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卢卡奇“总体性辩证法”的浪漫主义本源
1
作者 刘聪 《求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0,共10页
卢卡奇的总体性辩证法思想有着浪漫主义的本质,这不仅源于青年卢卡奇在“散文时期”曾受到过浪漫派的影响,而且得益于黑格尔革命本色与马克思浪漫精神的双重润染。浪漫派的“总汇诗”与卢卡奇的“总体性辩证法”之间存在着一种隐性的理... 卢卡奇的总体性辩证法思想有着浪漫主义的本质,这不仅源于青年卢卡奇在“散文时期”曾受到过浪漫派的影响,而且得益于黑格尔革命本色与马克思浪漫精神的双重润染。浪漫派的“总汇诗”与卢卡奇的“总体性辩证法”之间存在着一种隐性的理论承接关系。浪漫派的总汇性方法具有革命的本质,其在卢卡奇思想中被具象化为一种追求社会有机整体的辩证的总体观。浪漫反讽的主体性原则,在总体性辩证法中转化成为一种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无产阶级作为历史主体比浪漫反讽主体具有更积极的、现实的自由。浪漫派通过浪漫化使世界的诗意呈现,卢卡奇则通过克服“物化”使虚幻的诗意世界得到具体化的实现。可以说,卢卡奇对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总体性”本质的解读,亦是一场针对马克思主义浪漫精神的深入发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卢卡奇 总体性辩证法 浪漫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年卢卡契总体性辩证法述评——重读《历史与阶级意识》 被引量:2
2
作者 马生龙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73-78,共6页
通过细读《历史与阶级意识》后,作者认为,青年卢卡契从主体客体同一的角度,把马克思主义辩证法阐释为主体客体永远相互生成、相互中介的总体性辩证法,他运用这种方法分析资本主义社会,得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全面物化、资产阶级思想的二... 通过细读《历史与阶级意识》后,作者认为,青年卢卡契从主体客体同一的角度,把马克思主义辩证法阐释为主体客体永远相互生成、相互中介的总体性辩证法,他运用这种方法分析资本主义社会,得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全面物化、资产阶级思想的二律背反以及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阶级立场;青年卢卡契的总体性辩证法,挖掘出了马克思辩证法的人道主义维度,呼应了时代的吁求,但是由于排除科学主义维度、忽视方法本身的自律性,容易走向教条与武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卢卡契 总体性辩证法 方法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总体性辩证法的辩护与超越——论詹姆逊的后现代马克思主义 被引量:2
3
作者 王西华 《理论学刊》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81-84,共4页
詹姆逊在进行后现代文化批判中,坚守马克思主义的总体性实践辩证法,认为马克思主义相对于其它理论是一条不可逾越的地平线和绝对视界,具有独特的优越性。总体性辩证法具有时代性,要用总体化辩证法分析和把握现代性与后现代性问题。晚期... 詹姆逊在进行后现代文化批判中,坚守马克思主义的总体性实践辩证法,认为马克思主义相对于其它理论是一条不可逾越的地平线和绝对视界,具有独特的优越性。总体性辩证法具有时代性,要用总体化辩证法分析和把握现代性与后现代性问题。晚期资本主义时代的马克思主义要完成上述历史使命,最重要的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两大立足点:其一是生产力决定论,其二是阶级斗争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詹姆逊 总体性辩证法 晚期资本主义 后现代马克思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在何种意义上批判黑格尔辩证法的总体性
4
作者 尹健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7-54,209,共9页
马克思依据主客体统一的思想内涵,从生存论、方法论和论证方式三重视角对黑格尔辩证法的总体性进行了批判。在生存论上,马克思揭示黑格尔辩证法以形式批判性遮蔽现实活动非批判性的实质,驳斥其主客体未经现实批判就达至“绝对统一”的... 马克思依据主客体统一的思想内涵,从生存论、方法论和论证方式三重视角对黑格尔辩证法的总体性进行了批判。在生存论上,马克思揭示黑格尔辩证法以形式批判性遮蔽现实活动非批判性的实质,驳斥其主客体未经现实批判就达至“绝对统一”的虚假形式。在方法论上,马克思在分析黑格尔实现主客体统一所依托的“中介”时,批判其肆意移用“自我意识”代替劳动发挥“中介”作用而导致的逻辑断裂。在论证方式上,马克思通过审视黑格尔将“自我意识”的辩证运动直接沿用到剖析现实社会总体性的运思逻辑,批驳其基于概念展开“先验思索”的叙述结构。马克思在三重意义上对黑格尔的批判深刻揭示了黑格尔辩证法的总体性超脱于现实根基、沉浸于思辨逻辑的局限,彰显了马克思辩证法的总体性的理论旨趣和现实关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黑格尔 辩证法总体性 主客体统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总体性的辩证法和实践的逻辑——论卢卡奇的《历史与阶级意识》 被引量:1
