结肠镜监测指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镜 息肉切除术 监测 指南 执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过伸位对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切除术患者眼内压的影响 被引量:7
10
作者 戴黎敏 周亚昭 王巧桂 《护理学杂志》 2010年第16期55-56,共2页
目的探讨颈过伸位对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切除术患者眼内压(IOP)的影响,为实施科学的术中体位护理提供参考。方法对30例患者行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切除术,全麻后使用笔式眼压计分别于全麻后平卧位5min、颈过伸位5min、手术结束体位未恢复... 目的探讨颈过伸位对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切除术患者眼内压(IOP)的影响,为实施科学的术中体位护理提供参考。方法对30例患者行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切除术,全麻后使用笔式眼压计分别于全麻后平卧位5min、颈过伸位5min、手术结束体位未恢复时、恢复平卧位5min、恢复平卧位20min测量IOP,同时观测各时间点患者平均动脉压、心率、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气道压的变化。结果各时间点IO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全麻后平卧位5min比较,IOP除恢复平卧位20min外,各时间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其他指标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颈过伸位对患者IOP有显著影响,应根据其变化规律采取适当的护理干预措施,减少手术损伤,保障患者手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带息肉切除术 支撑喉镜 颈过伸位 眼内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J综合征患者行肠息肉切除术患者一例的围术期护理 被引量:5
11
作者 金艳 郑蕾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3年第18期44-45,共2页
P—J综合征即黑色素斑一肠息肉综合征,又称黑斑息肉综合征,该病最早由Peutz于1921年首先描述[1],随后Jeghers在1949年对本病进行详细、系统的介绍[2]。P—J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特殊类型胃肠道息肉病,伴黏膜、皮肤色素沉着,一般呈墨绿... P—J综合征即黑色素斑一肠息肉综合征,又称黑斑息肉综合征,该病最早由Peutz于1921年首先描述[1],随后Jeghers在1949年对本病进行详细、系统的介绍[2]。P—J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特殊类型胃肠道息肉病,伴黏膜、皮肤色素沉着,一般呈墨绿色,表现在下唇及指、趾端,息肉主要分布在小肠、胃,结肠次之[3]。息肉分布的广泛性与遗传并不一定有直接的关系,但黑斑的发生部位常较一致[4]。我科2012年3月收治1例P—J综合征患者,患者经手术治疗后已康复出院,现将其护理经验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J综合征 息肉切除术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瑞芬太尼与舒芬太尼应用于结肠镜下息肉切除术的比较 被引量:6
12
作者 支勇 廖秀清 《现代医院》 2010年第10期55-56,共2页
目的观察并比较瑞芬太尼与舒芬太尼应用于无痛结肠镜下息肉切除术的安全性及优越性。方法 80例行结肠镜息肉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瑞芬太尼组(R组)和舒芬太尼组(S组),R组先后静脉推注瑞芬太尼0.5~1ug/kg,丙泊酚1.5~2mg/kg;S组先后静脉推... 目的观察并比较瑞芬太尼与舒芬太尼应用于无痛结肠镜下息肉切除术的安全性及优越性。方法 80例行结肠镜息肉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瑞芬太尼组(R组)和舒芬太尼组(S组),R组先后静脉推注瑞芬太尼0.5~1ug/kg,丙泊酚1.5~2mg/kg;S组先后静脉推注舒芬太尼0.1~0.15ug,丙泊酚1.5~2mg/kg,待患者睫毛反射消失后置入肠镜,治疗中若患者出现体动(躯体扭动)或呻吟,则追加丙泊酚0.5~1mg/kg。记录注药前、肠镜置入时、息肉切除时及手术结束时的MAP、HR、SpO2,以及患者术中发生体动(躯体扭动)的次数和所用丙泊酚的总量。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治疗过程中生命体征变化无显著性差异(p>0.05);S组术中发生体动的次数以及所用丙泊酚的总量均明显少于R组(p<0.05)。结论瑞芬太尼与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均可安全有效的应用于结肠镜下息肉切除术,舒芬太尼能减少术中发生身体扭动次数及丙泊酚的用量,更具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芬太尼 舒芬太尼 结肠镜 息肉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步间歇指令通气在全麻纤维喉镜声带息肉切除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郑改芳 张景亮 +3 位作者 吕素平 胡振华 刘胜群 赵素贞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8年第3期395-397,共3页
目的观察同步间歇指令通气模式在全麻纤维喉镜下声带息肉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60例拟行全麻纤维喉镜下声带息肉切除术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S组和C组,每组30例。给予S组同步间歇指令通气模式(SIMV),给予C组间歇正压通气模式(IPP... 目的观察同步间歇指令通气模式在全麻纤维喉镜下声带息肉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60例拟行全麻纤维喉镜下声带息肉切除术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S组和C组,每组30例。给予S组同步间歇指令通气模式(SIMV),给予C组间歇正压通气模式(IPPV),两组麻醉诱导及维持方法相同。记录两组患者入室时(T_0)、麻醉诱导后(T_1)、置入喉罩后即刻(T_2)、手术开始时(T_3)、手术结束时(T_4)、拔除喉罩时(T5)的血压(MAP)、心率(HR)、脉氧饱和度(SpO_2)、呼吸末二氧化碳(P_(ET)CO_2)、NT指数、气道峰压(Ppeak)、分钟通气量(MV),同时记录患者有无呛咳、苏醒时间及麻醉后监测治疗室(PACU)停留时间。结果 T5时,S组Ppeak、P_(ET)CO_2水平均低于C组,MV高于C组,患者苏醒时间及PACU停留时间均短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SIMV通气模式应用于全麻纤维喉镜下声带肿物切除术中,能降低患者苏醒期气道压,提高分钟通气量,缩短苏醒时间及PACU停留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间歇指令通气 纤维喉镜 全身麻醉 声带息肉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声带息肉切除术后不同沟通方法对预后影响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金海燕 王美钗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8年第8期14-15,共2页
