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对称电极和绒面结构对晶硅电池暗Ⅰ~Ⅴ特性的影响
1
作者 陆晓东 宋扬 +2 位作者 赵洋 王泽来 张金晶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812-2819,共8页
利用有限差分法求解半导体器件基本方程的方法,通过改变栅线电极和衬底掺杂浓度,研究了织构结构和非对称电极对晶硅电池暗Ⅰ~Ⅴ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衬底掺杂浓度决定了织构结构晶硅电池的pn结性质,并对其暗Ⅰ~Ⅴ特性曲线产生具有重... 利用有限差分法求解半导体器件基本方程的方法,通过改变栅线电极和衬底掺杂浓度,研究了织构结构和非对称电极对晶硅电池暗Ⅰ~Ⅴ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衬底掺杂浓度决定了织构结构晶硅电池的pn结性质,并对其暗Ⅰ~Ⅴ特性曲线产生具有重要影响;栅线电极覆盖绒面金字塔比率相同时,晶硅电池的暗Ⅰ~Ⅴ特性曲线将出现相同的分区特性,且理想因子随绒面金字塔的增加而微幅增加;栅线电极与电池底面电极构成二极管的理想因子,随金字塔周期数增加而增大,是决定晶硅电池暗Ⅰ~Ⅴ特性曲线性质的关键因素;当衬底掺杂浓度大于等于1×10^(17)时,暗Ⅰ~Ⅴ特性曲线可分成三个变化区域;当衬底掺杂浓度小于1×10^(17)时,暗Ⅰ~Ⅴ特性曲线可分成四个变化区域;同一偏压下,衬底掺杂浓度越高,暗电流越小。此外,利用pn结处于不同偏压下的总电流密度分布,详细分析了不同区域形成的物理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硅电池 暗Ⅰ-Ⅴ特性曲线 理想因子 总电流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