5
作者 石敏敏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1999年第S1期78-80,共3页
关键词 卢卡奇 总体性辩证法 《历史与阶级意识》 无产阶级 西方马克思主义 黑格尔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德国古典哲学 科学主义 主体与客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总体性的辩证法和实践的逻辑——论卢卡奇的《历史与阶级意识》
6
作者 石敏敏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1998年第2期37-40,共4页
一 卢卡奇的《历史与阶级意识》一书的核心思想是总体性的辩证法。他提出这一思想主要是针对马克思逝世之后出现并日益发展的非价值化的辩证法观念。卢卡奇认为,在这种辩证思维中看不到人的概念,从而使得辩证法失去了革命性、批判性的... 一 卢卡奇的《历史与阶级意识》一书的核心思想是总体性的辩证法。他提出这一思想主要是针对马克思逝世之后出现并日益发展的非价值化的辩证法观念。卢卡奇认为,在这种辩证思维中看不到人的概念,从而使得辩证法失去了革命性、批判性的人文特征。而在他看来,只有在革命的批判的实践意义上才能够正确理解辩证法的含义,所以人必须成为辩证法的核心,辩证法必须是关于人与其对象之间的实践性运作,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整体关系。这也就是卢卡奇所谓的总体性辩证法的基本含义。卢卡奇认为,他所提出的总体性的辩证法也是马克思曾经在《资本论》中具体运用过的思想方法。在《资本论》中,马克思把经济关系看作一个有机的整体关系,并在整体中考察局部。卢卡奇说,“《历史和阶级意识》的伟大成就之一就在于恢复了总体性范畴的中心地位,这一范畴曾被渗透在马克思的全部著作之中,然而却被机会主义者用科学主义代替了。”(《历史与阶级意识》,第25页,重庆,1989年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卢卡奇 《历史与阶级意识》 总体性辩证法 西方马克思主义 无产阶级 黑格尔哲学 德国古典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主体与客体 科学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险的辩证法——拯救者与拯救者被拯救 被引量:5
7
作者 张秀华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56-62,共7页
从思想史和形态学视角来看,自辩证法产生以来现已形成多种样态:从变易、转化、生成的辩证法,到归谬、对话乃至共相的辩证法,再到超越抽象知性的消极否定辩证法、积极肯定的思辨辩证法,以及唯物辩证法;经历了辩证法与反辩证法的论辩、形... 从思想史和形态学视角来看,自辩证法产生以来现已形成多种样态:从变易、转化、生成的辩证法,到归谬、对话乃至共相的辩证法,再到超越抽象知性的消极否定辩证法、积极肯定的思辨辩证法,以及唯物辩证法;经历了辩证法与反辩证法的论辩、形而上学与辩证思维的斗争、辩证法的历险。马克思从黑格尔哲学中拯救出辩证法,并创造性地将其改造为历史(实践)辩证法、劳动和生产辩证法;恩格斯则创立了自然辩证法。但第二与第三国际的"正统马克思主义者们"却遮蔽和遗弃了具有革命本性的辩证法,以卢卡奇为奠基人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担当起从马克思主义传统中再次拯救辩证法的使命。然而,在拯救者被拯救的过程中,在总体性原则下,由于辩证法的可理解性只被限定在历史领域,单纯强调主客体相互作用的同时,却否定了自然辩证法。"两个共同体"思想的提出,不仅重新表达了马克思主义总体性辩证法,而且彰显出自然辩证法的当代意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辩证法 思辨辩证法 马克思主义辩证法 总体性辩证法 自然辩证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辩证法内部的争论:阿多诺和《历史与阶级意识》 被引量:2
8
作者 张亮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104-110,共7页
本文着重探讨了阿多诺与青年卢卡奇的《历史与阶级意识》的 关系问题,认为后者为前者的“否定的辩证法”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最重要的理论基础,但 由于两者在理解物化问题上的差异,导致前者最终走向后者的反面,提出要以“否定的辩证... 本文着重探讨了阿多诺与青年卢卡奇的《历史与阶级意识》的 关系问题,认为后者为前者的“否定的辩证法”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最重要的理论基础,但 由于两者在理解物化问题上的差异,导致前者最终走向后者的反面,提出要以“否定的辩证 法”来反对总体性辩证法。这种反对的本质不是要放弃理性、遁入艺术,而是要以艺术为理 性祛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化 否定的辩证法 同一性 总体性 总体性辩证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卢卡奇的总体性范畴论析 被引量:1
9
作者 汪闻生 《东南学术》 CSSCI 1994年第1期40-44,共5页