目的探讨声带息肉切除术后禁声期护患不同的沟通方法对术后禁声效果、恢复程度和复发的影响。方法将4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23例。观察组术前进行手势或图文、写字板的训练,对照组术前进行常规的健康宣教。术后据此进行沟通。结果... 目的探讨声带息肉切除术后禁声期护患不同的沟通方法对术后禁声效果、恢复程度和复发的影响。方法将4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23例。观察组术前进行手势或图文、写字板的训练,对照组术前进行常规的健康宣教。术后据此进行沟通。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禁声效果、术后恢复程度及术后复发率等方面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预定手势或图文、写字板的沟通训练,可提高患者声带息肉切除术后禁声期禁声效果及术后恢复程度,减少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带息肉切除术 沟通方法 预定手势 图文 写字板 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术室护理配合路径在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5
作者 夏丽君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9年第24期4593-4594,共2页
目的探究在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中采取手术室护理配合路径的效果。方法选择郑州市妇幼保健院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接诊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患者均择期接受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手术治疗,按手术顺序先后划分为常规... 目的探究在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中采取手术室护理配合路径的效果。方法选择郑州市妇幼保健院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接诊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患者均择期接受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手术治疗,按手术顺序先后划分为常规组与护理组,各41例。常规组以常规手术室护理方式干预,护理组以手术室护理配合路径干预,比较两组手术情况、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满意度。结果护理组患者的出血量少于常规组,手术时长、住院时间短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理组患者术后电灼伤、子宫穿孔、低钠血症等并发症发生率(2.44%)低于常规组(14.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组对手术护理的总满意率(97.56%)高于常规组(80.49%),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行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时采用手术室护理配合路径进行干预,可提升手术效率,减少并发症,提高舒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配合 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 宫腔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后应用不同类型药物预防复发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0
16
作者 颜艳 林远雄 +1 位作者 杨红云 张丽雅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第18期7-9,共3页
目的研究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后应用不同类型药物预防复发的疗效。方法 90例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后患者,随机分为甲组、乙组、丙组,各30例。甲组患者采取屈螺酮炔雌醇药物治疗,乙组患者采取地屈孕酮药物治疗,丙组患者采... 目的研究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后应用不同类型药物预防复发的疗效。方法 90例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后患者,随机分为甲组、乙组、丙组,各30例。甲组患者采取屈螺酮炔雌醇药物治疗,乙组患者采取地屈孕酮药物治疗,丙组患者采取孕三烯酮药物治疗。比较三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内膜息肉复发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丙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6.7%,高于甲组的80.0%及乙组的7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及乙组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术后6、12、24个月的子宫内膜厚度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丙组术后6、12、24个月的子宫内膜厚度均低于甲组及乙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术后6个月均无子宫内膜息肉复发;术后12、24个月丙组子宫内膜息肉复发率显著低于甲组及乙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及乙组的子宫内膜息肉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高于乙组的3.3%及丙组的3.3%,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乙组及丙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后患者采用孕三烯酮药物治疗,对患者的病情有更好的控制,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身体恢复,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减轻患者痛苦,并且孕三烯酮对远期复发预防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 屈螺酮炔雌醇 地屈孕酮 孕三烯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布托菲诺联合丙泊酚对接受无痛肠镜下肠息肉切除术的患者进行麻醉镇痛的效果 被引量:5
17
