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毛泽东转战陕北时的风险决策
被引量:2
- 1
-
-
作者
龙立云
-
机构
中共湖南沅江市委党校
-
出处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1991年第9期10-11,共2页
-
文摘
毛泽东是伟大的战略家,当代卓越的决策大师。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初期,他提出的关于革命目标和道路的决策,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正确的方向。在1947年3月以后转战陕北的一年多时间里,毛泽东更把风险性决策运用到出神入化、炉火纯青的地步。
-
关键词
风险决策
《毛泽东选集》
总政治部主任
国民党军
战争全局
首脑机关
核心领导
陈粟
西北人民
一寸土
-
分类号
C933
[经济管理—管理学]
-
-
题名追踪“红色十月”号——一部轰动美国的惊险小说
- 2
-
-
作者
郑锡荣
-
出处
《国际展望》
1985年第16期13-16,共4页
-
文摘
2、预埋的“定时炸弹”按照北海红旗舰队司令科洛夫的命令,“红色十月”号下潜后应开往54—90海区同拉米亚斯的“高材生”图波列夫指挥的“科诺瓦洛夫”号会合,以便举行“十月之霜”演习。“科诺瓦洛夫”号是一艘崭新的阿尔法级攻击潜艇。它的航速可达43节,在世界上所有潜艇中首屈一指,并装有苏联迄今为止性能最佳的声纳系统。一个月以前,图波列夫曾前往里海。
-
关键词
惊险小说
拉米亚
图波列夫
洛夫
声纳系统
主动声纳
总政治部主任
科夫
阿尔法
帕多
-
分类号
G6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邓演达土地问题理论初探
- 3
-
-
作者
廖秋文
-
出处
《湖湘论坛》
1991年第4期81-82,共2页
-
文摘
邓演达的土地问题理论是其整个思想理论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邓演达土地问题理论的探讨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把握他的整个理论体系。本文拟从三方面对此作一浅探。一、邓演达土地问题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邓演达土地问题理论是随着革命客观情形的发展而提出和形成的。它经历了“萌芽——发展——形成”三个阶段,从时间上说,经过了北伐战争和大革命失败以后两个时期。
-
关键词
土地问题
耕者有其田
思想理论体系
中国土地
土地政策
收归国有
土地制度
广东农村
革命热情
总政治部主任
-
分类号
D676.4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领导文萃
- 4
-
-
-
出处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1992年第7期45-48,共4页
-
文摘
莫学青蛙空哇哇某市市委书记在该市举行的一次短训班上的讲话,通篇仅有2500字,没有什么套式,没有多少大道理,内容紧紧扣住当地实际,落在一个“干”字上,集中体现了求真务实精神,可谓短小精悍,言简意赅。与会者听了深感要领明确,清新实在,精神振奋。这种“删繁就简”的讲话风格和精神很值得推崇和发扬。墨子曾有一段名言:“言不在多,文不在长,而在于有用否。”他进而比方说:“塘里的青蛙整天整夜哇哇地叫,弄得口干舌燥,却无人注意它;而雄鸡每日早上只叫几声,大家都知道天要亮了,都很注意。”基层的干部群众把某些“空套长”
-
关键词
领导文萃
求真务实精神
中国特色
总政治部主任
将官军衔
副司令员
人大副委员长
农业科技人员
纪检工作
中央文件精神
-
分类号
C933
[经济管理—管理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