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战略科学家成长特征研究--以美国总统科技顾问委员会成员为例
1
作者 邹欣然 冯迅 董瑜 《中国科技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8-179,共12页
本文基于人才生态学理论构建战略科学家成长特征指标体系,以美国总统科技顾问委员会成员为例,综合采用履历分析法、扎根理论方法、案例分析法,从人格特质、教育背景、职业经历、家庭环境、时代背景五个维度分析战略科学家的成长特征。... 本文基于人才生态学理论构建战略科学家成长特征指标体系,以美国总统科技顾问委员会成员为例,综合采用履历分析法、扎根理论方法、案例分析法,从人格特质、教育背景、职业经历、家庭环境、时代背景五个维度分析战略科学家的成长特征。结果显示,战略科学家具有强烈的科学使命感、复合的教育背景、顶尖的学术成就、卓越的领导和组织能力以及跨界任职经历,其成长受到特定时代背景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战略科学家培养和使用的建议,包括构建战略科学家涌现“蓄水池”、打造有利于战略科学家成长的人才梯队、健全战略科学家培养和使用长效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略科学家 成长特征 总统科技顾问委员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队传统”与“威胁通胀”:美国总统对外情报顾问委员会遏苏活动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赵水静 忻怿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57-64,共8页
[研究目的]总统对外情报顾问委员会是共和党鹰派干预情报评估和国家安全战略制定的重要平台,20世纪70年代中期重组后着力强化遏苏战略,祭起对苏新冷战。委员会夸大苏联军力,制造所谓“脆弱之窗”叙事,显著恶化“威胁通胀”现象,考察其... [研究目的]总统对外情报顾问委员会是共和党鹰派干预情报评估和国家安全战略制定的重要平台,20世纪70年代中期重组后着力强化遏苏战略,祭起对苏新冷战。委员会夸大苏联军力,制造所谓“脆弱之窗”叙事,显著恶化“威胁通胀”现象,考察其活动对透析美国情报文化和国家安全战略特质、警示中美关系具有重要价值。[研究方法]借助解密史料及情报学知识,考察此类夸大外部威胁、追求绝对安全的情报评估方法,提炼总统对外情报顾问委员会政治化情报评估、挤压中情局的“B队传统”。[研究结论]总统对外情报顾问委员会增加了美国情报评估的内部竞争和组织效能,强化了遏苏战略的凌厉竞争特质,但其周期性掀起“威胁通胀”导致美国错判外部威胁、陷入过度扩张。消弭“威胁通胀”与“B队传统”是革新美国情报文化、构筑大国战略稳定的必由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统对外情报顾问委员会 情报评估 情报政治化 美苏关系 威胁通胀 B队传统 情报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俄罗斯总统体育委员会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齐立斌 《体育文化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3-26,共4页
采用文献资料法对俄罗斯总统体育委员会进行分析。研究认为,在普京的新俄罗斯思想的影响下,俄罗斯总统体育委员会应然产生,反映了普京执政时代的集权特征。俄罗斯总统体育委员会对新千年后的俄罗斯体育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促进了俄罗斯... 采用文献资料法对俄罗斯总统体育委员会进行分析。研究认为,在普京的新俄罗斯思想的影响下,俄罗斯总统体育委员会应然产生,反映了普京执政时代的集权特征。俄罗斯总统体育委员会对新千年后的俄罗斯体育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促进了俄罗斯体育管理体系完善,加速了俄罗斯各项体育事业恢复和发展,展示了俄罗斯体育强国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管理 俄罗斯 总统体育委员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总统科技顾问委员会的运行机制及对我国的启示 被引量:13
4
作者 李宏 马梧桐 《智库理论与实践》 2016年第2期108-113,共6页
[目的/意义]在我国大力发展中国特色信息智库建设的背景下,考察美国政府顶级智库——美国总统科技顾问委员会的历史与发展动态,为我国的科技顾问制度提供参考与借鉴。[方法/过程]采用案例研究法,主要通过文献调研法和网站调研法收集资料... [目的/意义]在我国大力发展中国特色信息智库建设的背景下,考察美国政府顶级智库——美国总统科技顾问委员会的历史与发展动态,为我国的科技顾问制度提供参考与借鉴。[方法/过程]采用案例研究法,主要通过文献调研法和网站调研法收集资料,引用美国总统科技顾问委员会发表相关调研报告,对美国总统科技顾问委员会的历史、工作机制、人员构成,以及与总统科技政策办公室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结论]美国总统科技顾问委员会在推动美国白宫重要科技政策出台以及重大研发计划立项中起到了重要作用。通过吸收美国总统科技顾问委员会的精华,分析我国政府科技顾问制度存在的不足,对我国发展科技顾问制度提出三点建设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总统科技顾问委员会 科技顾问 高端智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巴马政府总统科学技术顾问委员会的咨询机制和政策效果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被引量:7
5
作者 樊春良 韩健聪 《智库理论与实践》 2017年第2期33-40,48,共9页
