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3对恒定型自然杀伤性T细胞发育和功能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1
1
作者 郑全辉 雷冰 +10 位作者 袁鸿儒 马剑楠 刘兆基 张郡 刘倚博 张冰 张爱红 郑爱华 张颖 李会婷 田枫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05-213,共9页
目的:探讨组蛋白去乙酰化酶3(HDAC3)缺失对恒定型自然杀伤性T细胞(iNKT)数量、发育表型和细胞因子产生功能的影响,确定HDAC3在iNKT细胞发育和功能发挥中的调控作用。方法:采用T细胞特异的hdac3基因敲除(HDAC3KO)及其野生型正常对照(WT)... 目的:探讨组蛋白去乙酰化酶3(HDAC3)缺失对恒定型自然杀伤性T细胞(iNKT)数量、发育表型和细胞因子产生功能的影响,确定HDAC3在iNKT细胞发育和功能发挥中的调控作用。方法:采用T细胞特异的hdac3基因敲除(HDAC3KO)及其野生型正常对照(WT)小鼠,每种小鼠各取3~5只,分离小鼠胸腺、脾脏、淋巴结和肝脏淋巴细胞,采用细胞表面抗体染色和流式细胞术检测HDAC3对iNKT细胞数量和发育表型的变化,实验至少重复3次。采用HDAC3KO小鼠及其同系B6.SJL小鼠,每种小鼠各取4~6只;提取以上2种小鼠骨髓细胞,混合后经尾静脉注入经γ射线照射的B6.SJL小鼠,以制备骨髓混合嵌合体模型,8周后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骨髓来源iNKT细胞在胸腺的产生和发育,实验重复3次。选取HDAC3KO和WT小鼠,每种各取小鼠3~5只;采用iNKT细胞特异激活剂半乳糖神经酰胺腹腔注射4 h后,收集各组小鼠脾脏淋巴细胞和血清,分别采用细胞内染色、流式细胞术和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法检测HDAC3作用下iNKT细胞因子水平,实验至少重复3次。结果:与WT小鼠比较,HDAC3KO小鼠胸腺和外周免疫器官中iNKT细胞比例和数量均明显降低(P<0.05),且HDAC3KO小鼠胸腺iNKT细胞中CD44-NK1.1-和CD44+NK1.1-细胞比例明显升高(P<0.05),而CD44+NK1.1+、CD122+、CD69+和DX5+细胞比例明显降低(P<0.05)。骨髓混合嵌合体实验,与正常B6.SJL小鼠来源的骨髓细胞比较,来源于HDAC3KO小鼠的骨髓细胞产生的iNKT细胞数量明显减少(P<0.05),同时iNKT细胞中CD44+NK1.1+细胞比例也明显降低(P<0.05)。细胞因子胞内染色和ELISA法检测,与WT小鼠比较,HDAC3KO小鼠iNKT细胞和血清中IFN-γ和IL-4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HDAC3缺失通过内源性机制导致iNKT细胞数量减少,细胞发育成熟受阻;同时HDAC3缺失导致iNKT细胞因子产生功能明显降低。提示HDAC3在iNKT细胞的发育和功能发挥中具有重要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3 恒定型自然杀伤性t细胞 细胞发育 细胞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恒定型自然杀伤T细胞在1型糖尿病的免疫调节作用
2
作者 陈晔 王坚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11年第12期1306-1309,共4页
1型糖尿病(type 1 diabete mellitus,T1DM)可能是免疫系统自我平衡破坏所导致的疾病,被认为是针对胰岛β细胞的致病性T细胞所介导。恒定型自然杀伤T(invariant nature killer T,iNKT)细胞是一种独特的调节性T细胞,在免疫调节中发挥关键... 1型糖尿病(type 1 diabete mellitus,T1DM)可能是免疫系统自我平衡破坏所导致的疾病,被认为是针对胰岛β细胞的致病性T细胞所介导。恒定型自然杀伤T(invariant nature killer T,iNKT)细胞是一种独特的调节性T细胞,在免疫调节中发挥关键作用,对T1DM有保护作用。在脾和胰岛中iNKT细胞通过与糖脂配体、相应细胞表面CD1d复合物结合后,iNKT细胞释放出大量IL-4和IL-10分子,这是一种与辅助性T淋巴细胞2(T-helper lymphocyte 2,Th 2)有关的保护作用。同时,iNKT细胞能够与其他多种细胞,包括CD4+CD25+调节性T细胞、树突状细胞、产生TGF-β的T细胞和部分B细胞协同作用,抑制糖尿病的发生发展。这些研究结果表明,iNKT对T1DM有预防和缓解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糖尿病 恒定自然杀伤t细胞 CD1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杀伤T细胞在溃疡性结肠炎不同证型患者的表达与意义 被引量:3
3
作者 孙莺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10期1386-1389,共4页
