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27篇文章
< 1 2 5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深江铁路虎跳门特大桥混凝土板-钢桁组合梁斜拉桥总体设计
1
作者 刘振标 胡方杰 +1 位作者 夏正春 印涛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7-74,共8页
虎跳门特大桥为新建深圳至江门铁路控制性工程之一,主桥采用主跨300 m斜拉桥。为研究适用于300 m级铁路斜拉桥主梁最优结构形式,对组合箱梁、混合箱梁、混凝土板-钢桁组合梁等3种主梁进行比选,混凝土板-钢桁组合梁在景观效果、抗风性能... 虎跳门特大桥为新建深圳至江门铁路控制性工程之一,主桥采用主跨300 m斜拉桥。为研究适用于300 m级铁路斜拉桥主梁最优结构形式,对组合箱梁、混合箱梁、混凝土板-钢桁组合梁等3种主梁进行比选,混凝土板-钢桁组合梁在景观效果、抗风性能、经济性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作为推荐方案。针对混凝土板-钢桁组合梁开展设计关键技术研究,以最小用钢量为目标确定了结构关键设计参数;揭示了结构的受力行为,得出了构件内力分配比例;分析“Π”形宽板的剪力滞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当下弦钢结构与混凝土板截面积比约为1.2%时,主梁用钢量达到最小;此时混凝土板承担约90%轴向力,在有索节点承担约70%剪力,无索节点承担约40%剪力。混凝土板剪力滞系数从跨中至桥塔支点总体呈增大趋势,恒载1.02~1.16,活载1.09~1.22;主梁具有良好的抗风性能和行车性能,不会成为全线列车运行速度控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斜拉桥 总体设计 设计参数 内力分配 剪力滞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一代海洋水色观测卫星总体设计与研制
2
作者 张可立 王丽丽 阎诚 《航天返回与遥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7-39,共13页
新一代海洋水色观测卫星是“十三五”规划的重点海洋遥感科研卫星,搭载了水色水温扫描仪、中分可编程光谱仪、海岸带成像仪3个有效载荷。卫星同一平台具备46个不同的水色水温遥感谱段,覆盖了紫外、可见光、近红外、短波红外、中/长波红... 新一代海洋水色观测卫星是“十三五”规划的重点海洋遥感科研卫星,搭载了水色水温扫描仪、中分可编程光谱仪、海岸带成像仪3个有效载荷。卫星同一平台具备46个不同的水色水温遥感谱段,覆盖了紫外、可见光、近红外、短波红外、中/长波红外等各波段,实现了5、20、100、500 m等多种分辨率探测手段,辐射质量(quality)、系统精度、使用效能、工作寿命均有提升,满足了对海洋的多要素、多尺度、多任务的观测需求,性能达到或接近国外同类海洋水色遥感卫星水平。文章介绍了新一代海洋水色观测卫星的技术特点、研制风险控制、卫星在轨测试等内容,对新一代海洋水色观测卫星的创新点进行了全面的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水温 海洋水色 总体设计 遥感卫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油观澜号”浮式风电平台总体设计及关键技术 被引量:1
3
作者 蔡元浪 张法富 +3 位作者 杨小龙 邓石 邱银锋 程正顺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9-127,共9页
“海油观澜号”是世界首例为周边油田群供电的深远海半潜式浮式风电平台,该平台设计面临南海恶劣海况条件、发电平均度电成本过高、海上风电与油气田融合开发输电稳定性等一系列新技术、新领域的挑战。针对这些问题与挑战,提出“海油观... “海油观澜号”是世界首例为周边油田群供电的深远海半潜式浮式风电平台,该平台设计面临南海恶劣海况条件、发电平均度电成本过高、海上风电与油气田融合开发输电稳定性等一系列新技术、新领域的挑战。针对这些问题与挑战,提出“海油观澜号”总体设计思路,相关关键技术包括:三角形四立柱抗台型浮式基础船型开发、浮式风电系统高效准耦合分析设计方法、结构疲劳高效分析方法、简易系泊系统设计、浮式风电接入海上油田孤岛微电网调控等。基于上述技术,研发了世界首例适用于恶劣海况的新型小水线面三角形四立柱半潜式浮式风电平台,实现了浮式风电与海上油田的融合开发。该平台的建造完成并投入使用,标志着中国深远海浮式风电开发迈出关键一步,为同类深远海浮式风电平台的开发及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油观澜号” 深远海 浮式风电 总体设计 准耦合分析 孤岛微电网 融合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地齿轨交通系统试验线总体设计 被引量:1
