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2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AnyLogic仿真的恐慌情景行人疏散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李华 范帅超 张茹梦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56-361,共6页
为了反映恐慌情景下行人疏散的变化规律,基于Anylogic软件进行仿真分析。通过引入情绪因子和信息因子,量化恐慌传播系数和信息传播系数,建立群体恐慌动力学模型,运用蒙特卡洛等方法进行群体心理的量化分析,划分恐慌程度等级为Ⅰ级、Ⅱ... 为了反映恐慌情景下行人疏散的变化规律,基于Anylogic软件进行仿真分析。通过引入情绪因子和信息因子,量化恐慌传播系数和信息传播系数,建立群体恐慌动力学模型,运用蒙特卡洛等方法进行群体心理的量化分析,划分恐慌程度等级为Ⅰ级、Ⅱ级、Ⅲ级、Ⅳ级、Ⅴ级。运用该模型分析不同密度、不同恐慌等级下的恐慌人员疏散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低密度情景下恐慌对疏散效率的影响较低,中、高密度情景下,适度恐慌可以降低疏散时间,超出临界范围会导致疏散的延缓。场景模拟可以看出,适度恐慌下人员疏散迅速有序,相反,过度恐慌下人员疏散缓慢混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人疏散 动力学模型 AnyLogic仿真 恐慌心理 疏散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持适度“恐慌”
2
作者 陈鲁民 《政工学刊》 2024年第6期85-85,共1页
端坐书桌前,文思呆滞,下笔艰涩,大脑觉得有些木然。过去写一篇短文,个把小时就可轻松拿下,现在越写越慢,搜肠刮肚,绞尽脑汁,两个多小时还没写够五百字,退步也太快了吧。我不由从心底生出一阵恐慌,莫非这就叫江郎才尽,或曰黔驴技穷?写作... 端坐书桌前,文思呆滞,下笔艰涩,大脑觉得有些木然。过去写一篇短文,个把小时就可轻松拿下,现在越写越慢,搜肠刮肚,绞尽脑汁,两个多小时还没写够五百字,退步也太快了吧。我不由从心底生出一阵恐慌,莫非这就叫江郎才尽,或曰黔驴技穷?写作恐慌,只能说明自己这一段时间学习不够,缺乏思考,没有与时俱进,因而内存不足,知识储备困乏,这就要及时充电,更新知识,勤读书,多积累,以免落伍掉队。由此,我突然悟出了一点道理,人不要始终感觉良好,自我满足;相反,保持适度恐慌,及时察觉隐忧,补齐短板,解决潜在问题,对一个人的发展前进更有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更新知识 知识储备 自我满足 恐慌 补齐短板 隐忧 潜在问题 与时俱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恐慌情绪的元胞自动机疏散模型研究
3
作者 王志龙 《山东航空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100-106,共7页
为了研究恐慌情绪对行人疏散效率的影响,在SIS情绪感染模型的基础上赋予行人恐慌免疫能力,并定义了相应的更新规则,利用元胞自动机(CA)模型,建立了一个考虑恐慌情绪传播的应急疏散模型。使用MATLAB软件建模对情绪阈值、情绪衰减速率、... 为了研究恐慌情绪对行人疏散效率的影响,在SIS情绪感染模型的基础上赋予行人恐慌免疫能力,并定义了相应的更新规则,利用元胞自动机(CA)模型,建立了一个考虑恐慌情绪传播的应急疏散模型。使用MATLAB软件建模对情绪阈值、情绪衰减速率、疏散人数等重要情绪因子进行仿真模拟。结果表明:与未考虑恐慌情绪的疏散模型相比,高度恐慌下的行人会导致整体疏散时间延长,而且随着疏散人数的增加疏散时间在某个节点会迅速增加;通过研究情绪阈值对疏散的影响,发现个体状态对整体疏散时间有显著影响,同时情绪衰减速率影响个体状态变化速率且存在一个决定情绪蔓延或衰减的临界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胞自动机 应急疏散 恐慌情绪 情绪阈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员恐慌行为下闸机和自动扶梯疏散效率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李胜利 魏东 梁强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03-105,共3页
介绍人流恐慌行为模拟模型社会力模型,分别分析人员恐慌行为对闸机疏散效率和自动扶梯疏散效率的影响,认为期望速度为约1.5m/s时,闸机疏散时间最短,随着期望速度的增大,疏散时间增加,闸机通行能力降低,若人员表现出恐慌行为,闸机和自动... 介绍人流恐慌行为模拟模型社会力模型,分别分析人员恐慌行为对闸机疏散效率和自动扶梯疏散效率的影响,认为期望速度为约1.5m/s时,闸机疏散时间最短,随着期望速度的增大,疏散时间增加,闸机通行能力降低,若人员表现出恐慌行为,闸机和自动扶梯口的疏散效率分别为有序疏散的50%和70%。该结果对地铁设计规范的制定及地铁站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恐慌行为 疏散效率 闸机 自动扶梯 地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突发事件的网络舆情监测与恐慌度量系统 被引量:7
