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5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进的分层总和法在黄土地区高填方地基沉降变形中的应用研究
1
作者 朱彦鹏 董怀堂 +2 位作者 韦杰强 赵骏 王怡轩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59-168,共10页
黄土高填方沉降变形控制是工程建设的重点和难点。通过室内侧限压缩试验和加湿试验,总结了重塑黄土在自重应力和含水率变化下的变形特征。基于分层总和法的思想,引入了Gunary模型和割线模量法,将黄土高填方地基的沉降分为荷载引起的施... 黄土高填方沉降变形控制是工程建设的重点和难点。通过室内侧限压缩试验和加湿试验,总结了重塑黄土在自重应力和含水率变化下的变形特征。基于分层总和法的思想,引入了Gunary模型和割线模量法,将黄土高填方地基的沉降分为荷载引起的施工沉降和含水率变化引起的施工后沉降,并提出了黄土高填方地基沉降变形的计算方法。结合实际工程背景,预测了高填方工程的沉降变形。结果表明:黄土高填方沉降的主要来源是施工期荷载引起的沉降;随着填土高度的增加,工后沉降占总沉降的比例逐渐增大;在最优含水率条件下,当施工期压实度达到95%以上时即可完成土的排气固结,施工后期为土的排水固结;压实度的控制对高填方工程至关重要;该研究成果丰富了黄土高填方地基沉降变形的计算理论,为黄土高填方工后沉降和湿陷性沉降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并对黄土高填方工程的施工及工后沉降控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层总和法 黄土地区 地基沉降 Gunary模型 割线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孔压静力触探测试的改进分层总和法在软基沉降预测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7
2
作者 童立元 涂启柱 +1 位作者 刘松玉 杜广印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2期679-682,共4页
分层总和法在高速公路软基沉降的预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由于基于钻探的土层划分往往比较粗糙以及基于室内试验的压缩模量确定不太可靠,导致沉降预测与实际偏差较大。孔压静力触探(CPTU)作为一种新型的多功能原位测试技术,可以... 分层总和法在高速公路软基沉降的预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由于基于钻探的土层划分往往比较粗糙以及基于室内试验的压缩模量确定不太可靠,导致沉降预测与实际偏差较大。孔压静力触探(CPTU)作为一种新型的多功能原位测试技术,可以同时测试得到锥尖阻力、侧壁摩阻力和孔压沿深度的连续剖面,较好地改善这一状况。以连盐高速公路为研究实例,采用多变量统计分析中的最优分割理论,基于CPTU高精度测试数据对土层进行了精细划分,并通过实际沉降观测资料的反演分析确定了基于CPTU的压缩模量计算方法,进而通过对高速公路实测沉降和CPTU预测沉降的比较,验证了文中计算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压静力触探 分层总和法 最优分割理论 软基 沉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路堤沉降分析的修正分层总和法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张占荣 盛谦 +1 位作者 朱泽奇 杨艳霜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0-53,共4页
近几年公路工程发展迅速,在修筑高等级公路时为了保证道路行驶的平稳性和通畅性,出现了很多填土路堤,由于以前该类工程较少,对路堤沉降特性的研究也较少。采用传统的分层总和法计算得到路堤沉降最大位置位于路堤表面,这与实测结果不符;... 近几年公路工程发展迅速,在修筑高等级公路时为了保证道路行驶的平稳性和通畅性,出现了很多填土路堤,由于以前该类工程较少,对路堤沉降特性的研究也较少。采用传统的分层总和法计算得到路堤沉降最大位置位于路堤表面,这与实测结果不符;对此法进行改进,在考虑路堤填土分层填筑时间先后顺序特性的基础上,分别推导出了适用于刚性地基和柔性地基的改进分层总和法计算公式。针对一算例,分别采用此改进方法与数值计算方法进行了计算,结果基本一致。表明在评价路堤沉降时,改进分层总和法可作为一种方便快捷的经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堤沉降 分层填筑 改进分层总和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层总和法计算沉降的几点改进 被引量:25
4
作者 徐金明 汤永净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518-521,共4页