目的:探索自然杀伤T细胞(NKT)在溃疡性结肠炎(UC)不同证型患者的表达与意义。方法:收集行结肠镜检查的湿热型及脾肾阳虚型UC患者各25例,选取20例行肠镜检查的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收集以上三组观察对象的外周血及结肠黏膜活检组织,采... 目的:探索自然杀伤T细胞(NKT)在溃疡性结肠炎(UC)不同证型患者的表达与意义。方法:收集行结肠镜检查的湿热型及脾肾阳虚型UC患者各25例,选取20例行肠镜检查的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收集以上三组观察对象的外周血及结肠黏膜活检组织,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NKT及其细胞因子γ干扰素(IFN-γ)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百分含量。结果:湿热组外周血NKT为(1.87±0.76)%,脾肾阳虚组为(2.79±1.35)%,对照组为(4.48±2.26)%。以上三组任意两组均有统计学差异(F=5.632,P=0.000)。外周血IFN-γ及TNF-α与NKT类似,均表现为湿热组<脾肾阳虚组<对照组,且任意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03、0.015)。与外周血比较,三组观察对象结肠黏膜组织内的NKT显著降低(P<0.05);仅湿热组外周血IFN-γ显著高于结肠黏膜,而仅脾肾阳虚组外周血TNF-α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NKT及其细胞因子含量降低在UC不同证型的鉴别起到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自然杀伤t细胞 细胞因子 辨证论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脓毒症早期恒定自然杀伤T细胞活化对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7
4
作者 费苗苗 郭玉 +1 位作者 王嘉锋 万小健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139-1145,共7页
目的探讨脓毒症早期外周血恒定自然杀伤T(iNKT)细胞活化对炎症及病情的影响。方法取健康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假手术组、盲肠结扎穿孔(CLP)脓毒症模型组和CLP模型+CD1d阻断性抗体预处理组(抗-CD1d组)。CLP术后24h应用流式... 目的探讨脓毒症早期外周血恒定自然杀伤T(iNKT)细胞活化对炎症及病情的影响。方法取健康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假手术组、盲肠结扎穿孔(CLP)脓毒症模型组和CLP模型+CD1d阻断性抗体预处理组(抗-CD1d组)。CLP术后24h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外周血、脾脏、胸腺iNKT细胞水平,ELISA法后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6、干扰素γ(IFN-γ)和IL-4等细胞因子水平,分析iNKT细胞与细胞因子的相关性,检测外周血和腹腔灌洗液中的细菌菌落数。观察各组小鼠CLP后10d生存率。选取脓毒症确诊患者及健康志愿者各20例,年龄18~70岁,检测脓毒症患者及健康志愿者外周血iNKT细胞比例及细胞因子水平,分析iNKT细胞与细胞因子及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结果脓毒症模型组小鼠的iNKT细胞和TNF-α、IL-6、IFN-γ、IL-4水平均高于假手术组(P<0.05,P<0.01),外周血及腹腔中细菌菌落数高于假手术组(P<0.01),术后7d内小鼠全部死亡;与脓毒症模型组小鼠相比,给予抗-CD1d抗体预处理后,抗-CD1d组小鼠外周血、脾脏、胸腺的iNKT细胞比例下降(P<0.05,P<0.01),外周血TNF-α、IL-6、IFN-γ和IL-4水平及外周血和腹腔液中细菌菌落数减少(P<0.05,P<0.01),术后第10天时小鼠仍存活4只。脓毒症患者的iNKT细胞及细胞因子TNF-α、IL-6、IFN-γ和IL-4水平相比健康对照组增加(P<0.05,P<0.01),且iNKT细胞与IFN-γ、IL-4水平及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脓毒症早期外周血iNKT细胞水平明显增加并与脓毒症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有一定关系,提示iNKT细胞可能在脓毒症炎症反应中起重要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恒定自然杀伤t细胞 细胞因子类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恒定自然杀伤T细胞与肿瘤免疫治疗 被引量:1
5
作者 朱莉莉 徐以兵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36-440,共5页
