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恢复性景观的内涵与外延
1
作者 聂会捷 陈万宏 吴荣 《现代园艺》 2025年第6期107-109,共3页
为更好地设计城市绿地空间,打造更具有恢复性的景观空间,阐述了景观设计与符号学之间的关系,分析了恢复性景观与符号学的内涵与外延关系,探讨了恢复性景观的内涵与外延对景观设计的材料选择、色彩搭配和形式选择等方面的影响,以期为城... 为更好地设计城市绿地空间,打造更具有恢复性的景观空间,阐述了景观设计与符号学之间的关系,分析了恢复性景观与符号学的内涵与外延关系,探讨了恢复性景观的内涵与外延对景观设计的材料选择、色彩搭配和形式选择等方面的影响,以期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恢复性景观 内涵 外延 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恢复性景观的多维价值体系重构
2
作者 邵钰涵 金桐妃 《中国城市林业》 2025年第3期1-8,共8页
全球环境退化、公共健康危机、文化认同流失与经济结构转型的背景下,恢复性景观研究已成为促进社会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跨学科领域。文章系统梳理了恢复性景观在健康恢复、生态修复、文化复兴与经济复苏4个维度的理论进展、实证证... 全球环境退化、公共健康危机、文化认同流失与经济结构转型的背景下,恢复性景观研究已成为促进社会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跨学科领域。文章系统梳理了恢复性景观在健康恢复、生态修复、文化复兴与经济复苏4个维度的理论进展、实证证据与实践创新,揭示其作为系统性解决方案的潜力。健康层面,城市自然暴露能显著降低心理压力、提升生理健康;生态层面,基于景观生态学理论,恢复性景观可增强生物多样性、改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并助力碳中和目标;文化层面,景观作为文化记忆载体,能够通过地方依恋与集体叙事强化社会认同;经济层面,景观货币化方法和创新金融机制,推动景观生态价值向经济价值的转化。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恢复性景观4个研究维度的协同发展趋势,并指出现有研究尚缺乏系统性理论框架、多维恢复性景观评价体系,以及实践中多方利益冲突等问题。最后提出未来恢复性景观研究展望:构建跨学科系统理论框架,促进恢复性景观的整合理解;发展可操作的多维度恢复性景观评价指标与量化方法;推动多利益主体参与与协同机制研究,增强实践导向与治理能力,促使恢复性景观建设积极有效回应可持续发展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恢复性景观 健康恢复 生态修复 文化复兴 经济复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景感生态理念的恢复性景观设计思考 被引量:10
3
作者 刘江 唐新蔚 《风景园林》 2021年第3期107-112,共6页
在大力倡导健康城市理念的背景下,恢复性景观受到广泛关注,但其规划设计的理论基础还未形成成熟的体系。首先,将景感生态学的核心理念引入恢复性景观研究中,探讨了物联网技术、多源数据以及趋善化模型等景感生态核心技术在恢复性景观领... 在大力倡导健康城市理念的背景下,恢复性景观受到广泛关注,但其规划设计的理论基础还未形成成熟的体系。首先,将景感生态学的核心理念引入恢复性景观研究中,探讨了物联网技术、多源数据以及趋善化模型等景感生态核心技术在恢复性景观领域的应用潜力,总结了三大核心优势:在数据层面实现获取途径的多元化及动态化;在方法层面强调对自然和感知要素的系统分析;在实践层面强调在"研究—设计—评价—优化—研究"的循环中提升景观的质量,同时指出景感营造的设计理念在实现景观恢复效应时的作用机制。其次,在此基础上,从本底生态环境信息和以人为核心的感知信息2个层面分析了恢复性景观的基本景感特征。最后,通过构建恢复性景观的景感系统以及提出具体的景感设计策略,进一步阐明景感生态理念在恢复性景观设计中的具体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恢复性景观 景感生态学 物联网技术 趋善化模型 多源数据 健康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景观都市主义理论下恢复性景观设计的探讨 被引量:2
4
作者 杜雨雯 《现代园艺》 2020年第21期128-129,共2页
景观都市主义作为一个持续发展的理论,在前进的同时也可以与具体的景观设计有效结合。恢复性景观原本以改善人体心理、生理压力为主,通过吸收融合了景观都市主义理论的特点,探讨恢复性景观向整体生态环境发展的可能性,更多关注整体人文... 景观都市主义作为一个持续发展的理论,在前进的同时也可以与具体的景观设计有效结合。恢复性景观原本以改善人体心理、生理压力为主,通过吸收融合了景观都市主义理论的特点,探讨恢复性景观向整体生态环境发展的可能性,更多关注整体人文环境的发展与改善,从而促进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都市主义 恢复性景观 可持续发展 跨学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园恢复性环境特征对老年人社交行为的影响
5
作者 张美 黄瑞 《绿色科技》 2024年第23期22-31,共10页
城市综合公园作为一种恢复性环境,在缓解老年人的精神压力方面具有显著效果,同时也是促进老年人身心健康和社会交往的重要空间资源。研究综合公园的恢复性环境特征对老年人社交行为的影响,对于城市综合公园的景观设计具有重要的理论和... 城市综合公园作为一种恢复性环境,在缓解老年人的精神压力方面具有显著效果,同时也是促进老年人身心健康和社会交往的重要空间资源。研究综合公园的恢复性环境特征对老年人社交行为的影响,对于城市综合公园的景观设计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以成都市的5所综合公园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数据,结合SPSS统计分析和贝叶斯网络模型,深入探索综合公园恢复性环境特征与老年人社会交往行为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综合公园的恢复性环境特征对老年群体的社交行为有显著影响。其中,植物景观、休息设施和空间氛围是影响老年人社交频率和质量的关键因素。植物景观中的植物数量是老年人最满意的公园恢复性环境特征因子,其十分满意程度均达0.9以上。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在公园恢复性环境中有利于老年人交往的相关策略,为未来城市公园的相关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恢复性景观 综合公园 贝叶斯网络 成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