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六安市水库水质评价与总氮·总磷预测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汪万芬
王敏
刘昌利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4期6594-6596,共3页
利用安徽省六安市5大水库监测资料,采用污染分担率法选取评价因子,应用改进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最小隶属度法进行水质评价,并建立GM(1,1)灰色模型对水库未来总氮、总磷浓度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2007年,水库水质较好,均满...
利用安徽省六安市5大水库监测资料,采用污染分担率法选取评价因子,应用改进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最小隶属度法进行水质评价,并建立GM(1,1)灰色模型对水库未来总氮、总磷浓度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2007年,水库水质较好,均满足国家Ⅱ类水标准;2002-2012年,梅山水库总氮浓度呈下降趋势,而磨子潭、龙河口、响洪甸、佛子岭水库总氮浓度自2003年后呈显著上升趋势;佛子岭和磨子潭水库总磷浓度呈显著上升趋势;而龙河口、响洪甸、梅山水库总磷浓度呈现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质评价
总氮、总磷
预测
最小隶属度法
GM(1
1)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土地利用和景观格局的高原山区湖库水质变化主要贡献因子分析
被引量:
6
2
作者
裴宇
周旭
+3 位作者
蒋啸
陈大蓉
敖杨
胡玉雪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47-257,共11页
[目的]准确分析与识别高原山区湖库水质变化的主要贡献因子,为高原山区乃至全国水环境污染防治和管理工作提供科学参考。[方法]解译贵阳市“两湖一库”流域2013,2016和2019年3期土地利用数据,采集丰—枯水期总氮和总磷水质数据,通过Pear...
[目的]准确分析与识别高原山区湖库水质变化的主要贡献因子,为高原山区乃至全国水环境污染防治和管理工作提供科学参考。[方法]解译贵阳市“两湖一库”流域2013,2016和2019年3期土地利用数据,采集丰—枯水期总氮和总磷水质数据,通过Pearson相关分析揭示3期土地利用/景观指数与水质的相关性,冗余分析识别土地利用/景观指数对水质的贡献。[结果]①2013—2019年,林地、建设用地和草地分别增加11.72%,9.96%和3.18%,水田、旱地分别减少8.77%,12.07%。林地与建设用地均表现为结合度增强,斑块数量比例增加。②红枫湖水质达到国家Ⅰ—Ⅲ类水质标准,百花湖和阿哈水库的总磷、总氮浓度波动较大,水质状况劣于红枫湖。③林地面积比例和景观指数与水质指标整体表现为负相关,建设用地面积比例和景观指数与水质指标整体表现为正相关。④2013和2016年林地斑块数量比例的贡献度分别达到54.0%和52.5%,2019年建设用地面积比例的贡献度达到68.7%。[结论]林地表现出“汇”的效果,建设用地则是“源”的效果,增加流域“汇”效应,抑制污染“源”的输出,是缓解“两湖一库”流域水质恶化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景观格局
总氮、总磷
高原山区流域
“两湖一库”流域
贵阳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六安市水库水质评价与总氮·总磷预测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汪万芬
王敏
刘昌利
机构
皖西学院城市建设与环境系
皖西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系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4期6594-6596,共3页
基金
安徽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一般项目(KJ2009B293Z)
安徽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重点项目(KJ2008A138)
安徽省六安市定向委托皖西学院市级研究项目(2008LW025)
文摘
利用安徽省六安市5大水库监测资料,采用污染分担率法选取评价因子,应用改进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最小隶属度法进行水质评价,并建立GM(1,1)灰色模型对水库未来总氮、总磷浓度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2007年,水库水质较好,均满足国家Ⅱ类水标准;2002-2012年,梅山水库总氮浓度呈下降趋势,而磨子潭、龙河口、响洪甸、佛子岭水库总氮浓度自2003年后呈显著上升趋势;佛子岭和磨子潭水库总磷浓度呈显著上升趋势;而龙河口、响洪甸、梅山水库总磷浓度呈现下降趋势。
关键词
水质评价
总氮、总磷
预测
最小隶属度法
GM(1
1)模型
Keywords
Water quality assessment
Total nitrogen and total phosphorus forecast
Minimum membership method
GM ( 1,1 ) model
分类号
X5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土地利用和景观格局的高原山区湖库水质变化主要贡献因子分析
被引量:
6
2
作者
裴宇
周旭
蒋啸
陈大蓉
敖杨
胡玉雪
机构
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出处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47-257,共11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贵州省人民政府喀斯特科学研究中心项目“喀斯特生物多样性形成和维持的钙依赖机制及其应用基础”(U1812401)
贵州省科学技术项目([2017]1131)
贵州省科技支撑项目([2017]2855)。
文摘
[目的]准确分析与识别高原山区湖库水质变化的主要贡献因子,为高原山区乃至全国水环境污染防治和管理工作提供科学参考。[方法]解译贵阳市“两湖一库”流域2013,2016和2019年3期土地利用数据,采集丰—枯水期总氮和总磷水质数据,通过Pearson相关分析揭示3期土地利用/景观指数与水质的相关性,冗余分析识别土地利用/景观指数对水质的贡献。[结果]①2013—2019年,林地、建设用地和草地分别增加11.72%,9.96%和3.18%,水田、旱地分别减少8.77%,12.07%。林地与建设用地均表现为结合度增强,斑块数量比例增加。②红枫湖水质达到国家Ⅰ—Ⅲ类水质标准,百花湖和阿哈水库的总磷、总氮浓度波动较大,水质状况劣于红枫湖。③林地面积比例和景观指数与水质指标整体表现为负相关,建设用地面积比例和景观指数与水质指标整体表现为正相关。④2013和2016年林地斑块数量比例的贡献度分别达到54.0%和52.5%,2019年建设用地面积比例的贡献度达到68.7%。[结论]林地表现出“汇”的效果,建设用地则是“源”的效果,增加流域“汇”效应,抑制污染“源”的输出,是缓解“两湖一库”流域水质恶化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
土地利用
景观格局
总氮、总磷
高原山区流域
“两湖一库”流域
贵阳市
Keywords
land use
landscape pattern
TN,TP
plateau mountain watershed
“Two Lakes and One Reservoir”watershed
Guiyang City
分类号
X5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P901 [天文地球—自然地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六安市水库水质评价与总氮·总磷预测研究
汪万芬
王敏
刘昌利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基于土地利用和景观格局的高原山区湖库水质变化主要贡献因子分析
裴宇
周旭
蒋啸
陈大蓉
敖杨
胡玉雪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