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元和宁路总管府结构及长官考述 被引量:1
1
作者 张金铣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5-62,共8页
和林系元朝故都,大德末年建置路总管府,皇庆初改为和宁路总管府,其官员设置同于内地。由于政治地位特殊,和林管理体制模拟两都,官吏则优秩进用。城内模仿两都,置兵马司掌治安,兼理赋役词讼。和宁路设置,反映元朝对漠北管控的加强,以及... 和林系元朝故都,大德末年建置路总管府,皇庆初改为和宁路总管府,其官员设置同于内地。由于政治地位特殊,和林管理体制模拟两都,官吏则优秩进用。城内模仿两都,置兵马司掌治安,兼理赋役词讼。和宁路设置,反映元朝对漠北管控的加强,以及传统体制逐渐进入漠北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代 岭北行省 和宁路 总管府 兵马司 达鲁花赤 和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朝兵马都总管府路性质新探——以其安置民户、督导经济、平决府州县的职能为中心 被引量:1
2
作者 孙佳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31-137,共7页
学界关于金朝兵马都总管府路性质的讨论存在"行政建置说""军事机构说""军事治安机构说""高层政区说"四种看法。厘清金朝兵马都总管府路是否具有行政职能是解决上述争论的关键。通过对金朝兵马... 学界关于金朝兵马都总管府路性质的讨论存在"行政建置说""军事机构说""军事治安机构说""高层政区说"四种看法。厘清金朝兵马都总管府路是否具有行政职能是解决上述争论的关键。通过对金朝兵马都总管府路安置猛安谋克户、安置汉人移民和流民、督导农业生产、配合通检推排、防治河患、平决府州县纠纷等民政、民生职能的考察,进一步明确了兵马都总管府路是金熙宗以后金朝一级地方行政建置,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金朝"行政路"和"职能路"的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熙宗 兵马都总管府 地方行政建置 安置民户 督导经济 平决州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朝改宁夏卫为宁夏府是雍正二年 被引量:2
3
作者 左书谔 《宁夏社会科学》 1985年第3期70-70,共1页
宁夏设府,史载两次。一次是在明朝,一次是在清朝。明初将元所设宁夏路改为宁夏府,旋于洪武五年(1372年)废,洪武九年(1376年)置宁夏卫。对此史载无异。但清朝雍正年间又改卫为府,史载却不同。《宁夏府志》卷二“地理沿革”记载:“元灭夏... 宁夏设府,史载两次。一次是在明朝,一次是在清朝。明初将元所设宁夏路改为宁夏府,旋于洪武五年(1372年)废,洪武九年(1376年)置宁夏卫。对此史载无异。但清朝雍正年间又改卫为府,史载却不同。《宁夏府志》卷二“地理沿革”记载:“元灭夏置宁夏路,立总管府。明初设宁夏府。洪武五年废,九年改置宁夏卫。后又增前后中左右共五屯,隶陕西行都司。国朝初因其旧,顺治十五年,并前屯卫入宁夏卫,并中屯卫入右卫,隶宁夏道。雍正三年,改为府县,领州一县六。”《清世宗实录》卷二十五载:“雍正二年十月丁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夏 清朝雍正 年羹尧 于洪武 总管府 初设 陕西 右卫 甘肃 总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盛京内务府粮庄概述 被引量:8
4
作者 沈微 《社会科学辑刊》 1986年第4期67-72,共6页
过去史学界由于满文史料发掘的匮乏,在盛京内务府粮庄的性质、经营管理及社会作用等方面探讨不够深透,又往往与官庄混同。本文就盛京内务府满文档案,探讨粮庄,求教于史学界。一努尔哈赤进入辽沈之前,曾有过大量的农耕奴隶。他们按照托... 过去史学界由于满文史料发掘的匮乏,在盛京内务府粮庄的性质、经营管理及社会作用等方面探讨不够深透,又往往与官庄混同。本文就盛京内务府满文档案,探讨粮庄,求教于史学界。一努尔哈赤进入辽沈之前,曾有过大量的农耕奴隶。他们按照托克索即庄园的组织形式从事农业生产。在后金的社会经济生活中起过积极的作用。努尔哈赤进入辽沈地区后,这种庄园制的“托克索”便随之进入辽沈地区,作为一种生产关系继续存在和发展。皇太极时期,满族已完成了向封建制的过渡。一六四四年,顺治帝入主中原,接替了高度封建化的明王朝的统治。但是,明王朝较为先进的封建生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管内务 努尔哈赤 明王朝 史学界 社会作用 封建生产关系 满文档案 皇太极 庄丁 封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代内务府略考 被引量:2