关键词 卢卡奇 总体性范畴 总体性辩证法 自然辩证法 《历史和阶级意识》 马克思主义辩证法 无产阶级 黑格尔 理论和实践的统一 社会历史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本质要求的总体性阐释 被引量:9
10
作者 鲁明川 易美宇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0-79,共10页
总体性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质与实践要求。作为人类实践活动的集中体现,现代化既具有一定区域、一定阶段的一般性要求,也显现出一定的全球性、历史性的总体性本质要求。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成与发展以及本质要求的确立,离不开总体性辩证... 总体性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质与实践要求。作为人类实践活动的集中体现,现代化既具有一定区域、一定阶段的一般性要求,也显现出一定的全球性、历史性的总体性本质要求。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成与发展以及本质要求的确立,离不开总体性辩证法的方法指引,其九个本质要求既呈现出一个总体性的完整结构,同时蕴含着深邃的总体性意蕴,体现为总体性历史生成、总体性实践立场、总体性价值自觉、总体性方法、总体性世界意义与文明指向。从总体性视角对中国式现代化本质要求进行理论阐释,既是正确理解中国式现代化本质要求的基础性要求和现实性需要,也是准确把握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现代化根本区别的要旨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总体性辩证法 本质要求 “两个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恩格斯的有机总体观及其当代意蕴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秀华 王玉 朱雅楠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23-131,共9页
恩格斯与马克思一同从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中拯救出革命的辩证法,并加以唯物主义的改造,确立了唯物辩证法的新形态。他不仅将总体性辩证法保持在思维领域,而且拓展到外部世界,在自然、社会和思维等三者之间建立整体的有机联系,凸显出有... 恩格斯与马克思一同从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中拯救出革命的辩证法,并加以唯物主义的改造,确立了唯物辩证法的新形态。他不仅将总体性辩证法保持在思维领域,而且拓展到外部世界,在自然、社会和思维等三者之间建立整体的有机联系,凸显出有机论的总体观。进而,恩格斯将自然、社会和思维的辩证法统一起来阐发了建立在现代自然科学基础之上的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在历史逻辑和劳动辩证法下进一步深化了对自然的历史与历史的自然之统一问题的讨论;解决了自然科学、历史科学与理论科学以及各门实证科学之间的关系问题,倡导大科学观的科学统一论,使自然辩证法作为科学技术学成为可能。面对二元对立思维方式所导致的人与自然关系的冲突,以及现代性的种种“急难”,在后疫情时代重新考察和理解恩格斯有机总体观及其相关重要论断,既有助于为自然辩证法正名,亦能为“两个共同体”理念的理论认知提供思想支撑,彰显其之于构建生态文明的当代意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恩格斯 有机论 总体 总体性辩证法 自然辩证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阶级意识理论到组织理论——论青年卢卡奇政治哲学的基本特点与当代价值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雨辰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1,共11页
卢卡奇认为西方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无产阶级阶级意识的危机,强调解决这一危机的根本途径就是破除那种立足于近代理性主义方法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证化的做法,把以变革社会现实为目的的“总体性辩证法”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论基... 卢卡奇认为西方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无产阶级阶级意识的危机,强调解决这一危机的根本途径就是破除那种立足于近代理性主义方法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证化的做法,把以变革社会现实为目的的“总体性辩证法”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论基础,恢复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价值功能,培育成熟的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卢卡奇以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一原理作为方法论,系统论述了阶级意识的内涵、功能,揭示了资产阶级阶级意识的特点、内在矛盾和无产阶级阶级意识的特质,强调只有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才能真正把握历史发展的总体和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基于这一认识,他提出了以“阶级意识理论”为核心的西方革命战略,并根据当时马克思主义阵营中关于革命策略的争论,提出了以“组织理论”为核心的西方革命策略,由此构成了其政治哲学的完整内容。