利用Matlab6.1平台,通过编制可视化应用程序,对分层总和法计算沉降的传统方法作了较大的改进,地基中的附加应力采用原始积分公式,压缩曲线采用双曲线形式,使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法进行拟合处理,压缩层计算深度与分层厚度不再受到限制,数据... 利用Matlab6.1平台,通过编制可视化应用程序,对分层总和法计算沉降的传统方法作了较大的改进,地基中的附加应力采用原始积分公式,压缩曲线采用双曲线形式,使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法进行拟合处理,压缩层计算深度与分层厚度不再受到限制,数据输入、输出及沉降计算过程均通过可视化界面进行操作,不再需要通过查表、查图计算基础底面的沉降,计算过程简单便利,计算结果重复性好,具有较大的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层总和法 土体应力 孔隙比 沉降 可视化编程 附加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碾压土石坝沉降计算的改进分层总和法 被引量:5
5
作者 李雷 谢晓华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5期65-69,共5页
一、概述分层总和法常用于估算填土自重及其他外荷载作用下坝体及坝基可压缩层的总沉降量及固结的时间过程,以确定竣工时坝顶应预留的超高,并计算坝体各部位不均匀沉降量以初步判断发生裂缝的可能性。但在计算中关于填土固结度的考虑,... 一、概述分层总和法常用于估算填土自重及其他外荷载作用下坝体及坝基可压缩层的总沉降量及固结的时间过程,以确定竣工时坝顶应预留的超高,并计算坝体各部位不均匀沉降量以初步判断发生裂缝的可能性。但在计算中关于填土固结度的考虑,不论我国还是美、苏,都是以排水固结理论为基础的。然而实际上土石坝可压缩层并不都是处于排水固结状态中。一般地说,施工期土石坝处于非饱和状态,自重荷载作用下以排气压缩为主,其压缩变形特性不同于饱和土;蓄水期随着库水位抬高,坝体内逐步形成稳定渗流,饱和区逐步扩大,土体产生湿化,强度降低,压缩性有所增大。而浸润线以上部份填土则仍处于非饱和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碾压式 土石坝 沉降 分层总和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uncan-Chang模型的高层建筑物分层总和法沉降计算与场地变形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江勇顺 唐浩 李天斌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26-632,共7页
为研究某新建高层建筑物的沉降变形受场地条件差异及相邻既有建筑物的影响,基于Duncan-Chang模型计算地基沉降分析的方法和分层总和法规范修正公式,对该建筑物的沉降变形进行了对比计算;通过广泛布设沉降监测点,进一步分析了场内建筑物... 为研究某新建高层建筑物的沉降变形受场地条件差异及相邻既有建筑物的影响,基于Duncan-Chang模型计算地基沉降分析的方法和分层总和法规范修正公式,对该建筑物的沉降变形进行了对比计算;通过广泛布设沉降监测点,进一步分析了场内建筑物在建设不同阶段的沉降时空规律。结果表明,采用筏板基础的建筑物受荷载及不均匀沉降影响,存在"中间下凹,四周上翘"的挠曲变形特点。同时,在既有建筑物阻挡下,建筑物不同位置的沉降大小受到不同程度"抑制"。随着时间推移,沉降绝对值逐渐减小并在某一时期沉降趋于停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层建筑 沉降量 DUNCAN-CHANG模型 分层总和法 时空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地基沉降分层总和法缺陷的分析及改进 被引量:9
7
作者 王铁行 赵树德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6年第2期179-182,共4页
分层总和法是计算地基沉降普遍采用的方法,但它本身存在的缺陷常常造成较大的误差。本文根据误差分析并通过大量有限元计算,查明了误差的大小及分布规律,并得出了适用于均质地基及一般层状地基的修正方法。通过工程实例验证了本文方... 分层总和法是计算地基沉降普遍采用的方法,但它本身存在的缺陷常常造成较大的误差。本文根据误差分析并通过大量有限元计算,查明了误差的大小及分布规律,并得出了适用于均质地基及一般层状地基的修正方法。通过工程实例验证了本文方法,本方法对分层总和法的修正优于地基基础规范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基沉降 层状地基 分层总和法 有限单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弹塑性理论的修正分层总和法 被引量:36
8
作者 何思明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88-92,共5页
建议了土体的非线性弹性-塑性本构方程,其中弹性矩阵采用Duncen-Chang本构模型,塑性部分则采用修正剑桥模型;提出了基于弹塑性理论的修正分层总和法新理论;该理论既有常规分层总和法简单,便于理解运用的优点,又能考虑土体的弹性非线性... 建议了土体的非线性弹性-塑性本构方程,其中弹性矩阵采用Duncen-Chang本构模型,塑性部分则采用修正剑桥模型;提出了基于弹塑性理论的修正分层总和法新理论;该理论既有常规分层总和法简单,便于理解运用的优点,又能考虑土体的弹性非线性以及塑性变形特性,同时还能考虑土体三向应力对其变形的影响。为基础变形计算提供了一种较为理想的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正分层总和法 非线性弹性-塑性模型 变形分析 土体 本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层总和法在单桩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8
