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3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恒定型自然杀伤T细胞在1型糖尿病的免疫调节作用
1
作者 陈晔 王坚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11年第12期1306-1309,共4页
1型糖尿病(type 1 diabete mellitus,T1DM)可能是免疫系统自我平衡破坏所导致的疾病,被认为是针对胰岛β细胞的致病性T细胞所介导。恒定型自然杀伤T(invariant nature killer T,iNKT)细胞是一种独特的调节性T细胞,在免疫调节中发挥关键... 1型糖尿病(type 1 diabete mellitus,T1DM)可能是免疫系统自我平衡破坏所导致的疾病,被认为是针对胰岛β细胞的致病性T细胞所介导。恒定型自然杀伤T(invariant nature killer T,iNKT)细胞是一种独特的调节性T细胞,在免疫调节中发挥关键作用,对T1DM有保护作用。在脾和胰岛中iNKT细胞通过与糖脂配体、相应细胞表面CD1d复合物结合后,iNKT细胞释放出大量IL-4和IL-10分子,这是一种与辅助性T淋巴细胞2(T-helper lymphocyte 2,Th 2)有关的保护作用。同时,iNKT细胞能够与其他多种细胞,包括CD4+CD25+调节性T细胞、树突状细胞、产生TGF-β的T细胞和部分B细胞协同作用,抑制糖尿病的发生发展。这些研究结果表明,iNKT对T1DM有预防和缓解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糖尿病 恒定型自然杀伤t细胞 CD1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3对恒定型自然杀伤性T细胞发育和功能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2
2
作者 郑全辉 雷冰 +10 位作者 袁鸿儒 马剑楠 刘兆基 张郡 刘倚博 张冰 张爱红 郑爱华 张颖 李会婷 田枫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05-213,共9页
目的:探讨组蛋白去乙酰化酶3(HDAC3)缺失对恒定型自然杀伤性T细胞(iNKT)数量、发育表型和细胞因子产生功能的影响,确定HDAC3在iNKT细胞发育和功能发挥中的调控作用。方法:采用T细胞特异的hdac3基因敲除(HDAC3KO)及其野生型正常对照(WT)... 目的:探讨组蛋白去乙酰化酶3(HDAC3)缺失对恒定型自然杀伤性T细胞(iNKT)数量、发育表型和细胞因子产生功能的影响,确定HDAC3在iNKT细胞发育和功能发挥中的调控作用。方法:采用T细胞特异的hdac3基因敲除(HDAC3KO)及其野生型正常对照(WT)小鼠,每种小鼠各取3~5只,分离小鼠胸腺、脾脏、淋巴结和肝脏淋巴细胞,采用细胞表面抗体染色和流式细胞术检测HDAC3对iNKT细胞数量和发育表型的变化,实验至少重复3次。采用HDAC3KO小鼠及其同系B6.SJL小鼠,每种小鼠各取4~6只;提取以上2种小鼠骨髓细胞,混合后经尾静脉注入经γ射线照射的B6.SJL小鼠,以制备骨髓混合嵌合体模型,8周后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骨髓来源iNKT细胞在胸腺的产生和发育,实验重复3次。选取HDAC3KO和WT小鼠,每种各取小鼠3~5只;采用iNKT细胞特异激活剂半乳糖神经酰胺腹腔注射4 h后,收集各组小鼠脾脏淋巴细胞和血清,分别采用细胞内染色、流式细胞术和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法检测HDAC3作用下iNKT细胞因子水平,实验至少重复3次。结果:与WT小鼠比较,HDAC3KO小鼠胸腺和外周免疫器官中iNKT细胞比例和数量均明显降低(P<0.05),且HDAC3KO小鼠胸腺iNKT细胞中CD44-NK1.1-和CD44+NK1.1-细胞比例明显升高(P<0.05),而CD44+NK1.1+、CD122+、CD69+和DX5+细胞比例明显降低(P<0.05)。骨髓混合嵌合体实验,与正常B6.SJL小鼠来源的骨髓细胞比较,来源于HDAC3KO小鼠的骨髓细胞产生的iNKT细胞数量明显减少(P<0.05),同时iNKT细胞中CD44+NK1.1+细胞比例也明显降低(P<0.05)。细胞因子胞内染色和ELISA法检测,与WT小鼠比较,HDAC3KO小鼠iNKT细胞和血清中IFN-γ和IL-4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HDAC3缺失通过内源性机制导致iNKT细胞数量减少,细胞发育成熟受阻;同时HDAC3缺失导致iNKT细胞因子产生功能明显降低。提示HDAC3在iNKT细胞的发育和功能发挥中具有重要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3 恒定自然杀伤t细胞 细胞发育 细胞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杀伤T细胞在溃疡性结肠炎不同证型患者的表达与意义 被引量:3
3
作者 孙莺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10期1386-1389,共4页
