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的五个疑问
1
作者 潘绥铭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18-19,共2页
1为什么不再严厉些?例如,为了防止“走西方性解放的老路”,干脆把搞婚外恋的人判刑、枪毙;为了防止“草率离婚”,为什么不规定必须分居5年、10年?显然,人们还是有所顾忌的。那么,我们到底顾忌些什么呢?如果是顾忌“法不... 1为什么不再严厉些?例如,为了防止“走西方性解放的老路”,干脆把搞婚外恋的人判刑、枪毙;为了防止“草率离婚”,为什么不规定必须分居5年、10年?显然,人们还是有所顾忌的。那么,我们到底顾忌些什么呢?如果是顾忌“法不责众”,就等于承认这样的修改并不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婚外恋 性生活 《婚姻法》 解决途径 社会主义 “执行难” 社会学研究 强奸罪 恕我直言 法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三届”:跨世纪的话题
2
作者 谭刚强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31-32,共2页
“老三届”:跨世纪的话题谭刚强据权威部门解释:“老三届”指“文革”初,1966、1967、1968年在校就读高中(含中专)、初中的应届毕业生;以及步入中学就遇上十年动乱,毕业时,奔赴广阔天地的1969年的中学生。“老... “老三届”:跨世纪的话题谭刚强据权威部门解释:“老三届”指“文革”初,1966、1967、1968年在校就读高中(含中专)、初中的应届毕业生;以及步入中学就遇上十年动乱,毕业时,奔赴广阔天地的1969年的中学生。“老三届”──一个特定时代的环境造就的有一定社会特质的人群。他们:50年代的少先队员,60年代的红卫兵,70年代的知识青年,80年代的中青年,90年代的政治家、思想家、企业家和各行各业的技术骨干。他们:共和国的同龄人。实现中国跨世纪的一代人,掌握中国未来发展命运的一代人。“老三届”,在沉寂了一些年之后,如今又成了社会关注的热门话题。其基本原因似乎有三:一是“老三届”具有“红卫兵”的代称,伴随着“红太阳热”的再次升温,一种说不清的同情还是责怨的社会目光重新开始了对“老三届”的特别审视。二是进入90年代之后,许多“老三届”人士所开始的对自身成长过程的综合考察与回忆。《北大荒风云录》、《咱们老三届》《来自老三届的报告》、《第三代人与第四代人》、《共和国的第三代》等书籍的出版,已真正引发了人们对“老三届”人士的重新关注与认识。三是如今“老三届”中的大多数人已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各条战线、各个领域、各个岗位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三届” 跨世纪 共和国 天地 大众沟通 新生代 新价值观念 根本表现 恕我直言 “红卫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有《马说》今说马
3
作者 祁士华 《社会》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2期1-1,共1页
韩愈的《马说》一直被认为是识才、用才的金玉良言,凡谈识马,必称伯乐,又总以《马说》为据。窃以为,《马说》从强调识才上是有积极意义的,但其中的某些论断却不免偏颇,令人难以苟同。首先,这“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的诊断,并非放之... 韩愈的《马说》一直被认为是识才、用才的金玉良言,凡谈识马,必称伯乐,又总以《马说》为据。窃以为,《马说》从强调识才上是有积极意义的,但其中的某些论断却不免偏颇,令人难以苟同。首先,这“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的诊断,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即使在唐朝,也并不完全符合实际情况。宝马良驹古来有之,并不是有了伯乐之后才有的。怎么能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呢?事实是:“世有无伯乐,都有千里马”。 良马,并不以有无伯乐而存亡;人才,也不因有无知己而生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说》 千里马 “唐宋八大家” 做官者 积极意义 韩愈 基本观念 恕我直言 同义词 完全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勇妇”从何而来
4
作者 丁一 《中国体育科技》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0期18-18,共1页
我国有句古话:“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眼看着中国(男子)足球从七十年代的世界二流水平“出溜”到如今的三流水平(跟我们的经济同属“第三世界”。可经济正健康、持续发展,足球却“持续”地在亚洲内部徘徊)而着急上火的时候,忽然记起了... 我国有句古话:“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眼看着中国(男子)足球从七十年代的世界二流水平“出溜”到如今的三流水平(跟我们的经济同属“第三世界”。可经济正健康、持续发展,足球却“持续”地在亚洲内部徘徊)而着急上火的时候,忽然记起了这句古训。 重赏之下,应该不乏慨然兮挺身而出的勇夫,而这些“勇夫”是不是可以把一直处于低迷状态的中国(男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勇夫 足球运动 男子足球 国脚 低迷状态 甲A 感想 中国女子足球队 足低 恕我直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首难忘的歌
5
作者 木易 《北京档案》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43-43,共1页
一首难忘的歌久违了同学们编读往来●刘冬木易恕我直言,座谈会发言之类的官样文章,我一般是不看的,因为读起来往往味同嚼蜡。但是发表在《北京档案》第三期的《再回首兰台恢复高考20年》一文,则另当别论,因为这是一篇很有特色... 一首难忘的歌久违了同学们编读往来●刘冬木易恕我直言,座谈会发言之类的官样文章,我一般是不看的,因为读起来往往味同嚼蜡。但是发表在《北京档案》第三期的《再回首兰台恢复高考20年》一文,则另当别论,因为这是一篇很有特色的文章。首先是笔法新颖。作者借鉴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备忘录 邓小平 座谈会 特色理论 影视片 分镜头 旁白 档案 背景情况 恕我直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续集何以稍逊一筹——看连续剧《若男和她的儿女们》
6
作者 王正才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23-23,共1页
大凡写续集要达到原来辉煌的高度是很难的。与五年前曾经轰动一时的《上海一家人》相比,它的续集《若男和她的儿女们》,恕我直言,显然要稍逊一筹。 首先,《上海一家人》以一种逼近生活的写实主义笔触。
关键词 连续剧 续集 写实主义 恕我直言 莲子 主题歌词 艺术形象 恶劣行为 戏剧矛盾 卑鄙手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巩俐是否如意”补议
7
作者 仲予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9-19,共1页
《电影评介》去年第6期在“恕我直言”中发表了周斌同志的《巩俐是否如意?》,指出,巩俐虽然有幸荣膺《风月》女主角如意的主演,却一出场表演就“偏离了角色的轨道”,说明“巩俐离开了张艺谋,表演上的手足无措和难以控制的毛病在该片中... 《电影评介》去年第6期在“恕我直言”中发表了周斌同志的《巩俐是否如意?》,指出,巩俐虽然有幸荣膺《风月》女主角如意的主演,却一出场表演就“偏离了角色的轨道”,说明“巩俐离开了张艺谋,表演上的手足无措和难以控制的毛病在该片中暴露无余。”我除了同意他意见外,还想再赘一句“恕我直言”,即问:巩俐现在的婚姻是否如意?她真的得到了“幸福的归宿”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艺谋 恕我直言 电影艺术创作 女明星 婚姻 电影界 打官司 人的自由 角色形象 生活积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