恒定自然杀伤T细胞(i NKT)是T淋巴细胞的一个独特亚群,兼具自然杀伤(NK)细胞和T细胞特征,同时表达T细胞受体(TCR)和NK细胞表面标志。i NKT细胞被激活后,通过分泌细胞因子,活化其它免疫细胞参与先天性免疫和获得性免疫,在抗肿瘤免疫过程... 恒定自然杀伤T细胞(i NKT)是T淋巴细胞的一个独特亚群,兼具自然杀伤(NK)细胞和T细胞特征,同时表达T细胞受体(TCR)和NK细胞表面标志。i NKT细胞被激活后,通过分泌细胞因子,活化其它免疫细胞参与先天性免疫和获得性免疫,在抗肿瘤免疫过程中发挥调节作用。在多种癌症患者体内,发现外周血中i NKT细胞的数量降低、功能减弱,进而导致临床治疗效果不佳。近年来,基础研究和早期临床试验结果表明,注射抗原递呈细胞或/和体外培养并活化的i NKT细胞,抗肿瘤免疫治疗效果显著。本文就i NKT细胞的分类及生物学特性,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作用与其机制,以及其临床应用等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恒定自然杀伤t细胞 肿瘤免疫治疗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口腔溃疡为首发症状的鼻型-结外自然杀伤/T细胞淋巴瘤1例 被引量:3
6
作者 穆新月 刘树泰 +3 位作者 孙继军 柳晓琳 李媛媛 王文龙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55-359,共5页
鼻型-结外自然杀伤/T细胞淋巴瘤(ENKTL-NT)是源于自然杀伤细胞或者细胞毒性T细胞的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一个特殊亚型,以口腔溃疡为首发症状的情况因罕见和认识不足使其诊断具有挑战性。本文报道1例以口腔溃疡为首发症状的ENKTL-NT,并通过... 鼻型-结外自然杀伤/T细胞淋巴瘤(ENKTL-NT)是源于自然杀伤细胞或者细胞毒性T细胞的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一个特殊亚型,以口腔溃疡为首发症状的情况因罕见和认识不足使其诊断具有挑战性。本文报道1例以口腔溃疡为首发症状的ENKTL-NT,并通过分析该疾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误诊原因,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外自然杀伤/t细胞淋巴瘤 口腔溃疡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稳定性自然杀伤性T细胞调节自身免疫性疾病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赵圣亚综述 毕宏生审校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183-1186,共4页
研究证实,自然杀伤性T(NKT)细胞在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参与免疫应答过程,但NKT细胞在调控系统调节致病性辅助T(Th)细胞方面的作用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清楚。近年来的研究发现,Th17细胞与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有关,与以往的研... 研究证实,自然杀伤性T(NKT)细胞在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参与免疫应答过程,但NKT细胞在调控系统调节致病性辅助T(Th)细胞方面的作用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清楚。近年来的研究发现,Th17细胞与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有关,与以往的研究认为Th1、Th2亚群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起主要作用的结果有所不同,Th17亚群的作用可能比Th1更为重要。无论体外研究还是体内研究,稳定性NKT(iNKT)细胞都能抑制CD4’T细胞向Th1细胞和Th17细胞的分化,但抑制Th1细胞、Th17细胞分化的作用机制是不同的。就NKT细胞的概念、自身免疫性疾病中NKT细胞对Th1细胞、Th17细胞的调控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 自然杀伤性t细胞 葡萄膜炎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 辅助性t淋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调节性T细胞对脑型疟疾易感鼠和抵抗鼠感染结局的影响
8
作者 武静静 刘军 +6 位作者 王涛 陈光 郑伟 由宇润 潘艳艳 曹雅明 刘英杰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44-348,共5页
