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总维生素D、总Ⅰ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β-胶原特殊序列在多发性骨髓瘤中的作用
1
作者 王美娥 苏婷 +4 位作者 郭熙哲 黄荣富 郑瑜瑜 陈根旺 范春梅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3-167,共5页
目的:分析总维生素D(tVD)、总Ⅰ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tPINP)、β-胶原特殊序列(β-CTx)在多发性骨髓瘤(MM)分期以及患者预后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20年至2022年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初诊MM患者54例作为观察组(MM组),本院健康... 目的:分析总维生素D(tVD)、总Ⅰ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tPINP)、β-胶原特殊序列(β-CTx)在多发性骨髓瘤(MM)分期以及患者预后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20年至2022年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初诊MM患者54例作为观察组(MM组),本院健康体检人员50例作为对照组。用化学发光法检测两组tVD、tPINP、β-CTx的表达水平;分析不同ISS分期的MM患者tVD、tPINP、β-CTx表达水平的差异;比较不同血红蛋白(Hb)、血钙(Ca)、肌酐(Crea)、白蛋白(ALB)、β2-微球蛋白(β2-MG)、乳酸脱氢酶(LDH)水平的MM患者的tVD、tPINP、β-CTx表达水平,并分别将tVD、tPINP、β-CTx表达水平与各临床参数进行相关性分析;分析tVD、tPINP、β-CTx表达水平与MM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FS)的关系。结果:MM组tVD表达水平为21.73±14.45 ng/m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78±9.94 ng/ml(P=0.022);MM组的β-CTx的表达水平为1.43±0.99 ng/m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53±0.29 ng/ml(P=0.013)。ISS分期在Ⅰ-Ⅱ期的MM患者tVD水平为29.50±14.59 ng/ml,明显高于Ⅲ期MM患者的12.62±7.73ng/ml(P=0.028),表明分期越高,tVD水平越低。高Ca水平(>2.65 mmol/L)的MM患者的tPINP、β-CTx均明显高于低Ca水平(≤2.65 mmol/L)患者(P=0.016,P=0.021)。MM患者的tVD水平与ALB水平呈正相关(r=0.570),tPINP水平与Ca、β2-MG水平呈正相关(r=0.791,r=0.673),β-CTx水平与tPINP水平呈正相关(r=0.616)。tVD低表达组的PFS明显低于tVD高表达组(P=0.041)。结论:tVD在MM中表达水平降低,其可作为评估疾病分期、预后的指标;β-CTx在MM中表达水平增高;tPINP、β-CTx可能与MM患者的溶骨性表现、肾功能改变等临床症状存在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D 氨基延长 β-特殊序列 多发性骨髓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总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和β-Ⅰ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联合检测对早期预测四肢长骨骨折延迟愈合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5
2
作者 郝素平 王伟 李生文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48-1152,共5页
目的 探讨血清总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和β-Ⅰ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β-CTX)联合检测对早期预测长骨骨折延迟愈合的临床价值。方法 测定156例四肢长骨骨折患者术后1、4、8、12周时的血清PINP和β-CTX水平,根据骨折愈合情况将患者... 目的 探讨血清总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和β-Ⅰ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β-CTX)联合检测对早期预测长骨骨折延迟愈合的临床价值。方法 测定156例四肢长骨骨折患者术后1、4、8、12周时的血清PINP和β-CTX水平,根据骨折愈合情况将患者分为延迟愈合组(30例)和正常愈合组(126例),比较两组的血清PINP和β-CTX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四肢长骨骨折延迟愈合的影响因素,并采用ROC曲线分析术后血清PINP和β-CTX联合检测对四肢长骨骨折延迟愈合的早期预测效能。结果 两组骨折术后血清PINP和β-CTX水平呈升高趋势,在治疗后8周达高峰,随后下降。骨折术后4、8、12周时,延迟愈合组血清PINP和β-CTX水平均低于正常愈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后血清PINP和β-CTX水平是四肢长骨骨折延迟愈合的独立危险因素(P <0.05)。ROC曲线显示,术后血清PINP和β-CTX联合检测预测长骨骨折延迟愈合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61(P <0.05)。结论 术后血清PINP和β-CTX水平与四肢长骨骨折延迟愈合密切相关,二者联合检测有助于早期预测四肢长骨骨折延迟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骨骨折 延迟愈合 骨转化标志物 氨基 β-Ⅰ交联羧基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肾病不同分期血清N端骨钙素、I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β-胶原降解产物的变化 被引量:16
3
