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浮泥?流泥静态间歇沉降与低压固结沉降计算方法
1
作者 鲍树峰 董志良 +5 位作者 莫海鸿 张劲文 于立婷 刘攀 刘晓强 侯明勋 《岩土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763-2772,共10页
浮泥-流泥的物理力学特性与常规软土存在较大差异,以致大面积浮泥-流泥地基的沉降计算仅采用“在经典公式基础上通过沉降计算经验系数进行修正”的方法是欠科学的。鉴于此,通过理论推导建立了间歇沉降阶段及其后续低压(0~100 kPa)排水... 浮泥-流泥的物理力学特性与常规软土存在较大差异,以致大面积浮泥-流泥地基的沉降计算仅采用“在经典公式基础上通过沉降计算经验系数进行修正”的方法是欠科学的。鉴于此,通过理论推导建立了间歇沉降阶段及其后续低压(0~100 kPa)排水固结阶段的总沉降计算方法,并通过开展室内静态间歇沉降模型试验和低压固结试验,分别验证了间歇沉降计算方法和低压固结沉降计算方法的科学合理性。研究结果表明:(1)平均孔隙比累计变化率re和低压固结压缩指数CC-low是两个关键技术参数,前者可通过理论公式推导和开展长期静态间歇沉降模型试验综合确定,后者则通过开展低压固结试验确定。(2)对于黏粒含量为40%~60%的浮泥-流泥,在无法开展静态间歇沉降模型试验的情况下,可将“平均孔隙比累计变化率为60%~75%”作为静态间歇沉降稳定状态的判定标准,即当黏粒含量为40%时,re取为75%;当黏粒含量为60%时,re取为60%。该标准同样适用于无初始结构的宾汉体。(3)基于e-lg P(e为孔隙比,P为竖向压应力)曲线采用斜率平均法确定低压固结压缩指数的取值,更为合理。(4)总沉降计算公式综合考虑了静态间歇沉降行为与低压(0~100 kPa)排水固结行为,能满足工程精度要求,弥补了现行相关研究的不足,可为浮泥-流泥地基处理的设计与施工提供科学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基处理 浮泥-流泥 静态间歇沉降 低压固结沉降 总沉降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