4
作者 姜梅 张茂帆 寇峻瑜 《中国铁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2-37,共6页
齿轨交通是一种在传统轮轨系统走行结构中增加齿轮-齿轨传动系统的创新轨道交通系统。该系统可解决大坡度线路适应性问题,提高山区、丘陵等复杂地形地貌环境轨道交通选线的灵活性,充分满足山地旅游轨道交通需求,应用前景广泛。为满足齿... 齿轨交通是一种在传统轮轨系统走行结构中增加齿轮-齿轨传动系统的创新轨道交通系统。该系统可解决大坡度线路适应性问题,提高山区、丘陵等复杂地形地貌环境轨道交通选线的灵活性,充分满足山地旅游轨道交通需求,应用前景广泛。为满足齿轨交通系统商业应用前的车辆性能及关键工程技术验证,建设一条山地齿轨交通系统试验线,最大坡度达120‰。通过详细介绍该试验线的建设情况、试验列车概况、试验需求分析、总平面设计,以及轨道、路基、工艺、供变电、附属试验设施等主要工程内容,可为类似项目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山地齿轨交通 试验线 总体设计 动态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海圆筒型FPSO总体设计 被引量:2
5
作者 彭小佳 张广磊 +3 位作者 李俊汲 邓石 赵洁 江欣桐 《船海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0-94,共5页
针对圆筒型FPSO总体设计在主尺度设计、水动力分析、系泊系统设计等方面存在的技术挑战,分别对比不同圆筒直径和垂荡板直径的运动RAO,分析船体设计关键参数和系泊设计关键参数的影响,提出水动力试验校准分析的步骤和重量控制的方法。主... 针对圆筒型FPSO总体设计在主尺度设计、水动力分析、系泊系统设计等方面存在的技术挑战,分别对比不同圆筒直径和垂荡板直径的运动RAO,分析船体设计关键参数和系泊设计关键参数的影响,提出水动力试验校准分析的步骤和重量控制的方法。主尺度设计中最关键的主尺度参数是圆筒直径和垂荡板直径,圆筒直径越小或者垂荡板直径越大,垂荡响应越小,圆筒直径越大,横摇运动响应越小。圆筒型FPSO的水动力分析建议同时开展频域分析和时域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筒型FPSO 总体设计 水动力分析 重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定制软件总体设计 被引量:2
6
作者 李雨泽 杨陈 《中国地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5-96,共12页
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现已建设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总数超过15000个台站的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观测站网。定制软件是预警工程的核心内容之一,将实现我国地震观测领域数据处理系统的全面升级。本文结合定制软件项目建设目标、业务功... 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现已建设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总数超过15000个台站的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观测站网。定制软件是预警工程的核心内容之一,将实现我国地震观测领域数据处理系统的全面升级。本文结合定制软件项目建设目标、业务功能需求等情况,从设计思路、总体架构、分系统功能、部署方式、性能指标和关键技术指标等方面对定制软件总体设计进行介绍。定制软件的总体设计契合预警业务功能需求,使得预警工程具备高稳定性、低延时、高可靠度、高处理性能的数据处理、紧急地震信息服务、数据综合服务和技术支持与保障能力,使地震预警和烈度速报两大功能得到落实,使工程项目的防震减灾效能得到切实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 定制软件 总体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DO理论的船舶总体设计方法
7
作者 赖国军 高霄鹏 +1 位作者 马锐锋 霍聪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24-28,共5页
