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厅堂中总声压级的修正计算 被引量:5
1
作者 蒋国荣 王季卿 《应用声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25-28,共4页
 完全扩散声场中的总声压级计算公式是假设混响声能在厅堂中的分市各处相等,与接收点的位置无关.实测发现该公式的计算值们高,特别当接收点在临界距离以外时.本文提出了一个总声压级计算的修正公式,它与实测及计算机模拟的值符合...  完全扩散声场中的总声压级计算公式是假设混响声能在厅堂中的分市各处相等,与接收点的位置无关.实测发现该公式的计算值们高,特别当接收点在临界距离以外时.本文提出了一个总声压级计算的修正公式,它与实测及计算机模拟的值符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内声学 声场修正计算 大厅设计 总声压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00 km/h高速铁路直立式声屏障降噪效果及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丁亚超 《中国铁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1-37,共7页
开展400 km/h高速铁路噪声影响研究是践行“交通强国”战略的有力举措。为研究400 km/h高速铁路噪声特性及辐射源强,获取现有直立式声屏障在速度400 km/h条件下降噪效果及适应性,采用有限元模型进行仿真计算,模拟计算400 km/h高速铁路... 开展400 km/h高速铁路噪声影响研究是践行“交通强国”战略的有力举措。为研究400 km/h高速铁路噪声特性及辐射源强,获取现有直立式声屏障在速度400 km/h条件下降噪效果及适应性,采用有限元模型进行仿真计算,模拟计算400 km/h高速铁路噪声源强并进行组成分析,对高速铁路通用的直立式声屏障降噪效果、耐久性、安全性等进行分析研究,对目前直立式声屏障适应性提出实施建议。研究表明:高速列车以速度400 km/h运行时,距离铁路外轨中心线25 m、轨上3.5 m处,桥梁段总声级为97.8 dB(A),路基段总声级为96.7 dB(A),气动噪声大于轮轨噪声;提出现有直立式声屏障在速度400 km/h条件下插入损失为2.7~8.9 dB(A);在安全方面,提出立柱底部螺栓养护年限;针对目前铁路直立式声屏障通用图适用性进行分析,提出结构安全优化建议。研究结果可指导400 km/h高速铁路噪声影响分析及直立式声屏障设计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00 km/h高速铁路 噪声总声压级 直立式声屏障 声屏障降噪 气动噪声 轮轨噪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00 km/h高速列车车下带格栅裙板区域气动噪声机理及影响因素分析
3
作者 张宗发 肖新标 +1 位作者 韩健 杨益 《实验流体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9-90,共12页
位于高速列车车体下部区域的通风口格栅与设备舱壁面构成格栅–空腔结构,列车高速运行时,该结构的流声耦合问题较为突出,有必要深入分析其流声耦合机理。将位于车体下部区域的带格栅裙板简化为带格栅的二维空腔模型(格栅–空腔结构),采... 位于高速列车车体下部区域的通风口格栅与设备舱壁面构成格栅–空腔结构,列车高速运行时,该结构的流声耦合问题较为突出,有必要深入分析其流声耦合机理。将位于车体下部区域的带格栅裙板简化为带格栅的二维空腔模型(格栅–空腔结构),采用延迟分离涡数值模型(Delayed Detached Eddy Simulation,DDES)研究其气动噪声产生机理、流场和声场特性等。研究结果表明:当列车以400 km/h速度运行时,格栅–空腔结构开口处的剪切振荡较为剧烈,特别是空腔冲击边缘附近区域;基于总声压级的空间、频域分布和湍流压力波数–频率谱,发现形格栅–空腔结构的流场始终处于自激振荡的过渡状态,且各位置的总声压级和波数域上的振荡幅值始终低于V形格栅–空腔结构和半圆环形格栅–空腔结构;对目前常用的半圆环形带格栅裙板考虑通风口的出风作用后,观察到空腔内部的涡团演化明显减缓,直接导致格栅附近的总声压级大幅下降约15 d B,表明出风作用能够显著降低带裙板格栅的近场噪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列车 流声耦合 格栅 裙板 剪切振荡 格栅–空腔 总声压级 气动噪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列车转向架部位气动噪声数值模拟及降噪研究 被引量:25
