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铀矿石及含铀岩石中铀(Ⅵ)和总铀的关系探讨 被引量:1
1
作者 汪君 王頔 赵建新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16-318,共3页
探讨了溶矿时间和溶矿温度对测量铀矿石及含铀岩石中铀(Ⅵ)和铀(Ⅳ)的影响及高含量铀(铀含量≥100μg/g)和低含量铀(铀含量≤100μg/g)中铀(Ⅵ)和总铀的关系。结果表明,溶矿3 h、溶矿温度65℃可以有效检测铀矿石及含铀岩石中的铀(Ⅵ)和... 探讨了溶矿时间和溶矿温度对测量铀矿石及含铀岩石中铀(Ⅵ)和铀(Ⅳ)的影响及高含量铀(铀含量≥100μg/g)和低含量铀(铀含量≤100μg/g)中铀(Ⅵ)和总铀的关系。结果表明,溶矿3 h、溶矿温度65℃可以有效检测铀矿石及含铀岩石中的铀(Ⅵ)和铀(Ⅳ)。高含量样品,总铀含量等于铀(Ⅵ)和铀(Ⅳ)之和;低含量样品,铀(Ⅵ)的含量在数值上和总铀符合数学关系:w[U(Ⅵ)]=(A560/A584)×w(U总)。通过测定不同波长下的总铀含量,应用数学关系导出低含量样品中铀(Ⅵ)和铀(Ⅳ)的含量,可以大大简化分析步骤,提高分析效率,经济便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石 岩石 (Ⅵ) (Ⅳ) 总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近岸海域总铀的分布研究
2
作者 谭丽菊 王江涛 +2 位作者 张哲 李恒 山颖获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212-216,共5页
在2006-08,12月和2007-04,10月对山东近海进行了4个航次的调查,分析了该海区海水、沉积物(秋季)和生物体(秋季)中总铀的含量分布和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海水中总铀的含量变化范围为2.46~4.59μg/L,平均浓度为3.32μg/g,均处于正常的... 在2006-08,12月和2007-04,10月对山东近海进行了4个航次的调查,分析了该海区海水、沉积物(秋季)和生物体(秋季)中总铀的含量分布和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海水中总铀的含量变化范围为2.46~4.59μg/L,平均浓度为3.32μg/g,均处于正常的本底水平,水平分布比较均匀,没有明显的规律性,季节分布表明,秋季浓度最高,其他3个季节浓度接近。沉积物中总铀的含量变化范围为1.46~2.24μg/g,平均浓度为2.01μg/g,平面分布呈现近岸海域大于远岸海域,青岛近海含量较高的分布特征。生物体中总铀的含量范围为0.23~1.07μg/g(干重),平均浓度为0.50μg/g(干重),各站位生物体中总铀的相对含量总体呈现胶州湾内较高、南部海域高于北部的分布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铀 山东近海 海水 沉积物 生物 分布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