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川西亚高山不同森林类型土壤呼吸和总硝化速率的季节动态 被引量:24
1
作者 刘顺 杨洪国 +3 位作者 罗达 史作民 刘千里 张利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550-560,共11页
川西亚高山原始林及其采伐后通过不同恢复措施形成的不同类型森林土壤呼吸和总硝化速率的对比分析及其耦合关系的研究相对匮乏。采用气压过程分离系统(Ba PS)技术研究了川西亚高山岷江冷杉原始林及其砍伐后恢复的粗枝云杉阔叶林、红桦-... 川西亚高山原始林及其采伐后通过不同恢复措施形成的不同类型森林土壤呼吸和总硝化速率的对比分析及其耦合关系的研究相对匮乏。采用气压过程分离系统(Ba PS)技术研究了川西亚高山岷江冷杉原始林及其砍伐后恢复的粗枝云杉阔叶林、红桦-岷江冷杉天然次生林和粗枝云杉人工林土壤呼吸和总硝化速率的季节动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生长季内平均土壤呼吸速率和总硝化速率分别以粗枝云杉阔叶林和粗枝云杉人工林较高,均以岷江冷杉原始林较低。土壤呼吸和总硝化速率在生长季内具有明显的季节动态,呈以7月份最高的单峰趋势。土壤呼吸和总硝化速率与土壤温度显著相关,而与土壤水分相关性不显著,表明土壤温度是调控呼吸和总硝化作用季节动态的主要因子。土壤呼吸的温度敏感性(Q_(10))介于2.59—4.71,以岷江冷杉原始林最高,表明高海拔的岷江冷杉原始林可能更易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林型间土壤呼吸和总硝化速率主要受凋落物量、p H和有机质的影响。不同林型间土壤呼吸和总硝化速率显著正相关,表明土壤呼吸和总硝化速率存在耦合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呼吸 硝化速率 季节动态 林型 亚高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片氮浓度对温室黄瓜花后叶片最大总光合速率影响的模拟 被引量:14
2
作者 陈永山 戴剑锋 +5 位作者 罗卫红 邰翔 韩利 米晓洁 丁琪峰 卜崇兴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3-19,共7页
光合作用是作物产量和品质形成的基础,直接受到叶片含氮量的影响。该文通过不同定植期不同氮素处理试验,建立了不同光温条件下温室黄瓜叶片适宜氮浓度的求算方程,并定量分析了不同光温条件下黄瓜叶片最大总光合速率与叶片氮浓度的关系... 光合作用是作物产量和品质形成的基础,直接受到叶片含氮量的影响。该文通过不同定植期不同氮素处理试验,建立了不同光温条件下温室黄瓜叶片适宜氮浓度的求算方程,并定量分析了不同光温条件下黄瓜叶片最大总光合速率与叶片氮浓度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建立了适合不同光温条件的温室黄瓜花后叶片最大总光合速率与叶片氮浓度关系的通用模型,并用与建模相独立的试验数据对模型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建立的模型能较好地预测不同定植期黄瓜叶片氮浓度对叶片最大总光合速率的影响。模型对温室黄瓜叶片最大总光合速率的预测结果与实测结果之间基于1︰1直线的决定系数和均方根差分别为0.83和1.56μmol·m-2·s-1。建立的模型可以为温室黄瓜周年生产的氮素精确管理提供理论依据与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片最大光合速率 叶片氮浓度 光合有效辐射 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5)N同位素稀释法测定土壤氮素总转化速率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3
作者 程谊 蔡祖聪 张金波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65-171,共7页
同位素稀释法是测定土壤中N素总转化速率最重要的方法之一。自从上世纪50年代Kirkham和Bartholomew提出同位素稀释法的基本原理以后,随着分析技术的长足发展,一些更精确的分析和数值优化方法被广泛使用,N转化概念模型已经日益完善,使测... 同位素稀释法是测定土壤中N素总转化速率最重要的方法之一。自从上世纪50年代Kirkham和Bartholomew提出同位素稀释法的基本原理以后,随着分析技术的长足发展,一些更精确的分析和数值优化方法被广泛使用,N转化概念模型已经日益完善,使测定N的总转化速率成为现实,对土壤N素循环机制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可能性。然而,^(15)N标记方法研究土壤中N的总转化速率仍然存在较大的不确定因素。本文综述了^(15)N同位素稀释法测定土壤N素总转化速率的原理和计算方法,以期推动同位素稀释法的研究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5N的同位素稀释法 转化速率 ~15N丰度 分析方法 FLUAZ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15)N同位素稀释法研究不同层次土壤氮素总转化速率 被引量:10