目的探讨自然调节性T细胞(nTregs)在伯氏疟原虫感染过程中的活化特点及其与疾病进展的相关性。方法用伯氏疟原虫ANKA分别感染C57BL/6、BALB/c和DBA/2小鼠,计数红细胞感染率;感染前和感染后3、5、8d制备脾细胞悬液,流式细胞术检测脾细胞... 目的探讨自然调节性T细胞(nTregs)在伯氏疟原虫感染过程中的活化特点及其与疾病进展的相关性。方法用伯氏疟原虫ANKA分别感染C57BL/6、BALB/c和DBA/2小鼠,计数红细胞感染率;感染前和感染后3、5、8d制备脾细胞悬液,流式细胞术检测脾细胞悬液中nTregs百分含量;ELISA和Griess方法检测脾细胞培养上清IFN-γ、IL-10和NO水平。结果C57BL/6小鼠感染后8~11d死于脑疟,BALB/c和DBA/2小鼠感染后3~4w死于贫血和过度虫体血症。3种小鼠于感染后3d,nTregs百分数达到峰值后逐渐下降,于感染后8d,C57BL/6小鼠nTregs百分数下降最为显著并明显低于正常水平,整个感染过程中,C57BL/6小鼠的nTregs百分含量显著低于BALB/c和DBA/2小鼠。3种小鼠脾细胞培养上清IFN-γ、NO和IL-10水平于感染后开始升高,感染后5d达到峰值,感染后8d与感染后5d相比,C57BL/6小鼠IFN-γ、NO水平轻微下降,IL-10水平显著下降;BALB/c和DBA/2小鼠IFN-γ、NO水平显著下降,IL-10水平轻微下降。并且C57BL/6小鼠IFN-γ、NO水平高于BALB/c和DBA/2小鼠,而IL-10水平低于BALB/c和DBA/2小鼠。3种小鼠感染后脾脏nTregs数量与IFN-γ和NO水平呈负相关,IL-10水平与感染率呈正相关。结论伯氏疟原虫感染过程中,nTregs数量的动态变化与宿主感染结局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伯氏疟原虫ANKA 自然调节性t细胞 疟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塞米松体外短期处理影响Ⅰ型调节性T细胞与自然调节性T细胞平衡
9
作者 黄丽艳 欧志兵 +4 位作者 谢婷 廖湘平 张健 刘文培 瞿小旺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92-495,501,共5页
目的:本研究拟通过地塞米松体外短期处理外周血淋巴细胞探讨地塞米松对调节性T细胞包括自然调节性T细胞(Natural regulatory T cell,Treg)和Ⅰ型调节性T细胞(Type I regulatory T cell,Tr1)的影响。方法:取健康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分为地... 目的:本研究拟通过地塞米松体外短期处理外周血淋巴细胞探讨地塞米松对调节性T细胞包括自然调节性T细胞(Natural regulatory T cell,Treg)和Ⅰ型调节性T细胞(Type I regulatory T cell,Tr1)的影响。方法:取健康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分为地塞米松处理组和阴性对照组,处理3 d后按多色分析法进行染色,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并分析CD25、CD127、淋巴细胞活化因子3(Lymphocyte-activation 3,LAG-3)和叉头样转录因子3(Forkhead box P3,Foxp3)的表达及Treg和Tr1的频率变化。结果:相对于对照组,地塞米松处理3 d后CD4+T细胞频率增加且呈剂量依赖性;CD4^+T细胞上CD25和Foxp3的表达显著降低(P=0.006,P<0.000 1),而CD127和LAG-3表达显著升高(P<0.000 1、P=0.011);Treg频率显著降低(P<0.001),而Tr1频率显著升高(P=0.051),且增加Tr1/Treg细胞比率(P=0.044)。结论:地塞米松体外短期处理上调Tr1比率,下调Treg比率,改变Tr1与Treg细胞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皮质激素 地塞米松 自然调节性t细胞 调节性t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疗法在晚期胃癌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皓 黎正行 罗天航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336-1342,共7页
胃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当前我国胃癌就诊患者仍以进展期为主,晚期患者就诊时多已失去手术治疗的机会,而传统的放疗、化疗和靶向治疗效果并不理想。嵌合抗原受体(CAR)-T细胞(CAR-T)免疫疗法作为一种新的治疗手段,在血液系统恶性肿... 胃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当前我国胃癌就诊患者仍以进展期为主,晚期患者就诊时多已失去手术治疗的机会,而传统的放疗、化疗和靶向治疗效果并不理想。嵌合抗原受体(CAR)-T细胞(CAR-T)免疫疗法作为一种新的治疗手段,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中疗效显著,也为胃癌的免疫治疗开辟了新途径。然而,由于胃癌的异质性、肿瘤微环境免疫抑制、肿瘤靶抗原逃逸及脱靶毒性等问题,使得CAR-T免疫疗法在胃癌治疗中的应用存在挑战。本文综述了CAR的结构及CAR-T治疗原理、CAR-T治疗晚期胃癌的主要靶点及治疗现状,并探讨了CAR-T治疗胃癌面临的挑战,旨在为晚期胃癌的临床免疫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免疫疗法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 密封蛋白18.2 自然杀伤细胞活化受体 上皮细胞黏附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150缺失增强小鼠NKT细胞IFN-γ产生并促进小鼠Ⅰ型糖尿病的发生 被引量:4