5
作者 李季梅 陈宁 +1 位作者 陈安 武艳南 《中国科技资源导刊》 2009年第2期62-67,共6页
突发公共事件不仅对人的生命财产造成损害,而且引起人们不同程度的心理变化,由此引发公众恐慌,并激发衍生突发事件,从而导致造成更大的灾难。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信息传播更加快捷,随之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更加严重。本文在分析公众恐慌的... 突发公共事件不仅对人的生命财产造成损害,而且引起人们不同程度的心理变化,由此引发公众恐慌,并激发衍生突发事件,从而导致造成更大的灾难。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信息传播更加快捷,随之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更加严重。本文在分析公众恐慌的起因及特点的基础上,通过网络舆情监测实现公众恐慌的度量,为应急管理提供有效的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事件 应急管理 舆情监测 恐慌 度量 数据挖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投资者恐慌情绪对银行间风险传染影响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沈沛龙 李志楠 《财贸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9-71,110,共14页
在银行间风险传染机制的基础上加入投资者情绪因素,分析投资者恐慌情绪对于银行间风险传染的影响机制,并通过数值仿真验证加入投资者恐慌情绪的传染与影响机制后,银行间风险传染的过程与结果变化。结果表明,投资者恐慌情绪的传染,显著... 在银行间风险传染机制的基础上加入投资者情绪因素,分析投资者恐慌情绪对于银行间风险传染的影响机制,并通过数值仿真验证加入投资者恐慌情绪的传染与影响机制后,银行间风险传染的过程与结果变化。结果表明,投资者恐慌情绪的传染,显著提升了银行破产风险、流动性风险的传染范围与概率,并显著加速了风险的传染过程,使风险爆发在时期上更为集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风险 风险传染 投资者恐慌情绪 商业银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瘟疫、谣言与社会恐慌——以湖南为例的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杨鹏程 王洪铭 《云梦学刊》 2014年第6期58-62,共5页
建国前湖南瘟疫频仍,严重危害民众的生命健康。大量人口的染疫与死亡,甚至短时期内"整家整户皆绝",往往造成巨大的社会恐慌。在瘟疫发生、人心惶惑之际,政府一方面要及时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施医送药、积极防治;另一方面必须加... 建国前湖南瘟疫频仍,严重危害民众的生命健康。大量人口的染疫与死亡,甚至短时期内"整家整户皆绝",往往造成巨大的社会恐慌。在瘟疫发生、人心惶惑之际,政府一方面要及时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施医送药、积极防治;另一方面必须加强疫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普及,防微杜渐,正确引导社会舆论,尽释群疑,安定人心。否则任由谣言以讹传讹,无限放大,将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南 瘟疫 谣言 社会恐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恐慌情况下人群心理及行为规律的探讨 被引量:12
8
作者 田玉敏 《人类工效学》 CSSCI 2008年第1期48-50,共3页
文章对恐慌情况下人群心理及行为规律进行了探讨,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CDENP复合理论,该理论对正常和恐慌情况下人群心理和行为的规律进行了统一和概括。
关键词 人群动力学 恐慌 社会力模型 CDENP复合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ARS疫情下民众恐慌与心理应对 被引量:23
9
作者 陈雪玲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4年第1期58-60,共3页
从心理学角度对SARS疫情下的民众恐慌进行分析,提出民众积极应对SARS的心理应对策略为改变认识,培养正确的疾病观;承认、接纳情绪,建设性地处理因SARS而导致的消极情绪;采取行动,逐步化解SARS恐慌,以期增加民众的应对经验,提高民众在类... 从心理学角度对SARS疫情下的民众恐慌进行分析,提出民众积极应对SARS的心理应对策略为改变认识,培养正确的疾病观;承认、接纳情绪,建设性地处理因SARS而导致的消极情绪;采取行动,逐步化解SARS恐慌,以期增加民众的应对经验,提高民众在类似情境中的应对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RS 恐慌 心理应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喻性·道德恐慌·大众歇斯底里——《麦田里的守望者》中的文化病理诊断 被引量:4