4
作者 兰婷 韩勇 唐昊冶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53-160,共8页
采用15N同位素稀释方法,开展短期(7天)室内培养实验,估算了一水稻土0~20、20~60和60~90 cm土层土壤主要N素转化过程的总转化速率,结果表明,标记N溶液加入后2 h内各土层土壤的总矿化、硝化、固定速率显著高于其他时间段(p<0.01)。2 h... 采用15N同位素稀释方法,开展短期(7天)室内培养实验,估算了一水稻土0~20、20~60和60~90 cm土层土壤主要N素转化过程的总转化速率,结果表明,标记N溶液加入后2 h内各土层土壤的总矿化、硝化、固定速率显著高于其他时间段(p<0.01)。2 h后,矿化速率在小范围内起伏。0~20 cm土层土壤N素的硝化速率随培养时间延长而降低,另外两层土壤则基本保持稳定,硝化速率的变化与硝化作用底物NH4+-N浓度的变化呈显著正相关。值得注意的是,外源无机N溶液加入后2 h内,大量NH4+-N和NO3--N被固定,并认为N素的非生物固定起主导作用。2 h后,出现了N素在固定与再矿化间反复转换的现象。实验结果表明,与净转化速率相比总转化速率能更好地描述单个N素转化过程,但由于外源N加入对N素转化的影响、再矿化作用以及忽略了N素转化过程中的气体损失、DNRA(硝态氮异化还原为铵)过程等,本研究结果与真实值间存在一定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5N同位素稀释法 转化速率 矿化作用 硝化作用 固定作用 水稻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线携能通信中继网络最大化总传输速率 被引量:4
5
作者 田贤忠 赵晨 +1 位作者 姚超 丁军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10-214,224,共6页
能量捕获无线传感器网络是解决传统无线传感器网络能量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无线携能通信网络SWIPT(Simultaneous wireless information and power transfer)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研究了一种SWIPT场景,在源节点总功率的约束条件下... 能量捕获无线传感器网络是解决传统无线传感器网络能量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无线携能通信网络SWIPT(Simultaneous wireless information and power transfer)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研究了一种SWIPT场景,在源节点总功率的约束条件下,最大化总传输速率。源节点通过在不同的频谱上分配不同的功率发送携能信号给多个中继节点,中继节点对于接收到的携能信号通过功率分配将一部分信号转化为能量,一部分信号解码为信息;中继节点利用捕获的能量将信息转发给目的节点。建立数学模型求解最优的功率分配因子,运用拉格朗日乘数法求得源节点在每个频谱上分配功率的表达式,按照注水算法求得最终分配的功率和最大化的总传输速率,最后通过数值模拟进行了有效性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捕获 无线传感器网络 无线携能通信 中继 传输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沿海沙地不同林地土壤呼吸·总硝化·反硝化速率季节变化 被引量:2
6
作者 蔡昕航 荣俊冬 +4 位作者 陈礼光 何天友 陈凌艳 施成坤 郑郁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13期220-223,265,共5页
