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塔里木河下游物种多样性恢复速率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刘加珍 陈亚宁 陈永金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70-877,共8页
通过塔里木河下游生态输水后植物群落及其环境因子的系统取样调查,采用β多样性指数,从时空维上分析了生境差异与物种的恢复速率差异。结果表明:物种多样性差异与环境水分条件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地下水埋深小于5 m时,物种恢复速率的发生... 通过塔里木河下游生态输水后植物群落及其环境因子的系统取样调查,采用β多样性指数,从时空维上分析了生境差异与物种的恢复速率差异。结果表明:物种多样性差异与环境水分条件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地下水埋深小于5 m时,物种恢复速率的发生率达100%,而在地下水埋深大于5 m时;多样性恢复的率达46%。生境异质性较高的群落,水分条件较好,其物种恢复速率相对较高,表现为河边低地、地表未起沙生境与人工灌溉生境具有较高的物种恢复速率。生态恢复过程中,人类的干预对局部生境中物种多样性恢复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物种替代速率与恢复速率的大小最终决定于水分条件的可利用性与环境劣变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恢复 植物群落 物种替代速率 物种恢复速率 干旱内陆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流有功恢复速率对送端系统功角稳定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张炎 丁明 +3 位作者 韩平平 孙浩然 杨为 陈忠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3059-3067,共9页
特高压直流输电已成为中国大型能源基地电能外送的主要措施,研究故障清除后直流有功恢复速率对系统功角稳定性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从数学上推导直流有功恢复速率对同步机电磁功率的影响;基于等面积定则理论分析不同直流有功恢复速... 特高压直流输电已成为中国大型能源基地电能外送的主要措施,研究故障清除后直流有功恢复速率对系统功角稳定性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从数学上推导直流有功恢复速率对同步机电磁功率的影响;基于等面积定则理论分析不同直流有功恢复速率下,同步机减速面积的变化特性;并进一步研究同步机等值内阻变化对功角稳定性的影响;最后通过典型系统和实际系统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文中的分析为特高压交直流外送系统功角稳定控制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角稳定 HVDC 有功恢复速率 同步机等值内阻 等面积定则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馈风机故障穿越后功率恢复速率对系统暂态稳定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5
3
作者 于珍 沈沉 张雪敏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3期3781-3791,共11页
双馈型风力发电机在已建风电场中占据较大比例,研究大规模双馈型风电机组集中并网对系统暂态稳定性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以功率注入模型描述风机动态行为,考虑故障清除后风机以不同速率恢复有功功率,研究风机接入对系统暂态稳定性... 双馈型风力发电机在已建风电场中占据较大比例,研究大规模双馈型风电机组集中并网对系统暂态稳定性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以功率注入模型描述风机动态行为,考虑故障清除后风机以不同速率恢复有功功率,研究风机接入对系统暂态稳定性影响的判据;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风机不同功率恢复速率对系统暂态稳定性影响的程度;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以上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风机 暂态稳定 故障清除后功率恢复速率 影响判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煤塌陷地不同复垦方式下土壤有机碳的恢复速率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李奇超 蔡德水 +2 位作者 李新举 闵祥宇 肖杨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25-631,共7页