目的:探索自然杀伤T细胞(NKT)在溃疡性结肠炎(UC)不同证型患者的表达与意义。方法:收集行结肠镜检查的湿热型及脾肾阳虚型UC患者各25例,选取20例行肠镜检查的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收集以上三组观察对象的外周血及结肠黏膜活检组织,采... 目的:探索自然杀伤T细胞(NKT)在溃疡性结肠炎(UC)不同证型患者的表达与意义。方法:收集行结肠镜检查的湿热型及脾肾阳虚型UC患者各25例,选取20例行肠镜检查的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收集以上三组观察对象的外周血及结肠黏膜活检组织,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NKT及其细胞因子γ干扰素(IFN-γ)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百分含量。结果:湿热组外周血NKT为(1.87±0.76)%,脾肾阳虚组为(2.79±1.35)%,对照组为(4.48±2.26)%。以上三组任意两组均有统计学差异(F=5.632,P=0.000)。外周血IFN-γ及TNF-α与NKT类似,均表现为湿热组<脾肾阳虚组<对照组,且任意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03、0.015)。与外周血比较,三组观察对象结肠黏膜组织内的NKT显著降低(P<0.05);仅湿热组外周血IFN-γ显著高于结肠黏膜,而仅脾肾阳虚组外周血TNF-α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NKT及其细胞因子含量降低在UC不同证型的鉴别起到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自然杀伤t细胞 细胞因子 辨证论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脓毒症早期恒定自然杀伤T细胞活化对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7
4
作者 费苗苗 郭玉 +1 位作者 王嘉锋 万小健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139-1145,共7页
目的探讨脓毒症早期外周血恒定自然杀伤T(iNKT)细胞活化对炎症及病情的影响。方法取健康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假手术组、盲肠结扎穿孔(CLP)脓毒症模型组和CLP模型+CD1d阻断性抗体预处理组(抗-CD1d组)。CLP术后24h应用流式... 目的探讨脓毒症早期外周血恒定自然杀伤T(iNKT)细胞活化对炎症及病情的影响。方法取健康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假手术组、盲肠结扎穿孔(CLP)脓毒症模型组和CLP模型+CD1d阻断性抗体预处理组(抗-CD1d组)。CLP术后24h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外周血、脾脏、胸腺iNKT细胞水平,ELISA法后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6、干扰素γ(IFN-γ)和IL-4等细胞因子水平,分析iNKT细胞与细胞因子的相关性,检测外周血和腹腔灌洗液中的细菌菌落数。观察各组小鼠CLP后10d生存率。选取脓毒症确诊患者及健康志愿者各20例,年龄18~70岁,检测脓毒症患者及健康志愿者外周血iNKT细胞比例及细胞因子水平,分析iNKT细胞与细胞因子及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结果脓毒症模型组小鼠的iNKT细胞和TNF-α、IL-6、IFN-γ、IL-4水平均高于假手术组(P<0.05,P<0.01),外周血及腹腔中细菌菌落数高于假手术组(P<0.01),术后7d内小鼠全部死亡;与脓毒症模型组小鼠相比,给予抗-CD1d抗体预处理后,抗-CD1d组小鼠外周血、脾脏、胸腺的iNKT细胞比例下降(P<0.05,P<0.01),外周血TNF-α、IL-6、IFN-γ和IL-4水平及外周血和腹腔液中细菌菌落数减少(P<0.05,P<0.01),术后第10天时小鼠仍存活4只。脓毒症患者的iNKT细胞及细胞因子TNF-α、IL-6、IFN-γ和IL-4水平相比健康对照组增加(P<0.05,P<0.01),且iNKT细胞与IFN-γ、IL-4水平及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脓毒症早期外周血iNKT细胞水平明显增加并与脓毒症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有一定关系,提示iNKT细胞可能在脓毒症炎症反应中起重要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恒定自然杀伤t细胞 细胞因子类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恒定的自然杀伤T淋巴细胞在肝脏抗肿瘤免疫中的作用与机制 被引量:7
5
作者 胡想金 高耀 闾军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88-191,共4页
