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产地及株龄果用银杏叶中总银杏酸含量的比较 被引量:5
1
作者 姚鑫 周桂生 +3 位作者 唐于平 钱大玮 宿树兰 段金廒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08-110,共3页
银杏(cinkgo bilobaL.)是中国特有的集叶用、果用、材用、防护和观赏于一体的多功能树种。银杏叶和果实具有独特的药理效应,广泛应用于食品、保健品、化妆品和药品中,已逐渐成为全球植物药制剂与保健食品的前列品种。银杏叶为银杏... 银杏(cinkgo bilobaL.)是中国特有的集叶用、果用、材用、防护和观赏于一体的多功能树种。银杏叶和果实具有独特的药理效应,广泛应用于食品、保健品、化妆品和药品中,已逐渐成为全球植物药制剂与保健食品的前列品种。银杏叶为银杏的干燥叶,其提取物制剂在临床上用于治疗冠心病、高血压、脑梗死、痴呆、哮喘、乙型肝炎和糖尿病等疾病。银杏叶主要含黄酮类和萜内酯类成分,还含有银杏酸类成分。银杏酸类成分具有致敏性、细胞毒性和免疫毒性等,是银杏叶提取物及其制剂中的主要毒性成分,因此,银杏酸的限量是评价银杏叶制剂质量的关键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用银杏 叶片 总银杏酸 株龄 产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果不同部位及不同炮制品中白果酸和总银杏酸定量比较 被引量:19
2
作者 李转梅 张学兰 +1 位作者 李慧芬 张群群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64-168,共5页
目的定量比较白果不同部位及不同炮制品中白果酸和总银杏酸。方法采用甲醇回流-乙酸乙酯萃取法提取总银杏酸,用HPLC法测定白果不同部位(中种皮、内种皮、胚乳、胚)及不同炮制品(全白果、白果仁、去皮白果仁、炒白果仁、蒸白果仁、煮白果... 目的定量比较白果不同部位及不同炮制品中白果酸和总银杏酸。方法采用甲醇回流-乙酸乙酯萃取法提取总银杏酸,用HPLC法测定白果不同部位(中种皮、内种皮、胚乳、胚)及不同炮制品(全白果、白果仁、去皮白果仁、炒白果仁、蒸白果仁、煮白果仁)中白果酸和总银杏酸。结果白果的被测部位均含有白果酸、白果新酸、十七烷二烯银杏酸、氢化白果酸和十七烷一烯银杏酸,白果酸和总银杏酸的含有量顺序为:胚>内种皮>中种皮>胚乳。白果不同炮制品中白果酸和总银杏酸含有量顺序为:全白果>白果仁>去皮白果仁>煮白果仁>炒白果仁、蒸白果仁。结论通过去皮及加热炒、蒸、煮制可明显降低白果中白果酸和总银杏酸的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果 不同部位 炮制 白果 总银杏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杏叶片中银杏总酸的测定及质量评价 被引量:2
3
作者 张志勇 王海宁 +1 位作者 王克英 苌玲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2045-2047,共3页
目的建立银杏叶片中银杏总酸HPLC定量测定方法,并对全国流通领域的349批银杏叶片中银杏总酸进行测定。方法采用C18柱,流动相为甲醇-乙腈-2%冰醋酸溶液(64∶25∶11),检测波长为310 nm。结果建立了HPLC法,平均回收率为96.44%,RSD为1.3%,... 目的建立银杏叶片中银杏总酸HPLC定量测定方法,并对全国流通领域的349批银杏叶片中银杏总酸进行测定。方法采用C18柱,流动相为甲醇-乙腈-2%冰醋酸溶液(64∶25∶11),检测波长为310 nm。结果建立了HPLC法,平均回收率为96.44%,RSD为1.3%,全国流通领域的349批银杏叶片所含银杏总酸的质量情况不容乐观。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结果稳定可靠,可作为该制剂的定量分析及质量评价方法,同时应加强银杏叶片原料的监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银杏叶片 银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杏半同胞家系种质资源质量的分析与评价 被引量:4
4