以济宁采煤矿区中充填复垦区、挖深垫浅区和区域调平区的土壤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复垦方式下土壤有机碳(SOC)的恢复速率。运用元素分析仪和同位素质谱仪测定土样SOC含量、常量元素(全碳(TC)、全氮(TN)、全氢(TH)、全硫(TS))和稳定性碳... 以济宁采煤矿区中充填复垦区、挖深垫浅区和区域调平区的土壤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复垦方式下土壤有机碳(SOC)的恢复速率。运用元素分析仪和同位素质谱仪测定土样SOC含量、常量元素(全碳(TC)、全氮(TN)、全氢(TH)、全硫(TS))和稳定性碳同位素(δ13C)。结果表明,(1)在0~60 cm土层间,3种复垦土壤的SOC均值均小于各自对照耕地,在不同土层深度(0~20、20~40、40~60 cm)间,复垦土壤的SOC含量均显著(P<0.05)小于相应对照(挖深垫浅区在40~60 cm和区域调平区在0~20 cm除外)。(2)充填复垦区的SOC、TC和TN含量与对照相比均偏低,TS含量和C/N比显著偏高,挖深垫浅区和区域调平区的TC、TN、TH、TS含量和C/N比与对照基本保持一致。(3)通过lg SOC与δ13C的周转模型得出3种复垦土地的SOC恢复速率差异明显(P<0.05),不同复垦方式会对不同深度土层间的δ13C造成不同程度的扰动,对覆土层土壤层次的扰动程度越小,有机碳的恢复速率就越快。因此,相对于充填复垦方式,非充填复垦方式对土壤的扰动更小,SOC的含量更高,恢复速率更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垦方式 有机碳 常量元素 稳定碳同位素 恢复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容量直流换相失败后功率恢复速率对送端系统暂态稳定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9
5
作者 王增平 胡加伟 +1 位作者 王彤 时伯年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815-1824,共10页
电网换相换流器型直流输电(LCC-HVDC)换相失败无法避免。伴随大容量高压直流线路的相继投运,直流换相失败对系统暂态稳定性的影响愈发严重。针对交直流异步互联系统,从理论上推导直流换相失败后功率恢复速率对送端系统暂态稳定性的影响... 电网换相换流器型直流输电(LCC-HVDC)换相失败无法避免。伴随大容量高压直流线路的相继投运,直流换相失败对系统暂态稳定性的影响愈发严重。针对交直流异步互联系统,从理论上推导直流换相失败后功率恢复速率对送端系统暂态稳定性的影响。首先,利用ramp函数建立直流换相失败后功率恢复模型,表征功率恢复速率的大小,进而理论推导了直流功率恢复速率对送端系统暂态稳定性的影响;其次,分析了低压限流(VDCOL)控制参数和换相失败预测(CFPREV)控制参数对功率恢复速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其对送端系统暂态稳定的影响。最后在改进的IEEE-39节点系统及实际电力系统中进行测试,通过仿真验证了以上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直流异步互联 换相失败 直流功率恢复速率 送端暂态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蓝藻结皮对沙区表层土壤酶活性及其恢复速率的影响 被引量:11
6
作者 许文文 赵燕翘 +1 位作者 王楠 赵洋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856-2864,共9页