11
作者 郑全辉 张爱红 +5 位作者 郑爱华 陈淑媛 侯志宏 高金明 郑建兴 李娟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28-633,共6页
目的:探讨miR-150在小鼠NKT细胞免疫功能中的作用及对小鼠Ⅰ型糖尿病发生的影响。方法:采用miR-150基因敲除小鼠;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外周免疫器官NKT细胞数量变化;细胞内染色和ELISA检测NKT细胞因子的表达和分泌;采用STZ处理建立Ⅰ型糖... 目的:探讨miR-150在小鼠NKT细胞免疫功能中的作用及对小鼠Ⅰ型糖尿病发生的影响。方法:采用miR-150基因敲除小鼠;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外周免疫器官NKT细胞数量变化;细胞内染色和ELISA检测NKT细胞因子的表达和分泌;采用STZ处理建立Ⅰ型糖尿病小鼠模型,体内注射α-Galcer活化NKT细胞,观察miR-150敲除对小鼠糖尿病发生的影响。结果:miR-150基因缺失不影响小鼠外周NKT细胞的数量,但导致NKT细胞IFN-γ产生显著增加;采用STZ处理小鼠并同时给予α-Galcer活化NKT细胞,发现miR-150敲除加速小鼠糖尿病的发生。结论:miR-150基因敲除促进小鼠NKT细胞IFN-γ的产生,活化miR-150敲除NKT细胞加速小鼠Ⅰ型糖尿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150 自然杀伤性t细胞 IFN-Γ 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期^(18)F-FDG PET/CT评估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的预后价值 被引量:2
12
作者 汪太松 乔文礼 +1 位作者 邢岩 赵晋华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731-734,共4页
目的:探讨中期^(18)F-FDG PET/CT在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ENKTL)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上海一院临床医学院(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病理确诊的ENKTL患者21例,在治疗前和中期(... 目的:探讨中期^(18)F-FDG PET/CT在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ENKTL)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上海一院临床医学院(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病理确诊的ENKTL患者21例,在治疗前和中期(2-4个化疗疗程后第3周或放疗后第6周)行^(18)F-FDG PET/CT显像。随访患者完整临床资料,通过韩国预后指数计算、多维尔评分、最大标准摄取值减少率(ΔSUVmax)半定量分析评估患者的无进展生存率及总生存率,并通过COX回归分析影响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21例患者治疗结束后完全缓解11例,部分缓解3例,疾病稳定1例,疾病进展6例。完全缓解患者△SUVmax明显高于非完全缓解患者[(66.07±22.33)%vs(36.87±23.28)%,t=2.927,P=0.009]。受试者工作曲线计算ΔSUVmax最佳分界点为51.45%。中位随访时间32个月。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韩国预后指数、多维尔评分、ΔSUVmax预测无进展生存率、总生存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COX回归分析显示,多维尔评分是影响无进展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P <0.05),韩国预后指数、ΔSUVmax是影响总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P <0.05)。结论:中期^(18)F-FDG PET/CT显像在ENKTL患者预后评估中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t/Ct 结外鼻自然杀伤/t细胞淋巴瘤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KT细胞联合卵清蛋白对髓源性树突状细胞表型和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郭旭雪 聂汉祥 +1 位作者 陈千慧 邓霓姗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483-1488,共6页
