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黄鹤楼》到《甘露寺》——片谈戏曲小说作品中刘备与东吴的恩恩怨怨 被引量:3
1
作者 石麟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5-57,共3页
从元杂剧《黄鹤楼》到京剧《甘露寺》,从《三国志平话》到《三国志通俗演义》,在许多戏曲小说作品中,都有关刘备与东吴恩恩怨怨的故事,但它们各自的取材角度、审美趣味却大不相同。研究这一问题,对于探讨姊妹艺术形式之间的相互渗透和... 从元杂剧《黄鹤楼》到京剧《甘露寺》,从《三国志平话》到《三国志通俗演义》,在许多戏曲小说作品中,都有关刘备与东吴恩恩怨怨的故事,但它们各自的取材角度、审美趣味却大不相同。研究这一问题,对于探讨姊妹艺术形式之间的相互渗透和影响具有较大的意义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鹤楼 甘露寺 刘备 东吴 恩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与矿的恩恩怨怨——对当前矿业用地管理的思考 被引量:3
2
作者 党新朋 《中国土地》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34-36,共3页
矿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位置,矿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矿业用地做保障。在一些矿业经济比较发达、矿产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矿业用地在整个建设用地中占有很大的比重。
关键词 矿业经济 用地管理 恩怨 矿业用地 国民经济 矿产资源 建设用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安石与“三苏”的恩恩怨怨 被引量:1
3
作者 卢英宏 《云梦学刊》 2014年第6期113-120,共8页
王安石与苏洵、苏轼、苏辙同为唐宋八大家,同为北宋时期著名文人和士大夫。因为性格和素养有别,苏洵看不起王安石;因为王安石领导熙宁变法,苏轼上奏反对,苏辙是先拥护后反对,而王安石对苏轼兄弟给予挤压排斥。他们之间所产生的恩恩怨怨... 王安石与苏洵、苏轼、苏辙同为唐宋八大家,同为北宋时期著名文人和士大夫。因为性格和素养有别,苏洵看不起王安石;因为王安石领导熙宁变法,苏轼上奏反对,苏辙是先拥护后反对,而王安石对苏轼兄弟给予挤压排斥。他们之间所产生的恩恩怨怨,体现出北宋士大夫的为君王忧和为天下忧的士大夫精神,也体现不同政见者之间的意气性格,由此可感知历史的厚重与性格的迥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安石 苏洵 苏轼 苏辙 恩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梁实秋和鲁迅恩怨情仇始末——《郭沫若与这几个“文学大师”·后记》 被引量:1
4
作者 王锦厚 《郭沫若学刊》 2011年第2期22-33,共12页
中国现代作家之间的“恩怨情仇”可谓多矣。鲁迅与郭沫若,与梁实秋,与林语堂,与高长虹,与周作人;郭沫若与鲁迅,与胡适,与沈从文,与萧乾;周扬与胡风,与冯雪峰,与丁玲;丁玲与周扬,与沈从文;萧军与刘芝明,与宋之的……这些... 中国现代作家之间的“恩怨情仇”可谓多矣。鲁迅与郭沫若,与梁实秋,与林语堂,与高长虹,与周作人;郭沫若与鲁迅,与胡适,与沈从文,与萧乾;周扬与胡风,与冯雪峰,与丁玲;丁玲与周扬,与沈从文;萧军与刘芝明,与宋之的……这些恩怨都是时代的产物,无不打上深深的时代烙印,随着时代的剧烈变化,“恩怨情仇”也不断发生变化。探其由来,往往是由文艺思想、创作方法之争而演变为意识形态之争,进而演变为党派在文艺战线上的一场又一场政治斗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郭沫若 梁实秋 恩怨 文学大师 鲁迅 后记 中国现代作家 文艺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世纪恩怨”的始末及思辨
5
作者 冯健亲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3-24,I0006,共13页
徐悲鸿与刘海粟是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上的两位重量级人物,二人在历史进程有过诸多交集,也存在着艺术观念上的显著差异,后却被演绎成一组水火不容的“世纪恩怨”关系。事实上,这一系列“恩怨”的来胧去脉均有据可查。将相关史料予以厘清,... 徐悲鸿与刘海粟是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上的两位重量级人物,二人在历史进程有过诸多交集,也存在着艺术观念上的显著差异,后却被演绎成一组水火不容的“世纪恩怨”关系。事实上,这一系列“恩怨”的来胧去脉均有据可查。将相关史料予以厘清,还原其真实始末和缘由,既有利于此二人真实形象的呈现,也是史学研究所应当秉持的严谨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悲鸿 刘海粟 世纪恩怨 始末 思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纪恩怨》与名士恩怨的消遣与再利用——由《世纪恩怨》一书说起
6
