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针对电压慢恢复现象的电机负荷建模方法 被引量:3
1
作者 华嘉成 方陈 +2 位作者 柳劲松 艾芊 姚远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94-99,共6页
针对传统负荷模型无法反映电力系统故障后电压慢恢复现象,提出一种新的负荷模型,该模型在传统综合负荷模型的基础上增加了易堵转电机和安装低压保护电机的模型,并采用统计综合法的思想,考虑电机堵转和安装低电压保护以及电机堵转后自启... 针对传统负荷模型无法反映电力系统故障后电压慢恢复现象,提出一种新的负荷模型,该模型在传统综合负荷模型的基础上增加了易堵转电机和安装低压保护电机的模型,并采用统计综合法的思想,考虑电机堵转和安装低电压保护以及电机堵转后自启动现象给系统电压恢复造成的影响。仿真算例结果表明,所提负荷模型能够还原电压慢恢复的动态过程,改进了传统的综合负荷模型只能得到电压立即恢复动态过程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荷模型 电压慢恢复现象 电机模型 统计综合法 模型 停电 负荷 电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工况下基于WOA-BiGRU的PEMFC性能退化预测 被引量:6
2
作者 杨柳 王巍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19-327,共9页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 PEMFC)是重要的现代可持续能源发电装置,准确估计其性能退化对实际应用至关重要。传统的数据驱动方法缺少对老化机制的考虑,因此对性能退化过程中的电压恢复现象的处理欠佳。...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 PEMFC)是重要的现代可持续能源发电装置,准确估计其性能退化对实际应用至关重要。传统的数据驱动方法缺少对老化机制的考虑,因此对性能退化过程中的电压恢复现象的处理欠佳。通过分析PEMFC运行数据中的多种特征信息,提出一种动态工况下的PEMFC性能退化预测方法,更好地处理电压恢复现象。首先使用随机森林算法进行数据特征分析,确定模型训练使用的特征量。然后建立双向门控循环单元模型(bidirectional gated recurrent units, BiGRU),并使用鲸鱼优化算法(whale optimization algorithm, WOA)进行参数优化。最后,使用经过优化的BiGRU模型进行PEMFC性能退化预测,并进行预测效果评估。在PEMFC动态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预测效果较GRU提高了28.1%~33.7%,较BiGRU提高了25.5%~3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性能退化预测 电压恢复现象 双向机制 鲸鱼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化硅MOSFET的高温栅偏特性
3
作者 崔江 王景霖 +1 位作者 陈一凡 林华 《半导体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915-920,共6页
针对碳化硅(SiC)MOSFET存在的栅氧可靠性问题,对其展开高温栅偏(HTGB)试验研究。以阈值电压(V_(TH))和体二极管通态压降(V_(SD))作为特征参数,设计搭建应力及测试试验平台,研究SiC MOSFET在高温栅偏应力下的特征参数退化特性,并对短期... 针对碳化硅(SiC)MOSFET存在的栅氧可靠性问题,对其展开高温栅偏(HTGB)试验研究。以阈值电压(V_(TH))和体二极管通态压降(V_(SD))作为特征参数,设计搭建应力及测试试验平台,研究SiC MOSFET在高温栅偏应力下的特征参数退化特性,并对短期恢复下特征参数的不稳定现象以及长期恢复对特征参数的影响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SiC MOSFET的VTH和VSD均受负向和正向高温栅偏的影响,并能够产生相反方向的参数漂移。撤去应力后存在恢复现象,使电参数受可恢复部分偏移量的影响具有不稳定性,且经过长期室温储存后仍存在进一步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化硅(SiC)MOSFET 高温栅偏(HTGB) 阈值电压 体二极管通态压降 恢复现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用地塞米松辅助治疗对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肌酸激酶同工酶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孙雨 颜世军 +2 位作者 童国元 潘秋莎 缪东幸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5期2820-2822,共3页
目的:探讨加用小剂量地塞米松辅助治疗对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变化的影响。方法:将61例MPP伴CK-MB升高的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29例)和治疗组(32例)。两组均给予红霉素抗感染以及营养心肌等治疗。一经确诊为MPP,... 目的:探讨加用小剂量地塞米松辅助治疗对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变化的影响。方法:将61例MPP伴CK-MB升高的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29例)和治疗组(32例)。两组均给予红霉素抗感染以及营养心肌等治疗。一经确诊为MPP,治疗组即加用小剂量地塞米松静滴,每次0.2mg/kg,1次/d,连用3d。两组均在静滴红霉素第7d末,复查血CK-MB等,同时记录患儿MPP症状、体征等的演变情况。结果:(1)CK-MB恢复正常例数:对照组11例,治疗组21例,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4.678,P<0.05);(2)MPP症状、体征消失例数:对照组10例,治疗组22例,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4.620,P<0.05);(3)CK-MB恢复滞后现象:对照组6例,治疗组3例,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5.991,P<0.05);(4)未发现地塞米松不良反应。结论:对于MPP伴CK-MB升高患儿,加用小剂量地塞米松辅助治疗能显著减少CK-MB恢复滞后现象的发生,可为肺炎支原体致心肌损害的治疗提供一条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 支原体 CK—MB 地塞米松 CK—MB恢复滞后现象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伏组件PID效应的修复及抑制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杨跃武 《电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473-1476,共4页
随着光伏发电技术的快速进步及成本的大幅下降,光伏电站补贴逐渐减少,甚至取消,行业内对光伏电站的发电效率和电站质量越来越关注,其中PID(势能诱导衰减)是光伏电站不可避免的衰减现象,对电站的发电性能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回顾了PID产... 随着光伏发电技术的快速进步及成本的大幅下降,光伏电站补贴逐渐减少,甚至取消,行业内对光伏电站的发电效率和电站质量越来越关注,其中PID(势能诱导衰减)是光伏电站不可避免的衰减现象,对电站的发电性能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回顾了PID产生的机理及PID现象的恢复及预防方法,以某地面光伏电站为例,使用了白天预防、夜间恢复的技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从EL图像可知,组件的黑斑基本消失,同时组件的发电量提升到了比较高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电站 光伏组件 PID现象 PID现象预防及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