土壤酶是土壤养分循环的重要参与者,也是反映土壤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人工生物土壤结皮(Biological Soil Crusts, BSCs)是近年来新型的固沙技术之一,能够显著促进荒漠生态系统功能的恢复。然而,目前关于人工BSCs如何影响沙区土壤酶活... 土壤酶是土壤养分循环的重要参与者,也是反映土壤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人工生物土壤结皮(Biological Soil Crusts, BSCs)是近年来新型的固沙技术之一,能够显著促进荒漠生态系统功能的恢复。然而,目前关于人工BSCs如何影响沙区土壤酶活性及恢复速率的研究仍鲜见报道。通过对腾格里沙漠东南缘人工培育以及自然发育的蓝藻结皮和流沙表层(0—2 cm)土壤酶活性(蔗糖酶、纤维素酶、淀粉酶、过氧化氢酶)以及BSCs的基本特征(叶绿素a和胞外多糖)进行测定,探讨了人工蓝藻结皮表层土壤酶活性的变化与恢复速率以及土壤酶活性与人工蓝藻结皮基本特征的关系。结果表明:人工蓝藻结皮表层土壤蔗糖酶(13.03—20.51 mg d^(-1)g^(-1))、纤维素酶(45.60—47.20 mg d^(-1)g^(-1))、过氧化氢酶(12.43—23.31μmol d^(-1)g^(-1))和淀粉酶活性(91.04—153.93 mg d^(-1)g^(-1)),显著高于流沙表层4种土壤酶活性(1.52 mg d^(-1)g^(-1)、43.05 mg d^(-1)g^(-1)、7.08μmol d^(-1)g^(-1)和64.77 mg d^(-1)g^(-1);P<0.05);相比自然发育的蓝藻结皮(17.60 mg d^(-1)g^(-1)、46.70 mg d^(-1)g^(-1)、23.87μmol d^(-1)g^(-1)和246.22 mg d^(-1)g^(-1)),人工蓝藻结皮加快了土壤酶的恢复,土壤蔗糖酶与纤维素酶活性恢复最快(100.0%),土壤过氧化氢酶次之(61.7%),土壤淀粉酶恢复速率最慢(24.9%)。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人工蓝藻结皮的基本特征与4种土壤酶活性呈显著正相关(P<0.05)。以上结果表明人工蓝藻结皮的形成与发育显著促进了表层土壤酶活性的增加,加快了土壤酶活性的恢复速率,为评估人工蓝藻结皮在荒漠生态系统恢复中的作用提供了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蓝藻结皮 土壤酶 沙区 恢复速率 土壤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能快速恢复舱恢复过程中肌氧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陈万 田诗彬 +3 位作者 张晓辉 刘振宇 黄超 李岳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3-77,共5页
目的:研究同一疲劳模式下,不同方式恢复过程中肌肉氧含量变化特点及特征指标的关联性,探讨下肢负压-常压体能快速恢复舱对运动性疲劳恢复的快速有效性。方法:运动员通过设计的运动训练疲劳模式运动后,分别采用进舱恢复、传统恢复(15 mi... 目的:研究同一疲劳模式下,不同方式恢复过程中肌肉氧含量变化特点及特征指标的关联性,探讨下肢负压-常压体能快速恢复舱对运动性疲劳恢复的快速有效性。方法:运动员通过设计的运动训练疲劳模式运动后,分别采用进舱恢复、传统恢复(15 min慢跑和15min人工按摩)和自然恢复(静止休息)三种恢复方式(30 min)进行运动性疲劳恢复。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实时监测受试者在不同方式恢复过程中股外侧肌组织肌氧参数变化,计算并分析肌氧恢复幅度(H)、半恢复时(TR),肌氧半恢复速率(RHb O2);同时记录受试者的主观感觉疲劳程度和心率等参数。结果:1)30 min恢复期的第10 min时,进舱恢复组肌组织氧合血红蛋白浓度的增量(ΔCHb O2)高于自然恢复组(P<0.05),且5 min至10 min之间ΔCHb O2呈上升趋势,而此时传统恢复组肌组织ΔCHb O2和自然恢复组无差异(P>0.05)。2)恢复过程后期肌氧的变化:进舱恢复组的恢复效果与传统恢复组基本相同,且明显好于自然恢复组(P<0.01)。3)恢复后即刻相关指标变化:心率和主观疲劳感觉无明显差异。结论:1)在恢复初期,快速恢复舱这种早期的快速恢复肌肉氧含量的优势可以较好地运用于实战比赛,如举重等的短时间休息间隙。2)体能快速恢复恢复舱在整个恢复过程中具有加速血液和淋巴系统循环,改善毛细血管功能,促进肌氧含量快速恢复的作用,为运动员的体能快速恢复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恢复方式 肌肉氧含量 肌氧恢复幅度( H) 恢复时( TR) 恢复速率( RHbO2 )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秀女子足球运动员间歇性恢复能力的评价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秦旸 张娜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03-107,共5页
