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地下水位变化对边坡稳定性影响的模拟分析
被引量:
2
1
作者
尚义敏
彭斌
+1 位作者
梅涛
王星运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1期366-369,418,共5页
降雨引起边坡地下水位变化、降低岩土体抗剪强度进而引起边坡失稳产生滑坡是电网工程灾害中最常见的地质灾害之一。文章在现场详细工程地质勘察的基础上,基于恢复山体极限平衡法和强度折减法,利用数值分析方法对降雨引起地下水位变化条...
降雨引起边坡地下水位变化、降低岩土体抗剪强度进而引起边坡失稳产生滑坡是电网工程灾害中最常见的地质灾害之一。文章在现场详细工程地质勘察的基础上,基于恢复山体极限平衡法和强度折减法,利用数值分析方法对降雨引起地下水位变化条件下某电网工程边坡稳定性进行了分析。模拟结果表明,现今地下水位条件下,该边坡整体处于极限平衡状态;在最高洪水位条件下边坡则处于失稳状态。边坡的最大变形位于边坡中上部,并呈现出由上部逐渐向下部扩展的趋势。边坡潜在破坏模式为边坡后缘张拉破坏和中下部剪切破坏的复合破坏模式。最后基于数值分析结果,对该边坡的工程治理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稳定性
地下水位变化
恢复山体
极限状态平衡法
强度折减法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微生物碳酸酐酶在岩溶系统碳循环中的作用与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
12
2
作者
吴雁雯
张金池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3期78-83,共6页
岩溶动力系统是一个三相不平衡开放系统,该系统在由生物圈主导的四圈层间进行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以CO2-H2O-Ca CO3循环为主进而对全球碳循环起到推动作用。碳酸酐酶(carbonic anhydrase,CA)是一种以Zn为活动中心的金属酶,在微生物中广...
岩溶动力系统是一个三相不平衡开放系统,该系统在由生物圈主导的四圈层间进行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以CO2-H2O-Ca CO3循环为主进而对全球碳循环起到推动作用。碳酸酐酶(carbonic anhydrase,CA)是一种以Zn为活动中心的金属酶,在微生物中广泛存在,通过催化CO2的水合反应对岩溶动力系统中的碳循环起到驱动作用。综述了微生物碳酸酐酶结构与功能的研究历程,系统阐述了该酶对岩溶动力系统碳循环的重要驱动作用,并结合化工业上对该酶开发应用的相关成果,为破坏山体恢复技术的应用与发展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碳酸酐酶
岩溶动力系统
碳循环
破坏
山体
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地下水位变化对边坡稳定性影响的模拟分析
被引量:
2
1
作者
尚义敏
彭斌
梅涛
王星运
机构
湖北省电力勘测设计院
出处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1期366-369,418,共5页
文摘
降雨引起边坡地下水位变化、降低岩土体抗剪强度进而引起边坡失稳产生滑坡是电网工程灾害中最常见的地质灾害之一。文章在现场详细工程地质勘察的基础上,基于恢复山体极限平衡法和强度折减法,利用数值分析方法对降雨引起地下水位变化条件下某电网工程边坡稳定性进行了分析。模拟结果表明,现今地下水位条件下,该边坡整体处于极限平衡状态;在最高洪水位条件下边坡则处于失稳状态。边坡的最大变形位于边坡中上部,并呈现出由上部逐渐向下部扩展的趋势。边坡潜在破坏模式为边坡后缘张拉破坏和中下部剪切破坏的复合破坏模式。最后基于数值分析结果,对该边坡的工程治理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边坡稳定性
地下水位变化
恢复山体
极限状态平衡法
强度折减法
数值模拟
Keywords
slope stability
variation of ground water level
limit equilibrium method under mountain recovery
strength reduction method
numerical modeling
分类号
X77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微生物碳酸酐酶在岩溶系统碳循环中的作用与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
12
2
作者
吴雁雯
张金池
机构
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江苏省水土保持与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
出处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3期78-83,共6页
基金
国家林业局948项目"破坏山体植被恢复长期维持技术引进"(2008-4-40)
文摘
岩溶动力系统是一个三相不平衡开放系统,该系统在由生物圈主导的四圈层间进行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以CO2-H2O-Ca CO3循环为主进而对全球碳循环起到推动作用。碳酸酐酶(carbonic anhydrase,CA)是一种以Zn为活动中心的金属酶,在微生物中广泛存在,通过催化CO2的水合反应对岩溶动力系统中的碳循环起到驱动作用。综述了微生物碳酸酐酶结构与功能的研究历程,系统阐述了该酶对岩溶动力系统碳循环的重要驱动作用,并结合化工业上对该酶开发应用的相关成果,为破坏山体恢复技术的应用与发展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
微生物碳酸酐酶
岩溶动力系统
碳循环
破坏
山体
恢复
Keywords
microbial carbonic anhydras
karst dynamics system
carbon cycle
destroyed mountain recovery
分类号
Q939.96 [生物学—微生物学]
P967 [天文地球—自然地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地下水位变化对边坡稳定性影响的模拟分析
尚义敏
彭斌
梅涛
王星运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微生物碳酸酐酶在岩溶系统碳循环中的作用与应用研究进展
吴雁雯
张金池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5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