4
作者 黄莎 杨明智 +1 位作者 李志伟 徐刚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3899-3904,共6页
基于Lighthill声学理论,采用三维、LES大涡模拟和FW-H声学模型对高速列车转向架部位气动噪声进行数值模拟,并提出降噪改进意见。研究结果表明:转向架部位气动噪声在很宽的频带内存在,无明显的主频率,是一种宽频噪声;各监测点气动噪声频... 基于Lighthill声学理论,采用三维、LES大涡模拟和FW-H声学模型对高速列车转向架部位气动噪声进行数值模拟,并提出降噪改进意见。研究结果表明:转向架部位气动噪声在很宽的频带内存在,无明显的主频率,是一种宽频噪声;各监测点气动噪声频谱在低频时幅值较大,随着频率的升高,幅值下降,1/3倍频程A声压级主要集中在315~1 250 Hz频率范围内;当来流速度一定时,距离气动噪声源越远,声压级幅值和总声压级越小;在列车转向架部位设置裙板后,运行速度为300 km/h时,车外声压级幅值较无裙板时有所减小,平均降幅约为8%,总声压级平均降幅1.3 dBA;适当增加裙板面积后,声压级幅值平均降幅达到12%,总声压级平均降幅2.08dBA,降噪效果较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动噪声 数值模拟 声压级幅值 总声压级 降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流气体对冲排气消声器气流再生噪声模型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张海军 苏赫 +3 位作者 武佩 宗哲英 张永安 薛晶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63-70,101,共9页
对分流气体对冲排气消声器气流再生噪声进行了数值计算,通过试验验证了计算方法的准确性。以气流再生噪声总声压级为响应值,使用Design-Expert软件设计了气流再生噪声试验,根据回归分析建立了总声压级与试验因素(内腔直径、对冲孔形状... 对分流气体对冲排气消声器气流再生噪声进行了数值计算,通过试验验证了计算方法的准确性。以气流再生噪声总声压级为响应值,使用Design-Expert软件设计了气流再生噪声试验,根据回归分析建立了总声压级与试验因素(内腔直径、对冲孔形状、对冲孔中心距、内腔分流单元锥角、气流速度)之间的数学模型,并检验了模型的显著性。深入分析了不同因素二阶交互作用对气流再生噪声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气流速度的增大气流再生噪声显著增大,斜率都超过了1;对冲孔形状和对冲孔中心距对气流再生噪声影响较显著,且当冲孔形状为矩形、对冲孔中心距为平均值时,气流再生噪声较小;内腔分流单元锥角和内腔直径对气流再生噪声影响较小。以气流再生噪声为优化指标,得到了最佳试验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流对冲 内燃机 消声器 气流再生噪声 总声压级 Design-Exper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壁倒角对开式空腔气动噪声抑制作用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吴继飞 徐来武 +1 位作者 范召林 罗新福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45-649,654,共6页
在高速风洞中对空腔流场气动声学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对空腔后壁进行倒角,以降低气流在该处的撞击强度,从而达到抑制空腔流场气动噪声的目的。试验马赫数(Ma)为0.6~1.2,空腔长深比(L/D)为4.1、4.7。试验结果表明:亚跨声速范围内,随马赫... 在高速风洞中对空腔流场气动声学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对空腔后壁进行倒角,以降低气流在该处的撞击强度,从而达到抑制空腔流场气动噪声的目的。试验马赫数(Ma)为0.6~1.2,空腔长深比(L/D)为4.1、4.7。试验结果表明:亚跨声速范围内,随马赫数增大,开式空腔流场气动声学环境恶劣程度加剧,最大总声压级高达170dB以上,声压频谱曲线上存在多个不同模态的单调声;后壁倒角后,腔底总声压级强度明显降低,且其降低程度随马赫数增大愈趋明显,最大可降低近7dB,空腔后壁上主噪声源附近总声压级强度可降低约1dB,声压频谱曲线上的能量峰值明显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腔 流动控制 总声压级 气动噪声 自持振荡 声压频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孔材料对空腔噪声抑制效果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宁方立 张畅通 +2 位作者 宁舜山 刘哲 韦娟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31-37,44,共8页