目的:探讨运用限定级数YO-YO IR2测试以及心率恢复速率评价我国优秀女足运动员的间歇恢复能力。方法:运用测试法对2013年冬训期间的10名国家女足运动员进行YO-YO IR2测试、心率监控以及比赛监测,采集运动员测试跑动距离、心率特征以及... 目的:探讨运用限定级数YO-YO IR2测试以及心率恢复速率评价我国优秀女足运动员的间歇恢复能力。方法:运用测试法对2013年冬训期间的10名国家女足运动员进行YO-YO IR2测试、心率监控以及比赛监测,采集运动员测试跑动距离、心率特征以及比赛中高强度跑动距离,进行统计学分析。结论:女足运动员YO-YO IR2测试结果以及心率恢复速率与比赛中的高强度跑动能力具有紧密相关性,提示YO-YO IR2测试以及心率监控可以作为评价女足运动员间歇性恢复能力的有效方法。与传统的力竭性YO-YO IR2测试法相比,采用限定级数的YO-YO IR2测试后的心率恢复速率评价更易于女足运动员接受,在训练中具有更好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足运动员 间歇性恢复能力 YO-YO IR2测试 心率恢复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指压腧穴对定量负荷后血乳酸恢复效果的初步观察
9
作者 程菠 洪峰 +2 位作者 梁蕾 朱一力 陈春英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1991年第1期34-36,共3页
剧烈运动后,人体血乳酸浓度会有较大幅度的升高.加快运动后血乳酸的清除速率,对促进运动训练的恢复过程,提高运动效率,减轻疲劳有着积极的意义.本文采用指压腧穴法,观察了7名受试者在定量负荷后血乳酸清除速率(恢复百分比)的变化.实验表... 剧烈运动后,人体血乳酸浓度会有较大幅度的升高.加快运动后血乳酸的清除速率,对促进运动训练的恢复过程,提高运动效率,减轻疲劳有着积极的意义.本文采用指压腧穴法,观察了7名受试者在定量负荷后血乳酸清除速率(恢复百分比)的变化.实验表明:指压某些腧穴能够促进运动后血乳酸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压法 腧穴 经络 定量负荷 血乳酸恢复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被重建对露天煤矿排土场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6
10
作者 张鹏 赵洋 +2 位作者 黄磊 胡宜刚 韩旭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715-2723,共9页
植被重建是露天煤矿排土场生态恢复的关键措施,深入了解植被建设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对于合理选择适宜于矿区生态恢复的人工植被和加速矿区土壤生态恢复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野外调查采样和室内分析,研究了黑岱沟露天煤矿排土场植被重建... 植被重建是露天煤矿排土场生态恢复的关键措施,深入了解植被建设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对于合理选择适宜于矿区生态恢复的人工植被和加速矿区土壤生态恢复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野外调查采样和室内分析,研究了黑岱沟露天煤矿排土场植被重建和恢复对浅层(0—20 cm)土壤酶活性(包括3种氧化还原酶:过氧化氢酶、多酚氧化酶、脱氢酶,4种水解酶:蔗糖酶、脲酶、磷酸酶、纤维素酶)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未进行植被建设的新排土场裸地,植被重建显著改善了土壤酶活性和理化性质,建植18a后土壤酶活性可恢复到天然植被区的65%—76%,水解酶恢复速率(平均为86.9%)快于氧化还原酶(平均为42.7%),其中土壤磷酸酶恢复速率最快(平均为天然植被区的154.7%),其次为蔗糖酶(74.3%)、纤维素酶(59.9%)、脲酶(58.5%)、过氧化氢酶(52.1%)和脱氢酶(38.1%),多酚氧化酶恢复最慢(为37.8%)。植被恢复进程中,建植10a期土壤酶活性年均恢复速率最快(平均为6.0%/a),15a变缓(4.8%/a),18a迅速降低(3.2%/a)。同时植被配置类型对土壤酶活性影响显著,土壤酶活性与土壤主要理化因子具有较高的相关性。上述结果反映了植被重建能显著改善矿区排土场的土壤酶活性,植被恢复进程中水解酶恢复速率快于氧化还原酶,恢复初期快于后期,但土壤酶活性的恢复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土场 植被重建 植被演替 土壤肥力 土壤酶活性 恢复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强身液”的抗疲劳作用 被引量:7