为提高船舶总体设计质效,本文基于船舶设计、多学科设计优化(Multi-disciplinary Design and Optimization,MDO)理论及其应用的相关资料,在梳理现阶段船舶设计理论及基本流程的基础上,分析MDO理论在指导船舶设计中应用的可行性。结果表... 为提高船舶总体设计质效,本文基于船舶设计、多学科设计优化(Multi-disciplinary Design and Optimization,MDO)理论及其应用的相关资料,在梳理现阶段船舶设计理论及基本流程的基础上,分析MDO理论在指导船舶设计中应用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在船舶设计过程中应重点关注船舶型线设计、推进系统设计及振动噪声性能控制等关键技术。通过分析上述技术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基于MDO理论提出若干关于提高船舶总体设计质效的建议,对改进船舶总体设计方法具有一定工程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总体设计 多学科设计优化 推进性能 振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墩顶转体法施工的大跨度曲线钢桁梁桥总体设计及创新——以国道109新线高速公路安家庄特大桥主桥设计为例 被引量:2
8
作者 李艳明 徐升桥 +1 位作者 彭岚平 李辉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7,55,共8页
国道109新线高速公路安家庄特大桥为全线的控制性工程,左右幅主桥分别位于半径1600 m和1500 m的圆曲线上,依次跨越丰沙铁路、永定河和现状109国道,桥梁施工安全、河道防洪和环保要求均较高。为解决上跨铁路需采用转体法施工以及桥墩阻... 国道109新线高速公路安家庄特大桥为全线的控制性工程,左右幅主桥分别位于半径1600 m和1500 m的圆曲线上,依次跨越丰沙铁路、永定河和现状109国道,桥梁施工安全、河道防洪和环保要求均较高。为解决上跨铁路需采用转体法施工以及桥墩阻水比偏高的问题,创新提出了大跨度曲线钢桁梁桥墩顶转体法施工以及大直径厚壁钢管混凝土桥墩的设计方案,左右幅主桥分别采用(248.95+248.95)m钢桁斜拉桥和(171.95+171+75.25)m连续钢桁梁,转体长度分别为(248+248)m和(171+171)m,水中墩采用钢管混凝土桥墩。结合桥位处相关工程建设条件,对桥梁孔跨布置、桥式方案、水中墩结构的选择依据进行分析,简要介绍主桥上部结构、下部结构及基础、转体系统等主要设计内容。该桥突破钢桁梁不宜采用墩顶转体施工的技术瓶颈,扩大了连续钢桁梁桥和墩顶转体技术的使用范围;采用大直径厚壁钢管混凝土桥墩,有效降低了墩柱截面尺寸,拓宽了钢管混凝土结构的应用范围;大跨度曲线钢桁梁构造及受力特性较为复杂,采用BIM正向设计技术,实现了复杂结构信息和设计意图的精准表达,提高了设计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公路 公路桥 曲线桥 钢桁斜拉桥 连续钢桁梁 墩顶转体法 钢管混凝土桥墩 BIM正向设计 总体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道G228线汕头湾跨海隧道总体设计方案研究
9
作者 王洪刚 徐莹晖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83-792,共10页
汕头湾跨海隧道作为国道G228汕头段控制性工程,总体设计难度大。为了科学、安全、经济地建设汕头湾跨海隧道,结合两岸城市规划、工程建设环境和环境敏感点等控制因素,采用工程类比、数值计算、模型分析等理论研究方法,对跨海隧道选址、... 汕头湾跨海隧道作为国道G228汕头段控制性工程,总体设计难度大。为了科学、安全、经济地建设汕头湾跨海隧道,结合两岸城市规划、工程建设环境和环境敏感点等控制因素,采用工程类比、数值计算、模型分析等理论研究方法,对跨海隧道选址、接线、埋深、断面布置、通风及防灾救援等关键问题进行研究和专题论证,得出如下主要结论:1)跨海隧道选址及接线应以城市规划为基础,结合交通特性、路网结构、沿线用地等因素综合确定,是控制风险、降低投资和保障交通功能的关键;2)结合海床演变模型冲刷包络线,盾构段最小覆土不仅要满足掘进及运营期抗浮安全,还要尽量避免长距离穿越上软下硬地层;3)跨海段采用分段纵向+重点排烟的通风方案,解决长距离跨海隧道通风难题;4)盾构段采用人行滑梯或楼梯逃生的纵向疏散模式,明挖段采用横向疏散模式,可保障高地震烈度区跨海隧道的防灾疏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海隧道 大直径盾构隧道 总体设计 理论研究 防灾疏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装备体系试验总体设计与综合评估研究
10
作者 杨继坤 齐嘉兴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91-199,共9页