5
作者 王锺翰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11-111,共1页
清沿明制,而中央官制与明固多同亦有不同,同者不复述,而不同者则为理藩院与内务府。为明所无之理藩院只管理当时内外喀尔喀蒙古、回部和番部的宗教与民族事务,东北封禁之地与西南苗、彝等各民族并不包括在内。至于清所创建之内务府... 清沿明制,而中央官制与明固多同亦有不同,同者不复述,而不同者则为理藩院与内务府。为明所无之理藩院只管理当时内外喀尔喀蒙古、回部和番部的宗教与民族事务,东北封禁之地与西南苗、彝等各民族并不包括在内。至于清所创建之内务府,全称为总管内务府衙门,其长官为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管内务 十三衙门 太监 陈之遴 慈禧太后 安得海 理藩院 中央民族大学 东北封禁 喀尔喀蒙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元代地方六房与《元典章》编纂体例 被引量:1
6
作者 陈佳臻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4-89,共6页
“房”作为正式的行政建制始于唐代,至北宋,在中央尚书省六部与地方州府六曹之间实现了对应关系。元代,在元朝中央政务运作逐渐形成“六部化”的发展趋势和文书流转逐步形成严格规则的形势下,地方路总管府为确保文书高效、稳定流转,维... “房”作为正式的行政建制始于唐代,至北宋,在中央尚书省六部与地方州府六曹之间实现了对应关系。元代,在元朝中央政务运作逐渐形成“六部化”的发展趋势和文书流转逐步形成严格规则的形势下,地方路总管府为确保文书高效、稳定流转,维系地方治理,开始以六房建制划分吏员职事。但各地路总管府六房的设置并没有定规,有的地方根据自身需要对六房进行了裁并改革。这一治理实践经验顺应了元朝行政、司法运作的新需要,符合元代以降社会发展趋势,最终为明清所继承。《元典章》所辑文书取材于路总管府,其采取六部编纂体例是受路总管府下六房建制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代 六房 总管府 《元典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安出土蒙元傅元明墓志考释
7
作者 郭永利 牛时兵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7-120,共4页
傅元明为蒙元前期汉人世侯刘黑马麾下重要将领,其墓志志文所载傅元明及其子侄职官,为探讨蒙元前期“都总管万户府”下职官设置情况提供了重要线索。志主生平及家族迁徙,也对研究宋金元时期社会变迁具有较大价值。志文撰书者为《类编长... 傅元明为蒙元前期汉人世侯刘黑马麾下重要将领,其墓志志文所载傅元明及其子侄职官,为探讨蒙元前期“都总管万户府”下职官设置情况提供了重要线索。志主生平及家族迁徙,也对研究宋金元时期社会变迁具有较大价值。志文撰书者为《类编长安志》作者骆天骧,本文对其在司天台的任职经历及其所书碑石做了补充梳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元 傅元明墓志 总管万户 骆天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元代西北屯田的若干问题 被引量:4
8
作者 李蔚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3年第2期94-100,共7页
文章认为,元代西北屯田经历了创立、兴盛、衰落三阶段;其组织管理比宋朝严密,土地来源主要是荒闲田;剥削方式为定额制,生产者多达十四种,但主要是新附军;历史作用是扩大了西北的耕地面积,巩固了西北边防,促进了民族融合等等。
关键词 屯田 忽必烈 元代 西北地区 直接生产者 历史作用 西北边防 民族融合 陕西 总管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乃颜—哈丹事件与元丽关系 被引量:3
9