研究马赫数为0.85的条件下,空腔的壁板使用多孔材料对空腔噪声和空腔流动的影响。利用大涡模拟(LES)来预测空腔内的流体流动,考虑到多孔材料对湍流的影响由渗透性损失和内部损失两部分组成,使用Ergun半经验公式来预测这两部分的影响,再... 研究马赫数为0.85的条件下,空腔的壁板使用多孔材料对空腔噪声和空腔流动的影响。利用大涡模拟(LES)来预测空腔内的流体流动,考虑到多孔材料对湍流的影响由渗透性损失和内部损失两部分组成,使用Ergun半经验公式来预测这两部分的影响,再结合LES湍流模型可以预测多孔材料内的流体流动。研究结果表明,空腔的前壁、后壁、底板使用多孔材料均可以改善空腔内的流场,并且可以抑制空腔噪声,其中空腔底板使用多孔材料对空腔噪声的抑制效果最为显著,可以使得空腔后部的总声压级降低3 dB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材料 空腔噪声 空腔流动 大涡模拟 Ergun半经验公式 总声压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刨根波齿前缘叶片降噪机理特性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张广 陈二云 +1 位作者 杨爱玲 陈源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940-946,952,共8页
为了减小叶片压力脉动,降低叶片自噪声的产生,采用大涡模拟(LES)与FW-H混合方法,对雷诺数为2×10~5、攻角为5°下的叶片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刨根波齿前缘叶片降噪机理,分析了刨根波齿前缘叶片的瞬态流场与声场特性。结果表明:刨... 为了减小叶片压力脉动,降低叶片自噪声的产生,采用大涡模拟(LES)与FW-H混合方法,对雷诺数为2×10~5、攻角为5°下的叶片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刨根波齿前缘叶片降噪机理,分析了刨根波齿前缘叶片的瞬态流场与声场特性。结果表明:刨根波齿前缘叶片在前缘处加速了流体流动速度,能更好地调控流场减小分离涡;叶片的尾迹涡厚度变薄,并随着挤压和拉伸,大尺度涡破碎成小尺度涡,涡系结构更加紧致;刨根波齿前缘结构降低了叶片表面的压力脉动,且具有良好的降噪效果,在中低频呈现出宽频特性,总声压级最大可降低9 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刨根波齿 尾迹涡 压力脉动 宽频噪声 总声压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埋武器舱动态流动特性及降噪控制方法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瓮哲 王霄 +4 位作者 刘超 富佳伟 陈同银 赵卓林 毛磊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69-174,I0003,共7页
流动经过武器舱会产生诸如边界层分离、剪切层失稳、气动噪声等一系列复杂流动特征,进而可能对舱内设备和结构造成破坏。本文以近真实复杂内埋武器舱为研究对象,通过高精度数值仿真获取内埋武器舱动态流动特性;根据流场特性,分析武器舱... 流动经过武器舱会产生诸如边界层分离、剪切层失稳、气动噪声等一系列复杂流动特征,进而可能对舱内设备和结构造成破坏。本文以近真实复杂内埋武器舱为研究对象,通过高精度数值仿真获取内埋武器舱动态流动特性;根据流场特性,分析武器舱内噪声产生机理,提出了前缘扰流片、导波管以及前缘吹气三种流动控制方案。通过高速风洞试验,系统分析了舱门开度、内埋武器挂载等因素对武器舱内噪声水平的影响,并且对不同扰流装置的降噪效果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内埋武器舱内流动以小尺度湍流结构为主;前舱在舱门小开度时总声压级较高,随开度增加后舱总声压级增大,舱门开到一定程度后,舱内总声压级分布基本一致。舱内挂载武器减弱流动对各壁面的拍击强度,使得舱内各壁面总声压级降低。