作者 张友宪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29-131,共3页
荣宏君的《世纪恩怨》主要涉及徐悲鸿、刘海粟二人恩怨的方方面面,但却让人失望地看到一个严肃的学术命题被最终演绎成快餐式的文化消费以及作者收藏的两封徐悲鸿私人信札的宣传手册。究其缘由,笔者认为这应归结为作者有失公允的"... 荣宏君的《世纪恩怨》主要涉及徐悲鸿、刘海粟二人恩怨的方方面面,但却让人失望地看到一个严肃的学术命题被最终演绎成快餐式的文化消费以及作者收藏的两封徐悲鸿私人信札的宣传手册。究其缘由,笔者认为这应归结为作者有失公允的"拥徐贬刘"思想、粗制滥造的撰写方式。其根源则为对徐、刘二位名士私人恩怨的消遣心理以及恩怨资源再利用的功利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纪恩怨 徐悲鸿 刘海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远离单位之中的“江湖恩怨”
7
作者 张明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8期23-24,共2页
一个单位就似一个"江湖",形形色色的人聚在一起,纷纷杂杂的事交织在一起,构成了现实中的"工作江湖"。单位中人作为"工作江湖"中的一员,既要做到最大限度地避免与人树敌结怨,又要在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中有所作为。
关键词 江湖 单位 恩怨 人际关系 和谐融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孙中山集团与交通系的恩怨
8
作者 贾熟村 《云梦学刊》 2010年第1期51-54,共4页
孙中山集团是共和立宪派,主张大权归议会,归内阁。交通系是君主立宪派,主张大权归总统。二者是完全对立的。但在特殊情况下,又是可以合作的。几十年风云变幻,分分合合,恩恩怨怨,相当复杂,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 孙中山集团 交通系 共和立宪派 君主立宪派 恩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必然,还是私人恩怨?——怎样理解郭沫若的《斥反动文艺》
9
作者 陈占彪 《郭沫若学刊》 2010年第1期62-67,共6页
1948年,郭沫若写就的《斥反动文艺》以严厉的语气斥责了"红黄蓝白黑"五色"反动文艺"。这一著名批判文章今天被认为对"被批判者"的命运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其批判的动机也多被归为文人之间的"私人恩怨&... 1948年,郭沫若写就的《斥反动文艺》以严厉的语气斥责了"红黄蓝白黑"五色"反动文艺"。这一著名批判文章今天被认为对"被批判者"的命运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其批判的动机也多被归为文人之间的"私人恩怨"。其实,郭的批判文章,以及那些"被批判者"所遭遇的厄运都是历史的必然。那么,在这个意义上,今天我们去批判、去抱怨、去讥笑、去嘲弄一个郭沫若到底有多大的意义?今天的研究者在思考诸如此类历史公案时,要弄清问责和反思的"真正对象"不是具体的个人,而是造成个人如此作为的背后的、深层的、必然的时代大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郭沫若的文化批判 历史必然 私人恩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领导者如何面对单位中的“恩怨情仇”
10
作者 褚吉瑞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4期14-15,共2页
一个组织的发展离不开团结,但就当今单位多元化的发展形势而言,在一些单位中由于一些不确定因素的影响,总会产生员工与员工之间、员工与领导者之间或者某几个部门之间的恩怨和矛盾。这些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一个团队的发展,因此,领... 一个组织的发展离不开团结,但就当今单位多元化的发展形势而言,在一些单位中由于一些不确定因素的影响,总会产生员工与员工之间、员工与领导者之间或者某几个部门之间的恩怨和矛盾。这些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一个团队的发展,因此,领导者如何面对单位中的"恩怨情仇",为组织可持续发展营造好的环境,是其领导水平的重要体现,也关系组织的长远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恩怨情仇 关系组织 情绪管理 不确定因素 优质人力资源 隐藏性 性冲突 保密事项 文化认知 可利用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察旁征 亦史亦论——读《世纪恩怨——徐悲鸿与刘海粟》
11
作者 张晓凌 《中国书画》 2009年第8期118-118,共1页