作者 迟海燕 周玉萍 王永笛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855-857,865,共4页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肾病不同分期血清N端骨钙素(N-MID)、I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PINP)、β-胶原降解产物(β-CTX)水平的变化。方法收集2型糖尿病患者108例,根据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及血清肌酐水平分为无微量蛋白尿组,微量白蛋白尿组,临...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肾病不同分期血清N端骨钙素(N-MID)、I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PINP)、β-胶原降解产物(β-CTX)水平的变化。方法收集2型糖尿病患者108例,根据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及血清肌酐水平分为无微量蛋白尿组,微量白蛋白尿组,临床蛋白尿组,肾功能不全代偿组和肾功能不全失代偿组。记录其年龄、性别、病程、身高、体重、腰围、体重指数(BMI),测定血清N-MID、PINP、β-CTX水平。结果糖尿病肾病组的年龄、性别构成、腰围、臀围及BMI与无糖尿病肾病组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病程在各组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微量白蛋白尿组病程最短为(8.3±3.5)年,肾功能不全失代偿组最长为(18.9±7.4)年。糖尿病肾病组的血清N-MID和PINP水平降低(P<0.05),随着糖尿病肾病分期的进展,血清N-MID和PINP水平有逐渐降低的趋势,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肾病组的血清β-CTX较无糖尿病肾病组增高,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功能不全失代偿期时进一步明显增高,为(519.49±89.65)pg/ml。结论糖尿病肾病可引起骨的吸收增加,形成减少,通过监测骨代谢指标,有助于糖尿病肾病患者骨质疏松的早期诊断和干预,减少发生骨质疏松骨折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N骨钙素 i型氨基延长 β-降解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肾通络方对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模型Wnt信号通路及骨硬化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凌家艳 薛莎 +2 位作者 马威 杨文强 沈霖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429-1434,共6页
目的探讨补肾通络方对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卵巢切除法复制绝经后骨质疏松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补肾通络方大剂量组、补肾通络方小剂量组、雌激素组,每组8只,同时设置假手术组8只作为对照,各组分别给予相... 目的探讨补肾通络方对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卵巢切除法复制绝经后骨质疏松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补肾通络方大剂量组、补肾通络方小剂量组、雌激素组,每组8只,同时设置假手术组8只作为对照,各组分别给予相应的药物灌胃。给药12周后检测大鼠血清Ⅰ型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TX),股骨骨密度(BMD)。采用Western blotting、免疫组化和RT-PCR检测股骨中β-catenin、Wnt3a、sclerostin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补肾通络方大、小剂量组PINP增高(P<0.01),β-CTX明显降低(P<0.01),骨密度升高。补肾通络方大、小剂量组Wnt3a、β-catenin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增高(P<0.01),sclerostin蛋白和mRNA表达明显下降(P<0.01)。结论补肾通络方能抑制sclerostin表达,调控Wnt3a表达增高,从而激活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发挥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通络方 骨质疏松症 氨基 羧基β特殊序列 Wnt/β-catenin信号 骨硬化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CTX、T-P1NP及其比值与老年女性骨质疏松相关性
5
作者 田鹏飞 陈娟娟 程娜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46-649,656,共5页
目的 分析在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患者中,β胶原特殊序列(β-CTX)、总1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T-P1NP)水平及两者比值与骨质疏松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七三一医院2023年10月至2024年2月收治的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患者100例(骨质疏松... 目的 分析在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患者中,β胶原特殊序列(β-CTX)、总1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T-P1NP)水平及两者比值与骨质疏松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七三一医院2023年10月至2024年2月收治的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患者100例(骨质疏松组),另选同期体检且无骨质疏松者50例(对照组,女性)及骨量减少组50例(女性),采集三组血液样本后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β-CTX、T-P1NP水平,计算两者比值,比较三组血清各指标差异。同时采用骨折风险评价工具(FRAX)评估骨质疏松组患者骨折发生风险,比较高危骨折组及非高危组患者相关指标差异。并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法研究血清β-CTX、T-P1NP及其比值与骨质疏松患者骨密度、骨折风险发生的相关性。结果 骨质疏松组血清β-CTX、T-P1NP水平及β-CTX/T-P1NP值高于骨量减少组、对照组,骨密度低于骨量减少组、对照组,骨量减少组患者血清β-CTX、T-P1NP水平及β-CTX/T-P1NP值高于对照组,骨密度低于对照组(P<0.05)。高危骨折组血清β-CTX、T-P1NP水平及β-CTX/T-P1NP值均高于非高危组,骨密度低于非高危组(P<0.05)。血清β-CTX、T-P1NP水平及β-CTX/T-P1NP值与骨密度呈负相关性(P<0.05);血清β-CTX、T-P1NP、β-CTX/T-P1NP与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呈正相关,骨密度与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风险呈负相关(P<0.05)。结论 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患者血清β-CTX、T-P1NP水平及β-CTX/T-P1NP值明显升高,骨密度降低,血清β-CTX、T-P1NP水平及β-CTX/T-P1NP值对诊断骨质疏松及判断骨折风险有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β特殊序列 1氨基延长 骨折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绝经后2型糖尿病患者骨硬化蛋白、PINP、CTX与骨密度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6
