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SCS和USLE的程海总磷总氮参照状态推断 被引量:4
1
作者 周玉良 刘丽 +2 位作者 金菊良 张礼兵 汪哲荪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25-730,共6页
将流域入湖的氮磷负荷分为点源和非点源两部分,基于SCS模型和USLE模型,分别计算流域入湖的溶解态和颗粒态非点源负荷,根据工业、城镇生活及规模养殖废水排放,计算了流域入湖的点源负荷。通过计算的入湖负荷和现有的湖泊氮磷浓度数据,建... 将流域入湖的氮磷负荷分为点源和非点源两部分,基于SCS模型和USLE模型,分别计算流域入湖的溶解态和颗粒态非点源负荷,根据工业、城镇生活及规模养殖废水排放,计算了流域入湖的点源负荷。通过计算的入湖负荷和现有的湖泊氮磷浓度数据,建立了湖泊氮磷质量守恒模型。根据计算的逐年入湖氮磷负荷和建立的湖泊氮磷质量守恒模型,逆推逐年的湖泊氮磷浓度,确定湖泊氮磷参照状态。应用建立的模型推断程海的TP、TN参照状态分别为0.014 mg/L和0.247 mg/L。构建的湖泊氮磷参照状态推断模型,所需资料少,概念清晰,在资料缺乏的其他湖泊流域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S USLE : 参照状态 程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海水总磷总氮传感器的微光信号检测电路设计 被引量:2
2
作者 吴宁 马海款 +6 位作者 曹煊 褚东志 张述伟 张盈盈 张颖 张丽 张天鹏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3,共3页
为实现海水原位总磷总氮传感器的微光信号检测,设计了基于正交同步检波功能的电路,分别对完全消解、显色后的海水样品进行不同波长条件下分光光度测量。对不同波长LED进行调制和信号的I/V转换,正交同步检波电路完成微光信号检测;经A/D转... 为实现海水原位总磷总氮传感器的微光信号检测,设计了基于正交同步检波功能的电路,分别对完全消解、显色后的海水样品进行不同波长条件下分光光度测量。对不同波长LED进行调制和信号的I/V转换,正交同步检波电路完成微光信号检测;经A/D转换,低通滤波电路后输入单片机进行处理;通过数字滤波算法进行平滑降噪处理,实现原位海水总磷总氮传感器的微光信号检测。实验表明:基于该电路的传感器具有精度高、稳定性好,抗干扰能力强、功耗低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感器 总磷总氮 光信号 同步检波 分光光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州湾湿地水体中总氮和总磷的分布及变化特征 被引量:5
3
作者 过锋 赵俊 陈聚法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08-114,共7页
依据2009年2、4、6、8、10、12月水体生源要素调查资料,对胶州湾湿地水体中总氮和总磷的分布及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胶州湾湿地——大沽河感潮河段沿河道自上而下水体中总氮(TN)和总磷(TP)含量大致呈降低趋势;潮间带区... 依据2009年2、4、6、8、10、12月水体生源要素调查资料,对胶州湾湿地水体中总氮和总磷的分布及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胶州湾湿地——大沽河感潮河段沿河道自上而下水体中总氮(TN)和总磷(TP)含量大致呈降低趋势;潮间带区域TN和TP高含量区基本位于大沽河入海口及其邻近海域,其含量和分布主要由大沽河入海径流所控制。2)胶州湾湿地水体中TN和TP的月际变化明显,其中大沽河感潮河段TN以12月最高,2月次之,8月最低;TP以2月最高,12月次之,4月最低。潮间带区域TN 2~8月呈降低趋势,8~12月呈增高趋势;TP以2月最高,其他月份含量较低且变化不明显。3)胶州湾湿地海水中TN、TP等生源要素主要来自大沽河入海径流,大沽河径流入海对胶州湾湿地海水中生源要素的含量水平和分布趋势产生了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州湾湿地 分布及变化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安市水库水质评价与总氮·总磷预测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汪万芬 王敏 刘昌利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4期6594-6596,共3页
利用安徽省六安市5大水库监测资料,采用污染分担率法选取评价因子,应用改进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最小隶属度法进行水质评价,并建立GM(1,1)灰色模型对水库未来总氮、总磷浓度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2007年,水库水质较好,均满... 利用安徽省六安市5大水库监测资料,采用污染分担率法选取评价因子,应用改进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最小隶属度法进行水质评价,并建立GM(1,1)灰色模型对水库未来总氮、总磷浓度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2007年,水库水质较好,均满足国家Ⅱ类水标准;2002-2012年,梅山水库总氮浓度呈下降趋势,而磨子潭、龙河口、响洪甸、佛子岭水库总氮浓度自2003年后呈显著上升趋势;佛子岭和磨子潭水库总磷浓度呈显著上升趋势;而龙河口、响洪甸、梅山水库总磷浓度呈现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质评价 预测 最小隶属度法 GM(1 1)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西走廊东段武威市总氮总磷时空污染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李璐 贾维平 陈萌萌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9年第19期73-77,共5页
