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慧眼对弱磁场中子星低质量X射线双星的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卜庆翠 《天文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6-112,共7页
弱磁场中子星低质量X射线双星一般指主星(中子星)磁场强度低于1010Gs的低质量X射线双星系统,中子星通过吸积盘以洛希瓣吸积的方式从伴星吸积物质,在吸积过程中释放大量的引力能并在中子星附近转化为X射线辐射.它们的X射线辐射通常带有... 弱磁场中子星低质量X射线双星一般指主星(中子星)磁场强度低于1010Gs的低质量X射线双星系统,中子星通过吸积盘以洛希瓣吸积的方式从伴星吸积物质,在吸积过程中释放大量的引力能并在中子星附近转化为X射线辐射.它们的X射线辐射通常带有短时标的快速时变特性,并伴随能谱性质的演化.因此,这类天体对于研究基础物理学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在测试广义相对论和强引力场效应以及研究超密物质的状态方程等方面.主要总结了自慧眼卫星发射以来对弱磁场(10~8-1010Gs)中子星低质量X射线双星的观测研究,主要包括对千赫兹准周期振荡的研究进展、高能硬X射线尾巴的起源研究和吸积盘冕几何随吸积态演化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双星 致密星体:吸积 恒星:中子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中子星系统J1846-0513的前身星演化
2
作者 姜龙 范云宁 +1 位作者 许坤 陈文聪 《天文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0,共10页
J1846-0513是中国自主研发的500m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发现的毫秒脉冲星双星.数据分析得到其轨道周期为Porb=0.613 d,轨道偏心率为e=0.208.根据双星演化理论,该系统的轨道偏心率极有可能是在伴星发生超新星爆发形成中子星的过程中形成的.... J1846-0513是中国自主研发的500m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发现的毫秒脉冲星双星.数据分析得到其轨道周期为Porb=0.613 d,轨道偏心率为e=0.208.根据双星演化理论,该系统的轨道偏心率极有可能是在伴星发生超新星爆发形成中子星的过程中形成的.根据质量参数,该系统被认定为双中子星候选系统.鉴于该系统的前身星演化对理解恒星和双星演化具有重要意义,利用恒星演化程序模拟了由初始质量为1.345 M_(⊙)的中子星和初始质量为2.8 M_(⊙)的氦星组成,初始轨道周期为0.5 d的双星系统的演化.模拟显示,氦星质量最终降低到1.554 M_(⊙),其中碳氧核质量为1.431 M_(⊙).演化结束时,氦星中心演化出大约0.846 M_(⊙)的硅核和大约0.086 M_(⊙)的铁核及富中子核,表明该氦星将发生铁核塌缩型超新星爆发,形成一颗与观测到的质量下限接近的中子星.对超新星爆发所导致的双星系统轨道骤变的模拟显示,该模型可以演化为观测到的椭圆轨道双中子星候选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恒星:演化 恒星:中子星 双星:普通 恒星:个别:PSR J1864-05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慧眼对热核暴的宽能段观测 被引量:1
3
作者 陈玉鹏 《天文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6-105,共10页
慧眼卫星(Insight Hard X-ray Modulation Telescope,Insight-HXMT)自2017年成功入轨以来,已持续运行超过8 yr,积累了海量观测数据.在针对多个热核暴源的观测中,共探测到200余个热核暴事件.凭借其优异的宽能段探测能力(1–250 keV)和大... 慧眼卫星(Insight Hard X-ray Modulation Telescope,Insight-HXMT)自2017年成功入轨以来,已持续运行超过8 yr,积累了海量观测数据.在针对多个热核暴源的观测中,共探测到200余个热核暴事件.凭借其优异的宽能段探测能力(1–250 keV)和大有效面积(>5000 cm2@20 keV),慧眼卫星通过对热核暴能谱和时变特征的深入分析,特别是在硬X射线能段(>20 keV)的辐射特征研究,系统揭示了热核暴与吸积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具体研究成果包括:首次在单个热核暴事件中观测到热核暴导致的高温冕冷却过程,为研究热核暴与冕的相互作用提供了直接证据;首次发现并证实了中子星表面辐射各向异性与吸积率之间的相关性,为理解中子星表面物理过程提供了重要线索;系统研究了热核暴引发的吸积辐射增强效应,以及吸积盘对热核暴的遮挡作用.这些成果不仅拓展了我们对热核暴物理过程的理解,也为中子星吸积系统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观测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双星 恒星:中子星 望远镜:慧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慧眼时代吸积脉冲星回旋吸收线和吸积物理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纪龙 《天文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1-95,共5页
自2017年发射以来,慧眼硬X射线调制望远镜(Insight Hard X-ray Modulation Telescope,InsightHXMT)凭借着宽能段、大有效面积和高观测频率的优势,已经成为吸积X射线脉冲星研究领域中最重要的天文卫星之一.它在回旋吸收线和吸积物理研究... 自2017年发射以来,慧眼硬X射线调制望远镜(Insight Hard X-ray Modulation Telescope,InsightHXMT)凭借着宽能段、大有效面积和高观测频率的优势,已经成为吸积X射线脉冲星研究领域中最重要的天文卫星之一.它在回旋吸收线和吸积物理研究中取得了重要进展,主要包括探测到高能回旋吸收线、揭示回旋线能量的演化和观测到辐射压主导的吸积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恒星:中子星 吸积 X射线:双星 脉冲星:普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射电暴光学对应体在中国未来大视场望远镜中的可探测性分析
5
作者 周琪琳 李晔 +5 位作者 耿金军 杨元培 胡茂凯 胡镭 吴雪峰 郑胜 《天文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8-98,共11页
快速射电暴是近年来发展最快的天文学科之一。理论上,快速射电暴可能存在毫秒到小时时标的光学对应体.快速射电暴光学对应体有可能在中国未来大视场望远镜中探测到,例如:中国空间站工程巡天望远镜(China Space Station Telescope,CSST)... 快速射电暴是近年来发展最快的天文学科之一。理论上,快速射电暴可能存在毫秒到小时时标的光学对应体.快速射电暴光学对应体有可能在中国未来大视场望远镜中探测到,例如:中国空间站工程巡天望远镜(China Space Station Telescope,CSST)、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紫金山天文台合作的2.5m大视场巡天望远镜(WideField Survey Telescope,WFST)和地球2.0(Earth 2.0,ET)等。快速射电暴光学对应体通常分为毫秒时标光学对应体、小时时标光学对应体和光学余辉。前两者可产生于快速射电暴的高能外延或是快速射电暴的射电辐射与高能电子的逆康普顿散射,探测率与光学-射电流量比η_(v)关系密切.对于毫秒时标光学对应体,最理想情况下WFST、CSST和ET的探测率可以达到每年上百个.当η_(v)~10^(-3)时,WFST、CSST的年探测率仅为1个的量级,ET的年探测率为19.5个.对于小时时标光学对应体,最理想情况下超新星遗迹的年龄为5年且η_(v)约为10^(-6)时,年探测率可到100以上.FRB200428的X射线对应体表明,快速射电暴可能产生相对论性外流并且与星际介质相互作用产生光学余辉.结合快速射电暴的能量、在宇宙中的分布以及标准余辉模型,可以对快速射电暴余辉的可探测性进行研究.当总能量-射电能量比与FRB200428类似(ζ=10^(5))时,CSST、WFST和ET的年探测率分别为1.3、1.0和67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恒星:快速射电暴 恒星:中子星 恒星:磁陀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