[目的]研究沿海沙地不同林地土壤呼吸、总硝化、反硝化速率季节变化,以了解和掌握沿海沙地土壤碳氮动态变化。[方法]应用气压过程分离(Barometric process separation,Ba PS)技术对福建漳州东山县竹林地、湿地松林地、木麻黄林地、桉树... [目的]研究沿海沙地不同林地土壤呼吸、总硝化、反硝化速率季节变化,以了解和掌握沿海沙地土壤碳氮动态变化。[方法]应用气压过程分离(Barometric process separation,Ba PS)技术对福建漳州东山县竹林地、湿地松林地、木麻黄林地、桉树林地的土壤呼吸速率、总硝化速率、反硝化速率季节动态变化进行研究。[结果]不同林地土壤呼吸速率、总硝化速率、反硝化速率季节变化趋势不同,温度与土壤呼吸速率、总硝化速率、反硝化速率呈显著性相关,p H、含水率对不同林地土壤呼吸速率、总硝化速率、反硝化速率影响程度不同。[结论]不同林地土壤的呼吸作用、硝化作用、反硝化作用相互影响,程度各不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速率 硝化速率 反硝化速率 季节变化 环境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道速率优化的无线中继系统数据传输算法 被引量:1
7
作者 庞建丽 高丽娜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3340-3344,共5页
针对无线中继网络信道数据传输效率低、传输能耗大等问题,提出一种信道速率优化的无线中继系统数据传输算法。构建一个工程中常用的多跳半双工放大转发中继系统模型对网络的信道数据中继传输过程进行分析,进行渐近总速率分析并用逆威沙... 针对无线中继网络信道数据传输效率低、传输能耗大等问题,提出一种信道速率优化的无线中继系统数据传输算法。构建一个工程中常用的多跳半双工放大转发中继系统模型对网络的信道数据中继传输过程进行分析,进行渐近总速率分析并用逆威沙特随机矩阵得到总速率的近似值,采取天线角度调整的优化方法,调整中继天线仰角波束得到最优化的信道总速率。实验结果表明,相较基于最佳频谱租赁和资源共享双向中继通信系统和基于二次频谱接入的中继方案,该算法信道数据传输的丢包率分别降低了8.3%和9.7%,网络能量效率分别提高了21.4%和26.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中继系统 信道速率优化 渐近总速率分析 仰角波束调度 能量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辣椒核质互作雄性不育系与保持系呼吸速率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邓明华 文锦芬 +3 位作者 邹学校 何长征 刘志敏 周群初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2-25,共4页
以辣椒核质互作雄性不育系9704A,8214A和它们相应的保持系9704B,8214B为材料,研究了叶片和不同发育阶段花蕾的总呼吸速率(Vt)、抗氰呼吸速率(Valt)和抗氰呼吸速率所占总呼吸速率的比例(Valt/Vt)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在不育系中,随着花... 以辣椒核质互作雄性不育系9704A,8214A和它们相应的保持系9704B,8214B为材料,研究了叶片和不同发育阶段花蕾的总呼吸速率(Vt)、抗氰呼吸速率(Valt)和抗氰呼吸速率所占总呼吸速率的比例(Valt/Vt)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在不育系中,随着花蕾的发育,总呼吸速率(Vt)、抗氰呼吸速率(Valt)和抗氰呼吸速率所占总呼吸速率的比例(Valt/Vt)呈下降趋势;而在保持系中总呼吸速率(Vt)变化趋势不明显,抗氰呼吸速率(Valt)和抗氰呼吸速率所占总呼吸速率的比例(Valt/Vt)呈上升趋势;在叶片中,不育系的总呼吸速率(Vt)、抗氰呼吸速率(Valt)和抗氰呼吸速率所占总呼吸速率的比例(Valt/Vt)均小于保持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速率 抗氰呼吸速率 抗氰呼吸所占呼吸的比例 核质互作雄性不育 辣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土壤氮矿化速率和硝化速率及影响因素——基于文献数据的统计分析 被引量:12
9
作者 刘君政 王鹏 +2 位作者 肖汉玉 赵君 舒旺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4207-4218,共12页
