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基础设施的产出弹性与最优规模——基于总量生产函数的研究 被引量:35
1
作者 王任飞 王进杰 《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99-111,共13页
本文基于总量生产函数分析了中国基础设施的产出弹性和最优规模问题。基于本文研究,中国基础设施资本产出弹性虽然低于私人资本的产出弹性,但其具有显著的经济增长效应,基础设施资本每增加1%,可以使劳动生产率和总产出增长0.297%。根据... 本文基于总量生产函数分析了中国基础设施的产出弹性和最优规模问题。基于本文研究,中国基础设施资本产出弹性虽然低于私人资本的产出弹性,但其具有显著的经济增长效应,基础设施资本每增加1%,可以使劳动生产率和总产出增长0.297%。根据基础设施达到最优规模应该满足的条件,本文得出的结论是我国基础设施资本在2000年时尚未达到最优规模,基础设施服务供给总体依然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设施建设 经济增长 产出弹性 总量生产函数 服务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本积累、技术变迁与总量生产函数——基于中国1980-2005年经验数据的分析 被引量:56
2
作者 郭玉清 《南开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79-89,共11页
确定一国经济增长过程中的总量生产函数,是宏观经济学界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在估算中国物质资本存量的基础上,通过研究不同年份技术变迁的总体情况,使总量生产函数本身的变迁与沿着该曲线产生的各种移动相分离,从而能够弥补已有文献在... 确定一国经济增长过程中的总量生产函数,是宏观经济学界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在估算中国物质资本存量的基础上,通过研究不同年份技术变迁的总体情况,使总量生产函数本身的变迁与沿着该曲线产生的各种移动相分离,从而能够弥补已有文献在这一领域的不足,得出更加准确的总量生产函数形式。资本存量、技术变动和总量生产函数的确定,既能满足研究各种要素投入对经济增长贡献的需要,又能成为政府评估和预测经济走势、合理制定长期经济政策的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积累 技术变迁 总量生产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省际要素投入与经济增长研究——基于总量生产函数的面板数据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李红霞 傅强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2期48-52,共5页
通过使用一个具有资本、劳动力和能源消费作为投入的柯布道格拉斯总量生产函数,利用2001—2010年期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检验了中国省际要素投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作用关系,并进行了相应政策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各省份的资本增量难... 通过使用一个具有资本、劳动力和能源消费作为投入的柯布道格拉斯总量生产函数,利用2001—2010年期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检验了中国省际要素投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作用关系,并进行了相应政策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各省份的资本增量难以有效促进经济增长,减少或者放缓资本投入势在必行,传统产业的高技术改造乃是大势所趋;劳动力增量能够带动中国东部和中部地区的经济增长,但阻碍了西部等欠发达省份的经济增长,西部地区的劳动力转移和城乡一体化进程仍需加快;能源消费增量有效促进了中国大多数省份的经济增长,节能政策需谨慎对待或者差别实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要素投入 总量生产函数 面板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总量生产函数的估计 被引量:2
4
作者 刘妍珺 马赞甫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8期128-131,共4页
CES生产函数的经典估计程式奠基于较为严格的基础假设,现实经济未必满足。为迎合相关假设,文章考虑采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估算有效产出及相应的要素影子价格,进而利用生产者均衡条件估计CES生产函数的具体形式。实证分析表明,该种... CES生产函数的经典估计程式奠基于较为严格的基础假设,现实经济未必满足。为迎合相关假设,文章考虑采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估算有效产出及相应的要素影子价格,进而利用生产者均衡条件估计CES生产函数的具体形式。实证分析表明,该种程式不仅具有现实可行性,且有其独特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量生产函数 影子价格 数据包络分析 CES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历史逻辑及其实现路径——以总量生产函数分析为视角 被引量:7
5
作者 周小亮 吴洋宏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37-146,共10页
新时代背景下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特别是如何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将成为未来一段时期的主旋律。我国不同时期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转化,证明了高质量发展的历史必然性,以此为逻辑将我国经济发展划分为三个时期;... 新时代背景下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特别是如何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将成为未来一段时期的主旋律。我国不同时期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转化,证明了高质量发展的历史必然性,以此为逻辑将我国经济发展划分为三个时期;以最能体现供给端变化的总量生产函数为工具,可分析新中国成立初期、改革开放时期和高质量发展时期等三个时期的特征;在此基础上研究总量生产函数的变化,进而探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六条实现路径:发挥创新要素的动力作用,实现赶超式发展;扩大市场开放力度,让更多产品走出国门;建设绿色中国,重视生态要素供给;深入市场化改革,激活制度效率;保障制度公平供给,释放劳动者大军;坚持结构性改革,促成经济新增长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总量生产函数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总量生产函数、经济增长与增长核算方法——中国增长核算研究的一个综述 被引量:3
6
作者 高伟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7-40,共4页
关键词 总量生产函数 经济增长核算 核算研究 中国 综述 经济数量分析 全要素生产 长期增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总量生产函数的构建:经济增长理论评析 被引量:1
7
作者 郎永清 《中国流通经济》 CSSCI 2004年第8期20-23,共4页