6
作者 程力 常九州 周卫东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874-878,883,共6页
目的比较绝经后2型糖尿病患者骨质疏松组、低骨量组、骨量正常组血清骨硬化蛋白(sclerostin,SO)水平,探讨SO与Ⅰ型前胶原氨基末端(N端)前肽(procollagen typeⅠN-terminal propetide,PINP)、Ⅰ型胶原C端肽(typeⅠcollagen carboxytermin... 目的比较绝经后2型糖尿病患者骨质疏松组、低骨量组、骨量正常组血清骨硬化蛋白(sclerostin,SO)水平,探讨SO与Ⅰ型前胶原氨基末端(N端)前肽(procollagen typeⅠN-terminal propetide,PINP)、Ⅰ型胶原C端肽(typeⅠcollagen carboxyterminal peptide,CTX)、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的关系。方法比较绝经后2型糖尿病患者骨质疏松症组、低骨量组、骨量正常组3组间年龄、绝经年限、糖尿病病程、体重指数、股骨颈及平均腰椎BMD、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25-(OH)D3、SO、PINP、CTX各指标的差异,并做SO与上述指标的单因素相关性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1)骨质疏松症组年龄、绝经年限显著高于低骨量组、骨量正常组(P均=0.000),低骨量组明显高于骨量正常组(P=0.009、0.002);(2)绝经后2型糖尿病患者中25-(OH)D3缺乏113例(90.4%);(3)骨质疏松症组SO、PINP水平显著高于低骨量组、骨量正常组(P=0.000),低骨量组SO水平明显高于骨量正常组(P=0.045);(4)SO与PINP、年龄、绝经年限正相关(r=0.978、0.194、0.205),与股骨颈BMD、平均腰椎BMD、体重指数负相关(r=-0.518、-0.349、-0.249),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SO与PINP呈正相关(β=7.015,P=0.000)、与股骨颈BMD呈负相关(β=-11.245,P=0.023)。结论 (1)绝经后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者SO水平明显增高,与PINP水平呈显著正相关,与股骨颈BMD呈显著负相关;(2)25(OH)D3在绝经后2型糖尿病患者中普遍缺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糖尿病 骨硬化蛋白 氨基(N)前 C 骨密度 骨质疏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气续骨汤联合股骨近端防旋转髓内钉对股骨粗隆间骨折骨性标志物的影响 被引量:11
7
作者 易先达 徐静磊 邓俊森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2年第2期127-130,共4页
目的探究益气续骨汤联合股骨近端防旋转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对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以及对其骨性标志物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3月—2019年8月于本院就诊并接受治疗的14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 目的探究益气续骨汤联合股骨近端防旋转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对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以及对其骨性标志物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3月—2019年8月于本院就诊并接受治疗的14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70例。对照组给予PFNA手术,术后进行常规术后预防治疗,观察组给予PFNA手术联合益气续骨汤,PFNA手术操作同对照组,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tal analogue scale,VAS)分数、Harris分数、髋部骨密度和血清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rocollagen type I N-terminal propeptide,PINP)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的VAS分数均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后2周、1月、3月的观察组的VAS分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间VAS分数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Harris分数明显升高(P<0.05),且治疗后2周、1个月、3个月的观察组的VAS分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间Harris分数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两组的髋部骨密度值均明显升高,且治疗后2周、1个月、3个月的观察组的髋部骨密度值均明显低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间髋部骨密度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血清PINP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后2周、1个月、3个月的观察组的血清PINP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续骨汤联合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效果明确,可有效改善临床疗效,增强髋部骨密度值,降低血清PINP水平,促进骨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 股骨近防旋转髓内钉 益气续骨汤 骨密度 氨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糖尿病患者骨代谢标志物水平分析 被引量:8
8