三种控制方式均能够抬高剪切层,减弱武器舱内的能量注入,进而对武器舱内总声压级产生一定的降噪效果。在本文研究范围内,前缘扰流片的降噪效果最为显著,降噪幅值达5 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埋武器舱 流动控制 非定常流动 总声压级 气动噪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润滑剂对轮轨摩擦噪声影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于可辉 何旭辉 +1 位作者 蔡陈之 邹云峰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2020年第6期148-152,共5页
采用MMS-2A型微机控制摩擦磨损试验机,分别对3种润滑介质(水、水基润滑剂与油基润滑剂)作用下的轮轨摩擦系数、滚动噪声与振动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与水介质相比,润滑剂会使摩擦系数降低,降低轮轨噪声与振动效果显著。摩擦磨损试验... 采用MMS-2A型微机控制摩擦磨损试验机,分别对3种润滑介质(水、水基润滑剂与油基润滑剂)作用下的轮轨摩擦系数、滚动噪声与振动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与水介质相比,润滑剂会使摩擦系数降低,降低轮轨噪声与振动效果显著。摩擦磨损试验结束后,采用光学三维轮廓仪测量试样表面形貌。结果表明,在水介质作用下试样表面粗糙,磨痕较深;在润滑剂作用下,试样表面十分光整,磨痕极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学 轮轨噪声 润滑剂 摩擦系数 总声压级 表面粗糙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形状变化对空腔噪声的抑制效果 被引量:2
11
作者 宁舜山 张倩 +3 位作者 肖伟 李振才 宁方立 杨林森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2期209-215,共7页
针对空腔噪声问题,为进一步探究空腔形状变化对空腔噪声的抑制效果,采用大涡模拟与计算气动声学相结合的方法对典型空腔结构进行数值仿真研究。研究发现,随着空腔前壁倾斜角β的增大,空腔噪声主模态声压级整体呈下降趋势,但两者并非线... 针对空腔噪声问题,为进一步探究空腔形状变化对空腔噪声的抑制效果,采用大涡模拟与计算气动声学相结合的方法对典型空腔结构进行数值仿真研究。研究发现,随着空腔前壁倾斜角β的增大,空腔噪声主模态声压级整体呈下降趋势,但两者并非线性关系,并且空腔噪声总声压级也会随之降低。此外,当空腔前壁倾斜角β增大至一定值时,空腔噪声主模态频率会大幅向低频部分移动。空腔噪声主模态声压级和总声压级的降低以及主模态频率的大幅移动会有效改善空腔内的强噪声环境,避免空腔结构及腔内武器装备发生声疲劳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腔噪声 声压级(SPL) 总声压级(OASPL) 前壁倾斜角 噪声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SUV内外场气动噪声数值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段孟华 赖晨光 +2 位作者 王勇 冯锦阳 谭文林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8-84,共7页
运用分离涡模拟(DES),以商用软件Star CCM+为研究工具对某SUV在车窗封闭状态下,对汽车后视镜区域进行了外流场稳态和瞬态的计算分析,获得车身表面和周围的压力脉动,以此作为激励计算车内噪声。应用声学软件对后视镜以及周围进行流场到... 运用分离涡模拟(DES),以商用软件Star CCM+为研究工具对某SUV在车窗封闭状态下,对汽车后视镜区域进行了外流场稳态和瞬态的计算分析,获得车身表面和周围的压力脉动,以此作为激励计算车内噪声。应用声学软件对后视镜以及周围进行流场到声场的耦合分析,得到声压级的频谱图。通过分析基础模型和改进模型内、外场气动声学特性表明:后视镜柄的长度,镜柄与镜罩的夹角以及镜罩形状对后视镜下游流场和声压级影响较大。改进模型相比基础模型前侧窗玻璃外表面总声压级得以降低,驾驶员左耳处内场总声压级降低了6.41%,语音清晰度提高了33.89%,取得很好的改进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计算 外场噪声 内场噪声 声学耦合 总声压级 语音清晰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