10
作者 郎晓娟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97-101,共5页
美国著名作家塞林格之《麦田里的守望者》以16岁的主人公霍尔顿逃学三日的人生历程,展示了美国社会乃至整个文化价值体系的扭曲与危机,也"临床性地深度描述了"美国文化在主体行为、主体心理、情感结构等表层与深层的病理特征... 美国著名作家塞林格之《麦田里的守望者》以16岁的主人公霍尔顿逃学三日的人生历程,展示了美国社会乃至整个文化价值体系的扭曲与危机,也"临床性地深度描述了"美国文化在主体行为、主体心理、情感结构等表层与深层的病理特征。本文以霍尔顿的流浪轨迹为线索,诊断该小说所表征的、使霍尔顿感到厌倦、郁闷、恶心、绝望的文化图式。笔者认为,二战之后美国社会的保守型转型、封闭性求同、死亡性欲望使美国19世纪以来能动性的文化能量几乎耗尽,使符合自然伦理的美国文化完全堕落成一种意识形态控制,使整个社会进入一种"极度病态性"的文化模式,其主要表现是:以过去或恐惧未来为参照系的话语意义系统,即文化的后喻性,以现实判定缺失所导致的全社会道德恐慌,最后变成一场群体性的、大众歇斯底里般的文化灾难。小说的这些表征说明当时美国文化或其情感结构呈现一种严重的文化病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田里的守望者》 文化病理 后喻性 道德恐慌 大众歇斯底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09年“海军恐慌”与英国的海军备战 被引量:3
11
作者 胡杰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07-111,共5页
1909年"海军恐慌"给英国自由党政府造成了极大的政治压力,迫使其暂停削减海军军费以进行社会改革的政策,尽量满足海军的造舰需求。在"海军恐慌"的刺激下,英德海军谈判无果而终,英国海军的备战工作大大加速。
关键词 海军恐慌 “无畏”舰 英国海军备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日本核泄漏引起的中国“抢碘盐集体恐慌”的社会思考 被引量:2
12
作者 丁利强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10期92-95,共4页
日本核泄漏事件在中国引起的"抢碘盐风波"带给我们深刻的社会反思:可怕的不是核辐射,而是恐慌本身。核恐慌折射出政府的权威性、媒体的可信度、民众的科学素养、民众的心态等方面存在的社会问题值得人们深思。
关键词 恐慌 抢碘盐风波 社会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突发事件中恐慌性谣言的网络情绪传播及其应对之道 被引量:1
13
作者 周高琴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22-125,共4页
根据情绪感染程度、情绪疏导效度等因素,恐慌性谣言的传播层级可分为轻度级(Ⅳ级)、警示级(Ⅲ级)、严重级(Ⅱ级)和危险级(Ⅰ级),最后常常演变成盲从式、偏见式、抵御式和暴力式四类恐慌形式。网民的谣言情绪传播走向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有... 根据情绪感染程度、情绪疏导效度等因素,恐慌性谣言的传播层级可分为轻度级(Ⅳ级)、警示级(Ⅲ级)、严重级(Ⅱ级)和危险级(Ⅰ级),最后常常演变成盲从式、偏见式、抵御式和暴力式四类恐慌形式。网民的谣言情绪传播走向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有关组织情绪疏导的效度,而有关组织情绪疏导的效度则取决于其对于网民情绪性传播谣言行为的重视程度与了解程度,以及网民对有关组织的信任程度,两者情绪博弈的胜负则取决于双方沟通的结果。应对突发事件中恐慌性谣言的网络情绪传播,要以网民的关切为导向进行共情化信息传播,促成建设性的风险意识;在共情对话中达成话语平衡,提升网民的群体效能感;在合作中建立积极信任,推动网络共识,实现负面偏好的正向转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事件 恐慌性谣言 网络 网络情绪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叉持股:股市繁荣与恐慌的幕后推手 被引量:3
14
作者 饶育蕾 张媛 《董事会》 2008年第11期76-77,共2页
交叉持股指上市公司持有另一家上市公司股份,形成链式持股,或者两家上市公司相互持股形成环状持股的投资行为。交叉持股的内在意义在于建立上市公司之间长期、稳定的股权关系,通过参股方式深入合作、渗透和融合,优化持股双方的产品... 交叉持股指上市公司持有另一家上市公司股份,形成链式持股,或者两家上市公司相互持股形成环状持股的投资行为。交叉持股的内在意义在于建立上市公司之间长期、稳定的股权关系,通过参股方式深入合作、渗透和融合,优化持股双方的产品结构、市场结构、技术结构等,以降低经营成本和风险,产生协同效应、寻求共同发展、提升企业整体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叉持股 上市公司 推手 恐慌 繁荣 股市 公司相互持股 企业整体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SARS到H1N1——从“媒介恐慌”到社会责任 被引量:1