选择2006—2017年甘肃省武威市水库和地表水的TN、TP浓度进行研究,结果显示,2006—2017年5个水库及断面TN变化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TN平均浓度为1.726mg/L,变化幅度为0.360~5.063mg/L,总磷呈平稳下降趋势,TP平均浓度为0.151mg/L,变化幅度... 选择2006—2017年甘肃省武威市水库和地表水的TN、TP浓度进行研究,结果显示,2006—2017年5个水库及断面TN变化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TN平均浓度为1.726mg/L,变化幅度为0.360~5.063mg/L,总磷呈平稳下降趋势,TP平均浓度为0.151mg/L,变化幅度为0.110~0.453mg/L;5个水库及断面浓度季节差异与干旱湿季的变化一致,地表水TN、TP浓度与降雨量的相关性较低;5个水库及断面12年空间差异明显,富营养化严重,其中石羊河扎子沟断面TN、TP均常年超标,是该区域环境监管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库水质 地表水 河西走廊东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积物总氮总磷同时消解分析方法 被引量:7
6
作者 郑瑞芝 陈然 +1 位作者 王鑫煌 张钒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97-101,共5页
对沉积物样品通过同时消解可分别测定总氮和总磷的方法作了探讨。总氮用次溴酸盐氧化比色法,比凯氏定氮法快速省时;总磷用钒钼酸铵比色法。采用同时消解沉积物样品,简化了分析操作流程,使分析条件与工作曲线酸度相同,因而取得较好的测... 对沉积物样品通过同时消解可分别测定总氮和总磷的方法作了探讨。总氮用次溴酸盐氧化比色法,比凯氏定氮法快速省时;总磷用钒钼酸铵比色法。采用同时消解沉积物样品,简化了分析操作流程,使分析条件与工作曲线酸度相同,因而取得较好的测定效果:总氮回收率102%~105%,精密度3.6%;总磷精密度5.5%,测定值都在标准值范围之内,适用于批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物 同时消解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坡耕地顺坡非均匀施肥对氮磷迁移及玉米生长的影响
7
作者 谢梅香 金秋 +2 位作者 赵广举 耿韧 洪大林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07-212,共6页
[目的]分析坡耕地坡脚低肥、坡中中肥和坡顶高肥的顺坡非均匀施肥方式对土壤养分及玉米生长的作用,为坡耕地科学的施肥方式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布设野外径流小区和水样采集设备,观测了坡耕地土壤中氮磷迁移和玉米对养分的吸收。[结果]... [目的]分析坡耕地坡脚低肥、坡中中肥和坡顶高肥的顺坡非均匀施肥方式对土壤养分及玉米生长的作用,为坡耕地科学的施肥方式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布设野外径流小区和水样采集设备,观测了坡耕地土壤中氮磷迁移和玉米对养分的吸收。[结果](1)降雨后坡脚的土壤含水量最高,坡顶的土壤水分下降最快最多。(2)整个玉米生长周期内土壤水氮向坡脚浅土层处迁移,而土壤水总磷则呈峰值变化的趋势且以坡顶最为显著。(3)非均匀施肥下玉米生长对氮素的吸收以及干物质产量都较好,坡脚处的氮肥吸收率达到51.3%,磷肥吸收率达到25.5%。[结论]减少总施肥量的非均匀施肥方式能够保证玉米生长对肥料的吸收及产量,为我国坡耕地施肥方式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均匀施肥 土壤水 养分吸收 玉米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水质监测云传感系统的最优回归软测量模型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汤江文 唐勇 +1 位作者 刘学辉 唐宇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80-84,共5页