恒定的自然杀伤T淋巴细胞(iNKT细胞)是来源于胸腺的T淋巴细胞亚群,同时表达自然杀伤细胞相关受体和T淋巴细胞受体。iNKT细胞广泛分布于全身,在肝脏内富集,表现出独特的功能特性,可以分泌细胞因子并调节微环境其他免疫细胞活性,以达到免... 恒定的自然杀伤T淋巴细胞(iNKT细胞)是来源于胸腺的T淋巴细胞亚群,同时表达自然杀伤细胞相关受体和T淋巴细胞受体。iNKT细胞广泛分布于全身,在肝脏内富集,表现出独特的功能特性,可以分泌细胞因子并调节微环境其他免疫细胞活性,以达到免疫监视及预防疾病的作用,尤其是在肿瘤微环境中,iNKT细胞能够激发肝脏抗肿瘤免疫反应、逆转免疫抑制微环境状态。就iNKT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肝脏免疫稳态中的特殊作用,尤其就iNKT细胞的抗肿瘤作用与机制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杀伤t细胞 杀伤细胞 天然 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恒定自然杀伤T细胞与肿瘤免疫治疗 被引量:1
6
作者 朱莉莉 徐以兵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36-440,共5页
恒定自然杀伤T细胞(i NKT)是T淋巴细胞的一个独特亚群,兼具自然杀伤(NK)细胞和T细胞特征,同时表达T细胞受体(TCR)和NK细胞表面标志。i NKT细胞被激活后,通过分泌细胞因子,活化其它免疫细胞参与先天性免疫和获得性免疫,在抗肿瘤免疫过程... 恒定自然杀伤T细胞(i NKT)是T淋巴细胞的一个独特亚群,兼具自然杀伤(NK)细胞和T细胞特征,同时表达T细胞受体(TCR)和NK细胞表面标志。i NKT细胞被激活后,通过分泌细胞因子,活化其它免疫细胞参与先天性免疫和获得性免疫,在抗肿瘤免疫过程中发挥调节作用。在多种癌症患者体内,发现外周血中i NKT细胞的数量降低、功能减弱,进而导致临床治疗效果不佳。近年来,基础研究和早期临床试验结果表明,注射抗原递呈细胞或/和体外培养并活化的i NKT细胞,抗肿瘤免疫治疗效果显著。本文就i NKT细胞的分类及生物学特性,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作用与其机制,以及其临床应用等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恒定自然杀伤t细胞 肿瘤免疫治疗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口腔溃疡为首发症状的鼻型-结外自然杀伤/T细胞淋巴瘤1例 被引量:3
7
作者 穆新月 刘树泰 +3 位作者 孙继军 柳晓琳 李媛媛 王文龙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55-359,共5页
鼻型-结外自然杀伤/T细胞淋巴瘤(ENKTL-NT)是源于自然杀伤细胞或者细胞毒性T细胞的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一个特殊亚型,以口腔溃疡为首发症状的情况因罕见和认识不足使其诊断具有挑战性。本文报道1例以口腔溃疡为首发症状的ENKTL-NT,并通过... 鼻型-结外自然杀伤/T细胞淋巴瘤(ENKTL-NT)是源于自然杀伤细胞或者细胞毒性T细胞的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一个特殊亚型,以口腔溃疡为首发症状的情况因罕见和认识不足使其诊断具有挑战性。本文报道1例以口腔溃疡为首发症状的ENKTL-NT,并通过分析该疾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误诊原因,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外自然杀伤/t细胞淋巴瘤 口腔溃疡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疹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及自然杀伤细胞的检测及意义 被引量:18
8
作者 后桂荣 曾抗 周再高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522-522,共1页
笔者运用流式细胞仪对30例湿疹患者进行了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自然杀伤(NK)细胞测定,旨在探讨湿疹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状态的改变,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湿疹 t淋巴细胞亚群 自然杀伤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牡蛎多糖对力竭运动小鼠血免疫球蛋白、T淋巴细胞亚群、自然杀伤细胞、自然杀伤T淋巴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12
9
作者 华岩 邓武装 +2 位作者 王春亮 卓杰先 潘家志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71-573,共3页