作者 田路 李丹 +4 位作者 刘春雷 高娇 陈兴明 易勇 敬华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476-1479,共4页
目的探讨妊娠糖尿病患者血清N端-骨钙素、总I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β-胶原特殊序列、25-羟基维生素D和甲状旁腺激素水平的变化。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选取妊娠糖尿病患者(GDM组)与同孕周糖耐量正常的孕妇(NGT组)各50例,测定N端-骨钙素... 目的探讨妊娠糖尿病患者血清N端-骨钙素、总I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β-胶原特殊序列、25-羟基维生素D和甲状旁腺激素水平的变化。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选取妊娠糖尿病患者(GDM组)与同孕周糖耐量正常的孕妇(NGT组)各50例,测定N端-骨钙素、总I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β-胶原特殊序列、25-羟基维生素D和甲状旁腺激素水平,比较两组人群临床资料和骨代谢标志物水平的差异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GDM组孕妇的血清总I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为(47.87±34.84)μg/L,明显高于NGT组的(35.48±10.61)μg/L(P=0.018),血清β-胶原特殊序列为(0.226±0.095)μg/L,明显高于NGT组的(0.193±0.054)μg/L(P=0.038),血清N端-骨钙素为(9.82±4.74)μg/L,明显高于NGT组的(7.74±1.92)μg/L(P=0.005)。25-羟基维生素D和甲状旁腺激素水平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GDM组患者的骨代谢状态主要表现为骨合成代谢和骨吸收代谢均有升高,同时骨转换率也明显升高,尚未发现维生素D和甲状旁腺激素水平与糖耐量正常的孕妇之间有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糖尿病 骨代谢标志物 骨钙素 总i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 β-特殊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骨代谢标志物的测定在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髋部脆性骨折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63
9
作者 楼慧玲 彭程 陈巧聪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346-1349,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总骨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延长肽(Total-P1NP)、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TX)、25(OH)D3测定在老年人髋部脆性骨折中的价值。方法收集有髋部脆性骨折史的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68例,同时设立68例确诊骨质疏松症、无髋部脆... 目的探讨血清总骨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延长肽(Total-P1NP)、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TX)、25(OH)D3测定在老年人髋部脆性骨折中的价值。方法收集有髋部脆性骨折史的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68例,同时设立68例确诊骨质疏松症、无髋部脆性骨折史的年龄、性别相匹配的老年人群做对照,测定血清Total-P1NP、β-CTX、25(OH)D3;双能X线吸收法测定腰椎和髋部骨密度(BMD);应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髋部脆性骨折组患者的Total-P1NP、β-CTX高于对照组,25(OH)D3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腰椎均值BMD及总髋部BMD之间无统计学差异;(2)双变量相关分析发现在髋部脆性骨折组,25(OH)D3与腰椎均值BMD及总髋部BMD呈正相关,Total-P1NP、β-CTX与腰椎均值BMD及总髋部BMD呈负相关(P<0.05);在对照组,25(OH)D3与腰椎均值BMD及总髋部BMD无相关,Total-P1NP、β-CTX与腰椎均值BMD无相关,与总髋部BMD呈负相关(P<0.05)。结论在BMD水平相近的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中,Total-P1NP、β-CTX的增高及25(OH)D3的降低有可能独立预示髋部脆性骨折的风险增高,这3项指标的检测有利于识别髋部脆性骨折高风险人群并指导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脆性骨折 髋部 老年 氨基延长 羧基β特殊序列 25羟基维生素D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肾壮骨冲剂对老年男性骨量减少及骨质疏松患者骨代谢指标影响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0
10
作者 叶竹 刘坚 +5 位作者 王应立 韩炜 宋骤 杨健 韩丽萍 邓伟民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887-891,共5页
目的通过比较补肾壮骨冲剂组服药前、服药半年后骨密度及骨代谢指标的变化情况,并将补肾壮骨冲剂组与阿仑膦酸钠及钙尔奇D组分别作对比,观察补肾壮骨冲剂治疗老年男性骨量减少及骨质疏松、改善其骨代谢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 目的通过比较补肾壮骨冲剂组服药前、服药半年后骨密度及骨代谢指标的变化情况,并将补肾壮骨冲剂组与阿仑膦酸钠及钙尔奇D组分别作对比,观察补肾壮骨冲剂治疗老年男性骨量减少及骨质疏松、改善其骨代谢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分析血清中PINP、β-Crosslaps及N-MID的含量;采用美国GE公司生产的Lunar Prodigy双能X线(DXA)骨密度仪,检测各部位BMD;将研究对象按就诊时间分为3组,补肾壮骨冲剂组服用补肾壮骨冲剂+钙尔奇D,阿仑膦酸钠组服用阿仑膦酸钠+钙尔奇D,钙尔奇D组只服用钙尔奇D。结果补肾壮骨冲剂组治疗半年后血清中的PINP、β-Crosslaps及N-MID下降显著;与治疗前相比,左侧股骨颈、Ward三角和左侧股骨近端处的BMD提高明显;补肾壮骨冲剂组改善老年男性骨代谢及提高骨密度的效果优于钙尔奇D组;与临床疗效公认的阿仑膦酸钠组比较,补肾壮骨冲剂显示出与其相近的改善骨代谢和提高骨密度疗效。结论补肾壮骨冲剂是治疗老年性骨量减少及骨质疏松、提高骨量、改善老年男性骨代谢情况的安全有效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壮骨冲剂 骨质疏松 骨密度 i型氨基 B-降解产物 N骨钙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男性骨代谢生化指标与年龄及骨密度相关分析 被引量:28