[目的/意义]国家科技决策咨询制度建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面临许多新的课题,为此需要借鉴世界其他国家的发展经验。[方法/过程]本论文选择美国奥巴马政府总统科学技术顾问委员会(PCAST)为案例,基于奥巴马政府网站关于PCAST的会议记录和... [目的/意义]国家科技决策咨询制度建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面临许多新的课题,为此需要借鉴世界其他国家的发展经验。[方法/过程]本论文选择美国奥巴马政府总统科学技术顾问委员会(PCAST)为案例,基于奥巴马政府网站关于PCAST的会议记录和报告原文,采取文本分析和案例研究为主的方法,从咨询课题的来源、工作的开展和对工作结果的反馈方面,研究PCAST的咨询机制。[结果/结论]通过对PCAST成功案例的分析,把PCAST咨询工作影响决策的方式分为:协同持续型、战略指导型、解决问题型、科学支撑型4种。本文总结了PCAST成功的若干结论,提出了中国国家科技决策咨询制度建设的若干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决策咨询 国家科技决策咨询制度 美国总统科学技术顾问委员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科学教育新动向---美国国家科学委员会和总统科学与技术顾问委员会关于发展科学教育的建议 被引量:8
6
作者 陈朋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75-82,共8页
美国国家科学委员会和总统科学与技术顾问委员会在2010年相继发表关于科学教育的重要报告。两份报告出台的根本动因来自于美国对世界、对未来深刻的危机意识,直接动因来自于当前美国科学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国家科学委员会报告的重点... 美国国家科学委员会和总统科学与技术顾问委员会在2010年相继发表关于科学教育的重要报告。两份报告出台的根本动因来自于美国对世界、对未来深刻的危机意识,直接动因来自于当前美国科学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国家科学委员会报告的重点是为有才能的学生提供机会并激励其在科学领域达到卓越,总统科技顾问委员会的建议则是通过联邦政府更好地推进普通中小学的科学教育。两份报告发布后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奥巴马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科学教育方面的政策措施,为美国科学教育在未来的腾飞做好了充足的准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教育 国际竞争 国家科学委员会 总统科学与技术顾问委员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总统体质委员会对美国学校体育的重要影响 被引量:11
7
作者 李静波 《中国体育科技》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1期6-7,10,共3页
运用文献法阐述了美国总统体质委员会产生、发展的历史背景和重大事件 ,以及它对美国学校体育的重要影响。
关键词 美国 学校体育 管理 体育组织 总统体质委员会 作用 影响
全文增补中
美国总统科学顾问委员会的科技政策分析与现实借鉴 被引量:3
8
作者 陈泽艺 张志辉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73-179,共7页
美国总统科学顾问委员会(PSAC)以其独特的运行机制、职能属性和政策成就,成为美国冷战时期科技政策史中的线索机构。本文对PSAC主导的科技政策以科学技术、科学伦理、科学价值三个维度进行成就评估,同时对PSAC的双重职能属性做政策价值... 美国总统科学顾问委员会(PSAC)以其独特的运行机制、职能属性和政策成就,成为美国冷战时期科技政策史中的线索机构。本文对PSAC主导的科技政策以科学技术、科学伦理、科学价值三个维度进行成就评估,同时对PSAC的双重职能属性做政策价值取向的深入分析。时至今日,PSAC提供的科技政策咨询仍然具有现实借鉴意义。本文通过对PSAC的发展过程进行分析,总结得出若干结论,对当今中国科学咨询机构的建制提出若干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总统科学顾问委员会 科技政策 现实借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华人社会犯罪率上升
9
作者 谷维 《国际展望》 1985年第4期13-14,共2页
据美国人口普查局宣布,从1970年至1980年,美国华人人数增加了85%,从435,062人上升至806,027人。1984年,从中国大陆,香港和台湾去美国定居的华人就有近5万,成为这一年移民人数中仅次于墨西哥人的外国移民。绝大多数华人是遵纪守法的。... 据美国人口普查局宣布,从1970年至1980年,美国华人人数增加了85%,从435,062人上升至806,027人。1984年,从中国大陆,香港和台湾去美国定居的华人就有近5万,成为这一年移民人数中仅次于墨西哥人的外国移民。绝大多数华人是遵纪守法的。在一些城市的唐人街,犯罪率一向比较低。但从1965年修改移民法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人社会 美国华人 美国人口普查 墨西哥人 犯罪组织 联邦调查局 有组织犯罪 犯罪情况 帮伙 总统委员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谈科学技术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
10
作者 文汉光 《求实》 1980年第12期19-23,共5页
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改造自然,改造社会,改变生产面貌和人的生活条件以及精神面貌等方面,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令人信服地为客观实践所证明。“科学就是力量”、“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两句名言已成为人们所日益能够接受的真理。我们... 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改造自然,改造社会,改变生产面貌和人的生活条件以及精神面貌等方面,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令人信服地为客观实践所证明。“科学就是力量”、“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两句名言已成为人们所日益能够接受的真理。我们看到人类如何跨入浩瀚的宇宙,又如何探索微观世界的奥妙,创造宝贵的人造物质,改变大自然的雄伟创举和成百倍地提高社会生产力。这一切都是由于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技术 地位与作用 现代化建设 科学技术的发展 总统科学顾问委员会 科学技术发展 科学研究 科学技术成果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科学技术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