11
作者 史亚丽 周世章 丁永玺 《体育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60-61,共2页
为观察以人参、黄芪为主要成分的“强身液”的抗疲劳作用,将强身液以0.1mL/d灌胃小鼠30d,测定小鼠耐缺氧能力、抗疲劳、疲劳恢复速度及安静时肌糖元、肝糖元含量。结果显示:实验组小鼠耐缺氧能力及运动能力明显提高,大强度运动后即刻血... 为观察以人参、黄芪为主要成分的“强身液”的抗疲劳作用,将强身液以0.1mL/d灌胃小鼠30d,测定小鼠耐缺氧能力、抗疲劳、疲劳恢复速度及安静时肌糖元、肝糖元含量。结果显示:实验组小鼠耐缺氧能力及运动能力明显提高,大强度运动后即刻血乳酸水平有下降趋势,运动后血乳酸恢复速度明显提高,安静时肝糖元、肌糖元水平明显升高。“强身液”可提高机体有氧代谢水平,提高机体运动能力,延缓疲劳及促进疲劳消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耐缺氧 疲劳 乳酸恢复速率 肝糖元 肌糖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故障参数对真空断路器开断性能影响的建模与仿真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舒胜文 阮江军 +1 位作者 黄道春 吴高波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81-87,共7页
建立了基于扩散型真空电弧开断的真空断路器黑盒模型。以电流过零点为界,针对燃弧阶段建立了电弧电压模型,并根据试验数据确定了相关系数;针对弧后介质恢复阶段建立了基于朗缪尔探针理论的弧后电流模型,不同瞬态恢复电压(TRV)上升率对... 建立了基于扩散型真空电弧开断的真空断路器黑盒模型。以电流过零点为界,针对燃弧阶段建立了电弧电压模型,并根据试验数据确定了相关系数;针对弧后介质恢复阶段建立了基于朗缪尔探针理论的弧后电流模型,不同瞬态恢复电压(TRV)上升率对应的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一致。基于所建立的模型,采用不同的方法评估了短路电流直流分量造成的真空断路器等效开断能力下降倍数,结果表明:燃弧能量法进行评估时最苛刻,转移电荷法次之,电流有效值法最轻。采用弧后电导表征真空断路器的弧后介质恢复程度,结果表明:TRV上升率主要影响弧后1.5μs以后的介质恢复速率,而过零前短路电流下降率仅影响初始弧后介质恢复速率。最后给出了部分系统故障参数对真空断路器开断性能的影响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路器 开断性能 电弧电压 弧后电流 短路电流 直流分量 弧后介质恢复速率 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男子足球运动员YO-YO测试与运动后血乳酸、心率变化相关性的分析 被引量:14
13
作者 周兴生 林文弢 +2 位作者 何晓龙 徐国琴 郑守吉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85-89,共5页
目的:了解男子足球运动员YO-YO测试成绩和血乳酸及心率变化规律,探讨YO-YO测试成绩与运动后血乳酸及心率变化关系,为YO-YO测试综合评价有氧代谢能力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1名21~33岁男性足球队员分为前锋组、中场组、后卫组和守门员组分... 目的:了解男子足球运动员YO-YO测试成绩和血乳酸及心率变化规律,探讨YO-YO测试成绩与运动后血乳酸及心率变化关系,为YO-YO测试综合评价有氧代谢能力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1名21~33岁男性足球队员分为前锋组、中场组、后卫组和守门员组分别进行YO-YO水平2测试,记录成绩,同时测试运动后恢复期即刻、3、5、10、15min血乳酸及心率,并计算运动后血乳酸消除速率和心率恢复速率。结果:1)中场组跑动距离最长,与守门员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各组跑速等级差异不显著(P>0.05)。