15N同位素稀释技术是测量土壤氮总矿化速率(Nmin)和总硝化速率(Nnit)的有效方法。为了解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土壤Nmin和Nnit的空间格局及影响因素,本文基于采用15N同位素稀释技术研究氮总转化速率(室内培养)的121篇文献,收集中国陆地生态系... 15N同位素稀释技术是测量土壤氮总矿化速率(Nmin)和总硝化速率(Nnit)的有效方法。为了解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土壤Nmin和Nnit的空间格局及影响因素,本文基于采用15N同位素稀释技术研究氮总转化速率(室内培养)的121篇文献,收集中国陆地生态系统(林地、草地、农田)Nmin和Nnit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全国土壤Nmin和Nnit分别为6.03 mg N kg^-1 d^-1和7.45 mg N kg^-1d^-1。北方土壤Nmin(8.39 mg N kg^-1 d^-1)显著高于南方土壤(4.66 mg N kg^-1 d^-1);Nnit(8.40 mg N kg^-1 d^-1)高于南方土壤(6.96 mg N kg^-1d^-1),但差异性不显著(P>0.05)。2)不同生态系统土壤Nmin和Nnit的大小关系为:草地>农田>林地;农田>草地>林地。草地土壤Nmin与林地、农田差异显著,显著高于林地(P=0.002)、农田(P=0.005);农田土壤Nnit与林地差异显著(P<0.001),与草地差异不显著(P>0.05)。3)北方土壤Nmin和Nnit主要影响因素均为pH,与pH显著正相关;南方土壤Nmin主要影响因素是总氮(Total Nitrogen,TN),与TN显著正相关;Nnit主要影响因素是铵态氮(Ammonium nitrogen,NH4^+-N),与NH4^+-N显著负相关。4)林地生态系统Nmin和Nnit主要影响因素分别为TN和NH+4-N,Nmin与TN显著正相关;Nnit与NH4^+-N显著负相关;草地Nmin和Nnit主要影响因素分别为土壤碳氮比(C/N)和总碳(Total Carbon,TC),Nmin与土壤C/N显著负相关,Nnit与TC显著正相关;农田Nmin和Nnit主要影响因素均为土壤C/N,与土壤C/N显著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陆地生态系统 土壤氮 矿化速率 硝化速率 统计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线性权重粒子群优化算法的多基站协作波束成型 被引量:4
10
作者 肖海林 任婵婵 +1 位作者 聂在平 李民政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63-667,共5页
为有效抑制小区间干扰,提高多基站协作通信系统的传输速率,提出了一种多基站协作波束成型方案。该方案基于线性权重粒子群优化算法,将最大化系统总速率问题转化为适应度函数的优化问题进行求解。为避免搜索过程中陷入局部最优,该算法的... 为有效抑制小区间干扰,提高多基站协作通信系统的传输速率,提出了一种多基站协作波束成型方案。该方案基于线性权重粒子群优化算法,将最大化系统总速率问题转化为适应度函数的优化问题进行求解。为避免搜索过程中陷入局部最优,该算法的惯性权重采用线性递减的方式。根据所建立的优化问题,给出了适应度函数的构造方法。数值分析结果表明,相对于惯性权重为0.5的基本粒子群算法,所提算法使系统总速率提升了41.13 bit/s,同时具有很好的收敛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束成型 协作通信 线性权重粒子群优化算法 系统总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构网络中天线资源有限时的部分干扰对齐方案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世宝 王宜馨 +3 位作者 赵大印 叶伟 郭琳 刘建航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2030-2034,共5页
针对异构网络中天线资源有限导致无法实现完全干扰对齐(IA)这一问题,提出一种根据异构网络特点使天线资源利用率最大的部分IA方案。首先,根据异构网络中部分连通性构建系统模型,并分析系统实现IA的可行性条件;然后,基于网络的异构性(基... 针对异构网络中天线资源有限导致无法实现完全干扰对齐(IA)这一问题,提出一种根据异构网络特点使天线资源利用率最大的部分IA方案。首先,根据异构网络中部分连通性构建系统模型,并分析系统实现IA的可行性条件;然后,基于网络的异构性(基站功率和用户稳定性的不同)对用户划分不同的优先级并分配不同的天线资源;最后,以系统总速率最大和天线资源利用率最大为目标设计高优先级用户完全对齐、低优先级用户消除最大干扰的部分IA方案。在Matlab仿真实验中,所提算法相比传统的IA算法在天线有限情况下能提高10%的系统总速率,并且高优先级用户接收到的速率比低优先级用户的速率高40%。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能充分利用有限天线资源,在满足用户差异性需求的同时实现系统总速率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构网络 优先级 有限天线资源 系统总速率 部分干扰对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的OFDM双向中继功率分配策略
