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铁基离子液体体系从溶液中萃取锂的动力学研究
1
作者 马淑清 李昌文 +1 位作者 石成龙 秦亚茹 《无机盐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60-66,共7页
以磷酸三丁酯(TBP)为萃取剂,1,2-二氯乙烷(C_(2)H_(4)Cl_(2))为稀释剂,铁基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四氯合铁([C_(4)mim][FeCl_(4)])为共萃取剂,构建了TBP-[C_(4)mim][FeCl_(4)]-C_(2)H_(4)Cl_(2)萃取体系。采用恒界面池法研究了TBP-[... 以磷酸三丁酯(TBP)为萃取剂,1,2-二氯乙烷(C_(2)H_(4)Cl_(2))为稀释剂,铁基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四氯合铁([C_(4)mim][FeCl_(4)])为共萃取剂,构建了TBP-[C_(4)mim][FeCl_(4)]-C_(2)H_(4)Cl_(2)萃取体系。采用恒界面池法研究了TBP-[C_(4)mim][FeCl_(4)]-C_(2)H_(4)Cl_(2)体系从溶液中萃取锂的动力学过程。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了离子液体体积分数、水相锂的浓度、界面面积、搅拌速度、温度等因素对萃取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大搅拌速度、界面面积、温度均能加快萃取速率。TBP-[C_(4)mim][FeCl_(4)]-C_(2)H_(4)Cl_(2)体系对Li^(+)的萃取反应主要发生在相界面处。表观活化能Ea=10.68 kJ/mol,锂的萃取过程受扩散控制。通过线性拟合得到TBP-[C_(4)mim][FeCl_(4)]-C_(2)H_(4)Cl_(2)体系的动力学方程为R2(Li)=1.221×10^(-2)c(Li^(+))^(1.347)φ(FeCl_(4)^(-))^(0.474)φ(TBP)^(1.877)。Li^(+)浓度、FeCl_(4)^(-)体积分数和TBP体积分数的反应级数分别接近于1、0.5和2,这3个因素对反应速率的影响由大到小顺序为TBP体积分数、Li^(+)浓度、FeCl_(4)^(-)体积分数。该研究为深入了解离子液体体系萃取提锂过程中的传质机制、反应的控制模式等提供了一定的指导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基离子液体 动力学 恒界面池 萃取提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化液膜萃取Cr(Ⅲ)的内相反萃步骤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刘向楠 党亚固 +2 位作者 费德君 唐晓泯 陈霞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5-29,共5页
文章采用恒界面法对乳化液膜分离Cr(Ⅲ)的液膜内相反萃步骤进行了研究,考察了搅拌速度、温度、界面面积、水相p H值、DEHPA[二(2-乙基己基)磷酸]浓度和络合物浓度对反萃速率的影响,得到反萃反应的动力学与热力学数据,并推导出反萃的反... 文章采用恒界面法对乳化液膜分离Cr(Ⅲ)的液膜内相反萃步骤进行了研究,考察了搅拌速度、温度、界面面积、水相p H值、DEHPA[二(2-乙基己基)磷酸]浓度和络合物浓度对反萃速率的影响,得到反萃反应的动力学与热力学数据,并推导出反萃的反应机理。实验结果表明:搅拌速度大于0.45 m/s时出现与搅拌强度无关的化学反应控制"坪区",且反萃速率与界面面积成正比,此时反应属于扩散和化学反应共同控制,并且反应主要发生在相界面上;由温度与反萃速率的关系得知,该反萃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反应的活化能Ea=24.25 k J/mol,焓变ΔH=-55.85 k J/mol,熵变ΔS=-566.37 J/mol,在T=308 K时ΔG=118.59 k J/mol;在控制步骤反应式中,DEHPA反应级数为0,络合物浓度和水相氢离子的反应级数为1,并推导出反萃反应的控制步骤的方程式为r=k0[Cr(OH)2HL2(o)][H+(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萃 动力学 恒界面池 DEHPA Cr(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性条件下丁酮萃取^(99m)Tc的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孔芳 刘国平 +7 位作者 廖家莉 陈静 张华明 罗顺忠 杨远友 杨吉军 唐军 刘宁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906-910,共5页