2)前锋组运动后乳酸峰值最高,而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不同时间段后卫组乳酸消除速率均高于其它各组,但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而3min^10min血乳酸消除速率与跑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子足球运动员 YO-YO测试 血乳酸消除速率 心率恢复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甲A足球运动员平原与高原体能训练心率反应特征及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张立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93-98,共6页
与平原训练比较,高原体能训练时足球运动员大强度运动的最高心率和运动后1m in 心率恢复速率均低于平原地区,表明高原轻度缺氧对心血管机能水平的发挥有明显的制约作用。但从5m in后的恢复心率看与平原没有显著性差异,表明... 与平原训练比较,高原体能训练时足球运动员大强度运动的最高心率和运动后1m in 心率恢复速率均低于平原地区,表明高原轻度缺氧对心血管机能水平的发挥有明显的制约作用。但从5m in后的恢复心率看与平原没有显著性差异,表明这种作用影响不大。实际上轻度缺氧是对心血管机能的良好刺激,有助于提高其机能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训练 高原最大心率 心率恢复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间序列遥感影像的滑坡检测方法 被引量:9
15
作者 虎振兴 徐泓 +3 位作者 汪超亮 周增光 李子扬 李传荣 《航天返回与遥感》 CSCD 2018年第2期104-114,共11页
植被覆盖指数(NDVI)的变化广泛应用于滑坡检测,通过检测滑坡后时间序列NDVI的恢复速率可以有效区分与滑坡光谱特征变化相似的区域。但时间序列检测需要较多遥感影像数据,单一传感器的数据难以满足需求,因此多源遥感影像成为一种可供选... 植被覆盖指数(NDVI)的变化广泛应用于滑坡检测,通过检测滑坡后时间序列NDVI的恢复速率可以有效区分与滑坡光谱特征变化相似的区域。但时间序列检测需要较多遥感影像数据,单一传感器的数据难以满足需求,因此多源遥感影像成为一种可供选择的解决方案。由于滑坡区域植被恢复缓慢而非滑坡区域植被恢复较快的差异,基于此特点利用高时间分辨率的时间序列遥感影像对滑坡区域的植被恢复速率进行多次检测的方法,可以有效排除非滑坡区域,得到更加准确的滑坡检测结果。文章以云南省鲁甸地区为试验区,对该地区2013年5月~2015年4月发生的滑坡进行检测,滑坡检测率为83.28%。相比Behling方法,拥有基本相同的滑坡检测率的基础上,错分误差下降了31.96%,可以更加有效地区分滑坡与耕地和裸地等非滑坡因素,极大提高了滑坡检测结果的可信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覆盖指数 植被恢复速率 时间序列检测 滑坡遥感检测 遥感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下水位昼夜波动估算地下水蒸散量 被引量:2
16
作者 贾伍慧 尹立河 +3 位作者 张俊 王晓勇 徐丹丹 张燕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66-70,74,共6页
干旱半干旱地区地下水蒸散发量(ETG)是地下水重要的源汇项之一,利用地下水位昼夜波动估算ETG具有数据获取简单、成本低、不确定参数较少等优势,其中Loheide方法精确度最高,且能够计算小时尺度的ETG。以毛乌素沙地实测地下水位为基础,改... 干旱半干旱地区地下水蒸散发量(ETG)是地下水重要的源汇项之一,利用地下水位昼夜波动估算ETG具有数据获取简单、成本低、不确定参数较少等优势,其中Loheide方法精确度最高,且能够计算小时尺度的ETG。以毛乌素沙地实测地下水位为基础,改进了Loheide方法计算地下水蒸散发过程中水位恢复速率的计算方法,估算了小时尺度的ETG,并分析了植被生长季节ETG的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利用前日20:00至05:00估算水位恢复速率可以获取精确度高的ETG;利用改进的Loheide方法估算的研究区2012年6—9月平均每日ETG分别为3.92、3.62、4.15、2.95 mm/d,该估算结果与ET0相关性较好,精确度较高;植物生长季ETG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气温、净辐射、植被蒸腾和土壤含水率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的Loheide方法 地下水蒸散发 地下水位昼夜波动 水位恢复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放水试验分析方法及其应用 被引量:12