9
作者 费勤发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1989年第4期53-64,共12页
本文先提出消除负沉降公式,使分层总和法应用于单桩分析中。接着,提出用桩土间刚塑性滑动的模型和用试验P—S曲线中点吻合反算地基模量系数β,来解单桩的非线性分析。本文主要是解任意层状地基中单桩的分析,具有方法简单,精确性好和仅... 本文先提出消除负沉降公式,使分层总和法应用于单桩分析中。接着,提出用桩土间刚塑性滑动的模型和用试验P—S曲线中点吻合反算地基模量系数β,来解单桩的非线性分析。本文主要是解任意层状地基中单桩的分析,具有方法简单,精确性好和仅需常规地基参数等优点,为研究桩基础与上部结构共同作用给出可行的单桩计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桩 分层总和法 层状地基 桩土 刚塑性 极限荷载 地基土 曲线中点 桩基础 压缩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的分层总和法在铁路地基沉降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严栋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26-29,44,共5页
研究目的:高速铁路对控制沉降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地基的沉降计算一直是工程实践中未能很好解决的问题。为准确计算地基的沉降量,在总结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利用室内压缩试验,提出割线模量法,然后利用Bussinesq解,来计算铁路地基最终... 研究目的:高速铁路对控制沉降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地基的沉降计算一直是工程实践中未能很好解决的问题。为准确计算地基的沉降量,在总结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利用室内压缩试验,提出割线模量法,然后利用Bussinesq解,来计算铁路地基最终沉降量,并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研究结论:依据实际工程,通过传统分层总和法、割线模量法、扩散角法所计算的沉降结果与现场实际观测结果比较,发现割线模量法所得的结果与实际结果较接近,表明该方法相对于其他两种方法具有较高的精确性,更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缩试验 割线模量 Bussinesq解 分层总和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折旧方法——月数总和法
11
作者 罗云庵 郭宏利 《统计与信息论坛》 2001年第5期83-86,共4页
文章针对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的不足之处 ,依照年数总和法的原理 ,建立了一种新的加速折旧法——月数总和法 ,并推导出若干计算折旧的应用公式 ,进而对分类计算折旧额的公式加以修正和推导 ,在实现会计电算化后 ,从而使该方法不但在理论... 文章针对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的不足之处 ,依照年数总和法的原理 ,建立了一种新的加速折旧法——月数总和法 ,并推导出若干计算折旧的应用公式 ,进而对分类计算折旧额的公式加以修正和推导 ,在实现会计电算化后 ,从而使该方法不但在理论上更为完善、合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数总和法 月数总和法 变型公式 分类折旧额 折旧方 企业 固定资产折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按月数总和法计提折旧的探讨
12
作者 郭西强 郝华芳 《财会月刊》 1995年第10期41-41,共1页
月数总和法,是指在年数总和法的基础上,按月数总和设计一列逐月递减的月折旧率,直接计算各月折旧额的一种方法。用公式表述如下: 月折旧额=应提折旧总额×月折旧率 D_t=(C-S)·[(n-t)+1]÷[(n+1)·n÷2] 其中,D_t为... 月数总和法,是指在年数总和法的基础上,按月数总和设计一列逐月递减的月折旧率,直接计算各月折旧额的一种方法。用公式表述如下: 月折旧额=应提折旧总额×月折旧率 D_t=(C-S)·[(n-t)+1]÷[(n+1)·n÷2] 其中,D_t为第t月应提折旧额;C为固定资产原值;S为预计净残值,n为折旧月限。 验证如下:设D1,D2,……D_n表示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内第1至第n月应提折旧额,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数总和法 年折旧额 计提折旧 年数总和法 折旧总额 折旧率 折旧速度 直接计算 预计净残值 固定资产折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形总和法对群桩分析的适用性 被引量:1
13
作者 马海龙 杨敏 洪毓康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413-417,共5页
以明德林公式应力解及浅基础中的变形分层总和法理论为基础,推导出桩-台-土共同作用方程,经计算验证,此方法适用于群桩的分析.
