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响应面法优化经UHT处理全脂复原调制乳乳化稳定体系的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黄娟
吴思翰
+1 位作者
廖高锋
彭小霞
《中国乳业》
2024年第9期97-104,110,共9页
[目的]复原奶调制乳受奶粉产地、营养指标、使用比例、乳化稳定剂、工艺参数等影响,易出现灭菌生产工艺过程中保温管结垢过多,导致蒸汽压力骤升超出安全阈值、终产品沉淀过多等不稳定现象。[方法]本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初步探究复配乳化...
[目的]复原奶调制乳受奶粉产地、营养指标、使用比例、乳化稳定剂、工艺参数等影响,易出现灭菌生产工艺过程中保温管结垢过多,导致蒸汽压力骤升超出安全阈值、终产品沉淀过多等不稳定现象。[方法]本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初步探究复配乳化稳定剂、缓冲盐、奶粉品牌、奶粉复水温度和时长对产品稳定性、风味影响。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设计响应面法Box-Behnken组合试验,优化复配乳化稳定剂应用比例、奶粉复水比例及温度。[结果]单因素试验结果显示,新西兰产地的某品牌全脂奶粉优于澳大利亚优于美国;奶粉复水比例1︰7.5且复水30 min条件下,45℃复水温度优于50℃,优于40℃;奶粉复水比例1︰7.5且复水1 h条件下,40℃复水温度优于45℃,优于50℃。(单,双甘油脂肪酸酯+三聚磷酸钠+FH)复配乳化稳定剂优于(单,双甘油脂肪酸酯+三聚磷酸钠+六偏磷酸钠+FH)复配乳化稳定剂,优于(单,双甘油脂肪酸酯+六偏磷酸钠+FH)复配乳化稳定剂,优于(单,双甘油脂肪酸酯+FH)复配乳化稳定剂。结合生产实际建立响应面模型最优解结果表明,全脂复原奶调制乳最佳乳化稳定体系及关键工艺参数:(单,双甘油脂肪酸酯+三聚磷酸钠+FH)复配乳化稳定剂添加比例0.26%,新西兰产地的某品牌全脂奶粉复水比例1︰7.2,奶粉复水温度45℃,复水时长30 min,预测感官评分9.273,TSI顶部和底部平均值0.171,离心沉淀率0.31%。3个模型的P值均<0.001,对应R2为0.948~0.981,说明3个响应方程吻合程度较高。在该条件下进行中试试验验证,对应复原奶调制乳的综合感官评分9.14,上机24 h的TSI顶部和底部平均值仅为0.182,3000 rpm、30 min条件下的离心沉淀率仅为0.35%,与预测值接近,证明模型有效。测得其粘壁率0.25%,均质指数5.70%,终产品pH值6.42,变化较小,接近于中性,证明产品稳定性较好。工业化生产条件下验证结果显示连续生产90吨过程中,试产优化后的配方及工艺参数对应中间段的压力上升幅度较(单,双甘油脂肪酸酯+FH)复配乳化稳定剂生产方案(原始配方)有明显改善,感官风味结果与实验室一致。[结论]响应面法可有效拟合该调制乳的复配稳定剂添加比例,奶粉复水比例、温度和时长关系,为工业化生产中奶粉过度热循环处理等特殊生产状况提供基础依据,有助于实际操作中快速准确响应相应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制乳
复原奶
工业化
响应面
稳定剂
总
沉淀
指数
(
tsi
)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响应面法优化经UHT处理全脂复原调制乳乳化稳定体系的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黄娟
吴思翰
廖高锋
彭小霞
机构
广东燕塘乳业股份有限公司
华南理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郑州轻工业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
出处
《中国乳业》
2024年第9期97-104,110,共9页
文摘
[目的]复原奶调制乳受奶粉产地、营养指标、使用比例、乳化稳定剂、工艺参数等影响,易出现灭菌生产工艺过程中保温管结垢过多,导致蒸汽压力骤升超出安全阈值、终产品沉淀过多等不稳定现象。[方法]本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初步探究复配乳化稳定剂、缓冲盐、奶粉品牌、奶粉复水温度和时长对产品稳定性、风味影响。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设计响应面法Box-Behnken组合试验,优化复配乳化稳定剂应用比例、奶粉复水比例及温度。[结果]单因素试验结果显示,新西兰产地的某品牌全脂奶粉优于澳大利亚优于美国;奶粉复水比例1︰7.5且复水30 min条件下,45℃复水温度优于50℃,优于40℃;奶粉复水比例1︰7.5且复水1 h条件下,40℃复水温度优于45℃,优于50℃。(单,双甘油脂肪酸酯+三聚磷酸钠+FH)复配乳化稳定剂优于(单,双甘油脂肪酸酯+三聚磷酸钠+六偏磷酸钠+FH)复配乳化稳定剂,优于(单,双甘油脂肪酸酯+六偏磷酸钠+FH)复配乳化稳定剂,优于(单,双甘油脂肪酸酯+FH)复配乳化稳定剂。结合生产实际建立响应面模型最优解结果表明,全脂复原奶调制乳最佳乳化稳定体系及关键工艺参数:(单,双甘油脂肪酸酯+三聚磷酸钠+FH)复配乳化稳定剂添加比例0.26%,新西兰产地的某品牌全脂奶粉复水比例1︰7.2,奶粉复水温度45℃,复水时长30 min,预测感官评分9.273,TSI顶部和底部平均值0.171,离心沉淀率0.31%。3个模型的P值均<0.001,对应R2为0.948~0.981,说明3个响应方程吻合程度较高。在该条件下进行中试试验验证,对应复原奶调制乳的综合感官评分9.14,上机24 h的TSI顶部和底部平均值仅为0.182,3000 rpm、30 min条件下的离心沉淀率仅为0.35%,与预测值接近,证明模型有效。测得其粘壁率0.25%,均质指数5.70%,终产品pH值6.42,变化较小,接近于中性,证明产品稳定性较好。工业化生产条件下验证结果显示连续生产90吨过程中,试产优化后的配方及工艺参数对应中间段的压力上升幅度较(单,双甘油脂肪酸酯+FH)复配乳化稳定剂生产方案(原始配方)有明显改善,感官风味结果与实验室一致。[结论]响应面法可有效拟合该调制乳的复配稳定剂添加比例,奶粉复水比例、温度和时长关系,为工业化生产中奶粉过度热循环处理等特殊生产状况提供基础依据,有助于实际操作中快速准确响应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调制乳
复原奶
工业化
响应面
稳定剂
总
沉淀
指数
(
tsi
)
Keywords
formulated milk
reconstituted milk
industrialization
response surface
stabilizer
Total Sediment Index(
tsi
)
分类号
TS252.1 [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响应面法优化经UHT处理全脂复原调制乳乳化稳定体系的研究
黄娟
吴思翰
廖高锋
彭小霞
《中国乳业》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