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利用湿法反应制备的LiV_3O_8的锂离子扩散特性(英文)
被引量:
8
1
作者
刘恩辉
李新海
+2 位作者
侯朝辉
何则强
邓凌峰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77-381,共5页
利用v2O5·nH2O湿凝胶和Li2CO3作原料,通过溶液反应和低温焙烧的方法合成了用于锂离子电池正极的LiV3O8.对其前驱体和产品分别进行DTA—TG、XRD表征.LiV3O8用作锂离子电池正极的电化学性能利用恒电流充放电测试进行研究.实验表明活...
利用v2O5·nH2O湿凝胶和Li2CO3作原料,通过溶液反应和低温焙烧的方法合成了用于锂离子电池正极的LiV3O8.对其前驱体和产品分别进行DTA—TG、XRD表征.LiV3O8用作锂离子电池正极的电化学性能利用恒电流充放电测试进行研究.实验表明活性材料LiV3O8具有较高的充放容量和良好的循环性能.Liv3O8电极的锂离子化学扩散系数由恒电位间歇滴定技术(PITT)来确定,其DLi+值依据Li1+xV3O8中x值的不同在10-8~10-10 cm2·s-1的变化范围内.获得的锂离子的扩散活化能为:Ea=25~42 kJ·mol-1(x=0.18.2.5).认为锂离子扩散的最大活化能是由锂离子在Li4V3O8相中的扩散决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湿法反应
电化学性能
锂离子化学扩散系数
活化能
恒电位间歇滴定技术
钒酸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三种方法测定电极材料的扩散系数
被引量:
3
2
作者
邵素霞
朱振东
+1 位作者
王蓉蓉
彭文
《电池》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77-581,共5页
采用电化学阻抗谱(EIS)、恒流间歇滴定技术(GITT)和恒电位间歇滴定技术(PITT),测定锂离子电池正极LiNi_(0.65)Co_(0.15)Mn_(0.2)O_(2)及负极石墨的表观化学扩散系数D。通过dU/dQ及阻抗,研究充放电过程中材料相变对D的影响。3种方法测得...
采用电化学阻抗谱(EIS)、恒流间歇滴定技术(GITT)和恒电位间歇滴定技术(PITT),测定锂离子电池正极LiNi_(0.65)Co_(0.15)Mn_(0.2)O_(2)及负极石墨的表观化学扩散系数D。通过dU/dQ及阻抗,研究充放电过程中材料相变对D的影响。3种方法测得的正、负极在充放电过程中的D变化趋势一致。正极的D随脱锂量的增加而增加;当过充时,D逐渐降低。负极的D随着嵌锂量的增加,出现两个最小值,整体表现为“W”形。正极LiNi_(0.65)Co_(0.15)Mn_(0.2)O_(2)的D大于负极石墨。3种方法测得的正、负极的D,数量级上存在一定差异,其中PITT测得的最大,EIS测得的最小。正极材料在充电过程中,c轴先增加、后减小,D具有相同的变化趋势;负极材料单相区的D较大,两相共存区的D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扩散系数
电化学阻抗谱(EIS)
恒
流
间歇
滴定
技术
(GITT)
恒电位间歇滴定技术
(PIT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利用湿法反应制备的LiV_3O_8的锂离子扩散特性(英文)
被引量:
8
1
作者
刘恩辉
李新海
侯朝辉
何则强
邓凌峰
机构
中南大学冶金科学与工程学院
出处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77-381,共5页
文摘
利用v2O5·nH2O湿凝胶和Li2CO3作原料,通过溶液反应和低温焙烧的方法合成了用于锂离子电池正极的LiV3O8.对其前驱体和产品分别进行DTA—TG、XRD表征.LiV3O8用作锂离子电池正极的电化学性能利用恒电流充放电测试进行研究.实验表明活性材料LiV3O8具有较高的充放容量和良好的循环性能.Liv3O8电极的锂离子化学扩散系数由恒电位间歇滴定技术(PITT)来确定,其DLi+值依据Li1+xV3O8中x值的不同在10-8~10-10 cm2·s-1的变化范围内.获得的锂离子的扩散活化能为:Ea=25~42 kJ·mol-1(x=0.18.2.5).认为锂离子扩散的最大活化能是由锂离子在Li4V3O8相中的扩散决定的.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湿法反应
电化学性能
锂离子化学扩散系数
活化能
恒电位间歇滴定技术
钒酸锂
Keywords
lithium trivanadate
wet method reaction
diffusion
activation energy
lithium-ion battery
分类号
O614 [理学—无机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三种方法测定电极材料的扩散系数
被引量:
3
2
作者
邵素霞
朱振东
王蓉蓉
彭文
机构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出处
《电池》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77-581,共5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FB0100304)。
文摘
采用电化学阻抗谱(EIS)、恒流间歇滴定技术(GITT)和恒电位间歇滴定技术(PITT),测定锂离子电池正极LiNi_(0.65)Co_(0.15)Mn_(0.2)O_(2)及负极石墨的表观化学扩散系数D。通过dU/dQ及阻抗,研究充放电过程中材料相变对D的影响。3种方法测得的正、负极在充放电过程中的D变化趋势一致。正极的D随脱锂量的增加而增加;当过充时,D逐渐降低。负极的D随着嵌锂量的增加,出现两个最小值,整体表现为“W”形。正极LiNi_(0.65)Co_(0.15)Mn_(0.2)O_(2)的D大于负极石墨。3种方法测得的正、负极的D,数量级上存在一定差异,其中PITT测得的最大,EIS测得的最小。正极材料在充电过程中,c轴先增加、后减小,D具有相同的变化趋势;负极材料单相区的D较大,两相共存区的D较小。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扩散系数
电化学阻抗谱(EIS)
恒
流
间歇
滴定
技术
(GITT)
恒电位间歇滴定技术
(PITT)
Keywords
Li-ion battery
diffusion coefficient
electrochemical impedance spectroscopy(EIS)
galvanostatic intermittent titration technique(GITT)
potentiostatic intermittent titration technique(PITT)
分类号
TM912.9 [电气工程—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利用湿法反应制备的LiV_3O_8的锂离子扩散特性(英文)
刘恩辉
李新海
侯朝辉
何则强
邓凌峰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三种方法测定电极材料的扩散系数
邵素霞
朱振东
王蓉蓉
彭文
《电池》
CAS
北大核心
2021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