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新疆紫草中总萘醌的含量 被引量:8
1
作者 范芳芳 刘泽蒲 +1 位作者 陈文 扈银霞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5期425-426,共2页
建立了新疆紫草中总萘醌含量的测定方法。采用紫外光分光光度法,以氯仿作溶媒,在516nm处测定吸光度,计算紫草中总萘醌的含量。测得值结果表明:左旋紫草素对照品浓度在5~25mg L,浓度与吸光度呈良好线性关系,回归方程A=25.282C+0.0061,r=... 建立了新疆紫草中总萘醌含量的测定方法。采用紫外光分光光度法,以氯仿作溶媒,在516nm处测定吸光度,计算紫草中总萘醌的含量。测得值结果表明:左旋紫草素对照品浓度在5~25mg L,浓度与吸光度呈良好线性关系,回归方程A=25.282C+0.0061,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1.0%,RSD为0.88%;紫草中总萘醌的含量为3.94%。本法灵敏、准确、简便,可用于新疆紫草中总萘醌的含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紫草 总萘醌含量 紫外分光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鹤灵芝总萘醌对高脂饮食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肝小鼠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龚志强 夏雨弘 +5 位作者 韩沙 黄艳红 霍宇 陈晓兰 蒙田秀 杨立芳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89-397,共9页
为评价白鹤灵芝总萘醌(Rhinacanthins-rich extract from Rhinacanthus nasutus,RRE)的降血脂及保护肝脏作用,采用高脂饲料诱导建立的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小鼠模型,通过测定小鼠血清中总胆固醇(Tota... 为评价白鹤灵芝总萘醌(Rhinacanthins-rich extract from Rhinacanthus nasutus,RRE)的降血脂及保护肝脏作用,采用高脂饲料诱导建立的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小鼠模型,通过测定小鼠血清中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HDL-C)、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C)及肝脏及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AST)、谷丙转氨酶(Alanine transaminase,ALT)、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KP)的水平,以及肝脏组织进行病理学观察。动物实验结果表明,RRE干预后有效改善了NAFLD小鼠肝脏病理病变进程,缓解炎性损伤,减少肝脏脂肪颗粒堆积;高、中剂量均能显著降低NAFLD小鼠血清中TC、TG、LDL-C水平(P<0.05),极显著升高HDL-C水平(P<0.01),显著降低NAFLD小鼠血清中AST、ALT、AKP活力(P<0.05或P<0.01);其指标水平均优于熊果酸组;RRE低剂量组可显著降低NAFLD小鼠血清中TG、LDL-C、AST、水平(P<0.05),可降低TC、ALT、AKP水平,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通过网络药理学对白鹤灵芝与NAFLD疾病相关作用靶点进行交集,结合分子对接技术对RRE的有效活性物质及作用机制进行预测,结果表明白鹤灵芝素-C(rhinacanthin-C)与交集靶点具有良好的结合潜力。研究表明RRE有显著的降血脂、改善脂质沉积和炎性损伤、保护肝脏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rhinacanthin-C经由AMPK-SREBP1c-SIRT1信号调节脂质代谢紊乱发挥作用,为壮药白鹤灵芝开发为降血脂、改善脂肪肝的民族药物提供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鹤灵芝 总萘醌 非酒精性脂肪肝 降血脂 保护肝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鹤灵芝总萘醌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小鼠及其肠道菌群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龚志强 韩沙 +5 位作者 黄艳红 夏雨弘 蒙田秀 邓雨枭 霍宇 杨立芳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949-954,共6页
目的探讨白鹤灵芝总萘醌对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小鼠的影响及对肠道菌群的相关性研究。方法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白鹤灵芝总萘醌组(300 mg/kg),高脂饲料喂养6周诱导建立NAFLD模型,造模成功后连续灌胃给药6周,取小鼠血清、肝组... 目的探讨白鹤灵芝总萘醌对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小鼠的影响及对肠道菌群的相关性研究。方法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白鹤灵芝总萘醌组(300 mg/kg),高脂饲料喂养6周诱导建立NAFLD模型,造模成功后连续灌胃给药6周,取小鼠血清、肝组织和肠内粪便,HE和油红O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学,采用试剂盒检测血清GLU、TC、TG、HDL-C、LDL-C、AST、ALT水平,16S rRNA测序法分析小鼠粪便肠道菌群组成结构,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肝组织病理学观察表明高脂饮食喂饲可诱导NAFLD模型,与模型组比较,白鹤灵芝总萘醌组可有效减轻小鼠肝脏病理病变,减少炎症损伤及脂肪堆积,降低小鼠体质量、肝脏系数、血清GLU、TC、TG、LDL-C、ALT、AST水平(P<0.01),升高HDL-C水平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白鹤灵芝总萘醌组小鼠粪便样品Alpha分析Chao、Shannon和Simpson指数升高(P<0.05),肠道微生物组成的丰富度和多样性改变。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拟杆菌门丰度增加,厚壁菌门、变形菌门、弯曲杆菌门丰度降低;与模型组比较,白鹤灵芝总萘醌组拟杆菌门丰度降低,厚壁菌门丰度升高。相关性分析表明,拟杆菌门丰度与TG、GLU水平呈正相关,与HDL-C水平呈负相关;厚壁菌门丰度与HDL-C水平呈正相关,与TG水平呈负相关。结论白鹤灵芝总萘醌有降血脂、改善脂质沉积和保护肝脏的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改善肠道菌群紊乱,调节肝脏脂质代谢发挥降脂护肝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鹤灵芝 总萘醌 非酒精性脂肪肝 肠道菌群 降脂护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紫草中总萘醌提取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5