目的:观察哮喘小鼠恒定自然杀伤T细胞(iNKT细胞)联合卵清蛋白(OVA)对髓源性树突状细胞(BMDCs)表型和功能的影响。方法:取健康雄性野生型BLAB/c小鼠BMDCs,分别与哮喘小鼠脾脏iNKT细胞联合OVA(iNKT细胞联合OVA组)、脂多糖(LPS组)、iNKT细... 目的:观察哮喘小鼠恒定自然杀伤T细胞(iNKT细胞)联合卵清蛋白(OVA)对髓源性树突状细胞(BMDCs)表型和功能的影响。方法:取健康雄性野生型BLAB/c小鼠BMDCs,分别与哮喘小鼠脾脏iNKT细胞联合OVA(iNKT细胞联合OVA组)、脂多糖(LPS组)、iNKT细胞联合PBS(iNKT细胞联合PBS组)、OVA(OVA组)或PBS(PBS组)共培养20 h,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BMDCs表面分子MHC-II、CD80、CD86和CD40的表达水平,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液中白细胞介素12(IL-12)p70、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IL-10的水平;取各组共培养后的BMDCs,与DO11.10转基因小鼠脾CD4^+ T细胞共培养48 h,采用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液中IL-4和干扰素γ(IFN-γ)的水平。结果:iNKT细胞联合OVA组BMDCs表面分子MHC-II、CD80、CD86和CD40及培养上清液IL-12 p70、IL-6和TNF-α水平与LPS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P>0.05),但明显高于iNKT细胞联合PBS组、OVA组和PBS组(P<0.05或P<0.01);iNKT细胞联合OVA组BMDCs与DO11.10 CD4^+ T细胞共培养上清液IL-4水平与LPS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P>0.05),但明显高于iNKT细胞联合PBS组、OVA组和PBS组(P<0.01)。结论:存在OVA时,iNKT细胞可以诱导BMDCs表型和功能的免疫原性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髓源性树突状细胞 恒定自然杀伤t细胞 卵清蛋白 免疫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KT细胞对哮喘小鼠肺树突状细胞表面分子和促炎性细胞因子表达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8
14
作者 陈千慧 郭旭雪 +7 位作者 邓霓姗 陈硕 何青 杨巧玉 王爱玲 丁续红 余红缨 聂汉祥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39-544,共6页
目的:观察iNKT细胞对哮喘小鼠肺树突状细胞(LDCs)表面分子和促炎性细胞因子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24只野生型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哮喘组和过继转移组,每组8只; 12只CD1d^(-/-)-BALB/c小鼠随机分为CD1d^(-/-)对照组和CD1d^(-... 目的:观察iNKT细胞对哮喘小鼠肺树突状细胞(LDCs)表面分子和促炎性细胞因子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24只野生型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哮喘组和过继转移组,每组8只; 12只CD1d^(-/-)-BALB/c小鼠随机分为CD1d^(-/-)对照组和CD1d^(-/-)哮喘组,每组6只。哮喘组、过继转移组和CD1d^(-/-)哮喘组小鼠以卵清白蛋白致敏和激发,正常对照组和CD1d^(-/-)对照组以等量PBS替代,其中过继转移组在第1次激发前1 h给予iNKT细胞尾静脉注射。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小鼠LDCs及表面分子MHCⅡ、CD80、CD86和CD40的表达水平; ELISA法检测LDCs体外培养上清液IL-12p70、IL-6、TNF-α和IL-10水平。结果:过继转移组小鼠LDCs数量和MHCⅡ、CD40、CD80、CD86表达水平及LDCs体外培养上清液IL-12p70、IL-6、TNF-α水平明显高于哮喘组(P<0. 05或P<0. 01); CD1d^(-/-)哮喘组小鼠LDCs数量和MHCⅡ、CD40、CD80、CD86表达水平及LDCs体外培养上清液IL-12p70、IL-6、TNF-α水平明显低于哮喘组(P<0. 05或P<0. 01),但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CD1d^(-/-)对照组(P<0. 05或P<0. 01)。结论:iNKT细胞可以增强哮喘小鼠LDCs表面分子和促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恒定自然杀伤t细胞 肺树突状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150特异调控胸腺iNKT细胞的发育和成熟 被引量:4