11
作者 邓伟民 刘坚 +6 位作者 叶竹 王应立 张金赫 韩炜 宋骤 杨健 韩丽萍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2012年第3期179-185,共7页
目的分析男性血清Ⅰ型原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β-胶原降解产物(β-crosslaps)及N端骨钙素(N-MID)随年龄变化及其与骨密度(BMD)的关系。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分析血清PINP、β-crosslaps及N-MID的含量,采用美国GE公司生产的Lun... 目的分析男性血清Ⅰ型原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β-胶原降解产物(β-crosslaps)及N端骨钙素(N-MID)随年龄变化及其与骨密度(BMD)的关系。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分析血清PINP、β-crosslaps及N-MID的含量,采用美国GE公司生产的LunarProdigy双能X线(DXA)骨密度仪检测各部位BMD。结果 PINP、β-crosslaps及N-MID与年龄呈负相关(r=-0.240~-0.253,P<0.05),30~49年龄段处于较高且稳定的水平(PINP:46.98~46.79μg/L,β-crosslaps:0.46μg/L,N-MID23.65~23.08μg/L)。随年龄增长逐渐下降,PINP在60~69年龄段达最低水平(32.28μg/L),β-crosslaps及N-MID在80岁以后下降加速(0.30μg/L、14.75μg/L)。校正年龄、身高、体质量及体质量指数的偏相关分析显示,PINP和β-crosslaps与各部位BMD皆呈负相关(r=-0.155~-0.310,P<0.05);除L1-4外,N-MID与各部位BMD均呈负相关(r=-0.151~-0.189,P<0.05)。按BMD分组,方差分析显示70岁以上男性骨质疏松组PINP、β-crosslaps及N-MID高于正常骨量组(P<0.05),骨质疏松组β-crosslaps及N-MID高于低骨量组(P<0.05)。结论 PINP、β-crosslaps及N-MID是敏感且特异反映男性骨转换的指标;特异性强的骨形成和骨吸收指标增加为骨代谢转换率增高的表现,提示70岁以上男性骨质疏松症患者处于高骨转换状态,骨量快速丢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 β-降解产物 N骨钙素 骨密度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瓜提取液对大鼠骨组织中ColⅠ和Cath L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旭斌 陈秀峰 +1 位作者 王桂敏 艾浩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5-78,共4页
将50只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5组,连续给木瓜提取液12周后,测定大鼠Ⅰ型胶原(ColⅠ)、组织蛋白酶L(Cath L)、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Ⅰ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ICTP)并行股骨并进行形态学分析.结果表明:木瓜提取液组与雌激素组能显著... 将50只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5组,连续给木瓜提取液12周后,测定大鼠Ⅰ型胶原(ColⅠ)、组织蛋白酶L(Cath L)、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Ⅰ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ICTP)并行股骨并进行形态学分析.结果表明:木瓜提取液组与雌激素组能显著增加大鼠的骨小梁的数量、降低Cath L的表达,木瓜高剂量组与雌激素组无明显差异(P>0.05),这一作用在高剂量组更加明显.木瓜提取液能够降低破骨细胞Cath L的表达来抑制骨基质中ColⅠ的分解,从而起到抗骨质疏松的疗效和骨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瓜 骨质疏松 组织蛋白酶L 氨基 交联羧基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度训练雌性大鼠骨密度的变化及其机制 被引量:7
13
作者 张崇林 郑陆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55-560,共6页
目的:建立过度训练大鼠模型,并研究其骨量变化及机制。方法:将225只3月龄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运动组120只和对照组105只。运动组和对照组大鼠各随机分成7组。运动组大鼠进行17周的跑台训练。动态观察体重、血红蛋白(Hb)、血清雌二醇(E2)... 目的:建立过度训练大鼠模型,并研究其骨量变化及机制。方法:将225只3月龄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运动组120只和对照组105只。运动组和对照组大鼠各随机分成7组。运动组大鼠进行17周的跑台训练。动态观察体重、血红蛋白(Hb)、血清雌二醇(E2)变化作为造模监控指标;检测骨密度(BMD)、血清骨I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PINP)、骨I型胶原羧基末端肽交联(ICTP)、基质金属蛋白酶8(MMP-8)含量的变化,探讨骨量变化及其机制。结果:在持续17周的跑台训练中,体重、Hb、E2显著性降低,符合过度训练的表现;BMD降低,血清PINP变化不明显,血清ICTP显著性升高,血清MMP-8显著性升高。结论:通过17周的跑台训练成功建立了过度训练动物模型;雌激素水平下降,导致MMP-8升高,骨分解代谢增强,是过度训练导致低骨量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密度 过度训练 骨代谢 骨量 血清骨i型氨基延长 i型羧基末交联 基质金属蛋白酶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皂苷对大鼠成骨细胞增殖及成骨细胞中PINP、β-CTX分泌的影响 被引量:5
14