中小强度训练可以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长期大强度训练,特别是过度训练导致机体的免疫功能受到抑制.所以,常有运动员在高强度训练或者竞技比赛后,身体抵抗力下降,且容易受到病毒的感染,严重影响其身体健康,甚至停训停赛.因此,寻找大强度... 中小强度训练可以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长期大强度训练,特别是过度训练导致机体的免疫功能受到抑制.所以,常有运动员在高强度训练或者竞技比赛后,身体抵抗力下降,且容易受到病毒的感染,严重影响其身体健康,甚至停训停赛.因此,寻找大强度训练后的运动员身体的恢复方法,成为当今运动免疫学研究的重要课题.牡蛎是一种药用价值极高的海洋贝壳类动物,其肉中富含多糖、氨基酸、蛋白等多种活性物质,有关牡蛎粗提物研究认为,牡蛎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力、抗肿瘤、抗氧化、提高心血管功能等作用,且对人体和动物无任何毒副作用.然而,有关牡蛎多糖的研究相对较少,本研究拟通过建立小鼠力竭游泳运动损伤模型,观察牡蛎多糖对力竭训练小鼠血免疫球蛋白、T淋巴细胞亚群、自然杀伤细胞、自然杀伤T淋巴细胞的影响,为牡蛎多糖应用于运动免疫领域提供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淋巴细胞亚群 自然杀伤细胞 血免疫球蛋白 力竭游泳运动 运动小鼠 牡蛎 多糖 增强机体免疫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杀伤T细胞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分期的关系 被引量:8
10
作者 郭赛群 张颖 +1 位作者 王丽峰 邱文山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322-1324,共3页
目的探讨自然杀伤T细胞(NKT)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MT)发病机制的作用及其与分期的关系。方法I~Ⅳ期EMT患者各15例,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其外周血及腹腔积液内NKT含量,用ELISA法检查细胞因子IFN-γ及IL-4的含量,并选取同龄段的20例... 目的探讨自然杀伤T细胞(NKT)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MT)发病机制的作用及其与分期的关系。方法I~Ⅳ期EMT患者各15例,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其外周血及腹腔积液内NKT含量,用ELISA法检查细胞因子IFN-γ及IL-4的含量,并选取同龄段的2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I~Ⅳ期EMT患者外周血NKT、IFN-γ及IL-4均明显降低,且外周血及腹腔积液内以上三者的含量均呈现Ⅰ〉Ⅱ〉Ⅲ〉Ⅳ的关系,两组间的含量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NKT、IFN-γ,及IL-4当中任意一个因素均与I、Ⅱ、Ⅲ及Ⅳ的任意一期呈显著负相关性(r均大于0.06,P均小于0.05)。结论NKT及其细胞因子IFN—γ及1L-4在EMT发病机制当中具有重要作用,并且与EMT的分期密切相关,可能是该病的一组保护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自然杀伤t细胞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年龄对人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中穿孔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李芳秋 方蓉 +1 位作者 章金春 孟奎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62-564,共3页
目的 通过研究健康儿童、成人和老年人外周血淋巴细胞 (PBL)中细胞毒效应分子穿孔素 (PFP)的表达水平的变化 ,了解细胞毒性T细胞 (CTL )的杀伤活性随年龄增长而下降的分子机制。方法 利用抗人PFP、抗人CD3和抗人CD5 6单克隆抗体 (mAb... 目的 通过研究健康儿童、成人和老年人外周血淋巴细胞 (PBL)中细胞毒效应分子穿孔素 (PFP)的表达水平的变化 ,了解细胞毒性T细胞 (CTL )的杀伤活性随年龄增长而下降的分子机制。方法 利用抗人PFP、抗人CD3和抗人CD5 6单克隆抗体 (mAb) ,采用单标记免疫组化染色法 ,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中PFP的表达。采用双标记免疫组化染色法 ,检测上述细胞表面标志CD3或CD5 6的表达和细胞内PFP的表达。结果 儿童组、成人组及老年组PBL中表达PFP阳性细胞的百分率 (% ) ,分别为 (2 6 .4± 2 .7) % ,(2 1.6± 3.2 ) %和 (13.4± 2 .0 ) % ,老年组明显下降 ,与其他两组相比较P <0 .0 0 1。 