17
作者 邵红旗 曹祖宝 +1 位作者 李建文 王新锋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7-12,43,共7页
为了利用放水试验手段分析认识神府矿区侏罗纪煤田顶板砂岩裂隙水的水文地质条件,以柠条塔矿S1210工作面顶板放水试验为工程背景,提出了一种顶板放水试验分析方法。该区顶板放水试验不同于有经验可以借鉴的常规多见的底板薄层灰岩或奥... 为了利用放水试验手段分析认识神府矿区侏罗纪煤田顶板砂岩裂隙水的水文地质条件,以柠条塔矿S1210工作面顶板放水试验为工程背景,提出了一种顶板放水试验分析方法。该区顶板放水试验不同于有经验可以借鉴的常规多见的底板薄层灰岩或奥灰岩放水试验,放水量大、放水钻孔多密度大为全国罕见;放水钻孔分布形态不规则,没有比较成熟的放水方式及其放水试验的结果分析方法。针对此类特殊的顶板放水试验,提出利用水量衰减率、单位涌水量下的水位降深值及水位恢复速率为主要指标的放水试验分析方法并成功应用于该面放水试验结果分析。利用提出的分析方法进行分析,推测绘制出工作面发生涌水灾害前整个采区的顶板砂岩裂隙含水层初始流场图;认识到该区的水文地质条件存在水平分区及垂向分段现象;解释了东西两区放水不能互相干扰的原因是降落漏斗位置效应所致。这种分析方法对于该区煤层顶板砂岩裂隙水放水试验具有创新性和可借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水试验 水量衰减率 水位降深 水位恢复速率 柠条塔煤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集作业对土壤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风林 《森林采运科学》 1991年第2期26-28,共3页
文章以大西洋下游海岸平原地区和密西西比东部沿海平原地区为例,结合大量的数据和资料阐述了采集作业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及对树木生长率和土壤恢复速率的影响,并指出了造成这种影响的原因及其所产生的后果。在此同时,又对如何解决机... 文章以大西洋下游海岸平原地区和密西西比东部沿海平原地区为例,结合大量的数据和资料阐述了采集作业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及对树木生长率和土壤恢复速率的影响,并指出了造成这种影响的原因及其所产生的后果。在此同时,又对如何解决机械化采集作业对土壤的影响提出了一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集作业 土壤 物理性质 恢复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义疲劳裂纹扩展模型在单一过载疲劳问题中的应用(英文) 被引量:1
19
作者 衣高洁 王一飞 +1 位作者 崔维成 黄小平 《船舶力学》 E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947-954,共8页
对于复杂载荷作用下的船舶及海洋工程结构物,至今仍没有一个统一的疲劳寿命预报模型能够很好地解释载荷次序效应的影响。单峰过载下的疲劳裂纹扩展问题是研究变幅载荷疲劳问题的基础,伴随单峰过载将出现疲劳裂纹扩展迟滞现象。课题组所... 对于复杂载荷作用下的船舶及海洋工程结构物,至今仍没有一个统一的疲劳寿命预报模型能够很好地解释载荷次序效应的影响。单峰过载下的疲劳裂纹扩展问题是研究变幅载荷疲劳问题的基础,伴随单峰过载将出现疲劳裂纹扩展迟滞现象。课题组所提出的广义疲劳裂纹扩展模型能够定量地预报出过载迟滞这一现象,通过确定过载参数β的大小,能够有效地衡量出过载迟滞的程度。在此基础上,文章将广义的疲劳裂纹扩展模型进行了进一步的修正,通过引入一个幂指数项,使得模型能够更好地反映出过载后疲劳裂纹扩展速率由迟滞的最低点逐渐恢复到过载前的水平。文中将课题组所发展的广义疲劳裂纹扩展率模型应用于实际的单峰过载疲劳问题中,并引用铝合金D16Cz的单峰过载试验数据与模型预报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经修正的广义疲劳裂纹扩展模型能够更好地反映出单峰过载后的疲劳裂纹扩展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疲劳裂纹扩展速率规律 过载参数 裂纹迟滞 裂纹扩展速率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