作者 申冬冬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738-741,I0035,共5页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对大鼠成骨细胞增殖及成骨细胞中I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β-胶原降解产物(β-CTX)分泌的影响。方法:将出生24 h的SD大鼠头盖骨成骨细胞行体外原代及传代培养,分别在培养液中加入不同浓度(0、1、5、10、20...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对大鼠成骨细胞增殖及成骨细胞中I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β-胶原降解产物(β-CTX)分泌的影响。方法:将出生24 h的SD大鼠头盖骨成骨细胞行体外原代及传代培养,分别在培养液中加入不同浓度(0、1、5、10、20μmol/L)的人参皂苷传代培养21 d,行茜素红染色并于倒置相差显微镜中观察成骨细胞矿化结节,应用Western blotting法测定大鼠成骨组织中PINP、β-CTX表达水平。结果:人参皂苷可促进大鼠成骨细胞增殖及矿化结节形成,且呈时间及浓度依赖性。随着人参皂苷浓度增加及作用时间延长,大鼠成骨细胞中PINP、β-CTX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人参皂苷可促进大鼠成骨细胞增殖及矿化结节形成,其可能作用机制与人参皂苷可诱导成骨细胞组织中PINP、β-CTX分泌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皂苷 成骨细胞增殖 i型氨基 β-降解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性致密性骨炎血清骨转换生化标志物水平变化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辰婧 宋慧 +2 位作者 李宏超 过哲 满斯亮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9期3635-3639,共5页
背景致密性骨炎(OCI)和其他疾病有时难以鉴别,探讨血清骨转换生化标志物可为OCI的鉴别诊断提供依据。目的探索女性OCI患者的血清骨转换生化标志物的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选取2013年6月至2022年2月在北京积水潭医院门诊及住院... 背景致密性骨炎(OCI)和其他疾病有时难以鉴别,探讨血清骨转换生化标志物可为OCI的鉴别诊断提供依据。目的探索女性OCI患者的血清骨转换生化标志物的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选取2013年6月至2022年2月在北京积水潭医院门诊及住院诊断为OCI的61例女性患者作为观察组,年龄15~50岁,平均(33.8±6.6)岁,病程2周~15年。选择同期61例女性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年龄15~48岁,平均(35.6±7.6)岁。比较两组一般临床资料和血清骨转换生化标志物水平,并对血清骨转换生化标志物与病情相关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观察组血清白蛋白(45.4±2.9)g/L低于对照组(46.5±2.8)g/L(t=2.190,P<0.05)。血清骨转换生化标志物比较结果显示,观察组血清1型胶原羧基末端肽β特殊序列(β-CTX)〔0.28(0.23,0.37)μg/L〕、N-端骨钙素(OC)〔13.1(11.2,16.2)μg/L〕、25-羟维生素D_(3)〔25-(OH)VD_(3)〕〔(14.1±5.1)μg/L〕低于对照组〔0.36(0.29,0.48)μg/L,15.6(13.7,17.3)μg/L,(17.5±6.6)μg/L〕(Z=-2.983、-3.255,t=3.081,P<0.05)。长病程亚组OC水平〔14.6(12.4,18.5)μg/L〕高于短病程亚组〔11.7(10.2,14.0)μg/L〕(Z=-2.407,P<0.05)。多孕亚组β-CTX〔0.25(0.22,0.32)μg/L〕、OC水平〔12.2(10.3,15.0)μg/L〕低于非多孕亚组〔0.33(0.26,0.44)μg/L、13.4(12.0,18.8)μg/L〕(Z=-2.486、-1.897,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观察组血清1型前胶原氨基端延长肽(tP1NP)与妊娠次数、生产次数均呈负相关(r_(s)=-0.276、-0.298,P<0.05),OC与体质指数(BMI)、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妊娠次数均呈负相关(r_(s)=-0.284、-0.374、-0.360,P<0.05),25-(OH)VD_(3)水平与BMI呈正相关(r_(s)=0.275,P<0.05)。结论女性OCI患者血清OC、β-CTX水平明显降低,可为鉴别其他疾病提供依据;血清OC水平可以反映OCI患者的严重程度,同时OC水平与患者妊娠次数相关;tP1NP与妊娠次数、生产次数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炎 致密性骨炎 骨转换 1氨基延长 1羧基末β特殊序列 N-骨钙素 25-羟维生素D_(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致病因素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6
16
作者 陈玉华 戴芳芳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41-645,共5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diabetic osteoporosis,DOP)的相关因素,并为进一步治疗提供相关依据。方法随机选取2019年6~12月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134例,男75例,女59例。分为骨量正常组(A组)、骨质减少组(B组... 目的探讨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diabetic osteoporosis,DOP)的相关因素,并为进一步治疗提供相关依据。方法随机选取2019年6~12月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134例,男75例,女59例。分为骨量正常组(A组)、骨质减少组(B组)、骨质疏松组(C组)。分析这三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腰围、体质量指数(BMI)、血钙(Ca)、血磷(P)、碱性磷酸酶(ALP)、空腹血糖(FPG)、糖化血清蛋白(GSP)、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脂(TG)、1型胶原羧基末端肽(β-CTx)、总1型前胶原氨基末端肽(P1NP)、25羟维生素D3[25(OH)D3]、甲状旁腺激素(PTH)、骨钙素(OC)、空腹C肽(FCP)和降钙素(CT)的差异。结果三组患者间年龄、腰围、BMI、血P、TG、TC、LDL-C、GSP、HbA1c、P1NP、25(OH)D3和OC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腰围、25(OH)D3、P1NP和OC与BMD呈负相关(P<0.05),血磷、HbA1c、β-CTx与BMD呈正相关(P<0.05);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在T2DM患者中P1NP和β-CTx对BMD水平有影响,其中P1NP为保护因素(OR=0.946,P<0.05),β-CTx为危险因素(OR=1.012,P<0.001)。结论P1NP和β-CTx是DOP的影响因素;P1NP为DOP的保护因素,β-CTx为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 1氨基 1羧基末 25羟维生素D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肾脏病5期患者碳酸氢盐水平与矿物质和骨代谢异常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邱杰山 张文华 +3 位作者 周子英 魏金芬 俞兆珍 沈水娟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969-974,共6页