3个年龄组CD3+ T细胞表达PFP的阳性率 (% ) ,分别为 (30 .1± 4 .8) %、(2 1.4± 7.3) %和 (18.8± 4 .2 ) % ,随年龄的增长而显著下降。3个年龄组CD5 6 +NK细胞PFP的表达差别不显著。结论 健康人PBL中PFP的表达随年龄增长而递减 ,CD3+ T细胞亚群PFP表达水平的下降尤其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龄 穿孔素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 自然杀伤细胞 双标记免疫组化染色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势化Ⅱ型T淋巴细胞表达杀伤细胞抑制性受体的初步观察 被引量:3
12
作者 段连宁 李江琪 +2 位作者 杜江 潘兴华 郭坤元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16-117,共2页
关键词 t淋巴细胞 杀伤细胞抑制性受体 IL-4 免疫耐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步放化疗对食管癌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及自然杀伤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陈传生 游涛 +1 位作者 林纲 戴春华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12期1711-1713,共3页
目的:观察同步放化疗对食管癌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及自然杀伤(NK)细胞的影响。方法:选取85例食管癌患者设为食管癌组,并随机分为单纯放疗组(单放组)40例和同步放化疗组45例,另随机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40例设为对照组。单放组采用单纯放射治... 目的:观察同步放化疗对食管癌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及自然杀伤(NK)细胞的影响。方法:选取85例食管癌患者设为食管癌组,并随机分为单纯放疗组(单放组)40例和同步放化疗组45例,另随机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40例设为对照组。单放组采用单纯放射治疗,同步放化疗组加用顺铂20mg·m-2·d-1+紫杉醇40mg·m-2·d-1。结果:食管癌组T淋巴细胞总量(T总)、辅助性T细胞(Th)、抑制性T细胞(Ts)比例及Th/Ts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NK细胞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步放化疗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单放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T总、Th比例及Th/Ts均明显升高,Ts比例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NK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同步放化疗组T总、Th比例及Th/Ts均明显高于单放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食管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低下,同步放化疗较单纯放疗能明显提高其T总、Th比例及Th/Ts值,改善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放射治疗 化疗 t淋巴细胞 自然杀伤细胞 顺铂 紫杉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α-半乳糖酰基鞘氨醇体外扩增Vα24自然杀伤T细胞的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2
14
作者 黄勇 姜尔烈 +5 位作者 周征 何祎 王玫 刘庆国 翟文静 韩明哲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15-320,共6页