关键词 群桩 明德林公式应力解 分层总和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层总和法在地铁盾构隧道长期沉降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4
作者 周立波 王伟华 陈继云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90-92,共3页
在总结分析现有沉降计算方法的基础上,采用分层总和法及太沙基理论对地铁盾构隧道长期静力沉降进行计算分析,并总结出沉降规律:由于隧道埋深、隧道上覆土层与下卧土层性质的差异,沿线路方向的沉降在空间和时间方面是不均匀的,各断面在前... 在总结分析现有沉降计算方法的基础上,采用分层总和法及太沙基理论对地铁盾构隧道长期静力沉降进行计算分析,并总结出沉降规律:由于隧道埋深、隧道上覆土层与下卧土层性质的差异,沿线路方向的沉降在空间和时间方面是不均匀的,各断面在前5年完成绝大部分固结沉降,后续沉降继续发展,逐渐趋于最终沉降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盾构隧道 长期沉降 分层总和法 不均匀沉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年数总和法的简化计算方法
15
作者 刘娥平 《财会月刊(合订本)》 1993年第8期34-34,共1页
新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中规定,固定资产采用年限平均法或者工作量(或产量)法计算,如符合有关规定,也可采用加速折旧法。以前我国企业通常采用年限平均法或工作量法计算折旧,但在西方国家已广泛使用加速折旧法。从实际情况来看,房屋... 新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中规定,固定资产采用年限平均法或者工作量(或产量)法计算,如符合有关规定,也可采用加速折旧法。以前我国企业通常采用年限平均法或工作量法计算折旧,但在西方国家已广泛使用加速折旧法。从实际情况来看,房屋建筑物等常年均衡使用且效用基本不变的固定资产,采用年限平均法计算折旧是适合的,但象机器设备这类固定资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资产 年数总和法 加速折旧 简化计算方 平均 计算折旧 企业会计准则 工作量 房屋建筑 使用年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总和法定理及其应用
16
作者 仲芬 《华中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59年第2期90-102,123,共14页
引言在数理统计学中,常常是根据对某一现象的部分观测(或试验)资料(某一特定的标志数值)的规律的研究去推断其全体变数的分布规律,而在这些资料的统计当中,又常常要计算其分布特征数:平均数σ/x,标准差,(或离散系数C<sub>V&l... 引言在数理统计学中,常常是根据对某一现象的部分观测(或试验)资料(某一特定的标志数值)的规律的研究去推断其全体变数的分布规律,而在这些资料的统计当中,又常常要计算其分布特征数:平均数σ/x,标准差,(或离散系数C<sub>V</sub>),偏度系数C<sub>3</sub>,和峯度系数C<sub>e</sub>,也就是说,首先要计算其K级动差(k=1,2,3,4)。动差的定义是这样的(这里指的是不连续分布的动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和法 动差 定理 离散系数 分布特征 分布规律 计算 最大值 标准差 平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uncan-Chang模型的地基沉降分层总和分析方法探讨 被引量:23
17
作者 曹文贵 邓湘君 张超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43-649,共7页
地基沉降分析方法是土力学研究的重要内容。该文在地基沉降变形力学机理研究基础上,首先考虑埋深或初始地应力即先期固结应力对地基土变形模量的影响,并将其区分为初始地应力的体积应力和偏应力影响两部分,引进分级加载思想,建立出不同... 地基沉降分析方法是土力学研究的重要内容。该文在地基沉降变形力学机理研究基础上,首先考虑埋深或初始地应力即先期固结应力对地基土变形模量的影响,并将其区分为初始地应力的体积应力和偏应力影响两部分,引进分级加载思想,建立出不同埋深地基土变形模量的确定方法;其次,将地基沉降区分为附加体积应力和附加偏应力引起的沉降两部分,建立出地基沉降分析计算模型;然后,考虑地基变形的非线性变化特征,引进增量分析方法、虎克定律和Duncan-Chang模型,建立出附加体积应力和附加偏应力引起的地基压缩层变形的分析方法,并利用地基沉降分层总和法分析原理,建立出基于Duncan-Chang模型的地基沉降分析新方法。该方法不仅可以反映初始地应力和附加应力对地基土变形模量的影响,而且,可避免地基土压缩试验曲线和地基静载试验曲线的使用;最后,通过工程实例计算与分析,并与实测沉降值和现有分析方法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表明了该方法可以满足工程计算精度要求,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与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基 沉降 分层总和法 Duncan—Chang模型 分级加载 体积应力 偏应力 变形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孔隙介质模型的散体材料桩复合地基沉降分层总和分析方法 被引量:9