15
作者 郑全辉 张爱红 +5 位作者 郑爱华 陆斌 张庆波 侯志宏 李娟 陈淑媛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30-134,139,共6页
目的:探讨miR-150在胸腺传统T细胞和恒定型自然杀伤性T细胞(iNKT)发育和成熟中的作用。方法:采用Real-time PCR检测miR-150在胸腺传统T细胞和iNKT细胞中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miR-150基因敲除小鼠胸腺传统T细胞和iNKT细胞的发育和成熟... 目的:探讨miR-150在胸腺传统T细胞和恒定型自然杀伤性T细胞(iNKT)发育和成熟中的作用。方法:采用Real-time PCR检测miR-150在胸腺传统T细胞和iNKT细胞中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miR-150基因敲除小鼠胸腺传统T细胞和iNKT细胞的发育和成熟。结果:miR-150在胸腺传统T细胞和iNKT细胞中均有表达,且在iNKT细胞发育成熟过程中表达逐渐增加,缺失miR-150不影响传统T细胞发育,但导致iNKT细胞发育和成熟障碍。结论:miR-150特异调控小鼠胸腺iNKT细胞的发育和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150 基因敲除 t细胞 自然杀伤性t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受型抗原递呈细胞对小鼠角膜植片免疫排斥的影响
16
作者 赵萌 邹留河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94-97,共4页
目的建立小鼠同种异体角膜移植模型,观察静脉注入抗原递呈细胞对术后免疫排斥的影响。方法建立BALB/c→C57BL/6小鼠角膜移植模型。随机分2组,静脉注入耐受型或普通抗原递呈细胞。根据植片混浊评分,判断植片排斥情况。随机取两组小鼠脾... 目的建立小鼠同种异体角膜移植模型,观察静脉注入抗原递呈细胞对术后免疫排斥的影响。方法建立BALB/c→C57BL/6小鼠角膜移植模型。随机分2组,静脉注入耐受型或普通抗原递呈细胞。根据植片混浊评分,判断植片排斥情况。随机取两组小鼠脾脏检测CD4+NKT百分比和IL-10质量分数。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移植排斥出现晚(19d±1.6d,P=0.009)。术后脾脏CD4+NKT百分比、IL-10质量分数相对恒定。结论小鼠角膜移植术后耐受型抗原递呈细胞静脉注射可延长植片存活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移植 移植物排斥 自然杀伤性t细胞 前房相关性免疫偏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KT细胞发育过程中microRNA表达谱变化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姗 郑全辉 +6 位作者 田枫 闫振宇 孙贺军 王佳骥 左蓉洁 刘遄 陈光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979-984,共6页
目的:探讨自然杀伤性T细胞(NKT)发育、成熟过程中microRNA表达谱变化。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分选小鼠胸腺不同发育阶段NKT细胞,提取细胞总RNA,经反转录和预扩增后利用Taq Man低密度microRNA表达谱分析阵列检测NKT发育、成熟过程中发生表... 目的:探讨自然杀伤性T细胞(NKT)发育、成熟过程中microRNA表达谱变化。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分选小鼠胸腺不同发育阶段NKT细胞,提取细胞总RNA,经反转录和预扩增后利用Taq Man低密度microRNA表达谱分析阵列检测NKT发育、成熟过程中发生表达变化的microRNAs,并采用real-time PCR进一步验证。结果:NKT细胞发育、成熟过程中,共有92个microRNAs表达发生显著变化。表达显著增加的microRNAs有71个,其中有36个表达持续增加;而表达显著降低的microRNAs有21个,其中有12个表达持续降低。选取Let-7f、miR-150、miR-155、miR-223、miR-24和miR-29进行real-time PCR,发现Let-7f、miR-150、miR-24、miR-29在NKT细胞发育、成熟过程中表达增加,而miR-223和miR-155表达降低,其表达变化趋势与表达谱分析一致。结论:NKT细胞发育、成熟过程中伴随大量特异microRNAs的不同表达变化,提示特异microRNA调控NKT细胞的发育和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杀伤性t细胞 MICRORNA 细胞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位于6q21染色体上的潜在肿瘤抑制基因HACE1并不参与结外NK/T细胞淋巴瘤的致病过程 被引量:1