构建总量生产函数是建立经济增长模型的关键。与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相一致,总量生产函数的性质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其发展历程可以描述为:从固定技术系数总量生产函数开始,分别经历了新古典总量生产函数、资本收益递增总量生产函数的... 构建总量生产函数是建立经济增长模型的关键。与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相一致,总量生产函数的性质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其发展历程可以描述为:从固定技术系数总量生产函数开始,分别经历了新古典总量生产函数、资本收益递增总量生产函数的发展阶段。目前正处于一个资本收益递减但趋向于一个正数的总量生产函数的形成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量生产函数 经济增长理论 收益递增 稻田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产企业科学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因素中的计算方法——生产函数法在上海高桥石化公司的应用
8
作者 郁鸿胜 《技术经济》 1987年第2期33-37,共5页
科学技术发展,对世界各国的经济产生了巨大影响。研究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市场结构、产业结构、消费结构、价格等的相互影响,探讨新技术革命的经济规律,特别给予定量分析,成了当代经济学的重要课题。国外,甚至有的经济学开拓了以研究... 科学技术发展,对世界各国的经济产生了巨大影响。研究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市场结构、产业结构、消费结构、价格等的相互影响,探讨新技术革命的经济规律,特别给予定量分析,成了当代经济学的重要课题。国外,甚至有的经济学开拓了以研究技术进步的经济领域,称之为“技术进步经济学”。技术进步的经济学研究一般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研究技术进步的宏观影响,分析工具主要采用总量生产函数计算,我国经济学界的定量分析大致属于这一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函数 技术进步 经济增长因素 总量生产函数 宏观影响 市场结构 我国经济学界 当代经济学 计算期 边际贡献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78年~2007年江西省全要素生产率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杨飞虎 《价格月刊》 2009年第6期32-35,共4页
根据索洛余值法及C-D生产函数原理,以第三产业劳动力投入占总就业人口的比重作为技术水平替代变量,以社会就业人数作为劳动力投入,细致估算了1978年~2007年间江西省资本投入,并结合相关实证数据,运用SPSS软件进行回归分析,估算出江西省... 根据索洛余值法及C-D生产函数原理,以第三产业劳动力投入占总就业人口的比重作为技术水平替代变量,以社会就业人数作为劳动力投入,细致估算了1978年~2007年间江西省资本投入,并结合相关实证数据,运用SPSS软件进行回归分析,估算出江西省1978年~2007年间的总量生产函数及全要素生产率,得出了江西省经济增长模式还处于粗放型的结论,并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索洛余值法 总量生产函数 资本存量 全要素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投资、私人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一个向量误差修正模型 被引量:15
10
作者 曹建海 朱波 赵锦辉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2005年第2期1-7,共7页
本文首先指出传统的总量生产函数方法和动态生产函数方法在实证研究中的不足,在此基础上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来对公共投资、私人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实证结果表明,在长期内,公共投资和私人投资对经济增长都有促进作用... 本文首先指出传统的总量生产函数方法和动态生产函数方法在实证研究中的不足,在此基础上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来对公共投资、私人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实证结果表明,在长期内,公共投资和私人投资对经济增长都有促进作用,但公共投资的贡献更大。在短期内,公共投资对经济增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私人投资对经济增长虽有正向的促进作用,但不是很显著。经济增长对私人投资有很强的促进作用,公共投资对私人投资有明显的挤出效应。最后,笔者根据实证结果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投资 私人投资 经济增长关系 实证研究 误差修正模型 总量生产函数 挤出效应 向量 促进作用 短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龄化下人均经济增长率变动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1
11
作者 王涵语 马磊 夏中泽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2008年第1期44-49,107,共7页
文章从曼昆、罗默和韦尔的总量生产函数出发,在经济增长模型中加入老龄化因素,据此分析了老龄化所致人口结构变化对于人均经济增长率变动的影响,并对所建构的模型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自1978-2004年老龄化因素下的人均经济增长变动率一... 文章从曼昆、罗默和韦尔的总量生产函数出发,在经济增长模型中加入老龄化因素,据此分析了老龄化所致人口结构变化对于人均经济增长率变动的影响,并对所建构的模型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自1978-2004年老龄化因素下的人均经济增长变动率一直为正,但增长呈现下降趋势。同时对其变动作出了预测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在2035年以前处于人均经济增长变动率为正的人口红利期,在2036-2055年则处于人口亏损期。针对分析结论,本文提出了充分利用人口红利期的政策建议和未来研究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龄化 人均经济增长变动 总量生产函数 人口红利 实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技能偏态性技术变迁的实证检验:兼论大学教育溢价 被引量:9
12
作者 颜敏 王维国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55-62,共8页
本文利用中国2002-2010年地区面板数据,采用空间面板估计方法实证检验了我国技能偏态性技术进步的存在性。研究表明:我国现阶段技术呈现技能偏态特征,技术水平呈现东—中—西梯度发展格局;地区间的经济发展、要素投入以及人力资本水平... 本文利用中国2002-2010年地区面板数据,采用空间面板估计方法实证检验了我国技能偏态性技术进步的存在性。研究表明:我国现阶段技术呈现技能偏态特征,技术水平呈现东—中—西梯度发展格局;地区间的经济发展、要素投入以及人力资本水平呈现发散效应;与以往研究相比,本文提出的规模报酬可变的总量生产函数可以更合理地逼近中国经济的增长过程,空间相关性的诊断使我们能更好地评价中国不同地区、不同发展阶段是否存在技术异质性特征。最后结合现阶段大学生就业难的事实,本文建议,应充分考虑劳动力市场的多元分割特征,实现技能偏态技术与大学生供给的有效对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能偏态 大学教育溢价 总量生产函数 空间面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才资源是现代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人才与经济增长模型实证研究
13
作者 桂昭明 梅介人 +1 位作者 娄星 姜红昕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12-13,共2页
运用我国1978~1990年经济增长的数据检验已建立的人才与经济增长模型———显含独立人才因子的Cobb-Douglas总量生产函数。
关键词 经济增长模型 实证研究 总量生产函数 现代经济 源泉 人才资源 成立 中国 支持 独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