目的分析未行透析治疗的慢性肾脏病5期(chronic kidney disease 5 period,CKD5)患者血清碳酸氢盐与骨代谢指标的关系,探索终末期肾脏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患者代谢性酸中毒与慢性肾脏病的矿物质和骨代谢异常(mineral and bo... 目的分析未行透析治疗的慢性肾脏病5期(chronic kidney disease 5 period,CKD5)患者血清碳酸氢盐与骨代谢指标的关系,探索终末期肾脏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患者代谢性酸中毒与慢性肾脏病的矿物质和骨代谢异常(mineral and bone metabolic abnormalities in 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MBD)发生的关系及可能机制。方法收集2014年8月至2016年10月就诊未行透析治疗的CKD5期患者252例,根据血清标准碳酸氢盐(standard bicarbonate,SB)水平对患者进行分组,SB<22 mmol/L定义为伴有酸中毒组(217例),SB>22 mmol/L定义为不伴有酸中毒组(35例)。收集SB、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血白蛋白(blood albumin,Alb)、血钙(Ca)、血磷(P)、甲状旁腺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血β2-微球蛋白(β2-MG)、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TX)及总Ⅰ型胶原氨基端前肽(TPINP)等指标,计算钙磷乘积(Ca×P)。对两组患者各项参数进行对比分析,并分别与SB作相关性分析。结果伴有酸中毒组BUN、PTH、P、Ca×P、β2-MG、β-CTX及TPINP等指标均较不伴酸中毒组高,伴有酸中毒组血Ca较不伴酸中毒组低,而两组间Scr及Alb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相关性分析显示SB与血Ca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255;与PTH、Ca×P、β2-MG、β-CTX及TPINP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69、-0.656、-0.775、-0.615和-0.720;与血P无明显相关。结论代谢性酸中毒参与了未行透析治疗CKD5期患者CKD-MBD的发生,其可能机制是代谢性酸中毒诱导了成骨细胞与破骨细胞功能失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 碳酸氢盐 血Β2-微球蛋白 羧基β特殊序列 氨基 骨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体育锻炼对女性骨代谢指标PINP、β-CTX和BGP的影响及意义分析 被引量:6
18
作者 刘江 徐媛 《中国体育科技》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17-120,共4页
目的:体育锻炼对于最大程度减少骨质流失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旨在评价长期锻炼对女性,尤其是绝经后女性骨代谢标志物PINP、β-CTX和BGP表达水平的影响及其意义分析。方法:应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ECLI)测定30例50岁以上的女性长期锻炼者... 目的:体育锻炼对于最大程度减少骨质流失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旨在评价长期锻炼对女性,尤其是绝经后女性骨代谢标志物PINP、β-CTX和BGP表达水平的影响及其意义分析。方法:应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ECLI)测定30例50岁以上的女性长期锻炼者(Ⅰ组)、30例50岁以下的女性长期锻炼者(Ⅱ组)血清中骨代谢指标PINP、β-CTX和BGP的表达水平,分别与30例50岁以上女性正常对照组(Ⅲ组)和30例50岁以下女性正常对照组(Ⅳ组)进行比较。结果:数据显示,正常女性在45~50岁之前,骨代谢指标呈现缓慢下降趋势,其中,PINP和BGP与年龄呈负相关变化(P<0.01),而在50岁之后,正常女性骨代谢呈现高通量,血清PINP、β-CTX和BGP表达再度回升,呈显著性增加(PINP,BGP:P<0.01;β-CTX:P<0.05)。女性长期锻炼者Ⅰ组、Ⅱ组血清PINP、β-CTX和BGP水平均低于相应正常对照组(P<0.01),呈显著性差异。其中,女性长期锻炼组β-CTX的变化尤为明显,提示,长期锻炼对于骨代谢具有积极作用。结论:绝经后女性骨吸收和骨形成均处于高位运行,呈现高转换型骨代谢,揭示绝经后妇女骨代谢的异常变化,以及骨质流失可能导致的机体骨代谢代偿,骨质疏松的风险加大。而保持长期良好的体育锻炼能够有效地帮助女性,特别是绝经后女性平衡骨代谢,促进骨生成,抑制骨吸收,预防骨质疏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锻炼 氨基 C 骨钙素 骨标志物 骨质疏松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气生血汤对创伤性骨折骨密度及血清PⅠNP、Cathe K、TRAP的影响 被引量:6
19
作者 张铭杰 张良 +1 位作者 吴梦 张弟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59-61,共3页
目的研究益气生血汤对创伤性骨折患者骨密度及血清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ⅠNP)、组织蛋白酶K(cathe K)、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的影响。方法选择医院2018年12月—2019年10月诊治的创伤性骨折术后患者12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 目的研究益气生血汤对创伤性骨折患者骨密度及血清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ⅠNP)、组织蛋白酶K(cathe K)、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的影响。方法选择医院2018年12月—2019年10月诊治的创伤性骨折术后患者12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每组62例,对照组常规止痛、抗感染治疗及术后恢复性功能锻炼,同时采用鹿瓜多肽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益气生血汤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功能恢复情况,肿胀消退、疼痛消退及骨折愈合时间,骨密度指标,血清骨转化生化指标。