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及其周边地区闪电活动的时空特征 被引量:19
1
作者 李京校 宋海岩 +2 位作者 肖稳安 杜晓宾 郭凤霞 《大气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35-245,共11页
利用具有总闪观测能力的SAFIR3000在2005—2007年对北京及周边地区(天津、唐山、廊坊等)的观测资料,分析了该地区云闪和地闪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云闪高发时段在15:00—次日00:00,峰值在19:00,高发月份在6—8月,峰值在7月;云闪空间... 利用具有总闪观测能力的SAFIR3000在2005—2007年对北京及周边地区(天津、唐山、廊坊等)的观测资料,分析了该地区云闪和地闪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云闪高发时段在15:00—次日00:00,峰值在19:00,高发月份在6—8月,峰值在7月;云闪空间分布高值区在北京东北部、天津北部、承德西南部一带,约为30次/(km2·a);云闪平均高度(海拔高度)日变化差异不大,季节变化夏季最高,冬季最低;高度在9~10km的云闪最多,占云闪总次数的10.97%。地闪高发时段、月份、地闪高值区(密度约为5次/(km2·a))与云闪基本相似,不同之处在于云闪日分布多为单峰,而地闪为双峰,云闪高值时段开始与结束时间均比地闪早;云闪空间分布高值区密度约为地闪的6倍。3a平均正闪占地闪总数百分比为16.44%,夏季该百分比较低,春秋季较高,其月际变化与正闪次数月际变化相反。总闪时空分布特征和云闪更为相似,总闪高值区分布和卫星探测得到的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闪和地) 时空特征 SAFIR3000 北京及其周边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