目的建立α-半乳糖酰基鞘氨醇(α-GalCer)诱导Vα24自然杀伤T(NKT)细胞体外扩增方法,评价其生物学特性。方法将26份脐带血或外周血标本分为3组:A1组(n=5):脐带血单个核细胞(MNC)在负载α-GalCer的脐带血前体细胞源性树突状细胞(DC)刺激... 目的建立α-半乳糖酰基鞘氨醇(α-GalCer)诱导Vα24自然杀伤T(NKT)细胞体外扩增方法,评价其生物学特性。方法将26份脐带血或外周血标本分为3组:A1组(n=5):脐带血单个核细胞(MNC)在负载α-GalCer的脐带血前体细胞源性树突状细胞(DC)刺激下诱导扩增Vα24NKT细胞;A2组(n=5):外周血MNC在负载α-GalCer的外周血单核细胞来源DC(Mo-DC)刺激下诱导扩增Vα24NKT细胞;B组(n=16):在外周血MNC中直接添加α-GalCer,诱导扩增其中的Vα24NKT细胞。采用MTT法检测NKT细胞增殖能力、肿瘤细胞杀伤活性和混合淋巴细胞反应抑制能力,ELISA法测定IL-4和干扰素(IFN)-γ生成。结果A1、A2和B组NKT细胞扩增倍数分别为128(95~207)、250.5(179.6~790.6)和326(101~2136)倍,B组扩增效果明显优于A1组(P=0.038)。NKT细胞在佛波酯刺激下,3d刺激指数为1.80±0.41;脐血或外周血NKT细胞24h分泌IL-4/IFN-γ比值为0.30±0.13和0.28±0.18;能杀伤HL60、KG1a和Raji细胞,对K562细胞无效;NKT细胞及其培养上清均能抑制混合淋巴细胞反应。结论α-GalCer能在短期内大量扩增Vα24NKT细胞。扩增细胞能大量分泌IL-4和IFN-γ,杀伤肿瘤细胞系,并抑制T细胞同种免疫应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a24 自然杀伤t细胞 α-半乳糖酰基鞘氨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罗替尼治疗难治性自然杀伤/T细胞淋巴瘤的有效性与安全性的探索性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高扬 姜霁峰 +4 位作者 刘传绪 张文皓 朱杨 马玉杰 陶荣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96-201,共6页
目的·观察安罗替尼用于治疗难治性自然杀伤/T细胞淋巴瘤(natural killer/T-cell lymphoma,NKTCL)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招募于2018年8月至2019年12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门诊就诊的经病理检查确诊为NKTCL,表... 目的·观察安罗替尼用于治疗难治性自然杀伤/T细胞淋巴瘤(natural killer/T-cell lymphoma,NKTCL)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招募于2018年8月至2019年12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门诊就诊的经病理检查确诊为NKTCL,表现为门冬酰胺酶耐药,且具有可测量/可评估病灶和一定器官功能储备的患者纳入研究;患者接受安罗替尼单药(12 mg/d)或安罗替尼(10 mg/d)联合程序性死亡蛋白-1(programmed death-1,PD-1)单克隆抗体(单抗)治疗,直至疾病进展或者不能耐受不良反应,根据Lugano 2014标准评估治疗应答。不良反应按照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常见不良反应事件评价标准4.03版进行分级评估。Kaplan-Meier法对患者进行生存分析。结果·共12例患者纳入研究,中位年龄44岁,其中男性9例;6例患者接受安罗替尼单药治疗,6例患者接受安罗替尼联合PD-1单抗治疗。所有受试者均出现了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3级不良反应为高血压(2例)和低钠血症(1例),无非预期的不良反应。50.0%的患者获得客观应答,安罗替尼单药的应答率为33.3%,安罗替尼联合PD-1单抗的应答率为66.7%。中位疾病无进展生存期为3.0个月,中位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为3.0个月。接受安罗替尼单药治疗患者的中位OS为2.8个月,接受安罗替尼联合PD-1单抗治疗患者的中位OS为8.0个月;应答患者的中位OS为8.0个月,无应答患者的中位OS仅2.8个月。结论·安罗替尼可能是一个治疗难治性NKTCL的潜在药物,且与PD-1单抗具有潜在协同增效作用;该药整体安全性良好,患者普遍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杀伤/t细胞淋巴瘤 安罗替尼 程序性死亡蛋白-1单克隆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CD3^+ CD56^+自然杀伤样T细胞体外活化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铭明 夏丹 +3 位作者 唐婷婷 王路 徐建华 沙泉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65-369,共5页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CD3+CD56+自然杀伤样T(NKT样)细胞的表达以及体外活化后的增殖能力和生物学特性。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30例SLE患者(疾病活动组20例,稳定组10例)和20例正常对照组外周血CD3+CD56+NKT样细胞的表...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CD3+CD56+自然杀伤样T(NKT样)细胞的表达以及体外活化后的增殖能力和生物学特性。