18
作者 曹文贵 唐旖旎 王江营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87-95,共9页
复合地基沉降计算是地基加固处理及相关设计的重要依据.基于刚性基础下散体材料桩复合地基沉降变形的特点,从桩与土微观变形力学机理研究入手,考虑其孔隙性质并引入孔隙介质分析方法,分别建立了反映桩与土表观变形力学参数与其骨架实际... 复合地基沉降计算是地基加固处理及相关设计的重要依据.基于刚性基础下散体材料桩复合地基沉降变形的特点,从桩与土微观变形力学机理研究入手,考虑其孔隙性质并引入孔隙介质分析方法,分别建立了反映桩与土表观变形力学参数与其骨架实际变形力学参数之间关系的孔隙介质模型.在此基础上,考虑桩与土变形力学参数的非线性特征,引进分级加载的思想,分别建立了附加应力和初始地应力对桩与土变形力学参数的影响模型,进而,建立了一种改进的散体材料桩复合地基沉降分层总和分析方法.通过工程实例分析并与现有方法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发现该方法不仅能反映桩和土变形力学参数随埋深和附加应力变化而变化的非线性特征,还能避免地基沉降计算中压缩试验曲线的使用,而且具有更高的计算精度,表明了该模型和方法的合理性与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基沉降 散体材料桩复合地基 刚性基础 孔隙介质模型 分级加载 分层总和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部基坑开挖与内部堆载情况下盾构隧道位移的计算方法
19
作者 邱士正 韩玉珍 +6 位作者 王炳华 聂小凡 张振东 何纪忠 吕林海 王旭阳 唐坤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79-185,共7页
地下结构上方大面积基坑开挖导致地下结构上浮,准确预测上浮变形是合理评估基坑开挖影响的前提条件。本文以既有地铁盾构隧道上方大面积基坑开挖为背景,基于基坑开挖附加荷载分布规律及分层总和法,将盾构隧道受基坑开挖与内部堆载情况... 地下结构上方大面积基坑开挖导致地下结构上浮,准确预测上浮变形是合理评估基坑开挖影响的前提条件。本文以既有地铁盾构隧道上方大面积基坑开挖为背景,基于基坑开挖附加荷载分布规律及分层总和法,将盾构隧道受基坑开挖与内部堆载情况下的响应位移分为整体上浮位移、相对上浮位移、堆载再压缩位移及特殊地质附加位移等四个部分,分别提出了隧道上浮位移的理论计算方法。为验证该计算方法,将其应用于南宁某工程的隧道上浮位移估算。计算结果与实测上浮位移的比较表明:大面积开挖导致的地层总体上浮占隧道上浮量的比例最大,而隧道内部堆载措施量在浅层开挖时限制隧道上浮的效果显著;理论计算方法更适用于预测施工完成时稳定阶段的盾构隧道上浮位移,计算结果与工程实测数据较为吻合,误差不超过10%,可为类似工程的设计及施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坑开挖 盾构隧道 内部堆载 位移计算 分层总和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钢板-UHPC组合桥面板湿接缝抗正弯试验与接缝折减系数
20
作者 李传习 韦积鋆 贺龙飞 《土木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2-85,共14页
针对平钢板-UHPC组合桥面板湿接缝抗正弯性能研究不足和能否取消平钢板-UHPC组合桥面板下层纵筋的问题,文章开展了单层纵筋的平钢板-UHPC组合桥面板(即取消下层纵筋)湿接缝正弯曲静力性能足尺模型试验,考察裂纹开展过程、破坏形态、荷载... 针对平钢板-UHPC组合桥面板湿接缝抗正弯性能研究不足和能否取消平钢板-UHPC组合桥面板下层纵筋的问题,文章开展了单层纵筋的平钢板-UHPC组合桥面板(即取消下层纵筋)湿接缝正弯曲静力性能足尺模型试验,考察裂纹开展过程、破坏形态、荷载-跨中挠度曲线、荷载-最大裂缝宽度曲线等,并与双层纵筋平钢板-UHPC组合桥面板湿接缝破坏形态和相应曲线进行对比;在相关假定基础上,提出考虑接缝折减系数的平钢板-UHPC组合桥面板湿接缝弯矩-应变关系计算的分层总和法;编写基于文章假定和考虑接缝折减系数的分层总和法计算程序;对9片整体浇筑的平钢板-UHPC组合桥面板的特征弯矩进行计算,并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根据分层总和法程序计算值与试验值尽量接近或相等求得2种常见界面处理方式的接缝折减系数。结果表明:单层纵筋的平钢板-UHPC组合桥面板湿接缝正弯曲破坏模式为适筋梁破坏模式,相比双层纵筋的原设计,破坏模式、开裂荷载、屈服荷载、极限荷载、荷载-跨中挠度曲线、荷载-最大裂缝宽度曲线和荷载-相对滑移曲线基本不变;纤维连续性较弱的接缝对平钢板-UHPC组合桥面板湿接缝截面抗压部分能力的影响可忽略不计,对截面抗拉部分能力的影响可通过折减系数考虑,且铁丝网处理的接缝折减系数为0.4,人工凿毛处理的接缝折减系数为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钢板-UHPC组合桥面板 湿接缝 正弯曲性能 试验研究 分层总和法 接缝折减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