近代中国社会的云谲波诡,决定了中国近现代美术性格的复杂多变。这一性格,多多少少也体现在近现代美术家身上。行走于斯,或为政治强权所迫,或为名利所惑,或屈从于商业雇主,或混迹于某个艺术潮流,在这样复杂混乱的历史语境中,美术家能从... 近代中国社会的云谲波诡,决定了中国近现代美术性格的复杂多变。这一性格,多多少少也体现在近现代美术家身上。行走于斯,或为政治强权所迫,或为名利所惑,或屈从于商业雇主,或混迹于某个艺术潮流,在这样复杂混乱的历史语境中,美术家能从多大程度上掌控自己的命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海粟 徐悲鸿 近代中国社会 恩怨 现代美术 艺术潮流 历史语境 美术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位恩怨产生的原因及其规避路径分析
12
作者 郭海 李伟权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2期8-10,共3页
俗话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免不了恩怨”。单位作为一个社会组织,相当于一个小型社会,在这个小型社会中,会因为不同的原因而产生矛盾和偏见,这些矛盾和偏见不断地积累就会演变成怨恨,因此单位中存在着人际恩怨在... 俗话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免不了恩怨”。单位作为一个社会组织,相当于一个小型社会,在这个小型社会中,会因为不同的原因而产生矛盾和偏见,这些矛盾和偏见不断地积累就会演变成怨恨,因此单位中存在着人际恩怨在所难免。这种人际恩怨会给单位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要规避单位恩怨带来的负面影响,首先需要对单位恩怨的表现形式进行分析,进而对不同恩怨产生的根源进行解读,才能对症下药,提出具有建设性和可操作性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恩怨 单位 路径分析 原因 社会组织 负面影响 对症下药 可操作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读《恋爱中的女人》看劳伦斯与女性主义恩怨的开始
13
作者 图雅 高娃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Z期29-30,共2页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劳伦斯《恋爱中的女人》就开始蜕变;由原来对女权运动的支持变为反对的态度。他认为男性在婚姻中的地位应该是主导地位的,他想要消除风风火火的女权运动对自己和同一时代人带来的种种焦虑恐慌。所以才会引起更多...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劳伦斯《恋爱中的女人》就开始蜕变;由原来对女权运动的支持变为反对的态度。他认为男性在婚姻中的地位应该是主导地位的,他想要消除风风火火的女权运动对自己和同一时代人带来的种种焦虑恐慌。所以才会引起更多的女性主义者的强烈反抗和尖锐抨击,这些现象已经表明劳伦斯与女性主义之间的关系开始发生质变,即恩怨的开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恋爱中的女人》 劳伦斯 女性主义 恩怨开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炮儿》——“江湖”恩怨是非多
14
作者 任红霞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9-21,共3页
“人在江湖飘,哪能不挨刀”,北京胡同里的六爷就在“二代”横行的江湖上挨了刀子,还挨了巴掌。平时遛遛鸟、走走弯儿的“老炮儿”终于也碰上了解决不了的棘手问题。久违了的热血义气、豪情万丈的兄弟情又被冯小刚、张涵予搬上了荧屏... “人在江湖飘,哪能不挨刀”,北京胡同里的六爷就在“二代”横行的江湖上挨了刀子,还挨了巴掌。平时遛遛鸟、走走弯儿的“老炮儿”终于也碰上了解决不了的棘手问题。久违了的热血义气、豪情万丈的兄弟情又被冯小刚、张涵予搬上了荧屏。除了铁血情怀,影片着重刻画的是与当今社会相契合的社会现象,从城管到贪腐,涉猎内容之多让人刮目相看,最具吸引力的噱头是影片所要弘扬和传达的一种精神,一种不逾矩而果敢放荡的冲动。当六爷在冰面上孤身一人拿着钢刀向“鲜肉们”扑过去,却倒在地上的一瞬,令人百感交集,一时之间,心酸、窝囊、敬佩、怜悯各种滋味涌上心头,这是当年叱咤风云的老炮儿为了尊严而不顾性命的一战,也是冯小挑战自己演员潜能的一战。影片的素材着实普通,但万幸的是,影片的班底是铁打实的“硬汉”,不管是逞”英雄”还是当“乌龟”,冯小刚将六爷的能屈能伸演绎得十分到位,颇有任尔疾风骤雨,我自岿然不动的气派!让不少观众都对其竖起大拇指:“不会演戏的导演不是好影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湖” 是非 恩怨 社会现象 “硬汉” 冯小刚 影片 吸引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衣带水 亦生亦师 恩怨交织——日本史及中日关系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世廷 《中学政史地(初中适用)》 2011年第7期159-164,共6页
