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锂离子动力蓄电池充放电基本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周震涛 严燕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7-21,共5页
为了考察锂离子动力蓄电池应用于电动汽车的可行性 ,本文以MCMB和LiCoO2 为正负极材料 ,自行设计组装了 5A·h、2 5A·h和 50A·h的方形层叠式锂离子动力蓄电池 ,用恒电流限电压充放电方法研究了其在不同电流下的放电行为... 为了考察锂离子动力蓄电池应用于电动汽车的可行性 ,本文以MCMB和LiCoO2 为正负极材料 ,自行设计组装了 5A·h、2 5A·h和 50A·h的方形层叠式锂离子动力蓄电池 ,用恒电流限电压充放电方法研究了其在不同电流下的放电行为和荷电保持能力 .研究结果表明 :以0 .2C倍率、10 0 %DOD放电时 50A·h电池的质量比能量和能量密度可分别达到 10 7.4W·h/kg和 185.1W·h/L ,已经超过了美国电池先进联合体 (USABC)规定的动力蓄电池的中期开发目标。 5Ah电池的 1C倍率放电容量可保持 0 .1C倍率放电容量的 79.35% .电池的荷电保持性能良好 ,日平均自放电率小于 0 .32 4 % /d ,开路电压月下降只有 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蓄电池 锂离子蓄电池 放电行为 荷电保持能力 电流电压充放电方法 放电容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石墨烯-氧化镍纳米晶复合膜的电容性能 被引量:7
2
作者 郭东杰 位自英 +4 位作者 李亚珂 李晓峰 孙淑敏 陈亚清 方少明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57-661,共5页
本文首先采用高温化学气相沉积技术(CVD)在泡沫镍模板上生长三维石墨烯(3DG),然后利用化学浴沉积在石墨烯表面沉积碱式镍沉淀,氩气退火后得吸附氧化镍纳米片晶的石墨烯复合膜(3DG/NiO)。X-射线衍射(XRD)、拉曼(Raman)光谱、... 本文首先采用高温化学气相沉积技术(CVD)在泡沫镍模板上生长三维石墨烯(3DG),然后利用化学浴沉积在石墨烯表面沉积碱式镍沉淀,氩气退火后得吸附氧化镍纳米片晶的石墨烯复合膜(3DG/NiO)。X-射线衍射(XRD)、拉曼(Raman)光谱、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表征表明:泡沫镍表面生长了致密的三维石墨烯膜,层与层之间呈现明显的堆垛方式;石墨烯膜表面吸附了大量的NiO纳米片状晶体,相邻的纳米晶相互连接形成多孔结构。循环伏安(CV)曲线研究表明:3DG/NiO膜可作为兼具双电层电容和赝电容性能的复合型电极材料。充放电曲线研究表明:3DG/NiO电极的稳定充、放电比电容处于350~400F·g-1之间,300次循环后仅衰减1.12%,库仑效率保持在9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沫镍 石墨烯 氧化镍 超级电容器 恒电流充放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个研究型综合化学实验的设计 被引量:5
3
作者 王玉芹 丁益民 +3 位作者 张慧 曹志源 饶薇薇 童玮琦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3-44,70,共3页
设计了一研究型综合化学实验,主要介绍了一种纳米二氧化锰粉末电极的制备工艺,并通过组装成三电极体系进行恒电流充放电测试,从而计算纳米二氧化锰研究电极的比电容。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引入前沿热点超级电容器,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 设计了一研究型综合化学实验,主要介绍了一种纳米二氧化锰粉末电极的制备工艺,并通过组装成三电极体系进行恒电流充放电测试,从而计算纳米二氧化锰研究电极的比电容。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引入前沿热点超级电容器,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化学电源的基本结构与性能评价标准,拓展他们的知识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型实验 纳米二氧化锰电极 恒电流充放电 超级电容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酰亚胺纳米纤维碳化及其储电性能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王素琴 赖垂林 +4 位作者 李婷婷 郭乔辉 彭信文 陈飞 侯豪情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31-335,共5页
以联苯四甲酸二酐和对苯二胺为单体,在低温下反应形成聚酰胺酸溶液,电纺该溶液形成聚酰胺酸纳米纤维布,并热亚胺化和碳化形成碳纳米纤维布,用热天平、扫描电镜等手段对纳米纤维的尺寸、形貌、导电性以及碳化过程进行了观察和表征.通过... 以联苯四甲酸二酐和对苯二胺为单体,在低温下反应形成聚酰胺酸溶液,电纺该溶液形成聚酰胺酸纳米纤维布,并热亚胺化和碳化形成碳纳米纤维布,用热天平、扫描电镜等手段对纳米纤维的尺寸、形貌、导电性以及碳化过程进行了观察和表征.通过模拟电容器实验,对碳纳米纤维布作为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使用时的储电性能进行了检验,测得这种碳纳米纤维布在0.5 mol/L高氯酸锂-乙腈电介质中的最高比电容量为118.5 F/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酰亚胺纳米纤维布 碳化 超级电容器 循环伏安 恒电流充放电 比电容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α-Ni(OH)_2膜的合成及其超级电容性质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陈建兵 宋玉婷 +1 位作者 汪江节 李准准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65-269,共5页