针对以装备体系试验促进装备体系作战能力提升的迫切需求,立足装备体系试验实际,辨析了装备体系试验的整体定位,构建了“一线六层”装备体系试验体系架构,提出了体系试验实施策略集、试验设计流程和实施模式,明确了4个层级的综合评估内... 针对以装备体系试验促进装备体系作战能力提升的迫切需求,立足装备体系试验实际,辨析了装备体系试验的整体定位,构建了“一线六层”装备体系试验体系架构,提出了体系试验实施策略集、试验设计流程和实施模式,明确了4个层级的综合评估内容,设计了评估指标与构建流程,总结了4类评估模式,建立了综合评估方法体系,为装备体系试验的深入研究和工程实践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备体系 体系试验 体系架构 总体设计 综合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大口径舰炮总体设计中的主要技术问题
11
作者 李伟 李翔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4-179,共6页
针对中大口径舰炮总体设计要求,提出中大口径舰炮总体设计的任务、原则、思路。根据舰炮的基本结构,对中大口径舰炮总体设计中的确定弹药传送路径、选择供弹系统构架、规划排壳方式、制定循环图、选择动力源、实现动力统一等主要技术问... 针对中大口径舰炮总体设计要求,提出中大口径舰炮总体设计的任务、原则、思路。根据舰炮的基本结构,对中大口径舰炮总体设计中的确定弹药传送路径、选择供弹系统构架、规划排壳方式、制定循环图、选择动力源、实现动力统一等主要技术问题进行分析,对涉及的技术方案进行比较和综述。本文研究成果对中大口径舰炮的总体方案设计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大口径舰炮 总体设计 兼容发射 供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藏铁路总体设计目标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邓军桥 《铁道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8-25,共8页
研究目的:滇藏铁路是一条具有国土开发功能的路网性干线铁路,其中香格里拉至然乌段地处“三江并流区”,区域地形地质生态环境复杂,工程艰巨,对工程建设与运营安全都具有极大的挑战。如何在复杂的自然环境条件下,结合项目的功能需求,分... 研究目的:滇藏铁路是一条具有国土开发功能的路网性干线铁路,其中香格里拉至然乌段地处“三江并流区”,区域地形地质生态环境复杂,工程艰巨,对工程建设与运营安全都具有极大的挑战。如何在复杂的自然环境条件下,结合项目的功能需求,分析香格里拉至然乌段的特点和需要解决的重难点问题,确定项目总体设计目标和思路,提出实现目标的对策措施,顺利推进项目规划建设工作,是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研究结论:(1)从分析项目的功能需求和区域自然特征出发,提出了本线项目需要解决的重难点问题,确定了滇藏铁路总体设计目标为国土开发目标、安全可靠目标、绿色低碳目标;(2)围绕四个目标制定了项目的总体设计思路,并从地质勘察、线路选线、工程设计、生态环保、综合监测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对策措施;(3)地质勘察:提出采用“天-空-地”多源综合地质勘察技术体系,查明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评估潜在风险并提出工程对策;线路选线:提出车站选址原则和“走高、走边”“避断裂、选硬岩”的选线思路和原则,并就综合廊道、线路走向、三江并流区和金沙江特大桥等线路方案提出推荐建议;桥梁工程:提出采用大跨度悬索桥和拱桥来适应地形,提高线路选线自由度;隧道工程:提出长大深埋隧道软岩大变形、硬岩岩爆、抗震设计、岩溶及地下水处理、洞口重力不良地质等方面的对策措施;环保工程:提出关于废水、弃渣处理和生态修复的原则及对策;综合监测:提出高陡边坡、滑坡、泥石流等工程处理与铁路沿线安全监测相结合的山区复杂自然环境下综合监测系统设置方案;(4)本文相关研究成果可为复杂艰险山区铁路系统设计及线路方案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藏铁路 总体设计目标 总体设计思路 对策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泰长江大桥主航道桥总体设计与方案构思 被引量:91
13
作者 秦顺全 徐伟 +4 位作者 陆勤丰 郑清刚 傅战工 苑仁安 孙建立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10,共10页
