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社区康复训练和持续健康教育对慢性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我效能感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8
1
作者 张婉春 韩海英 孙冉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4期492-495,共4页
目的探讨大兴新城地区社区康复训练和持续健康教育对慢性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自我效能感效果的影响。方法将140例女性患者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康复组各70例,康复组除了药物治疗外,还要接受一年定期的社区康复训练和持续健... 目的探讨大兴新城地区社区康复训练和持续健康教育对慢性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自我效能感效果的影响。方法将140例女性患者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康复组各70例,康复组除了药物治疗外,还要接受一年定期的社区康复训练和持续健康教育。结果通过社区康复训练和持续健康教育,康复组的患者自我效能感明显高于对照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社区康复训练和持续健康教育可明显提高慢性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自我效能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康复训练 健康教育 慢性 恢复期精神分裂症 自我效能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分裂症患者恢复期应用行为治疗的作用分析 被引量:20
2
作者 李艳莲 熊爱莲 +2 位作者 侯凌峰 赵有英 侯春兰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3期430-432,共3页
目的:观察认知行为治疗对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病耻感及伴发轻、中度焦虑、抑郁的影响。方法:运用单盲随机对照方法,选取符合入组条件的100例恢复期精神分裂症病人,随机分配到认知行为治疗组(CBT组,n=50)和支持性心理治疗组(ST组,n=50)... 目的:观察认知行为治疗对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病耻感及伴发轻、中度焦虑、抑郁的影响。方法:运用单盲随机对照方法,选取符合入组条件的100例恢复期精神分裂症病人,随机分配到认知行为治疗组(CBT组,n=50)和支持性心理治疗组(ST组,n=50)。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CBT组接受8次认知行为治疗,ST组接受8次支持性心理治疗。两组病人分别于入组时、治疗4周末和12周末评定精神疾病患者病耻感量表中文版(SSMI-C),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和焦虑自评量表(SAS),比较两组的得分差异。结果:在治疗4周末及12周末,SSMI-C在总分,歧视因子,病情掩饰因子和积极效应因子得分上,CBT组明显低于ST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治疗4周末和12周末,CBT组的HAMD总分明显低于ST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治疗12周末,CBT组在SAS总分低于ST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认知行为治疗能改善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病耻感及伴发的轻、中度焦虑和抑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耻感 焦虑 抑郁 恢复期精神分裂症 认知行为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