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光质和光周期对大豆芽苗菜生长及总酚类物质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20
1
作者 齐学会 张晓燕 +1 位作者 鲁燕舞 崔瑾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29-34,共6页
采用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精确调制光谱能量分布,研究不同光质和光周期对大豆芽苗菜生长、总酚类物质含量及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的影响。光质试验结果表明:紫外光(UV-B)处理显著降低了大豆芽苗菜下胚轴长及可食率,且有... 采用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精确调制光谱能量分布,研究不同光质和光周期对大豆芽苗菜生长、总酚类物质含量及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的影响。光质试验结果表明:紫外光(UV-B)处理显著降低了大豆芽苗菜下胚轴长及可食率,且有利于植株水分积累;各光质处理均显著提高了下胚轴中总酚类物质含量,其中UV-B处理含量最高,显著高于黑暗培养和其他光质处理;UV-B处理子叶和下胚轴中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最强,均显著高于黑暗培养。光周期试验结果表明:UV-B8h·d-1处理大豆芽苗菜根长最长,下胚轴长最短;UV-B8h·d-1和12h·d-1处理下胚轴中总酚物质含量和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且均显著高于黑暗培养和其他光处理,其中8h·d-1光周期处理比12h·d-1效果更好。总体而言,8h·d-1的UV-B处理最有利于大豆芽苗菜下胚轴中总酚类物质积累和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质 光周期 大豆 芽苗菜 生长 总酚类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桑椹成熟过程中酚类物质、总黄酮及花色苷含量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19
2
作者 王振江 罗国庆 +4 位作者 唐翠明 吴福泉 吴剑安 肖更生 廖森泰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11年第9期1658-1660,共3页
以新选育的鲜食用果桑品种‘粤椹28’和全国种植面积较大的果桑品种‘粤椹大10’和‘塘10’为试材,研究不同发育时期桑椹果实中总酚类物质、总黄酮及花色苷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幼果期桑椹中含有较高含量的总酚类物质和总黄酮类物... 以新选育的鲜食用果桑品种‘粤椹28’和全国种植面积较大的果桑品种‘粤椹大10’和‘塘10’为试材,研究不同发育时期桑椹果实中总酚类物质、总黄酮及花色苷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幼果期桑椹中含有较高含量的总酚类物质和总黄酮类物质,随着果实的成熟,合成速率逐渐减慢,全红期后又开始大量积累;花色苷从白熟期后开始合成,随着成熟度的增加,花色苷的合成速率加快,桑椹中的花色苷主要在全红期到紫黑期发育阶段合成,到紫黑期含量达到最大值;紫黑期‘粤椹28’桑椹中总酚类物质、总黄酮类物质及花色苷含量均高于‘粤椹大10’和‘塘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椹 成熟过程 总酚类物质 黄酮 花色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桑椹成熟过程中酚类物质及总黄酮含量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11
3
作者 黄金枝 朱敏婕 +2 位作者 俞燕芳 邓真华 杜贤明 《蚕桑茶叶通讯》 2017年第5期1-4,共4页
以果桑品种大十为实验材料,研究不同发育时期桑椹中总酚类物质、总黄酮及多酚单体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幼果期桑椹中含有较高的总酚类物质和总黄酮物质,随着果实的成熟,合成速率逐渐减慢,全红期又开始大量积累。多酚单体在半粉期... 以果桑品种大十为实验材料,研究不同发育时期桑椹中总酚类物质、总黄酮及多酚单体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幼果期桑椹中含有较高的总酚类物质和总黄酮物质,随着果实的成熟,合成速率逐渐减慢,全红期又开始大量积累。多酚单体在半粉期含量最高。桑椹成熟过程中半粉期的总黄酮物质、绿原酸、芦丁、槲皮素和龙胆酸含量都是最高的,可以作为一个特殊时期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椹 总酚类物质 黄酮 单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