18
作者 Sako N Dessirier V +2 位作者 Bagot M 魏建国 刘勇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25-425,共1页
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NKTCL)是由自然杀伤细胞或较少见的T细胞中细胞毒性淋巴细胞增生紊乱引起的一种恶性肿瘤,与EB病毒感染有关。NKTCL是一种预后非常差的侵袭性淋巴瘤。尽管有关NKTCL的致病过程知之甚少,然而最近几年从全基... 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NKTCL)是由自然杀伤细胞或较少见的T细胞中细胞毒性淋巴细胞增生紊乱引起的一种恶性肿瘤,与EB病毒感染有关。NKTCL是一种预后非常差的侵袭性淋巴瘤。尽管有关NKTCL的致病过程知之甚少,然而最近几年从全基因组的研究中,发50%以上的患者存在染色体6q21的缺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外NK/t细胞淋巴瘤 致病过程 肿瘤抑制基因 染色体 NK/t细胞淋巴瘤 淋巴细胞增生 自然杀伤细胞 EB病毒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体重指数代谢综合征患者外周血iNKT细胞的变化及与内脏脂肪指数的相关性 被引量:2
19
作者 程运杰 王晓丽 常向云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09-114,共6页
目的探讨不同体重指数代谢综合征(MS)患者外周血恒定自然杀伤T(iNKT)细胞频率和功能的变化及其与内脏脂肪指数(VAI)的相关性。方法入选80例MS患者,根据体重指(BMI)数不同分为:MS-1组,BMI≥25kg/m^2,43例;MS-2组,(25>BMI≥18.5)kg/m^2... 目的探讨不同体重指数代谢综合征(MS)患者外周血恒定自然杀伤T(iNKT)细胞频率和功能的变化及其与内脏脂肪指数(VAI)的相关性。方法入选80例MS患者,根据体重指(BMI)数不同分为:MS-1组,BMI≥25kg/m^2,43例;MS-2组,(25>BMI≥18.5)kg/m^2,37例,收集相关临床资料及生化指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sCD163水平,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iNKT细胞频率及其分泌IFN-γ、IL-4的功能,计算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β)及内脏脂肪指数(VAI)。结果各MS组外周血iNKT细胞频率及IL-4+iNKT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MS-1组iNKT细胞频率及IL-4+iNKT比例低于MS-2组(P<0.05);各MS组IFN-γ+iNKT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MS-1组IFN-γ+iNKT比例高于MS-2组(P<0.05);MS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iNKT细胞频率、HOMA-IR、VAI进入回归方程。结论MS患者外周血iNKT细胞频率下降、功能改变,iNKT细胞的变化与慢性炎症、胰岛素抵抗及内脏脂肪蓄积相关,参与MS的发病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综合征 体重指数 恒定自然杀伤t细胞 内脏脂肪指数 胰岛素抵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肺肿瘤发展过程中外周血NKT和MDSC细胞变化 被引量:2
20
作者 曹倩文 田雨 +3 位作者 宋天姣 王娜 郝小惠 郑全辉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272-1275,共4页
目的:探讨小鼠肺癌细胞生长过程中自然杀伤性T细胞(NKT)和骨髓源性抑制细胞(MDSC)变化。方法:采用小鼠Lewis肺癌细胞系(LLC)制备小鼠皮下肿瘤模型,在肿瘤生长不同时间取鼠尾血,提取白细胞进行相关抗体染色,采用流式细胞仪进行NKT和MDSC... 目的:探讨小鼠肺癌细胞生长过程中自然杀伤性T细胞(NKT)和骨髓源性抑制细胞(MDSC)变化。方法:采用小鼠Lewis肺癌细胞系(LLC)制备小鼠皮下肿瘤模型,在肿瘤生长不同时间取鼠尾血,提取白细胞进行相关抗体染色,采用流式细胞仪进行NKT和MDSC细胞检测。结果:肺癌小鼠随着肿瘤增大外周血NKT细胞比例逐渐降低,而MDSC细胞比例逐渐增加,与正常对照小鼠相比,二者均存在显著差异。结论:小鼠NKT细胞和MDSC细胞在肺肿瘤发展过程中呈相反趋势变化,二者可作为肺癌发展的潜在监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自然杀伤性t细胞 骨髓源性抑制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