作者 鞠建明 钱士辉 +3 位作者 钱大玮 曹福亮 汪贵斌 段金廒 《林业科技开发》 2007年第6期32-34,共3页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总黄酮醇苷、总内酯和总银杏酸为测定指标,对半同胞家系种质资源银杏叶的质量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半同胞家系种质资源银杏叶中3个指标成分的含量波动较大,总黄酮醇苷含量范围为3.644~8.119mg/g,总内酯含量...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总黄酮醇苷、总内酯和总银杏酸为测定指标,对半同胞家系种质资源银杏叶的质量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半同胞家系种质资源银杏叶中3个指标成分的含量波动较大,总黄酮醇苷含量范围为3.644~8.119mg/g,总内酯含量范围为2.890~5.768mg/g、总银杏酸含量范围为6.070~20.148mg/g,三因素综合评价品质也有较大的差异。本研究为叶用银杏优良品种选育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 黄酮醇苷 内酯 总银杏酸 半同胞家系 种质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杏杂交种苗木叶片有效成分的分析与评价
5
作者 鞠建明 钱士辉 +4 位作者 孔铭 钱大玮 曹福亮 汪贵斌 段金廒 《林业科技开发》 2008年第3期48-50,共3页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总黄酮醇苷、总内酯和总银杏酸为测定指标,对不同银杏杂交种苗木叶片的质量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不同银杏杂交种苗木叶片中3个指标成分的含量波动较大,总黄酮醇苷含量范围为10.369—13.997mg/g,总内...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总黄酮醇苷、总内酯和总银杏酸为测定指标,对不同银杏杂交种苗木叶片的质量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不同银杏杂交种苗木叶片中3个指标成分的含量波动较大,总黄酮醇苷含量范围为10.369—13.997mg/g,总内酯含量范围为4.096—8.742mg/g,总银杏酸含量范围为11.035~17.988mg/g,3因素综合评价品质也有较大的差异。本研究为叶用银杏优良品种选育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 黄酮醇苷 内酯 总银杏酸 杂交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果仁及炒白果仁内源性有害成分分析
6
作者 张雁淼 丁明和 +3 位作者 张营 谈仲川 周天天 干国平 《湖北农业科学》 2023年第5期153-159,164,共8页
以白果仁、炒白果仁为试验材料,采用HPLC法测定总银杏酸,色谱柱为YMC-Triart C18(4.6mm×150mm,5μm),流动相为0.1%三氟乙酸的乙腈溶液-0.1%三氟乙酸的水溶液,检测波长为310nm,流速为1.0mL/min;采用HPLC法测定4′-O-甲基吡哆醇(MPN)... 以白果仁、炒白果仁为试验材料,采用HPLC法测定总银杏酸,色谱柱为YMC-Triart C18(4.6mm×150mm,5μm),流动相为0.1%三氟乙酸的乙腈溶液-0.1%三氟乙酸的水溶液,检测波长为310nm,流速为1.0mL/min;采用HPLC法测定4′-O-甲基吡哆醇(MPN)和4′-O-甲氧基吡哆醇-5′-葡萄糖苷(MPNG),色谱柱为YMC-Triart C18(4.6mm×150mm,5μm),流动相为甲醇-去离子水,检测波长为328nm,流速为1.0mL/min。采用顶空气相色谱(HS-GC)法对氢氰酸进行限度检查。结果表明,总银杏酸的平均回收率为101.17%、RSD为4.57%(n=6)、定量限为12.18ng、检测限为4.87ng;MPN平均回收率为103.14%、RSD为4.80%(n=6)、定量限为5.94ng、检测限为2.38ng;MPNG平均回收率为103.54%、RSD为3.05%(n=6)、定量限为11.20ng、检测限为4.48ng;氢氰酸定量限为10ng、检测限为3.5ng。建立的方法专属性强、重复性好,灵敏度高,可用于白果仁、炒白果仁中内源性有害成分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果仁 炒白果仁 总银杏酸 MPN MPNG 氰苷 银杏(Ginkgo biloba L.)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