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文学的错位与“总体异化”理论思潮——析90年代文学创作的一种倾向
1
作者 吴培显 《理论学刊》 CSSCI 1999年第2期114-117,共4页
20世纪30年代之后,西方社会在关于异化问题的研究热潮中逐渐流行起来一种社会批判理论,即全面异化论,或称“现代人的总体异化”。概括来讲,这种理论指斥现代社会的人成了他不应当成为的那个样子,人“被他们自己创造的物和环境... 20世纪30年代之后,西方社会在关于异化问题的研究热潮中逐渐流行起来一种社会批判理论,即全面异化论,或称“现代人的总体异化”。概括来讲,这种理论指斥现代社会的人成了他不应当成为的那个样子,人“被他们自己创造的物和环境所奴役”,“城市生活正日益陷入非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体异化 文学创作 理论思潮 异化 异化理论 人的自我异化 “个人化写作” “葡萄园” 90年代 社会批判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圆周的变形与马尔库塞审美哲学的终结
2
作者 张健 《齐鲁学刊》 CSSCI 1992年第3期36-43,共8页
赫伯特·马尔库塞(1898-1979),是法兰克福学派的创始人之一,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中最负盛名的人物,本文仅就其审美哲学略加论述。马尔库塞一生著述宏富、涉及广泛,但美学是其最感兴趣并取得成就的一个领域。40年代和40年代以前... 赫伯特·马尔库塞(1898-1979),是法兰克福学派的创始人之一,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中最负盛名的人物,本文仅就其审美哲学略加论述。马尔库塞一生著述宏富、涉及广泛,但美学是其最感兴趣并取得成就的一个领域。40年代和40年代以前,是他的美学理论的准备时期。他努力挣脱早年对其影响极深的德国唯心主义传统,表现出要从海德格尔的本体论走向马克思的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可贵意向。正是在这一意向的推动下,他写出其前期美学的代表作《文化的肯定性质》(193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尔库塞 法兰克福学派 总体异化 美学 海德格尔 唯心主义 审美之维 马克思主义 唯物主义历史观 本体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