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30例SLE患者(疾病活动组20例,稳定组10例)和20例正常对照组外周血CD3+CD56+NKT样细胞的表达及不同体外刺激活化后的增殖能力。通过检测Th1型细胞因子干扰素γ(IFN-γ)和Th2型细胞因子白介素(IL)-4表达水平来判断其在调节炎症免疫反应中的作用。结果 SLE患者外周血CD3+CD56+NKT样细胞的表达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SLE疾病活动组与稳定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佛波酯(PMA)和离子霉素的非特异性刺激相比,经抗CD3单克隆抗体和IL-2特异性诱导刺激对CD3+CD56+NKT样细胞的增殖能力更强,Th1型细胞因子IFN-γ表达水平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Th2型细胞因子IL-4在两种刺激条件下几乎均不表达。结论 CD3+CD56+NKT样细胞通过分泌Th1型细胞因子IFN-γ来调节炎症免疫作用,SLE的发病可能与外周血CD3+CD56+NKT样细胞表达数量减少及其免疫功能严重失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自然杀伤t细胞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癌术后肺部感染患者外周血NK细胞活性、CD4+T细胞亚群计数及循环肿瘤细胞水平变化分析
17
作者 吴丽娟 徐燕 +1 位作者 郭明飞 柴囡楠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970-1974,共5页
目的:分析食管癌术后肺部感染患者外周血自然杀伤细胞(NK)、CD4+T细胞亚群计数及循环肿瘤细胞(CTC)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2年7月于赤峰松山区蒙医中医院行食管癌根治术后并发肺部感染者108例为感染组,另选取同... 目的:分析食管癌术后肺部感染患者外周血自然杀伤细胞(NK)、CD4+T细胞亚群计数及循环肿瘤细胞(CTC)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2年7月于赤峰松山区蒙医中医院行食管癌根治术后并发肺部感染者108例为感染组,另选取同期行食管癌根治术后未并发肺部感染者108例为非感染组。检测术后3 d两组外周血NK细胞、CD4+T细胞亚群及CTC水平。采用临床肺部感染评分系统(CPIS)评估病情程度,并采用Pearson、Spearman相关性分析食管癌术后并发肺部感染患者外周血NK细胞、CD4+T细胞亚群及CTC水平与CPIS评分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各指标在食管癌术后肺部感染预测中的应用价值;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食管癌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感染组患者外周血NK细胞、CD4+T细胞水平、CD4+T/CD8+T明显低于非感染组,血清CTC阳性率明显高于非感染组(P<0.05)。CTC阳性组患者的外周血NK细胞、CD4+T细胞及CD4+T/CD8+T明显低于CTC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食管癌术后肺部感染患者CPIS评分(4.18±1.29)分,相关性分析显示外周血NK细胞、CD4+T细胞与CPIS评分呈显著负相关,CTC水平与CPIS评分呈显著正相关(P<0.05)。外周血NK细胞、CD4+T细胞亚群及CTC水平预测食管癌患者术后并发肺部感染发生的AUC分别为0.694、0.757、0.574,NK细胞、CD4+T细胞亚群对食管癌患者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的预测价值优于CTC(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低NK细胞和CD4+T细胞水平是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食管癌术后并发肺部感染患者存在免疫功能异常,且低NK细胞和CD4+T细胞水平是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重点监测患者外周血NK细胞和CD4+T细胞水平有助于掌握患者病情发展并预测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肺部感染 自然杀伤细胞 t细胞亚群 循环肿瘤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杀伤细胞和T淋巴细胞在银屑病发病中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王飞 Griffiths CEM +1 位作者 Kirby B Cameron AL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489-490,共2页