常泰长江大桥是一座集成高速公路、城际铁路、普通公路三种交通运输方式的大跨度桥梁。三种交通功能在桥上采用相对独立的方式布置,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障安全、提升桥梁使用功能。为尽量减少桥梁建设对长江航运的影响,主航道桥采用... 常泰长江大桥是一座集成高速公路、城际铁路、普通公路三种交通运输方式的大跨度桥梁。三种交通功能在桥上采用相对独立的方式布置,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障安全、提升桥梁使用功能。为尽量减少桥梁建设对长江航运的影响,主航道桥采用主跨1176 m的斜拉桥跨越长江主航道。主跨1176 m的超大跨度斜拉桥建造充满技术挑战,设计中对斜拉桥结构体系、新型基础型式、新型桥塔结构及索塔锚固结构、恒载横向不对称结构行为等开展了系统研究,提出了温度自适应体系、台阶型沉井基础、空间钻石型桥塔、钢箱-核芯混凝土组合结构,较好地解决了超大跨度桥梁的建设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泰长江大桥 大跨度斜拉桥 温度自适应体系 台阶型沉井基础 空间钻石型桥塔 钢箱-核芯混凝土组合结构 总体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库区水环境风险评估与预警平台总体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18
14
作者 张艳军 秦延文 +2 位作者 张云怀 曾咺 王丽婧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91-396,共6页
为保障三峡库区水环境安全,提高环保部门的环境预警和应急科学处置能力,根据"平战结合"的平台建设思路,提出了基于面向服务(SOA)可扩展的架构、Webservice数据服务调用模式和模块化功能的平台构建技术,集成了地方环保业务系统的成果... 为保障三峡库区水环境安全,提高环保部门的环境预警和应急科学处置能力,根据"平战结合"的平台建设思路,提出了基于面向服务(SOA)可扩展的架构、Webservice数据服务调用模式和模块化功能的平台构建技术,集成了地方环保业务系统的成果,设计和实施了一个体系、一张网、一张图、一张表、一个流程的"五个一"平台工程,研发了集污染源风险识别、环境预警监控、模拟预测、应急评估处置和信息发布5项功能为一体的三峡水环境风险评估与预警平台,并在重庆市环保部门实现了业务化运行应用.平台研究成果可支撑应急管理和日常管理,并在一系列突发性事件中得到业务应用验证和应用,环境应急响应时间从1~2 h缩短至10~20 min,应急处置时间从原来的1~2 d缩短至1~2 h,显著提高了三峡库区水环境风险评估、预警和防范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库区 水环境 风险评估 预警平台 总体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至利川铁路韩家沱长江大桥总体设计 被引量:19
15
作者 陈克坚 曾永平 +2 位作者 袁明 陈思孝 戴胜勇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3-67,共5页
韩家沱长江大桥主桥为(81+135+432+135+81)m双塔双索面钢桁梁半飘浮体系斜拉桥。主梁为平行弦钢桁梁,N形桁架,2片主桁,桁间距18m,桁高14m,节间长13.5m,采用正交异性板整体钢结构桥面,节点为焊接整体节点结构形式。桥塔为折线H形桥塔,采... 韩家沱长江大桥主桥为(81+135+432+135+81)m双塔双索面钢桁梁半飘浮体系斜拉桥。主梁为平行弦钢桁梁,N形桁架,2片主桁,桁间距18m,桁高14m,节间长13.5m,采用正交异性板整体钢结构桥面,节点为焊接整体节点结构形式。桥塔为折线H形桥塔,采用C50混凝土,最大塔高187.5m。全桥共设56对镀锌高强钢丝斜拉索,呈平行的扇形双索面布置。在设计中通过在钢桁梁下弦杆底分段设置导流板经济有效地抑制了钢桁梁的涡激振动,研发了利用带控制开关的新型锁定装置控制列车制动力引起的结构振动、利用粘滞阻尼器控制地震响应的综合控制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拉桥 铁路桥 钢桁梁 整体节点 总体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气象科学数据共享服务网总体设计与建设 被引量:39
16
作者 王国复 李集明 +1 位作者 邓莉 何小明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B12期10-16,共7页
中国气象科学数据共享服务网是由国家级和区域省级共享系统有机组成的覆盖全国、分布式、网络化业务系统。该系统实现了元数据统一发布、数据分级管理、全局用户的集中认证和授权管理。用户通过该系统可以获取分布在不同节点的、基于We... 中国气象科学数据共享服务网是由国家级和区域省级共享系统有机组成的覆盖全国、分布式、网络化业务系统。该系统实现了元数据统一发布、数据分级管理、全局用户的集中认证和授权管理。用户通过该系统可以获取分布在不同节点的、基于Web的数据访问服务。该文综述了该网的总体设计和技术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共享 数据访问 基于WEB 分布式 用户 总体设计 元数据 建设 技术实现 网络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光Ⅲ能源模块总体设计 被引量:17