结果观察组、对照组的功能恢复优良率分别为95.2%(59/62)、83.9%(52/62),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肿胀消退、疼痛消退及骨折愈合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时两组患者骨折区的骨密度(BMD)、骨矿含量(BMC)、骨面积(BA)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BMD、BMC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BA略高于对照组、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时两组患者血清PⅠNP、Cathe K、TRAP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PⅠNP、Cathe K、TRA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生血汤对创伤性骨折患者具有积极的临床治疗作用,其有利于肢体功能恢复,并且能够促进骨质量提高、加速骨折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骨折 益气生血汤 骨密度 氨基 组织蛋白酶K 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骨代谢指标的变化 被引量:4
20
作者 黄琦 杨培庆 +4 位作者 梅腾悦 付华华 王攀 廖鑫 高琳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68-373,共6页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与血清Ⅰ型原胶原氨基端前肽(procollagen type 1 N-terminal propeptide,P1NP)、Ⅰ型胶原交联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terminal peptide of typeⅠcollagen,β-C...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与血清Ⅰ型原胶原氨基端前肽(procollagen type 1 N-terminal propeptide,P1NP)、Ⅰ型胶原交联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terminal peptide of typeⅠcollagen,β-CTX)之间的相关性。方法依据2018年中国《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防治指南》的诊断及排除标准,筛选符合条件的研究对象,设立NAFLD组(n=44),同时选择相匹配的健康人群设立对照组(n=46),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臀围,计算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及腰臀比(waist hip rate,WHR)。采集空腹肘静脉血检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门冬氨酸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γ-谷氨酰基转移酶(gamma-glutamyltransferase,GGT)、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 A1c,HbA1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空腹胰岛素(fasting insulin,FIns)、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肌酐(creatinine,Cr)、血钙(calcium,Ca)、血磷(phosphorus,P)、25-羟维生素D_(3)[25-hydroxyvitamin D_(3),25-(OH)D_(3)]、P1NP、β-CTX。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 of insulin resistance,HOMA-IR)。结果与对照组比较,NAFLD组患者BMI、WHR、ALT、AST、GGT、FPG、HbA1c、TG、TC、LDL-C、FIns、HOMA-IR显著升高[BMI:(26.62±2.76)kg/m 2 vs.(22.63±2.67)kg/m 2,P<0.05;WHR:(0.91±0.06)vs.(0.81±0.07),P<0.05;ALT:(39.95±27.27)U/L vs.(18.91±8.73)U/L,P<0.05;AST:(34.86±22.42)U/L vs.(18.91±8.74)U/L,P<0.05;GGT:(40.26±22.84)U/L vs.(30.62±15.60)U/L,P<0.05;FPG:(4.88±0.51)mmol/L vs.(4.67±0.40)mmol/L,P<0.05;HbA1c:(4.69±0.25)%vs.(4.58±0.20)%,P<0.05;TG:(2.14±1.12)mmol/L vs.(1.33±0.61)mmol/L,P<0.05;TC:(5.27±1.16)mmol/L vs.(4.67±0.71)mmol/L,P<0.05;LDL-C:(3.34±0.87)mmol/L vs.(2.81±0.61)mmol/L,P<0.05;FIns:(16.42±4.92)μIU/ml vs.(12.20±4.74)μIU/mL,P<0.05;HOMA-IR:(3.57±1.13)vs.(2.55±1.07),P<0.05],25-(OH)D_(3)、P1NP显著降低[25-(OH)D_(3):(22.85±8.05)ng/mL vs.(27.45±6.52)ng/mL,P<0.05;P1NP:(35.72±5.35)ng/mL vs.(42.77±7.54)ng/mL,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P1NP与BMI、WHR、FPG、HbA1c、ALT、AST、GGT、TG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376、-0.318、-0.246、-0.246、-0.384、-0.420、-0.276、-0.267,均P<0.05);与25(OH)D_(3)、β-CTX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263、0.598,均P<0.05)。调整混杂因素后P1NP仍与ALT、AST、GGT、TG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NAFLD患者血清25-(OH)D_(3)、P1NP显著降低,筛查其血清浓度变化对NAFLD人群骨质疏松症的防治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氨基 交联羧基 25-羟维生素D_(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