【知识链接】 一、日本的三次改革 1.大化改新。时间:公元7世纪中期。内容: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经济上,把很多贵族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为国家公民;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 【知识链接】 一、日本的三次改革 1.大化改新。时间:公元7世纪中期。内容: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经济上,把很多贵族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为国家公民;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史 中日关系 恩怨 封建国家 大化改新 中央集权 收归国有 国家公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恩怨沧桑——现代文坛恩怨一瞥》序
16
作者 袁良骏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95-96,共2页
关键词 恩怨 文坛 现代文学 同志 周作人 梁实秋 冯雪峰 文章 鲁迅 丁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明戏,但愿不只是怀旧 记话剧《家庭恩怨录》
17
作者 叶骅 《上海戏剧》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0-30,共1页
中国话剧的“鼻祖”——文明戏,常因其诲盗诲淫、低俗迷信的内容和不中不洋、混杂媚俗的手法而为精英人士所不屑。借着中国话剧百年的东风,上海现代人剧社将其重现于舞台——旧瓶装的仍是旧酒,可是其中滋味却是陈大悲、郑振铎等当年... 中国话剧的“鼻祖”——文明戏,常因其诲盗诲淫、低俗迷信的内容和不中不洋、混杂媚俗的手法而为精英人士所不屑。借着中国话剧百年的东风,上海现代人剧社将其重现于舞台——旧瓶装的仍是旧酒,可是其中滋味却是陈大悲、郑振铎等当年的评论大师所料想不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话剧 文明戏 恩怨 家庭 怀旧 现代人 郑振铎 媚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位恩怨的表现类型及化解策略
18
作者 裴景田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2期10-11,共2页
凡是有人群的地方,就有上中下、左中右、好中差之分。一个单位,正职与副职之间、正职与一般员工之间、副职之间、副职与下属之间、下属之间都容易产生矛盾,而这些矛盾如果不能及时得到妥善化解,就很容易形成恩怨,恩怨积累久了,就... 凡是有人群的地方,就有上中下、左中右、好中差之分。一个单位,正职与副职之间、正职与一般员工之间、副职之间、副职与下属之间、下属之间都容易产生矛盾,而这些矛盾如果不能及时得到妥善化解,就很容易形成恩怨,恩怨积累久了,就会出现意想不到的后果,轻则写信告状、公开争执,重者雇人跟踪盯梢、抓把柄甚至雇凶伤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解策略 表现类型 恩怨 单位 一般员工 雇凶伤人 副职 下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梁士诒与欧美的恩怨
19
作者 贾熟村 《云梦学刊》 2011年第5期46-50,共5页
梁士诒曾与英国交涉西藏问题,曾创办交通银行,挽回利权,曾赎回京汉铁路,与欧美进行过一系列的斗争。另一方面,又曾在欧战期间,给英国输送了大量武器,给法国支援了大量劳工,与俄国、美国也有一些合作。恩恩怨怨,都有关中国近代史上的重... 梁士诒曾与英国交涉西藏问题,曾创办交通银行,挽回利权,曾赎回京汉铁路,与欧美进行过一系列的斗争。另一方面,又曾在欧战期间,给英国输送了大量武器,给法国支援了大量劳工,与俄国、美国也有一些合作。恩恩怨怨,都有关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颇值得认真加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士诒 欧美 恩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解上下级恩怨情仇的“法约尔桥”
20
作者 徐艟 朱冬林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2期14-15,共2页
在管理学中,“法约尔桥”是指在层级划分严格的组织中,为提高办事效率,两个分属不同系统的部门遇到协作才能解决的问题时,可先自行商量、自行解决,只有协商不成时才报请上级部门解决。“法约尔桥”是针对上下级构成的梯形权力结构... 在管理学中,“法约尔桥”是指在层级划分严格的组织中,为提高办事效率,两个分属不同系统的部门遇到协作才能解决的问题时,可先自行商量、自行解决,只有协商不成时才报请上级部门解决。“法约尔桥”是针对上下级构成的梯形权力结构系统中缺乏有效的横向沟通而产生的,它的出现为跨部门沟通提供了一条捷径。很多时候,组织中上下级以及同级之间产生的一些内部矛盾和恩怨情仇都是由于沟通的障碍,就算有的内部矛盾是基于历史的渊源和别的因素,只要在工作中能展开有效的沟通,构建合理的“法约尔桥”,在某种意义上就可以大大地减少这种内部恩怨情仇对工作开展的负面影响。在此,我们就通过“法约尔桥”这个视角来探讨组织内有过节的同事之间如何展开横向沟通和带有江湖恩怨的上下级怎样相处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约尔 恩怨 横向沟通 结构系统 内部矛盾 层级划分 办事效率 部门沟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