采用化学沉淀法在室温下合成了一种α-Ni(OH)_2纳米薄膜,探讨了合成温度及表面活性剂的影响。采用XRD、SEM、TEM和BET对材料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合成温度及表面活性剂的种类对产物组成和形貌有较大影响,室温下,样品为厚度约2 nm的薄膜,... 采用化学沉淀法在室温下合成了一种α-Ni(OH)_2纳米薄膜,探讨了合成温度及表面活性剂的影响。采用XRD、SEM、TEM和BET对材料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合成温度及表面活性剂的种类对产物组成和形貌有较大影响,室温下,样品为厚度约2 nm的薄膜,带有较多的褶皱,比表面积206.8 m^2/g;50℃下合成的产物表面褶皱开始消失,且不均匀,有颗粒状物质生成,80℃下的产物褶皱状结构消失,主要为团聚在一起的颗粒组成。同时,将α-Ni(OH)_2纳米膜制成单电极,循环伏安和恒电流充放电测试表明,α-Ni(OH)_2纳米膜具有较好的电化学性质,当充放电电流密度为1 A/g时,电极材料的比容量达到539.6 F/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NI(OH)2 合成 循环伏安 恒电流充放电 超级电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电聚吡咯的电化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张腾腾 王湘江 《机电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69-474,共6页
针对聚吡咯(PPy)材料的电化学性能问题,对PPy的制备工艺过程、氧化还原反应、交流阻抗及阶跃响应进行了研究。采用电化学工作站中的计时电位法在镀铜的聚偏二氟乙烯(PVDF)膜表面制备PPy膜,结合循环伏安法(CV曲线)分析了其氧化还原反应,... 针对聚吡咯(PPy)材料的电化学性能问题,对PPy的制备工艺过程、氧化还原反应、交流阻抗及阶跃响应进行了研究。采用电化学工作站中的计时电位法在镀铜的聚偏二氟乙烯(PVDF)膜表面制备PPy膜,结合循环伏安法(CV曲线)分析了其氧化还原反应,探究了驱动器内部离子迁移过程,分析了引起PPy膜膨胀收缩的机理,并计算了不同扫速下的比电容;利用交流阻抗谱(EIS)测试PPy的阻抗,采用ZSimpwin软件建立了等效电路模型,并根据拟合后的数据计算了电导率;之后对PPy进行了恒电位阶跃测试,探究了充放电时间常数。研究结果表明:循环伏安测试能有效地描述PPy膜的氧化还原状态及内部离子的迁移,交流阻抗测试可将PPy的阻抗电路等效为R(C(RW))电路,恒电位阶跃曲线能准确描述PPy膜的充放电时间常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吡咯 循环伏安法 交流阻抗 电位阶跃 恒电流充放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极脉冲法沉积聚3,4-乙烯二氧噻吩及其电容性能 被引量:1
7
作者 刘晓晓 王媛媛 +1 位作者 杜海燕 许玉玉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76-80,87,共6页
聚3,4-乙烯二氧噻吩(PEDOT)因具有非常高的离子电导率而被广泛研究。文中以EDOT为单体,采用单极脉冲法在不锈钢片基底上制备了PEDOT膜电极。考察了不同脉冲参数对PEDOT膜超级电容的影响。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表征PE... 聚3,4-乙烯二氧噻吩(PEDOT)因具有非常高的离子电导率而被广泛研究。文中以EDOT为单体,采用单极脉冲法在不锈钢片基底上制备了PEDOT膜电极。考察了不同脉冲参数对PEDOT膜超级电容的影响。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表征PEDOT涂覆的不锈钢电极,确认了PEDOT由不规则的虚球体堆积成褶皱状结构,证实了Cl O4-成功掺杂于PEDOT膜中;通过循环伏安法、恒电流充电/放电和电化学阻抗谱得到:PEDOT电极展示出良好的比电容(128.64 F/g)、倍率性能和稳定性(循环2000次保留率达71.26%)。对于低成本、高性能的能量存储应用显示出相当大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极脉冲法 超级电容 聚3 4-乙烯二氧噻吩 循环伏安法 恒电流充放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四棱柱状LiFePO4/Ag/RGO三元复合材料的制备 被引量:1
8
作者 陈均青 陈俊辉 +2 位作者 余毛省 侯晶晶 卑凤利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15-118,124,共5页
以乙二醇作溶剂,采用溶剂热法,调节不同pH,合成了不同形貌的磷酸铁锂(LiFePO4)纳米材料。对其进行银(Ag)/氧化石墨烯(GO)的复合,制得正四棱柱状LiFePO4/Ag/RGO三元复合材料,并对其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在不同pH条件下合成的LiFePO4/Ag/... 以乙二醇作溶剂,采用溶剂热法,调节不同pH,合成了不同形貌的磷酸铁锂(LiFePO4)纳米材料。对其进行银(Ag)/氧化石墨烯(GO)的复合,制得正四棱柱状LiFePO4/Ag/RGO三元复合材料,并对其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在不同pH条件下合成的LiFePO4/Ag/RGO三元复合材料均为橄榄石晶型LiFePO4,在pH=10,0.2C倍率放电条件下,LiFePO4/Ag/RGO三元复合材料的放电比容量达到154.06mAh/g,1C条件下50次循环容量保持率在96%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节pH 磷酸铁锂 电化学性能 恒电流充放电技术 银/氧化石墨烯的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