12
作者 潘沛生 赵喜凤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42-145,169,共5页
针对放大转发(AF)模式下正交频分复用(OFDM)双向中继网络如何提高系统总容量的问题,提出了一种低复杂度的以系统总速率最大化为目标的最优功率分配策略。该策略先建立用户与中继节点间的最优功率分配比例关系,将三层功率最优化问题简化... 针对放大转发(AF)模式下正交频分复用(OFDM)双向中继网络如何提高系统总容量的问题,提出了一种低复杂度的以系统总速率最大化为目标的最优功率分配策略。该策略先建立用户与中继节点间的最优功率分配比例关系,将三层功率最优化问题简化为一层最优化问题,实现了将节点上的功率优化分配问题转化成一种易于处理的形式,以较小的复杂度获得了各节点上分配的功率占所在子载波对上分配的功率的比重;然后利用原对偶内点法求解各子载波间的功率分配问题;最终,求得各节点最优的功率分配。仿真实验表明,所提算法能显著提升系统总速率,且其性能随子载波数的增多而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中继 正交频分复用 功率分配 子载波匹配 系统总速率 原对偶内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用户MIMO系统中一种自由度分配算法 被引量:1
13
作者 高慧 周欣瑞 +1 位作者 吴仁铭 朱谦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1-74,81,共5页
近年来迭代干扰对齐技术得到了较多的关注,通过迭代干扰对齐算法可设计线性预编码矩阵,以最大化多输入多输出系统的总速率。但目前将自由度(Do F)分配方式作为系统总速率影响因素的研究较少。为此,提出一种Do F分配算法,通过改进模拟退... 近年来迭代干扰对齐技术得到了较多的关注,通过迭代干扰对齐算法可设计线性预编码矩阵,以最大化多输入多输出系统的总速率。但目前将自由度(Do F)分配方式作为系统总速率影响因素的研究较少。为此,提出一种Do F分配算法,通过改进模拟退火算法从而得到可使系统总速率达到最大的Do F分配方式。Do F分配问题是组合优化问题,采用模拟退火算法可较好地解决该问题。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所获得的系统总速率接近遍历算法的性能,具有更低的复杂度。尤其当系统变得复杂(用户数目增加,或者天线数目增加)时,改进模拟退火算法的低复杂度优势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输入多输出 迭代干扰对齐 自由度分配 模拟退火算法 总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2D的车联网MCRR算法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靓 郁进明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72-778,共7页
基于D2D(device-to-device)技术的车联网通过复用小区资源的方式直接通信,可扩大系统容量,提升频谱利用率,但对原蜂窝系统产生了干扰。通过对蜂窝链路同频干扰进行深入的分析与研究,建立了蜂窝-D2D_V混合模型,并提出蜂窝链路总速率最大... 基于D2D(device-to-device)技术的车联网通过复用小区资源的方式直接通信,可扩大系统容量,提升频谱利用率,但对原蜂窝系统产生了干扰。通过对蜂窝链路同频干扰进行深入的分析与研究,建立了蜂窝-D2D_V混合模型,并提出蜂窝链路总速率最大的资源复用算法(maximum cellular rate resource reuse algorithm,MCRRA),在增加虚拟D2D_V链路的基础上借助改进的匈牙利算法寻找总速率的最优分配。仿真结果表明,MCRRA在保证D2D_V通信质量的同时,提高了蜂窝系统和混合系统的通信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2D_V通信 MCRR算法 干扰控制 总速率最优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和pH值对厌氧氨氧化微生物活性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36
15
作者 陈曦 崔莉凤 +1 位作者 杜兵 司亚安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6年第3期5-8,共4页
研究了温度和pH值对厌氧氨氧化微生物活性的影响,测定了不同温度和pH值时,厌氧氨氧化微生物的活性.结果表明,该微生物的最佳反应温度和pH值分别为30℃和7.80.