作者 毕奥南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27-34,共8页
关键词 忠烈王 元丽关系 《元史》 哈丹 高丽王室 蒙古国 总管府 双城 高丽国 东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隋朝鄂尔多斯的建置和人口 被引量:4
10
作者 孟广耀 《内蒙古社会科学》 1985年第1期44-49,共6页
隋朝鄂尔多斯的行政建置和人口,不仅是隋史,同时也是地方史和北方民族史的重要内容.本文主要是围绕这两个方面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需要指出,古代鄂尔多斯的范围,除今伊克昭盟外,还包括陕西省北部即长城以北,宁夏回族自治区东部和内蒙古... 隋朝鄂尔多斯的行政建置和人口,不仅是隋史,同时也是地方史和北方民族史的重要内容.本文主要是围绕这两个方面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需要指出,古代鄂尔多斯的范围,除今伊克昭盟外,还包括陕西省北部即长城以北,宁夏回族自治区东部和内蒙古的河套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 灵武地区 朔方 突厥人 读史方舆纪要 盐川 总管府 地理志 行政建置 隋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元代的马湖江和马湖路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世松 《社会科学研究》 1986年第6期78-82,共5页
一马湖江在元代有着独特的含义和范围,马湖路则是元代特有的政区设置。在叙述元代马湖江和马湖路的含义和变迁时,有必要先从马湖说起。顾名思义,马湖江和马湖路是因马湖而得名的。马湖又名龙马湖,《明史·四川土司传》谓:“马湖,汉... 一马湖江在元代有着独特的含义和范围,马湖路则是元代特有的政区设置。在叙述元代马湖江和马湖路的含义和变迁时,有必要先从马湖说起。顾名思义,马湖江和马湖路是因马湖而得名的。马湖又名龙马湖,《明史·四川土司传》谓:“马湖,汉牂舸郡内地也,有龙马湖,因名焉”。龙马湖是一个由于大自然变迁造化而形成的山顶湖泊。关于这一山顶湖泊当年的规模和景观,《永乐大典》里保存着《元一统志》里的一段文字:“马湖在马湖路西南一百七十里。湖在山顶。其山南江二十里,周围四十里,高二百余丈。湖长二十里,广七里有余。中有土山,可居四百余人。未归附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史 叙述元 永乐大典 总管府 地理志 马湖 宣慰司 四川 宣抚司 政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元太宗时期大蒙古国对汉地治理中的“画境”制度 被引量:1
12
作者 屈文军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37-47,共11页
大蒙古国第二任大汗窝阔台时期曾在汉地实行“画境之制”。该制度开始于金朝灭亡之际,因为对农耕区的忽必分封方案被否决而推行。画境之制将原金朝地区分为十“道”,每道均设大达鲁花赤,负责维持社会秩序、监临本道内军政民政事务的次... 大蒙古国第二任大汗窝阔台时期曾在汉地实行“画境之制”。该制度开始于金朝灭亡之际,因为对农耕区的忽必分封方案被否决而推行。画境之制将原金朝地区分为十“道”,每道均设大达鲁花赤,负责维持社会秩序、监临本道内军政民政事务的次第展开和行政体制的建构及趋于稳定;该制度源自于成吉思汗时期蒙古政权的政治实践,与汉地的制度传统没有关系。画境之制与元朝总管府路的形成有密切关联,但随着路府州县临民体系的实行和定制而最终在第四代大汗宪宗时期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太宗窝阔台 画境之制 大达鲁花赤 总管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隋书·地理志》、《旧唐书·地理志》正误--以与今北京地区有关的州、郡为例
13
作者 王毓蔺 尹钧科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91-95,共5页
《隋书.地理志》与《旧唐书.地理志》所记北京地区的某些州、郡、县建置沿革,前后矛盾,疏漏多见,往往无所适从。本文试以《隋志》之玄州、平昌郡及《旧唐志》幽州大总管府、玄州、三河县、密云及燕乐县为例,加以考辨,以正其误。