17
作者 林福昌 李劲 +6 位作者 潘垣 姚宗干 王少荣 钟和清 秦实宏 吴耀武 张丹丹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B12期26-27,29,共3页
介绍了神光 能源模块的设计 ,包括总体结构、电容器保护、充电机、控制系统等部分。该模块通过放电传输电缆为氙灯提供泵浦能量 ,结构紧凑、安全可靠、操作方便。运行表明 。
关键词 神光Ⅲ能源模块 总体设计 脉冲电源 结构 激光核聚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七号卫星总体设计与技术创新 被引量:44
18
作者 曹海翊 张新伟 +3 位作者 赵晨光 徐驰 莫凡 戴君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9,共9页
高分七号卫星(GF-7)是中国自主研制的首颗1∶1万比例尺立体测绘卫星,是国家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重大专项的重要组成部分。卫星围绕"双线阵相机与激光测高仪主被动复合测绘"的新体制,形成了高精度内/外方位元素稳定性设计、... 高分七号卫星(GF-7)是中国自主研制的首颗1∶1万比例尺立体测绘卫星,是国家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重大专项的重要组成部分。卫星围绕"双线阵相机与激光测高仪主被动复合测绘"的新体制,形成了高精度内/外方位元素稳定性设计、高精度姿态稳定控制、首个X频段自适应高速率数据传输系统、星上智能星务管理系统等一系列关键技术和创新点,实现了少控制点或无控制点区域的大比例尺立体测绘能力。介绍了卫星的总体设计情况,总结了观测体制、高精度载荷、姿态控制、高速数传、智能星务等技术创新点,通过卫星在轨初步测试结果进行了评价,认为卫星能够满足1∶1万测绘任务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七号卫星 测绘 总体设计 技术特点 大比例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水土保持管理信息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被引量:18
19
作者 李锐 杨勤科 +2 位作者 赵永安 李智广 张晓萍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40-43,共4页
新世纪水土保持需要信息技术的支持。国家水土保持管理信息系统,其目标是通过多种水土流失数据的集成与快速处理,为水土保持决策与科学管理提供信息服务和决策支持,并促进水土保持信息的现代化。系统由数据管理、文档文献管理、决策... 新世纪水土保持需要信息技术的支持。国家水土保持管理信息系统,其目标是通过多种水土流失数据的集成与快速处理,为水土保持决策与科学管理提供信息服务和决策支持,并促进水土保持信息的现代化。系统由数据管理、文档文献管理、决策支持、规划设计、动态监测信息处理、辅助决策、数据通讯等7个功能子系统组成。具有信息服务、水土保持辅助决策、水土保持规划、设计和水土保持信息公告等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管理 GIS 管理信息系统 总体设计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空飞艇总体设计方法研究 被引量:15
20
作者 王海峰 宋笔锋 +1 位作者 刘斌 安伟刚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6-60,共5页
高空飞艇与目前的低空飞艇相比构型有很大区别,其外形、结构、推进动力和能源系统等设计与分析和总体方案密切相关,导致在初步参数设计过程迭代次数过多,甚至在参数求解中需要使用复杂的优化技术。在研究高空飞艇总体设计方法时,引入了... 高空飞艇与目前的低空飞艇相比构型有很大区别,其外形、结构、推进动力和能源系统等设计与分析和总体方案密切相关,导致在初步参数设计过程迭代次数过多,甚至在参数求解中需要使用复杂的优化技术。在研究高空飞艇总体设计方法时,引入了一种能量平衡方法用于解决高空飞艇的再生式能源系统的设计和分析问题,它可以减少这种迭代次数,使高空飞艇总体设计工作简化。应用此方法,确定一种高空飞艇方案的初步总体参数,并对飞艇抗风性能进行了初步分析,得出此高空飞艇一年内抗持续风速30 m/s的包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空飞艇 能量平衡 总体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