关键词 厌氧氨氧化 温度 PH值 氮去除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知无线电中的双向中继处理和功率控制算法
16
作者 江冬梅 李长红 +1 位作者 王英 卜庆凯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280-1284,1314,共6页
针对认知无线电网络中主要用户受到的干扰问题和次要用户的性能问题,采用双向中继协议进行次要用户间通信。提出一种中继处理算法将中继站发射的信号投影到中继站和主要用户间干扰信道子空间的垂直方向,消除中继站发射信号对主要用户造... 针对认知无线电网络中主要用户受到的干扰问题和次要用户的性能问题,采用双向中继协议进行次要用户间通信。提出一种中继处理算法将中继站发射的信号投影到中继站和主要用户间干扰信道子空间的垂直方向,消除中继站发射信号对主要用户造成的干扰。同时在次要用户端运用凸优化理论进行最优功率控制,以实现抑制次要用户端对主要用户的干扰并提高次要用户总速率的目的。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在抑制次要用户对主要用户干扰的基础上与平均功率分配算法相比显著提高了次要用户的总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无线电 双向中继 功率控制 总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知无线电的重复博弈频谱共享算法 被引量:1
17
作者 谢健骊 党建武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45-49,共5页
提出一种基于合作重复博弈的认知无线电频谱共享算法。针对频谱共享速率总收益最大化问题求解,在算法模型中采用了"触发策略"以得到帕累托最优解。性能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当认知用户在共享频谱时,采取合作方式可达到总收益... 提出一种基于合作重复博弈的认知无线电频谱共享算法。针对频谱共享速率总收益最大化问题求解,在算法模型中采用了"触发策略"以得到帕累托最优解。性能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当认知用户在共享频谱时,采取合作方式可达到总收益最大化的设计初衷。进而探讨了合作频谱共享算法的收敛性能,分析了发射功率、噪声功率、贴现因子以及收敛指数对频谱共享算法收敛性能的影响,并得出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无线电 重复博弈 频谱共享 速率收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理想信道条件下多用户多向中继系统的性能分析
18
作者 陈卓 蔡跃明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49-154,共6页
相比于普通双向中继通信系统,多用户多向中继能够更大限度地提高系统性能,本文中,我们分析了非理想信道状态信息下,多用户多向中继系统在受到信道估计误差影响时的性能。首先,基于提出的通信系统模型,我们得到各用户端信噪比表达式。然... 相比于普通双向中继通信系统,多用户多向中继能够更大限度地提高系统性能,本文中,我们分析了非理想信道状态信息下,多用户多向中继系统在受到信道估计误差影响时的性能。首先,基于提出的通信系统模型,我们得到各用户端信噪比表达式。然后,我们分别针对对称业务与不对称业务两种情况,推导出多用户多向中继系统的总可达速率表达式。最后,我们设计了一种基于迫零准则的收发波束赋形方法。数值仿真分析了信道估计误差对该系统中断概率的影响,以及对称业务与不对称业务下信道估计误差对系统总速率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用户多向中继 信道估计误差 中断概率 系统总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5N同位素稀释技术和示踪技术在森林土壤N素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9
作者 文哲 《南方农业》 2016年第30期102-103,109,共3页
森林土壤N素形态、N库动态及其运移转化特征备受关注。采用稳定性^(15)N同位素稀释技术和示踪技术测定森林土壤总N转化速率和^(15)N回收率,可以揭示森林土壤N素特别是无机N的运移转化规律和持留机制。由此可见,稳定性^(15)N同位素技术... 森林土壤N素形态、N库动态及其运移转化特征备受关注。采用稳定性^(15)N同位素稀释技术和示踪技术测定森林土壤总N转化速率和^(15)N回收率,可以揭示森林土壤N素特别是无机N的运移转化规律和持留机制。由此可见,稳定性^(15)N同位素技术在森林土壤N循环研究中的作用举足轻重。基于此,介绍^(15)N同位素稀释技术测定土壤总N转化速率的基本原理和^(15)N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土壤N素运移规律的基本思路,并简要列举了稳定性^(15)N同位素技术和示踪技术在森林土壤N素转化、运移和持留机制研究中的应用实例,同时指出此法的不足和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转化速率 持留机制 15N同位素稀释技术 15N同位素示踪技术 同位素分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