用免疫组化法检侧10例银屑病患者皮损、皮损周围外观正常皮肤和正常对照组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T细胞表面抗原的表达。结果表明:患者皮损处真皮乳头NK细胞表面抗原CD16、CD56、CD57、CD94、CD158a,T细胞表面抗原CD2、CD3、CD4、CD8和... 用免疫组化法检侧10例银屑病患者皮损、皮损周围外观正常皮肤和正常对照组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T细胞表面抗原的表达。结果表明:患者皮损处真皮乳头NK细胞表面抗原CD16、CD56、CD57、CD94、CD158a,T细胞表面抗原CD2、CD3、CD4、CD8和皮肤白细胞相关抗原(CLA)阳性表达的细胞数,较皮损周围外观正常皮肤和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多(P<0.05或<0.01)。作者认为:T细胞、NK细胞共同参入银屑病的发病,并分析了二者之间相互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自然杀伤细胞 t淋巴细胞 免疫组织化学 表面抗原 发病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raves’病样自然杀伤T细胞缺如小鼠血清TSH受体抗体的水平
19
作者 郭辉 蒲丹 +3 位作者 王淑梅 雒文田 青才文江 矢野明彦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39-241,共3页
目的 探讨自然杀伤T细胞 (naturalkillerTcell,NKT)在Graves’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用表达有人TSH受体的细胞免疫NKT细胞缺如小鼠和野生型BLAB/c小鼠 ,每两周一次 ,共 6次。在最后一次免疫结束后两周处死小鼠 ,检测血清甲状腺素水平 ... 目的 探讨自然杀伤T细胞 (naturalkillerTcell,NKT)在Graves’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用表达有人TSH受体的细胞免疫NKT细胞缺如小鼠和野生型BLAB/c小鼠 ,每两周一次 ,共 6次。在最后一次免疫结束后两周处死小鼠 ,检测血清甲状腺素水平 ,TSH受体抗体。结果 免疫后的NKT细胞缺如小鼠 ,血清TT4和TRAb水平轻度升高 ,并且与对照组比较 ,有显著性差异。但是 ,在经免疫的NKT细胞缺如小鼠和野生型小鼠之间 ,血清平均TT4水平和TRAb水平相似 ,且TSAb与TSBAb水平变化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ves’病 自然杀伤t细胞缺如 小鼠 血清 tSH受体抗体 甲状腺素 自身免疫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调节性T细胞对脑型疟疾易感鼠和抵抗鼠感染结局的影响
20
作者 武静静 刘军 +6 位作者 王涛 陈光 郑伟 由宇润 潘艳艳 曹雅明 刘英杰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44-348,共5页
目的探讨自然调节性T细胞(nTregs)在伯氏疟原虫感染过程中的活化特点及其与疾病进展的相关性。方法用伯氏疟原虫ANKA分别感染C57BL/6、BALB/c和DBA/2小鼠,计数红细胞感染率;感染前和感染后3、5、8d制备脾细胞悬液,流式细胞术检测脾细胞... 目的探讨自然调节性T细胞(nTregs)在伯氏疟原虫感染过程中的活化特点及其与疾病进展的相关性。方法用伯氏疟原虫ANKA分别感染C57BL/6、BALB/c和DBA/2小鼠,计数红细胞感染率;感染前和感染后3、5、8d制备脾细胞悬液,流式细胞术检测脾细胞悬液中nTregs百分含量;ELISA和Griess方法检测脾细胞培养上清IFN-γ、IL-10和NO水平。结果C57BL/6小鼠感染后8~11d死于脑疟,BALB/c和DBA/2小鼠感染后3~4w死于贫血和过度虫体血症。3种小鼠于感染后3d,nTregs百分数达到峰值后逐渐下降,于感染后8d,C57BL/6小鼠nTregs百分数下降最为显著并明显低于正常水平,整个感染过程中,C57BL/6小鼠的nTregs百分含量显著低于BALB/c和DBA/2小鼠。3种小鼠脾细胞培养上清IFN-γ、NO和IL-10水平于感染后开始升高,感染后5d达到峰值,感染后8d与感染后5d相比,C57BL/6小鼠IFN-γ、NO水平轻微下降,IL-10水平显著下降;BALB/c和DBA/2小鼠IFN-γ、NO水平显著下降,IL-10水平轻微下降。并且C57BL/6小鼠IFN-γ、NO水平高于BALB/c和DBA/2小鼠,而IL-10水平低于BALB/c和DBA/2小鼠。3种小鼠感染后脾脏nTregs数量与IFN-γ和NO水平呈负相关,IL-10水平与感染率呈正相关。结论伯氏疟原虫感染过程中,nTregs数量的动态变化与宿主感染结局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伯氏疟原虫ANKA 自然调节性t细胞 疟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