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CSST/MCI鉴别系外行星透射谱的恒星污染
1
作者 邓莹平 蒋承孜 +1 位作者 陈果 颜召军 《天文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0-93,共14页
中国巡天空间望远镜(Chinese Survey Space Telescope,CSST)预计对系外行星开展大气观测研究,这为系外行星观测领域提供了新的机遇.目前主要通过凌星透射谱来研究系外行星大气.然而,实际观测数据中已经发现恒星活动存在的迹象,且结果表... 中国巡天空间望远镜(Chinese Survey Space Telescope,CSST)预计对系外行星开展大气观测研究,这为系外行星观测领域提供了新的机遇.目前主要通过凌星透射谱来研究系外行星大气.然而,实际观测数据中已经发现恒星活动存在的迹象,且结果表明难以准确约束恒星活动污染.所以,如何准确区分并剔除恒星活动污染是透射光谱学的一个重大挑战.因此,在选择透射谱观测目标进行跟进观测时,需要对潜在的恒星污染及其可区分性进行定量评估,这需要大规模的仿真来提供预期数据.利用多色测光法结合机器学习来判别系外气态行星大气透射谱中是否存在潜在的恒星污染,针对CSST的多通道相机(Multi-Channel Imager,MCI)设计能准确预判透射谱是否存在恒星污染的滤光片观测组合,可为后续系外行星大气观测目标的策略制定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法:统计 方法:数据分析 技术:测光 恒星:活动 恒星:星斑 行星和卫星:大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GC 2264 Cone区域极端高速分子外向流
2
作者 刘馨嵘 李晶晶 +5 位作者 刘德剑 孔德沄 李英杰 林泽昊 郝超杰 卞帅博 《天文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6-142,共17页
使用紫金山天文台青海观测站13.7 m毫米波望远镜进行的^(12)CO(J=1-0,J为角动量量子数)分子谱线的高灵敏度、高分辨率成图观测,首次发现NGC 2264 Cone的两个子区域Spokes和Cone(C)存在总速度宽度约60 km·s^(-1)的极端高速气体.将... 使用紫金山天文台青海观测站13.7 m毫米波望远镜进行的^(12)CO(J=1-0,J为角动量量子数)分子谱线的高灵敏度、高分辨率成图观测,首次发现NGC 2264 Cone的两个子区域Spokes和Cone(C)存在总速度宽度约60 km·s^(-1)的极端高速气体.将探测到的外向流的速度划分为3个速度成分(低速、高速、极端高速),以揭示分子外向流的形态和分布的变化.极端高速的^(12)CO发射显示出多个蓝瓣和红瓣,随着气体速度的增加,蓝瓣和红瓣之间的距离明显增大,呈现向外运动的趋势.计算了Cone区域不同速度外向流的相关物理量参数,结果显示低速气体拥有最多的能量和光度.通过分子外向流的总能量和总光度与分子云的湍动能量和光度进行比较发现Cone区域的分子外向流可能是影响分子云湍动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际介质:外向流 星际介质:云 恒星:形成 恒星: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香港宽视场巡天新发现的一个磁活动双星系统
3
作者 王建华 顾盛宏 +2 位作者 王晓彬 杨光宇 吴伟坚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90-102,共13页
云南-香港宽视场巡天新发现了一个磁活动双星系统,其轨道周期为0.60286 d.利用云南天文台1 m光学望远镜附加CCD (Charge-Coupled Device)相机,观测得到了这个双星系统的V、Rc双色光变曲线,结果表明该系统食外存在明显的测光畸变.借助云... 云南-香港宽视场巡天新发现了一个磁活动双星系统,其轨道周期为0.60286 d.利用云南天文台1 m光学望远镜附加CCD (Charge-Coupled Device)相机,观测得到了这个双星系统的V、Rc双色光变曲线,结果表明该系统食外存在明显的测光畸变.借助云南天文台丽江2.4 m望远镜附加云南暗弱天体光谱成像仪(Yunnan Faint Object Spectrograph and Camera, YFOSC)对该双星系统的分光观测,测定了该双星系统主星的视向速度曲线并发现该系统的主星表面存在着强烈的色球活动,从而证明系统的光变曲线畸变源自主星的黑子活动.使用W-D (Wilson-Devinney)程序分析上述观测得到的光变曲线和视向速度曲线,得到了该双星系统的轨道参数以及黑子参数.最后,对该系统的特性进行了讨论并对未来的工作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星:掩食 恒星:活动 恒星:磁场 恒星黑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