本文以恒界面池法研究了碱性条件下丁酮对99mTc的萃取动力学性质。在一定条件下,考察了萃取时间对萃取率的影响,并测定了搅拌速度、各反应物初始浓度以及温度对萃取速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萃取体系在约6 h后达到平衡;搅拌速度(100-18... 本文以恒界面池法研究了碱性条件下丁酮对99mTc的萃取动力学性质。在一定条件下,考察了萃取时间对萃取率的影响,并测定了搅拌速度、各反应物初始浓度以及温度对萃取速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萃取体系在约6 h后达到平衡;搅拌速度(100-180 rpm)对萃取速率无显著影响,萃取反应的活化能为56.20(kJ/mol),萃取过程为化学反应控制模型。在碱性介质中,丁酮萃取99mTc的化学反应速率方程为:-dc(TcO4-)/dt=k c0.83(TcO4-)c1.90(CH3COC2H5),其中k=5218.85(L/L)-0.73.h-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酮 99mTc 萃取 动力学 恒界面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N235从独居石优溶渣浸出液中萃取铁的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梁耕宇 苏学斌 +6 位作者 刘康 王桂硕 程浩 张承天 刘忠臣 刘会武 向秋林 《湿法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27-132,共6页
采用恒界面池法研究了N235从独居石优溶渣浸出液中萃取铁的萃取动力学,在室温下考察了搅拌速度、比界面积、N235体积分数、改性剂仲辛醇体积分数、初始铁质量浓度和盐酸浓度对铁的正向萃取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搅拌速度小于90 r/min时... 采用恒界面池法研究了N235从独居石优溶渣浸出液中萃取铁的萃取动力学,在室温下考察了搅拌速度、比界面积、N235体积分数、改性剂仲辛醇体积分数、初始铁质量浓度和盐酸浓度对铁的正向萃取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搅拌速度小于90 r/min时,萃取过程由扩散反应控制,铁的萃取速率随搅拌速度增大而增大;搅拌速度大于90 r/min后,萃取速率不再变化,萃取过程为化学反应控制;随比界面积增加,萃取速率加快,萃取过程受界面混合控制;增大铁、盐酸和N235用量可加快萃取速率,增大仲辛醇用量可减缓萃取速率。在室温条件下,独居石优溶渣浸出液中铁的萃取动力学方程为:R 0=0.037[Fe]0.94[HCl]0.72[N235]0.5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萃取动力学 N235 优溶渣浸出液 恒界面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酸乙酯从盐湖卤水中萃取锂的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石成龙 宋桂秀 +4 位作者 秦亚茹 李宏霞 刘兵 卢娜娜 李海朝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0-33,39,共5页
采用恒界面池法研究丁酸乙酯从盐湖卤水中萃取锂的动力学过程,考察界面面积、丁酸乙酯浓度、水相锂浓度和温度等因素对萃取速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丁酸乙酯萃取锂的反应主要发生在界面区域。增加丁酸乙酯浓度可增大正向反应动力,提... 采用恒界面池法研究丁酸乙酯从盐湖卤水中萃取锂的动力学过程,考察界面面积、丁酸乙酯浓度、水相锂浓度和温度等因素对萃取速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丁酸乙酯萃取锂的反应主要发生在界面区域。增加丁酸乙酯浓度可增大正向反应动力,提高萃取速率。萃取速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萃取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为16.72 kJ/mol,该萃取反应过程受扩散控制。通过对实验数据进行线性拟合得到萃取体系的动力学方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酸乙酯 恒界面池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哌拉西林非均相合成反应动力学的研究
6
作者 谢煜 王玉军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6254-6261,共8页
哌拉西林是一种重要的抗生素,它是利用氨苄西林水溶液和4-乙基-2,3-二氧-1-哌嗪甲酰氯(EDPC)的二氯甲烷溶液在油水界面处反应得到的。利用恒界面池研究界面表观合成反应动力学,确定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详细讨论了搅拌速率、比界面... 哌拉西林是一种重要的抗生素,它是利用氨苄西林水溶液和4-乙基-2,3-二氧-1-哌嗪甲酰氯(EDPC)的二氯甲烷溶液在油水界面处反应得到的。利用恒界面池研究界面表观合成反应动力学,确定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详细讨论了搅拌速率、比界面积、pH、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搅拌速率大于250 r/min时出现与搅拌强度无关的化学反应控制"坪区",在"坪区"下,反应速率常数随比界面积、pH、温度增大而增大。通过温度与反应速率常数的关系,得到反应的动力学数据与热力学数据,并通过与密度泛函理论(DFT)结合推导反应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恒界面池 界面 多相反应 N-酰基化反应 反应动力学 计算机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