关键词 《隋志》 《旧唐志》 玄州 幽州大总管府 平昌郡 三河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朝时期“河曲”地域行政区划建制的演替
14
作者 艾冲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43-153,共11页
北朝时期"河曲"地域的行政区划经历复杂的演变。北魏统治下的"河曲"行政区划建制可分成两个阶段:军镇制阶段和州郡县阶段,遭逢六镇动乱之际,改置州、郡、县之数较少。西魏、北周时段,"河曲"地域行政建制... 北朝时期"河曲"地域的行政区划经历复杂的演变。北魏统治下的"河曲"行政区划建制可分成两个阶段:军镇制阶段和州郡县阶段,遭逢六镇动乱之际,改置州、郡、县之数较少。西魏、北周时段,"河曲"地域行政建制单位较前陆续增加,并增建高级管理实体———总管府,构成地方行政区划的四个层级,分布范围较前扩大,呈现自南向北推广之势。隋朝初期8年间,在继承北周的四级行政体制基础上,更在阴山南麓的河套平原增置总管府及州县等行政建制单位。北朝时期"河曲"地域行政区划的演替进程呈现出由最初的军管体制向州郡县体制转变,而且正规州郡县行政单位数量逐渐增多、分布范围越来越广的时空特征与发展态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朝时期行政区划 “河曲”地域 州郡县建制 总管府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元代地方志中的架阁库
15
作者 王金玉 《档案管理》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42-42,共1页
元代地方志中的架阁库○王金玉这是元代徐铉编修的《至大金陵新志》中附的《集庆路治图》。从图上可以清楚地看到集庆路总管府的档案室——架阁库的位置,这在古代方志中是不多见的。元代集庆路治位于今南京市,上属江浙行省,下辖三县... 元代地方志中的架阁库○王金玉这是元代徐铉编修的《至大金陵新志》中附的《集庆路治图》。从图上可以清楚地看到集庆路总管府的档案室——架阁库的位置,这在古代方志中是不多见的。元代集庆路治位于今南京市,上属江浙行省,下辖三县二州。因其地理位置重要,集庆路治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架阁库 地方志 行御史台 档案工作 总管府 郑州大学 元代统治者 档案室 监察机构 江浙行省
全文增补中
唐代瓜州(晋昌郡)治所及其有关城址的调查与考证——与孙修身先生商榷 被引量:24
16
作者 李并成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30-37,118,共9页
《旧唐书》卷40《地理志》云:“瓜州,下都督府,隋敦煌郡之常乐县。武德五年置瓜州,仍立总管府,管西、沙、肃三州。八年罢都督、贞观中复为都督府。天宝元年为晋昌郡。乾元元年复为瓜州。”唐代瓜州(晋昌郡)治所位于何处?学界对此历来看... 《旧唐书》卷40《地理志》云:“瓜州,下都督府,隋敦煌郡之常乐县。武德五年置瓜州,仍立总管府,管西、沙、肃三州。八年罢都督、贞观中复为都督府。天宝元年为晋昌郡。乾元元年复为瓜州。”唐代瓜州(晋昌郡)治所位于何处?学界对此历来看法不一。向达(《两关杂考》)、阎文儒(《河西考古杂记记》)、齐陈骏(《敦煌沿革与人口》)和吴祁骧、余尧(《汉代的敦煌郡》)等先生主张其位于今安西县桥子乡南8公里的锁阳城废墟。《明一统志》卷37、《大清一统志》卷213、陶保廉《辛卯侍行记》卷5、王仲荦先生《北周地理志》卷2等则谓其位于安西县东,《甘肃通志》卷23、《重修肃州新志》、《安西采访录》等则认为其位于安西县城西南,王北辰先生(《甘肃锁阳城的历史演变》)则又指认安西县南的桥子乡所在地可当于唐瓜州城址。诸说各有其见,言人人殊。近年,孙修身先生又撰文《唐代瓜州晋昌郡郡治及其有关问题考》(载《敦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瓜州 敦煌研究 治所 安西 历史演变 地理志 都督 大清一统志 沙州 总管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长安隋宋忻夫妇合葬墓清理简报 被引量:18
17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32-41,共10页
