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图像深度学习的高密度城区小型绿地恢复性潜能测度——以重庆渝中区106个样本为例
1
作者 杨春 庄惟敏 苗志坚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78-85,共8页
从小型绿地恢复性环境体系构成及其物化要素解译出发,提取表征空间环境的共性特征因子,遴选出典型高密度区域重庆渝中区106个小型绿地研究样本,利用图像深度学习对2190张实景图像进行参数化计算,并招募60名被试对象开展实景图像的恢复... 从小型绿地恢复性环境体系构成及其物化要素解译出发,提取表征空间环境的共性特征因子,遴选出典型高密度区域重庆渝中区106个小型绿地研究样本,利用图像深度学习对2190张实景图像进行参数化计算,并招募60名被试对象开展实景图像的恢复性潜能分组实验。结果表明:1)渝中区小型绿地的基础性构成以绿视率、乔灌木、天空开敞度、硬质铺装场地和建筑界面为主,休息和娱乐服务设施占比较低,环境维护度、环境静谧性和空间安全性品质特征较好;2)2组被试对象的恢复性潜能评价结果趋向一致,不同要素类型及其规模大小对应不同的要素恢复性潜能差异,从吸引性、远离性、延展性和相容性4个维度建立的要素恢复性潜能模型具有较好的拟合度。利用图像深度学习方法建立了一套高精度的小型绿地参数化方法,在此基础上实现了实景图像的恢复性潜能测度,可为同类研究提供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小型绿地 高密度城区 参数化 恢复性潜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公园中自然环境要素的恢复性潜能评价研究 被引量:46
2
作者 何琪潇 谭少华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67-71,共5页
进入21世纪,快速城市化进程下高密度、快节奏的城市生活环境引发人群精神紧张、生活压力大等精神健康问题,加剧了精神疾病的蔓延。已有研究证实,社区公园作为一种“恢复性环境”能够有效缓解人群精神压力。但是,其内部不同环境要素的配... 进入21世纪,快速城市化进程下高密度、快节奏的城市生活环境引发人群精神紧张、生活压力大等精神健康问题,加剧了精神疾病的蔓延。已有研究证实,社区公园作为一种“恢复性环境”能够有效缓解人群精神压力。但是,其内部不同环境要素的配置组合对人群恢复性潜能的影响程度有待深入研究。以重庆渝中区3个社区公园为研究对象,实施网络调查,运用联合分析法的基本思路,选取社区公园内草地、灌木、乔木、花卉、水体、置石、山体坡地和动物8类自然环境要素,开展不同要素类型效用、同种要素规模效用和群体需求差异效用3个方面恢复性潜能的度量评价。结果发现,草地(W=27.82%)恢复性潜能最高,大面积草地覆盖(U=47.6)、大片树林(U=23.8)、疏松灌木丛(U=16.1)、大量花卉(U=21.2)、大面积湖泊(U=32.7)、零散置石(U=6.3)、少量山体坡地(U=5.5)和少量动物(U=19.2)等自然环境要素组合的社区公园具有高恢复性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社区公园 恢复性潜能 效用评价 联合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