15
作者 朱斌 《宜春学院学报》 2009年第S1期100-102,共3页
通过对关于SARS和H1N1的相关媒体报道进行内容分析比较,分别从现代社会的性质、媒介和受众三个角度探究了"媒介恐慌"形成的原因及其危害,并进而联系我国社会处于转型时期这一特殊背景,对大众传播媒介的社会责任进行反思。
关键词 SARS H1N1 媒介恐慌 社会责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疫苗安全恐慌的心理成因与应对策略
16
作者 吕小康 付春野 +1 位作者 刘洪志 纪莹 《应用心理学》 CSSCI 2023年第2期99-110,共12页
疫苗安全恐慌是由负面报道或阴谋论引发的公众对接种安全性与有效性的怀疑,其后果是导致大面积的接种率或接种意愿短期骤降,它可从信息内容、个体层面的风险感知和群体层面的风险氛围三方面进行解释。公共卫生工作者可通过重建公众对疫... 疫苗安全恐慌是由负面报道或阴谋论引发的公众对接种安全性与有效性的怀疑,其后果是导致大面积的接种率或接种意愿短期骤降,它可从信息内容、个体层面的风险感知和群体层面的风险氛围三方面进行解释。公共卫生工作者可通过重建公众对疫苗可预防性疾病的风险感知等策略来预防和应对疫苗安全恐慌,网络平台也可通过信息治理以遏制错误信息的流行,但仍需发展系统的理论以理解疫苗安全恐慌的形成机制并促进公众对正面疫苗信息的积极分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疫苗安全恐慌 疫苗接种 阴谋论 风险感知 疫苗犹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清地方政府应对社会性危机的失误——以光绪二年江南地区妖术恐慌事件的处理为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何志明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5期86-90,共5页
1876年起源于江南地区的妖术恐慌,由于地方官员失察,应对措施不当,放任民众的无序行为使社会愈加混乱;对谣言导致的民教矛盾未能及时调适,最终叫魂恐慌以引发教案而收场。地方政府对此次谣言恐慌造成的混乱与矛盾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关键词 江南地区 妖术恐慌 1876年 失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为何“蕉癌”会引起恐慌
18
作者 应利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04-104,共1页
今年3月13日,广州的《信患时报》发表《广州香蕉染“蕉癌”濒临灭绝》一文。文章刊登之后,人们颇为恐慌,以为吃了香蕉会得癌症,一时间。香蕉严重滞销。“蕉癌”一词引发了一场香蕉“滑铁卢”:
关键词 恐慌 香蕉 滑铁卢 广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穿戴设备下的恐慌人群仿真探究
19
作者 于力鹏 陆涛 李木军 《移动通信》 2015年第14期88-92,96,共6页
利用可穿戴设备解决恐慌人群仿真中数据采集的问题。首先,建立信息传递下的人群仿真模型,为可能的采集数据提供输入接口;其次利用动作捕捉设备处理个体行为仿真;最后进行了广场火灾事件下的恐慌人群仿真实验。结果证明,可穿戴设备的普... 利用可穿戴设备解决恐慌人群仿真中数据采集的问题。首先,建立信息传递下的人群仿真模型,为可能的采集数据提供输入接口;其次利用动作捕捉设备处理个体行为仿真;最后进行了广场火灾事件下的恐慌人群仿真实验。结果证明,可穿戴设备的普及使得突发事件下恐慌人群的数据采集变得可行,在这些数据研究下的恐慌人群仿真可以为制定城市应急预案提供更精准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穿戴设备 动作捕捉 恐慌 人群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领导干部抓落实必须克服本领恐慌
20
作者 卢岳华 《领导科学论坛》 2014年第11X期12-14,共3页
2014年10月10日至11日,全国党委秘书长会议在北京召开。会前,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了"崇尚实干、狠抓落实是我反复强调的。如果不沉下心来抓落实,再好的目标,再好的蓝图,也只是镜中花、水中月"的重要批示。针对领导干部抓落实过... 2014年10月10日至11日,全国党委秘书长会议在北京召开。会前,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了"崇尚实干、狠抓落实是我反复强调的。如果不沉下心来抓落实,再好的目标,再好的蓝图,也只是镜中花、水中月"的重要批示。针对领导干部抓落实过程中长期面临的本领恐慌难题及成因,探讨如何采取更有力的措施,强化领导干部素质,提升其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领导干部 本领恐慌 水中月 秘书长会议 价值观体系 镜中花 问政于民 行为失范 选人 监督责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