不同于那种以政治社会与市民社会二分为基础,抽象探讨正义、自由和平等等主题的西方政治哲学,卢卡奇的政治哲学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基础的,追求无产阶级的自由全面发展等目的的解放政治学。卢卡奇的政治哲学无论是对于建构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政治哲学,还是对于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卢卡奇 总体性辩证法 阶级意识理论 组织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年卢卡奇的文化哲学初探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雨辰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2002年第3期267-273,共7页
青年卢卡奇批判了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科学主义的实证论式的解释模式,形成了以“总体性辩证法”和“实践”为基础,以社会批判、文化批判和意识批判为核心内容,以捍卫人的价值和自由为基本价值趣旨的文化哲学。青年卢卡奇的文化哲学重新... 青年卢卡奇批判了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科学主义的实证论式的解释模式,形成了以“总体性辩证法”和“实践”为基础,以社会批判、文化批判和意识批判为核心内容,以捍卫人的价值和自由为基本价值趣旨的文化哲学。青年卢卡奇的文化哲学重新确定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对象和基本原则,拓宽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哲学 总体性辩证法 物化 阶级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卢卡奇早期法哲学观初探
14
作者 龚廷泰 季金华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94-99,共6页
卢卡奇的《历史和阶级意识》蕴涵着丰富的法哲学思想。他以物化、总体性、阶级意识、主客体的统一等概念范畴表述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并集中分析物化及物化意识与资本主义法律形式化之间的内在关联,考察法律现象与其他社会现象的互动关... 卢卡奇的《历史和阶级意识》蕴涵着丰富的法哲学思想。他以物化、总体性、阶级意识、主客体的统一等概念范畴表述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并集中分析物化及物化意识与资本主义法律形式化之间的内在关联,考察法律现象与其他社会现象的互动关系,阐述法律现象的功能和作用,系统表述自己的总体性的法学辩证法观点。同时,他从实践哲学层面深入阐发人的主体性历史地位,力图从逻辑上确证阶级是包括法律现象在内的社会现象发展的历史推动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卢卡奇 物化论的法哲学本体观 总体性的法哲学辩证法 体性的法哲学发展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蒙·阿隆无产阶级神话观的批判性研究——基于马克思主义的分析视角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永华 付高生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2-17,共6页
无产阶级既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概念中枢,又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枢。在当代西方学者消解无产阶级概念合法性的当代境遇下,重塑无产阶级概念是当代马克思主义者的重要任务。雷蒙·阿隆凭借实证主义方法论,从现实与理论两个层面解... 无产阶级既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概念中枢,又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枢。在当代西方学者消解无产阶级概念合法性的当代境遇下,重塑无产阶级概念是当代马克思主义者的重要任务。雷蒙·阿隆凭借实证主义方法论,从现实与理论两个层面解构无产阶级,提出了无产阶级的神话观主张。但由于方法论的差异,雷蒙·阿隆错误地理解了马克思凭借总体性历史辩证法得出的无产阶级概念及其理论。这种差异导致了:雷蒙·阿隆错误地把实存的工人阶级混同于生成的无产阶级;而马克思辩证地区分了工人阶级与无产阶级,认为工人阶级在经历价值立场与认识能力的两个飞跃后将会生成为无产阶级。坚持这种区分既是科学看待工人阶级又是科学重塑无产阶级的理论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蒙·阿隆 无产阶级神话观 实证主义 总体性历史辩证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