4
作者 杨东方 《山西农业科学》 2019年第6期1085-1086,1091,共3页
为了筛选新疆紫草中总萘醌最优提取方法,分别采用回流提取法、渗漉提取法和超声提取法提取新疆紫草中总萘醌成分。结果表明,总萘醌含量从大到小依次为超声提取法、回流提取法、渗漉提取法,其中,超声提取法为新疆紫草中总萘醌类成分较好... 为了筛选新疆紫草中总萘醌最优提取方法,分别采用回流提取法、渗漉提取法和超声提取法提取新疆紫草中总萘醌成分。结果表明,总萘醌含量从大到小依次为超声提取法、回流提取法、渗漉提取法,其中,超声提取法为新疆紫草中总萘醌类成分较好的提取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紫草 总萘醌 提取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红蒜总萘醌质量标准的研究
5
作者 郭朋程 陈婕妤 +3 位作者 刘思雨 叶祥睿 苏靖 邱明丰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863-2867,共5页
目的建立小红蒜总萘醌的质量标准。方法TLC、HPLC法分别定性鉴别、定量测定异红葱乙素、红葱乙素、红葱甲素,2015年版《中国药典》方法检测干燥失重、水分、炽灼残渣、树脂残留物,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萘醌含有量。结果TLC斑点清晰,分... 目的建立小红蒜总萘醌的质量标准。方法TLC、HPLC法分别定性鉴别、定量测定异红葱乙素、红葱乙素、红葱甲素,2015年版《中国药典》方法检测干燥失重、水分、炽灼残渣、树脂残留物,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萘醌含有量。结果TLC斑点清晰,分离度良好。3批样品干燥失重、水分、炽灼残渣范围分别为2.34%~4.03%、2.06%~3.56%、0.15%~0.19%,树脂残留物符合相关标准。总萘醌、异红葱乙素、红葱乙素、红葱甲素分别在1~10μg/mL(r=0.9994)、0.00500~0.200 mg/mL(r=0.9997)、0.0144~0.576 mg/mL(r=0.9999)、0.00496~0.198 mg/mL(r=0.9999)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0.06%(RSD=1.92%)、101.77%(RSD=1.30%)、103.24%(RSD=1.04%)、98.41%(RSD=1.82%)。结论该方法合理可行,可用于小红蒜总萘醌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红蒜 总萘醌 TLC 紫外分光光度 H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草总萘醌的提取工艺研究
6
作者 雒江菡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23年第8期38-41,共4页
以紫草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因素实验考察了提取温度、料液比、乙醇体积分数对紫草总萘醌提取量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实验优化了紫草总萘醌的加热回流提取工艺。结果表明:在提取时间为2 h、提取温度为90℃、料液比为1∶50(... 以紫草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因素实验考察了提取温度、料液比、乙醇体积分数对紫草总萘醌提取量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实验优化了紫草总萘醌的加热回流提取工艺。结果表明:在提取时间为2 h、提取温度为90℃、料液比为1∶50(g∶mL)、乙醇体积分数为90%的最优条件下,紫草总萘醌提取量可以达到30.03 mg·g^(-1)。该研究为紫草药用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草 总萘醌 提取工艺 正交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草炭制前后萘醌类化合物含量变化及止血作用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牧丹 陈永福 +2 位作者 布仁 白文明 苏日娜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2540-2547,共8页
目的采用传统的蒙药炮制方法,对紫草进行炭制,通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紫草炭制前后萘醌类化合物进行含量测定,比较原药材和炭制紫草中的含量变化。初步评价紫草炭制品的止血活性。方法UV法测定原药材和炭制紫草的羟... 目的采用传统的蒙药炮制方法,对紫草进行炭制,通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紫草炭制前后萘醌类化合物进行含量测定,比较原药材和炭制紫草中的含量变化。初步评价紫草炭制品的止血活性。方法UV法测定原药材和炭制紫草的羟基萘醌总色素的含量,HPLC法测定β,β’-二甲基丙烯酰阿卡宁含量。采用毛细管法测定小鼠全血凝血时间和出血时间。结果UV和HPLC的结果表明,炭制紫草的羟基萘醌总色素和β,β’-二甲基丙烯酰阿卡宁的含量均不同程度的下降。云南白药阳性对照组及给药三组均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1),延长全血凝血时间效果明显,且160101C炮制组的凝血时间最短,但是给药组之间均没有太明显的差异。结论本研究可为今后的蒙医药中炭制紫草的质量标准及药理实验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草 炭制工艺 羟基萘醌色素 β β’-二甲基丙烯酰阿卡宁 止血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草乳膏提取工艺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曾祖平 石佳 +1 位作者 王子君 王宏 《世界中医药》 CAS 2018年第11期2872-2875,共4页
目的:探讨紫草乳膏中药材提取工艺的优选方法。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羟基萘醌总色素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羟基红花黄素A含量,以此作为评价指标,进行正交试验,优选药材提取工艺。结果:紫草、白芷的提取工艺为饮片粗粉加... 目的:探讨紫草乳膏中药材提取工艺的优选方法。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羟基萘醌总色素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羟基红花黄素A含量,以此作为评价指标,进行正交试验,优选药材提取工艺。结果:紫草、白芷的提取工艺为饮片粗粉加乙醇4倍量浸渍48 h后开始渗漉,溶剂用量为10倍;红花、当归的提取工艺为饮片用水浸泡0. 5 h后,70℃温浸2次,60 min/次,第1次用水12倍量,第2次用水10倍量。结论:紫草乳膏提取工艺合理可行,为紫草乳膏的成型工艺研究及质量控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草乳膏 提取工艺 羟基萘醌色素 分光光度法 羟基红花黄素A 高效液相色谱法 正交试验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