陕西长安隋宋忻夫妇合葬墓清理简报陕西省考古研究所隋唐研究室1990年2月初,华光公司长安分公司在长安县韦曲镇东街原砖厂进行基建施工时,于北崖下发现一座隋墓,陕西省考古研究所隋唐研究室立即派人于2月5日至10日对此墓进... 陕西长安隋宋忻夫妇合葬墓清理简报陕西省考古研究所隋唐研究室1990年2月初,华光公司长安分公司在长安县韦曲镇东街原砖厂进行基建施工时,于北崖下发现一座隋墓,陕西省考古研究所隋唐研究室立即派人于2月5日至10日对此墓进行了抢救性清理,现将清理结果作以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葬墓 州刺史 大都督 将军 镇墓兽 彩绘 清理简报 考古研究所 文官俑 总管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代凉州(武威郡诸县城址的调查与考证 被引量:13
18
作者 李并成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66-71,130+126,共8页
《旧唐书》卷40《地理志》载,高祖武德二年(619年)平定河西,遂置凉州总管府。七年(624年)改为都督府;天宝元年(742年)改凉州为武威郡,乾元元年(758年)复改为凉州。唐代凉州(武威郡)所辖诸县的城址,史料记载多疏而不详, 《中国历史地图... 《旧唐书》卷40《地理志》载,高祖武德二年(619年)平定河西,遂置凉州总管府。七年(624年)改为都督府;天宝元年(742年)改凉州为武威郡,乾元元年(758年)复改为凉州。唐代凉州(武威郡)所辖诸县的城址,史料记载多疏而不详, 《中国历史地图集》亦不免偏误。笔者实地调查,并将文献与考古资料结合起来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凉州 地理志 都督 大清一统志 永昌县 总管府 史料记载 旧唐书 丝绸之路 资治通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骁果制为中心论隋炀帝时代的兵制 被引量:7
19
作者 气贺泽保规 辛德勇 《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1期94-103,共10页
绪言在府兵制发展史上,隋代,特别是炀帝时代,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阶段。因此我曾撰稿尝试整理和分析了这一时期的府兵制度及其实际状况(以下简称“前稿”)。在这篇文章中,我着重论述了如下问题:增置军府、扩充府兵与废止总管府、扩展十六... 绪言在府兵制发展史上,隋代,特别是炀帝时代,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阶段。因此我曾撰稿尝试整理和分析了这一时期的府兵制度及其实际状况(以下简称“前稿”)。在这篇文章中,我着重论述了如下问题:增置军府、扩充府兵与废止总管府、扩展十六卫府制、并进而建立鹰扬府制这一系列变革是同步的,这种现象究竟意味着什么?它与炀帝所推行的中央集权化政策又有哪些具体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兵制度 鹰扬 总管府 发展史 中央集权 征兵制 十三年 隋炀帝 宿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元代的首领官 被引量:8
20
作者 许凡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3年第2期73-81,共9页
首领官在元朝政府机构中占有重要地位。过去,元史研究者和中国政治制度史研究者对此均未论及。本文拟以元朝各行政官府(包括监察机构在内)中的首领官为述论对象,以弥此阙,并就教于读者。首领官的范围首领官,不是一种具体的官职,而是一... 首领官在元朝政府机构中占有重要地位。过去,元史研究者和中国政治制度史研究者对此均未论及。本文拟以元朝各行政官府(包括监察机构在内)中的首领官为述论对象,以弥此阙,并就教于读者。首领官的范围首领官,不是一种具体的官职,而是一类官的通称。如下表所列,元朝的首领官名目繁多。但这些官,并非每个衙门都全置,而是根据衙门品级的高低和事务的繁简,或设其三、四,或设其一、二。首领官在元朝各行政官府中的具体配置情况,详见下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首领 行中书省 架阁库 总管府 御史台 吏员 重要地位 中国政治制度史 元史研究 衙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