作者 张丽 陆学芬 +1 位作者 沈苓 杭黎华 《当代医药论丛》 2019年第18期95-96,共2页
目的:分析用布托菲诺联合丙泊酚对接受无痛肠镜下肠息肉切除术的患者进行麻醉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18年6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在江苏大学附属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无痛肠镜下肠息肉切除术的患者中选取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 目的:分析用布托菲诺联合丙泊酚对接受无痛肠镜下肠息肉切除术的患者进行麻醉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18年6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在江苏大学附属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无痛肠镜下肠息肉切除术的患者中选取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这60例患者分为A组(n=31例)和B组(n=29例)。在两组患者进行手术的过程中,用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对B组患者进行麻醉镇痛,用布托啡诺联合丙泊酚对A组患者进行麻醉镇痛。手术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麻醉镇痛的效果。结果:术中与B组患者相比,A组患者麻醉镇痛效果的优良率较高,P<0.05。结论:对接受无痛肠镜下肠息肉切除术的患者用布托菲诺联合丙泊酚进行麻醉镇痛的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托菲诺 丙泊酚 无痛肠镜 息肉切除术 麻醉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肠息肉切除术患者应用临床路径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
18
作者 罗江琳 陈卓琳 +2 位作者 张启芳 张治红 周勇艳 《华夏医学》 CAS 2012年第3期338-340,共3页
目的:探讨大肠息肉切除术患者实施临床路径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研究方法,将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入径组)45例;对照组(非入径组)22例。对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日、平均住院费用及患者和家属的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 目的:探讨大肠息肉切除术患者实施临床路径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研究方法,将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入径组)45例;对照组(非入径组)22例。对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日、平均住院费用及患者和家属的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平均住院时间缩短、平均住院医疗费用下降明显,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大肠息肉切除术患者实施临床路径管理能改善医疗质量,更好地利用医疗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路径 大肠息肉切除术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护理路径在声带息肉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8
19
作者 张淑艳 刘雨睛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34期257-258,共2页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在声带息肉切除术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 70例行声带息肉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观察组患者行临床护理路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和满意度进行...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在声带息肉切除术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 70例行声带息肉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观察组患者行临床护理路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和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可以提高声带息肉切除术患者的满意度,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带息肉切除术 临床护理路径 应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用三种内镜对声带息肉患者进行声带前联合附近息肉切除术中的效果 被引量:4
20
作者 周长华 桂明才 徐丹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第4期79-80,共2页
目的:探讨联用鼻内镜、纤维喉镜及支撑喉镜对声带息肉患者进行声带前联合附近息肉切除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4月至2016年3月期间在达州市中心医院择期进行声带前联合附近息肉切除术的80例声带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80例患... 目的:探讨联用鼻内镜、纤维喉镜及支撑喉镜对声带息肉患者进行声带前联合附近息肉切除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4月至2016年3月期间在达州市中心医院择期进行声带前联合附近息肉切除术的80例声带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80例患者随机平均分为A组和B组。为A组患者采用鼻内镜、纤维喉镜和支撑喉镜进行声带前联合附近息肉切除术,为B组患者采用纤维喉镜进行声带前联合附近息肉切除术。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嗓音学检测指标、治疗效果及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经过治疗,与B组患者相比,A组患者振幅微扰、标准化噪声能量和基频微扰改善的程度均更大,其治疗的有效率更高,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联用鼻内镜、纤维喉镜及支撑喉镜对声带息肉患者进行声带前联合附近息肉切除术的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其发音的状况,降低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带前联合附近息肉切除术 鼻内镜 纤维喉镜 支撑喉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