为促成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的“三水”协同共治,大力推动以“三水”精细化管理,需要实现水质质量表征参数的实时化、连续化和网格化监测。但目前总磷、总氮等水质质量的表征参数主要依靠人工采用检测和自动化微站监测完成。人工采用... 为促成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的“三水”协同共治,大力推动以“三水”精细化管理,需要实现水质质量表征参数的实时化、连续化和网格化监测。但目前总磷、总氮等水质质量的表征参数主要依靠人工采用检测和自动化微站监测完成。人工采用检测时效性低,自动化微站建设成本高,且两种方法都不能输出连续化数据,从而无法实现网格化监测和普适化应用。该文基于云传感和软测量模式,架设适用于水质监测的云传感系统,并且完成软测量模型的搭建和最优回归方法的研究。实现基于温度、溶解氧、pH值、氨氮、电导率等易测二次变量的总磷、总氮实时量值拟合。实验表明:该方法总磷软测量估计值标准差为0.0057 mg/L,平均偏差为0.043 mg/L,平均偏差率2.5%;总氮软测量估计值标准差为0.048 mg/L,平均偏差为0.045 mg/L,平均偏差率3.1%。实验结果显示,采用该文方法的总磷总氮软测量估计值偏差率均优于5%,监测精度和效果较好,能满足地表水总磷、总氮监测管理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优回归 总磷总氮监测 软测量 云传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查干湖水库水质现状分析及其富营养化评价 被引量:5
9
作者 孟祥哲 《农业与技术》 2018年第1期59-60,70,共3页
本文通过对查干湖近10a的水质监测资料进行分析,使用"有机污染综合评价法"对查干湖水库水体质量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查干湖水库水体水质类型为Ⅴ类;用湖泊(书库)富营养化评价方法分级技术规定评价。评价结果为有关部门提... 本文通过对查干湖近10a的水质监测资料进行分析,使用"有机污染综合评价法"对查干湖水库水体质量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查干湖水库水体水质类型为Ⅴ类;用湖泊(书库)富营养化评价方法分级技术规定评价。评价结果为有关部门提供参考,为相关行政部门加强管理和改善水质环境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磷总氮 水质类别 富营养化 综合营养指标变化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蓬对不同盐度富营养化模拟海水的净化效应及其生长特性 被引量:12
10
作者 张亚 常雅军 +3 位作者 刘晓静 李乃伟 姚东瑞 吉红九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4-41,共8页
研究了碱蓬〔Suaeda glauca(Bunge)Bunge〕对不同盐度(质量浓度8、16和24 g·L^(- 1)NaCl)富营养化模拟海水中总氮(TN)和总磷(TP)的净化效果,并对碱蓬生长及其不同部位TN和TP的含量和积累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碱蓬在质量浓度8、1... 研究了碱蓬〔Suaeda glauca(Bunge)Bunge〕对不同盐度(质量浓度8、16和24 g·L^(- 1)NaCl)富营养化模拟海水中总氮(TN)和总磷(TP)的净化效果,并对碱蓬生长及其不同部位TN和TP的含量和积累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碱蓬在质量浓度8、16和24 g·L^(- 1)NaCl富营养化模拟海水中均生长良好。随处理时间的延长,种植碱蓬后不同盐度富营养化模拟海水中TN和TP浓度均逐渐降低,TN和TP去除率均逐渐升高,其中在质量浓度16 g·L^(- 1)NaCl富营养化模拟海水中TN和TP去除率最高。处理25 d,在质量浓度16 g·L^(- 1)NaCl富营养化模拟海水中碱蓬单株鲜质量、单株干质量和株高的增量以及平均须根长均最大,单株总干质量最高,均显著高于其他2个处理组;质量浓度16 g·L^(- 1)NaCl富营养化模拟海水中碱蓬单株叶、茎和根中的TN和TP积累量明显高于其他2个处理组,而单株种子中的TN和TP积累量则随着NaCl质量浓度提高而降低。研究结果显示:作为在滨海盐渍化土壤中生长的一年生优势物种,碱蓬可以有效地对有一定盐度的富营养化水体进行生物修复,具有对滩涂养殖废水进行生物改良和修复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蓬 NACL处理 富营养化模拟海水 净化效果 积累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干燥脱水污泥性质变化及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鑫 矫健 董平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0年第3期58-63,共6页
在不同微波功率下,干燥脱水污泥,观察其微生物形态,并分析其TN/TP/OC、挥发分性质的变化。通过显微镜观察,微波1 min时,微生物缩水;2 min时失去活性;4 min时蛋白质变性。干化污泥TN/TP/OC、挥发份受微波功率影响显著,随微波时间延长,微... 在不同微波功率下,干燥脱水污泥,观察其微生物形态,并分析其TN/TP/OC、挥发分性质的变化。通过显微镜观察,微波1 min时,微生物缩水;2 min时失去活性;4 min时蛋白质变性。干化污泥TN/TP/OC、挥发份受微波功率影响显著,随微波时间延长,微波功率越大,TN呈一级"波浪式"下降趋势越明显,含量从22.5 mg/g降至13.0 mg/g;TP呈二级"阶梯式"上升趋势越明显,含量从1.25 mg/g上升至1.65 mg/g;OC先下降后上升的幅度越明显,含量从26.1 mg/g降至23.6 mg/g再上升至26.6 mg/g;挥发份呈一级"阶梯式"递减趋势越明显,含量从44.7%降至3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干燥 脱水污泥 //有机碳 挥发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洪泽湖河蚬网围增殖法的效果评估 被引量:4
