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法兰克福学派的总体性批判理论及其实践效应 被引量:2
1
作者 何海燕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92-95,共4页
反思和批判发达资本主义社会对人的整体压抑,寻求实现人的自由与解放的现实出路,是法兰克福学派总体性批判理论的根本意旨所在。总体性批判集中批判了后工业社会对人的绝对控制,并提出了新的斗争策略;但其理论在本质上仍是一种基于抽象... 反思和批判发达资本主义社会对人的整体压抑,寻求实现人的自由与解放的现实出路,是法兰克福学派总体性批判理论的根本意旨所在。总体性批判集中批判了后工业社会对人的绝对控制,并提出了新的斗争策略;但其理论在本质上仍是一种基于抽象人本主义的文化批判和精神解放,不过是脱离人民群众的左翼知识分子的理论抗争和头脑风暴。从其所产生的实践效应来看,"五月风暴"作为一块试金石,既显示了批判理论的现实意义,也充分暴露了这一理论的致命缺陷和历史局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兰克福学派 总体性批判 绝对控制 人的自由与解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第三期法兰克福学派社会批判理论的基本特征
2
作者 黄其洪 兰璐 《理论探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0-160,共11页
作为“时代的斗争和愿望的自我阐明”的当代法兰克福学派社会批判理论,在研究方法和研究重点上相较于第二期法兰克福学派社会批判理论发生了明显变化,整体呈现出回归政治经济学批判,整合功能批判、道德批判和伦理批判的总体性批判以及... 作为“时代的斗争和愿望的自我阐明”的当代法兰克福学派社会批判理论,在研究方法和研究重点上相较于第二期法兰克福学派社会批判理论发生了明显变化,整体呈现出回归政治经济学批判,整合功能批判、道德批判和伦理批判的总体性批判以及去西方中心主义的后殖民批判的基本特征。根据近年来学界逐渐达成共识的关于西方马克思主义三期发展的判断,可以将发生这种理论变化的当代法兰克福学派社会批判理论界定为“第三期社会批判理论”。对法兰克福学派的第三期发展的动态与主要特征的即时追踪,有助于更新研究社会批判理论的范式,以一种主题化而非人头式的方式对批判理论的当代发展进行再反思,从而深化对21世纪世界马克思主义的理解,为深入剖析当代资本主义的多重结构性危机指明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三期法兰克福学派 社会批判理论 政治经济学批判 总体性批判 后殖民批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践解释学视域内的意识形态批判理论 被引量:2
3
作者 李金辉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45-50,共6页
意识形态批判理论在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法兰克福学派和后马克思主义那里分别表现为总体性批判、微观文化批判和话语政治批判三种形态。这三种意识形态批判理论都忽略了理解意识形态概念的解释学视角和实践、批判的维度,因而导致了各... 意识形态批判理论在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法兰克福学派和后马克思主义那里分别表现为总体性批判、微观文化批判和话语政治批判三种形态。这三种意识形态批判理论都忽略了理解意识形态概念的解释学视角和实践、批判的维度,因而导致了各自的理论困境和理论局限性。实践解释学视域内的意识形态批判理论坚持意识形态概念的解释学视角和实践的批判视角,超越了以上三种意识形态批判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体性批判 微观文化批判 实践解释学 意识形态批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