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恒定性外斜视视网膜微血流及厚度初步分析
被引量:
3
1
作者
罗丽颖
唐敏
+1 位作者
项潇琼
傅扬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068-1073,共6页
目的·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angiography,OCTA)设备评估成年恒定性外斜视患者的视网膜微血流及厚度变化,并探讨OCTA在成年恒定性外斜视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2019年1月—12月于...
目的·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angiography,OCTA)设备评估成年恒定性外斜视患者的视网膜微血流及厚度变化,并探讨OCTA在成年恒定性外斜视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2019年1月—12月于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眼科就诊的成年恒定性外斜视患者29名作为试验组,同期纳入27例健康志愿者的27只眼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初诊时进行全面的眼科综合检查,包括主觉验光、眼压、眼球运动及眼位检查、远近遮盖检查、眼轴测量、裂隙灯检查。由同一位经验丰富的医师使用OCTA设备对全部研究对象的黄斑区行3 mm×3 mm扫描,由软件自动计算浅层视网膜毛细血管丛(superficial capillary plexus,SCP)和深层视网膜毛细血管丛(deep capillary plexus,DCP)的血流密度、黄斑中心凹无灌注区(foveal avascular zone,FAZ)面积,以及内层和全层视网膜厚度。分类资料采用χ2检验比较各组间差异。主导眼、非主导眼和对照眼之间OCTA参数差异采用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采用Littmann’s公式调整屈光不正及眼轴对OCTA数据的影响。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的年龄、性别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所有参与者眼球运动正常,眼前段和眼后段检查亦均正常。主导眼、非主导眼以及正常眼的等效球镜度数(spherical equivalent,SE)、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眼压、眼轴等参数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3 mm×3 mm黄斑扫描中,恒定性外斜视患者主导眼、非主导眼和对照眼SCP、DCP的血流平均密度以及FAZ面积之间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非主导眼中心凹和颞侧全层视网膜厚度分别为(248.61±19.84)μm和(320.44±17.05)μm,与主导眼[分别为(251.61±19.37)μm和(323.44±15.82)μm]相比变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P=0.018)。结论·OCTA可作为量化分析恒定性外斜视患者的血流密度、FAZ面积和黄斑厚度的有效工具。成年恒定性外斜视患者黄斑区SCP、DCP的血流密度和FAZ面积均无明显变化;非主导眼黄斑区微结构发生的特异性改变,中心凹及颞侧全层视网膜厚度显著变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恒定性外斜视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
视网膜微血管
视网膜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恒定性外斜视视网膜微血流及厚度初步分析
被引量:
3
1
作者
罗丽颖
唐敏
项潇琼
傅扬
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眼科
出处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068-1073,共6页
文摘
目的·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angiography,OCTA)设备评估成年恒定性外斜视患者的视网膜微血流及厚度变化,并探讨OCTA在成年恒定性外斜视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2019年1月—12月于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眼科就诊的成年恒定性外斜视患者29名作为试验组,同期纳入27例健康志愿者的27只眼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初诊时进行全面的眼科综合检查,包括主觉验光、眼压、眼球运动及眼位检查、远近遮盖检查、眼轴测量、裂隙灯检查。由同一位经验丰富的医师使用OCTA设备对全部研究对象的黄斑区行3 mm×3 mm扫描,由软件自动计算浅层视网膜毛细血管丛(superficial capillary plexus,SCP)和深层视网膜毛细血管丛(deep capillary plexus,DCP)的血流密度、黄斑中心凹无灌注区(foveal avascular zone,FAZ)面积,以及内层和全层视网膜厚度。分类资料采用χ2检验比较各组间差异。主导眼、非主导眼和对照眼之间OCTA参数差异采用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采用Littmann’s公式调整屈光不正及眼轴对OCTA数据的影响。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的年龄、性别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所有参与者眼球运动正常,眼前段和眼后段检查亦均正常。主导眼、非主导眼以及正常眼的等效球镜度数(spherical equivalent,SE)、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眼压、眼轴等参数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3 mm×3 mm黄斑扫描中,恒定性外斜视患者主导眼、非主导眼和对照眼SCP、DCP的血流平均密度以及FAZ面积之间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非主导眼中心凹和颞侧全层视网膜厚度分别为(248.61±19.84)μm和(320.44±17.05)μm,与主导眼[分别为(251.61±19.37)μm和(323.44±15.82)μm]相比变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P=0.018)。结论·OCTA可作为量化分析恒定性外斜视患者的血流密度、FAZ面积和黄斑厚度的有效工具。成年恒定性外斜视患者黄斑区SCP、DCP的血流密度和FAZ面积均无明显变化;非主导眼黄斑区微结构发生的特异性改变,中心凹及颞侧全层视网膜厚度显著变薄。
关键词
恒定性外斜视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
视网膜微血管
视网膜厚度
Keywords
constant exotropia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angiography(OCTA)
retinal microvasculature
retinal thickness
分类号
R777.4 [医药卫生—眼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恒定性外斜视视网膜微血流及厚度初步分析
罗丽颖
唐敏
项潇琼
傅扬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