12
作者 刘燕山 张彤晴 +5 位作者 唐晟凯 李大命 刘小维 王莲莲 穆欢 黄越峰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9-74,共6页
为了提高河蚬(Corbicula fluminea)资源量,增加经济效益,2014年12月以鲢、鳙为混养对象,在洪泽湖用网围增殖法进行了河蚬的增殖实验,于2015年5月(春)、8月(夏)、11月(秋)和2016年2月(冬)对网围区和自然水域的河蚬的生长以及水体的总氮... 为了提高河蚬(Corbicula fluminea)资源量,增加经济效益,2014年12月以鲢、鳙为混养对象,在洪泽湖用网围增殖法进行了河蚬的增殖实验,于2015年5月(春)、8月(夏)、11月(秋)和2016年2月(冬)对网围区和自然水域的河蚬的生长以及水体的总氮、总磷进行了比较分析,估算了增殖区鲢、鳙、蚬的经济效益,从而对河蚬网围增殖效果进行评估。结果显示:监测期间除春季,网围增殖区河蚬的生物量、密度、形态指标和重量均显著大于自然水域,增殖区水体的总磷值(0.017~0.067 mg/L)小于自然水域(0.056~0.109 mg/L),网围增殖区每公顷的经济效益达34 597元。分析表明,该网围增殖法既能保护水体环境质量,又能提高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湖泊网围增殖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泽湖 河蚬(Corbicula fluminea) 网围法 增殖 生长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土地利用和景观格局的高原山区湖库水质变化主要贡献因子分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裴宇 周旭 +3 位作者 蒋啸 陈大蓉 敖杨 胡玉雪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47-257,共11页
[目的]准确分析与识别高原山区湖库水质变化的主要贡献因子,为高原山区乃至全国水环境污染防治和管理工作提供科学参考。[方法]解译贵阳市“两湖一库”流域2013,2016和2019年3期土地利用数据,采集丰—枯水期总氮和总磷水质数据,通过Pear... [目的]准确分析与识别高原山区湖库水质变化的主要贡献因子,为高原山区乃至全国水环境污染防治和管理工作提供科学参考。[方法]解译贵阳市“两湖一库”流域2013,2016和2019年3期土地利用数据,采集丰—枯水期总氮和总磷水质数据,通过Pearson相关分析揭示3期土地利用/景观指数与水质的相关性,冗余分析识别土地利用/景观指数对水质的贡献。[结果]①2013—2019年,林地、建设用地和草地分别增加11.72%,9.96%和3.18%,水田、旱地分别减少8.77%,12.07%。林地与建设用地均表现为结合度增强,斑块数量比例增加。②红枫湖水质达到国家Ⅰ—Ⅲ类水质标准,百花湖和阿哈水库的总磷、总氮浓度波动较大,水质状况劣于红枫湖。③林地面积比例和景观指数与水质指标整体表现为负相关,建设用地面积比例和景观指数与水质指标整体表现为正相关。④2013和2016年林地斑块数量比例的贡献度分别达到54.0%和52.5%,2019年建设用地面积比例的贡献度达到68.7%。[结论]林地表现出“汇”的效果,建设用地则是“源”的效果,增加流域“汇”效应,抑制污染“源”的输出,是缓解“两湖一库”流域水质恶化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景观格局 高原山区流域 “两湖一库”流域 贵阳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汉东湖沉积物中溞属种类卵鞍累积变化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孙雨琛 张婷婷 +3 位作者 郭红会 张菲云 王梓燕 邓道贵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81-84,共4页
研究了武汉东湖沉积层中溞属种类卵鞍累积速率和密度的垂直变化及其与营养盐间的关系。在44~1 cm沉积层(自1914年至2015年)中,总氮、总磷的含量随沉积深度自底层至表层均逐渐增加。共鉴定到3种溞属种类的卵鞍,即中华拟同形溞、盔形溞及... 研究了武汉东湖沉积层中溞属种类卵鞍累积速率和密度的垂直变化及其与营养盐间的关系。在44~1 cm沉积层(自1914年至2015年)中,总氮、总磷的含量随沉积深度自底层至表层均逐渐增加。共鉴定到3种溞属种类的卵鞍,即中华拟同形溞、盔形溞及蚤状溞,且没有发现3个溞属种类的含休眠卵卵鞍。44~21 cm沉积层(1963年前)中的3种溞属种类总卵鞍的累积速率和密度[0~2.7×10^3 ind./(m^2·a)和0~1.0×10^3 ind./(g·dw)]均处于较低水平。在20~1 cm沉积层(1963年后)中,中华拟同形溞卵鞍的累积速率和密度均呈现明显上升的趋势,且显著高于盔形溞和蚤状溞。东湖沉积物中总氮和总磷的含量与3种溞属种类卵鞍的累积速率间均存在极显著的相关性(P<0.01)。结果暗示沉积物中溞属种类卵鞍累积速率和密度的变化能够反映东湖溞属种类群落结构的历史演替,湖泊富营养化和人为活动的干扰影响了东湖沉积物中溞属种类卵鞍的垂直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汉东湖 沉积物 溞属 累积速率和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